“皇上,恕微臣直言,突然如此,勢必又會引起皇族的不滿。他們已經習慣了手握重權。如今失去了權力,自會惶恐不安,會不會加速聚攏弘皙?而且給了張延玉和鄂爾泰太多的權利,是否會讓兩人權比君重,而威脅江山穩固?”
四爺端起桌上的茶盞抿了一口,隨後放下茶盞道:“鄂爾泰和張延玉如今並沒有步隆科多後塵之心,二人本是軍機處重臣。勢均力敵纔好鬥,如今他們在朝中的地位穩如泰山,最大的對手就是對方而已,爲了攏權必然會全心輔佐朕。”
“而這些皇族宗親纔是朕如今的心頭大患,有兩個手握大權的重臣站在朕這邊,他們即便有不滿也不敢造次,架空了他們的權利,就不怕弘皙會如何,待朕緩過勁兒來再辦他們不遲。”
“至於鄂爾泰和張延玉,手上的權利越多,朕才越有理由牽制二人。走一步算一步,即便荊棘滿地,朕也要慢慢剷除趟過去。有你二人在朕身旁,朕放心。”
三人相視一笑,三人的這份君臣情誼難能可貴。
四爺又道:“如今最重要的還是保江南百姓安定,再別出什麼諸如反清復明會的亂子,從江南最易產反賊的地方,富庶的地方,思想也活躍。”
弘晝問道:“皇兄你要如何做?”
“之前李文傑上交的反清復明會之名冊,有一大半是文人墨客,當地頗具名望之人,鄉紳財閥也只是提供銀兩支持,而文人名家的作用就是用文字綁架人心了。朕早就有心要銷燬顧念前朝有關的書籍,穩固百姓的之心,必須從文學作品開始肅清,書籍對人思想的影響力頗爲深遠,這件事是會有一些棘手,大動干戈,恐要死不少人。”
李衛點頭嘆道:“皇上說的及是。那些有名望的文人墨客,在百姓之中有很多他們文章的追隨者,他們的文字若是有反清之意,那必然是麻煩,就像蒲公英一樣,風一吹,遍天下。”
四爺細長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穩定江南,發展經濟,是朝廷這幾年的重中之重,肅清書籍之事,朕的決心已定,不可動搖。而派去幹這件事的,其中得要有一個要有奸詐之心才行,不可念情,得有狠勁兒。但也不可徇私,也不可冤枉人,所以得有一奸一忠兩人去做,纔可保事成。讓朕想想,挑選兩個合適的人。”
李衛點點頭:“開春的科舉考試以後,就有中舉之人來朝爲官。這事兒倒是可以啓用新人去做,新人對朝廷忠心又單純,做這件事最好不過,至於奸的,卑職倒是覺得李文傑可以。”
弘晝一聽李文傑臉就拉下來了。
“什麼?你們居然要重用李文傑那廝,到底怎麼想的?那廝遲早要被我劈成兩半!”
李衛解釋道:“因爲他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一心想着升官發財。若是給他辦這件事,必然會用心去做以求高升機會,而這事兒也是不好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