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

趙銘聽說,在安定發現明周兩軍交戰的戰場,急忙喝令,“破奴,你帶一隊人馬,親自前去探查,一定要探知李元胤和王朝先,現在何處。”

李破奴領命而去,趙銘在大帳內走了兩部,便吩咐大軍休息一夜,明日清早便拔營向西。

次日中午大軍正行進之際,斥候回報,在安定之西發現了王朝先留下的明軍。

趙銘遂即得知了安定之戰的情況,李元胤與夏國相在安定對持,吳三桂大軍抵達安定後,對李元胤發起了猛攻。

這時,孟喬芳領着三萬大軍,從天水經過隴西北上,加入戰團,李元胤雖有王朝先趕來增援,但還是遲了一步,沒能擋住吳三桂的攻擊。

此戰,吳三桂身穿金甲,衝鋒在第一線,激戰一日,明軍這邊蒙古人首先潰敗,李元胤只能率軍西撤。

吳三桂率領大軍,便一路追擊,不讓李元胤重新建立防線。

王朝先擔心李元胤,被吳三桂掩殺,又怕趙銘不知情況,便留下一隊人馬,在天水附近等待,而後率軍尾隨而去。

趙銘聽完成稟報,留下一部人馬,清理戰場,掩埋屍體,而率領大軍迅速西進。

一路上,不時能發現交戰的痕跡,官道上有來不及收拾的屍體,還有散落的大車和兵器。

兩天後,趙銘率軍抵達蘭州,而這時李破奴前來回報,李元胤在武威重新站穩陣腳,吳三桂正拼死突圍。

趙銘得到消息大喜,立刻就率領大軍向涼州挺進。

不過趙銘所率領兵馬,主要是步軍,抵達武威境內時,已經是八月十六日。

西北之地,乾旱荒蕪,萬里無雲,太陽當空。

趙銘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前行,李破奴帶着數百騎作爲全軍先鋒奔馳在前,這裡已經是武威地界。

三國時期,此地稱爲涼州,馬超、馬騰、韓遂等人的西涼鐵騎,就出自這裡。

因爲戰爭和土地貧瘠的緣故,趙銘大軍所過之處,幾乎沿途所有村莊都爲之一空。

趙銘在中原、在河北作戰時,就算地方在破敗,一些村鎮多多少少還有些老的殘的留守。

可是現在走來,卻十室十空,鬼影都沒一個。

“殿下,這裡的人口,應該是被吳三桂提前牽走了。”張家玉沉聲道。

趙銘點了點頭,“看來吳三桂很早就決定要放棄關隴。這廝倒是隱藏很深,不曉得他什麼時候生出這樣的心思。”

張家玉道:“臣猜測,應該是滎陽之戰後!”

趙銘搖了搖頭,“寡人還以爲是收復四川后。”

大軍離開一處荒廢的鎮子,繼續向西走了十多裡,曠野之中,依舊不見人影,大軍好像進入了蠻慌之地。

這時,前方疾馳的李破奴,忽然勒住馬繮,擡起頭來,看向西面天空,一羣禿鷲在空中怪叫着飛翔盤旋。

山風吹來,空氣中一陣血腥味傳來,李破奴頓時拔馬吼道:“那邊!”

騎兵疾馳而去,消失在起伏的山丘之間。

不多時,李破奴奔馳回來,到了趙銘面前,“殿下,前面發現情況了。”

趙銘也看到了天空中的禿鷲,聞到了山風中,夾雜着的血腥氣。

作爲百戰名將,趙銘自然知道,前方應該有個巨大的戰場,而他又沒聽見槍炮聲,便說明戰鬥已經結束了。

趙銘臉色一沉,催動戰馬,在斥候的指引下,奔馳向前。

當趙銘領着騎兵爬上一處隆起的高地時,眼前出現了一副極爲震撼的戰後畫面。

衆人騎馬駐立在高地上,放眼看去,入目俱是人屍馬屍,整塊大地上,都是明州兩軍將士的屍體,還有散落的兵器,以及無主悲鳴的戰馬。

以趙銘的經驗來看,就這一片,至少有四萬多具屍體,這也就是說,吳三桂多半又衝破了阻攔。

趙銘見此,放緩馬速,緩緩進入戰場,然後翻身下馬,查看屍體,語氣沉重道:“屍體僵硬,血污發黑,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趙銘回過頭來,大聲道:“散開查看,有李元胤和王朝先的大旗沒有!”

明軍將士聞令,忙散開了在屍堆中尋找,而就在這時,一隊騎兵出現在,戰場邊緣。

騎兵勒馬駐立,遠遠觀察一陣,才疾馳着向趙銘等人奔馳過來。

“殿下你看!”有士卒指道。

明軍士卒立時提起了警惕,李破奴翻身上馬,領着數百斥候直接迎上,不多時又與一將奔馳回來。

“殿下!”來將匆匆奔來,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趙銘早已看清,乃是王朝先,又見他身形狼狽,先將他扶起,然後問道:“怎麼回事?”

王朝先忙給趙銘解釋,李元胤在武威穩定陣腳後,重新攔住了吳三桂的去路。

這引起了吳三桂的瘋狂進攻,不過周軍衝擊幾次,都沒能擊破李元胤。

這時,王朝先從後趕來,殺入周軍後方,大敗孟喬芳,使得周軍陷入絕境,可不想李元胤身後,卻殺出一支兵馬,最終使得明軍功虧一簣。

西域的周軍,突然出現在明軍後方,使得李元胤大敗,吳三桂也趁勢衝破了明軍的阻攔。

趙銘急問道:“李元胤人呢?”

王朝先道:“殿下不用擔心,李元胤沒事,在周軍出現在大軍後方之時,他就讓開了正面。吳三桂急於逃命,也沒有追擊,而是繼續向西奔逃。臣與李元胤合兵一處,稍作整隊,便繼續尾隨追殺。不過,還是沒能留下吳三桂。”

趙銘聽說李元胤沒事,也就放心了,問道:“吳三桂現在逃到哪兒呢?”

王朝先道:“吳三桂一路向西,現在應該已經出了嘉峪關。孟喬芳逃跑不及,則被我們圍在了肅州。”

趙銘臉頰鼓動,沒想到還是讓吳三桂跑了。

“走,去肅州!”趙銘一拔馬繮,沉聲喝令。

當下一行人,拔馬向西,肅州奔去。

此時,在嘉峪關外,茫茫戈壁之中,一隻軍隊低着頭,浩浩蕩蕩的行軍。

吳三桂騎在馬上,一手捂住手臂的傷口,臉上滿是仇恨之色,“趙雜毛,寡人定會回來,找你報仇!”

(晚上十一點,還有一章)

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630章一觸即發第494章勸降旅順第825章兩淮難民第779章視察澳門第401章精銳雲集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773章廣州完了第977章會師破關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782章建武末路第521章政變上第905章緊急求援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481章彈劾多爾袞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141章爆破城牆第445章陽澄湖吃螃蟹第477章豪格暴斃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427章氣勢不能輸第734章建藩東洲第886章再議攻城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六十三章不容樂觀第573章尋找航路第315章悶聲發大財第802章小覷於孤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1083章大航海的下半葉第905章緊急求援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404章激戰橋頭第268章歐羅巴公司第336章三省會攻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205章收拳蓄力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151章撤出長江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122章海洋理念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713章山海關第122章海洋理念第731章移民南洋第1087章趙雜毛來了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634章控制浙江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323章倭國風情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九十七章沿江對持第178章太子使者第575章突襲土著第820章組閣施政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862章暗流第271章清軍入關第225章抓狂的滿達海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989章請喝茶第502章開局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776章丁魁楚出的難題第451章東海總督第853章軍費有了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348章請封秦王第429章衝擊車陣第1013章細作稟報第144章祭拜孝陵第909章展示實力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589章荷蘭必敗第392章大員密探第709章兵臨錦州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459章轉進旅順第933章淘金熱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1072章僵局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739章漢王震怒第215章遷民禁海第964章技術積累第242章朝鮮無間道
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630章一觸即發第494章勸降旅順第825章兩淮難民第779章視察澳門第401章精銳雲集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773章廣州完了第977章會師破關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782章建武末路第521章政變上第905章緊急求援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481章彈劾多爾袞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141章爆破城牆第445章陽澄湖吃螃蟹第477章豪格暴斃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427章氣勢不能輸第734章建藩東洲第886章再議攻城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六十三章不容樂觀第573章尋找航路第315章悶聲發大財第802章小覷於孤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1083章大航海的下半葉第905章緊急求援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404章激戰橋頭第268章歐羅巴公司第336章三省會攻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205章收拳蓄力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151章撤出長江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122章海洋理念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713章山海關第122章海洋理念第731章移民南洋第1087章趙雜毛來了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634章控制浙江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323章倭國風情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九十七章沿江對持第178章太子使者第575章突襲土著第820章組閣施政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862章暗流第271章清軍入關第225章抓狂的滿達海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989章請喝茶第502章開局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776章丁魁楚出的難題第451章東海總督第853章軍費有了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348章請封秦王第429章衝擊車陣第1013章細作稟報第144章祭拜孝陵第909章展示實力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589章荷蘭必敗第392章大員密探第709章兵臨錦州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459章轉進旅順第933章淘金熱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1072章僵局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739章漢王震怒第215章遷民禁海第964章技術積累第242章朝鮮無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