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異域稱帝

異族入主的政權,多半不會在意這篇土地上,原有百姓的死活。

印度羅毗荼人等原著民,數千年來,無論誰來征服,一直處於首陀羅也就是貧民這個階層,始終被人統治。

現在面對周軍的威脅,莫臥兒高層,爲了自己的安全,毫不猶疑的出賣了印度的利益,決定割地賠款,讓周軍退軍。

莫臥兒割讓的是印度人的土地,賠的款雖暫時由他們湊齊,但最後還是要轉嫁到低種姓和賤民身上。

一個人口比明朝還多,版圖接近傳統漢地的大帝國,在尚有六七十萬大軍的情況下,居然向不到兩萬周軍認輸,讓吳三桂和他手下的將領,都感到十分的意外。

這時,德里城中,莫臥兒貴族,印度高種姓祭祀,匆匆忙忙湊了五十萬兩黃金,運出城市,送到周軍的營地。

此外,還有一輛輛滿載糧食的大車,進入周軍營地。

吳三桂騎在戰馬上,看着士卒檢驗着黃金和糧食,內心興奮,他着實沒有想到,被趙銘趕出關中,留落西域,如喪家之犬的他,只帶區區兩萬人馬,就能夠楊威異域,迫使一個大帝國屈服。

這讓吳三桂萎縮的野心,迅速膨脹。

“君上,五十萬兩黃金,這相當於大週一年的賦稅收入了。”夏國相同樣興奮異常。

“還有八十萬石糧食!這也太容易了!”吳國柱激動道。

關寧將領們看見黃金和糧食,紛紛士氣高漲,重新看到了大周的前途和希望。

這時孫可望領着莫迪而比過來,給吳三桂行禮道:“君上,黃金夠數了,不過糧食只有十萬石!”

莫迪而比忙屆時道:“皇帝陛下,並非我們不守承諾,而是德里城中,只有這麼多存糧。我們大汗許諾,會盡快從恆河下游各幫調運糧食,還請皇帝陛下通融!”

吳三桂在滿清混了許久,也是懂蒙語的,聽見莫迪而比稱呼自己爲皇帝,吳三桂內心一陣舒爽。

“孫丞相怎麼看?”吳三桂沒有發怒,心情頗好的詢問孫可望。

孫可望看了吳三桂一眼,臉上露出微笑,“君上,那就限他們三月之內,將糧食運到旁遮普交割!”

吳三桂遂即便道:“你聽見沒有?”

莫迪而比忙點頭道:“我聽見了,請大周皇帝寬限時間,期限內我們一定送到!”

吳三桂微笑道:“好,寡人給你們三個月,過期不至,休怪寡人再次發兵!”

莫迪而比忙忙感謝,表示一定安期將糧食送來。

吳三桂遂即一拔馬繮,進入營地,準備收拾行裝,向旁遮普撤退。

這時,孫可望將莫迪而比送到營地外,微微笑道:“莫迪丞相,本相還有一事想找你幫忙!”

莫迪而比心頭一凜,孫可望忙微笑道:“是一件好事!”

莫迪而比道:“孫國相有什麼事情,我能幫上忙,一定幫忙!”

孫可望將莫迪而比拉到一旁,壓低聲音道:“你們莫臥兒將克什米爾和旁遮普,割讓給我大周。那裡剛經過戰爭破壞,我大周繼續物資去恢復被破壞的城市,所以希望能用錢,購買一些物資!”

“這個~”莫迪而比沉吟起來。

孫可望微笑道:“錢不是問題,我們可以高於市價一成向你收購。”

莫迪而比眉頭一挑,左右看了看了,壓低聲音道:“我想想辦法!”

……

駐紮在德里西北的周軍,在收到莫臥兒貴族湊的錢糧後,信守承諾,當天下午就拔營,往旁遮普退去。

這讓德里城中的莫臥兒貴族,紛紛長鬆了口氣,而沒了直接的軍事威脅之後,包括莫臥兒大汗奧朗則布在內,衆多貴族一想到被周軍訛詐的黃金和糧食,氣便不打一處來。

奧朗則布咬牙切齒,對衆人道:“這次失敗,是本汗沒有準備好,不過下次,本汗一定擊敗他們,讓他們加倍奉還。”

莫迪而比還比較清醒,“大汗,不可否認,周軍騎兵戰力還是很強的。他們的盔甲,還有火炮、火槍,以及戰陣,都超過了我們!”

奧朗則布想起來了戰場上,周軍騎兵恐怖的牆式衝鋒,不過還是堅持道:“這只是暫時的,本汗要聯合薩菲和奧斯曼蘇丹,對他們發動聖·戰!”

莫臥兒和薩菲有仇,奧斯曼與薩菲王朝也存在衝突。

他們雖然屬於同一宗教,但確實不同教派,矛盾很大,難以聯合在一起。

“那剩下的糧食還送不送?”莫迪而比擔心道。

好在奧朗則布並沒有真的發瘋,他沉默一會兒後,妥協道:“先按約定送去。聯繫薩菲蘇丹和奧斯曼蘇丹需要時間,等本汗與他們達成一致,再收拾周國!”

……

九月中旬,吳三桂率領周軍,抵達拉合爾城,便停了下來。

之前,周軍只是打算,在莫臥兒劫掠一筆後,便撤回西域,可是卻沒想到戰事進展太過順利,大軍逼近德里,迫使莫臥兒割讓了薩特萊傑河以西的土地。

這裡氣候雖然相對乾燥,不比恆河平原溼潤肥沃,但與西域相比,卻更加適合生存。

因此孫可望建議,只派一部分人運糧回去,然後接一批百姓直接來印度安置。

這樣不僅方便控制新得的土地,同時也節省了向西域運糧的成本。

吳三桂看出了莫臥兒帝國的虛弱,早有取而代之的意思,當即就同意了孫可望的建議。

一個月之後,吳三桂宣佈,將克什米爾更名爲昆南省,旁遮普更名爲南直隸,並將拉合爾更名爲南京,準備於此登基爲帝。

孫可望察覺了吳三桂稱帝的心意,以前靠近明朝,一旦稱帝,必然招來明軍進攻,所以吳三桂一直忍着沒有稱帝。

現在,遠離了明朝,不用在乎趙銘的感受,加上週軍被趕出關中,遠走西域後,大軍士氣不振,急需一件大事振奮軍心。

孫可望見吳三桂有稱帝之意,便於周軍衆將通氣,一起勸說吳三桂登基稱帝,激烈大周士氣。

吳三桂起初還假意拒絕,可見屬下堅持,便也就心情愉悅的答應,開始籌劃稱帝事宜。

第330章招商船運公司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381章王師進城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208章小六部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311章恢復海貿第250章可惡的西夷第944章割地求和第168章荷蘭艦隊第883章欲擒故縱第八十六章吃掉李率泰第994章兵臨海蘭泡第715章突襲炮臺第764章聯西抗漢第477章豪格暴斃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408章諸將不滿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720章江北生變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222章趙鐵棒師入淮江第960章猛龍過江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711章河北大戰第998章我要攤牌了第787章金陵春之陣(三)第977章會師破關第513章爭復金陵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500章臨戰前夜第695章淮江酒肆第六章僥倖逃離第503章激戰第265章福建危機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465章朝鮮歸降第451章東海總督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668章擇主而事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281章選擇戰場第111章聯順抗清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487章趙雜毛的陽謀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946章合冰了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520章多爾滾之死下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403章消滅清軍斥候第422章濟爾哈朗第681章死裡逃生第929章陛下臣來救駕第184章三路合擊第488章兵力旅順第1077章試探進攻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493章俘虜施琅第817章桂王繼統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662章建藩立國第173章黃大帥力戰而亡第212章山寨失陷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244章糧食缺口第467章朝鮮宰相第754章福臨末路下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553章君心難測第144章祭拜孝陵第322章前往日本第1015章進入戰場第471章利在速決第八十六章吃掉李率泰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687章嶽樂背鍋第918章夜襲得手第699章兵變前兆第六十四章十萬八旗下江南第424章車營第458章施琅避戰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493章俘虜施琅第805章訛詐失敗第136章剮田雄第963章王鐸效應第415章大破豪格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1056章保持軍事優勢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130章路遇阻擊第768章以進爲退
第330章招商船運公司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381章王師進城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208章小六部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311章恢復海貿第250章可惡的西夷第944章割地求和第168章荷蘭艦隊第883章欲擒故縱第八十六章吃掉李率泰第994章兵臨海蘭泡第715章突襲炮臺第764章聯西抗漢第477章豪格暴斃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408章諸將不滿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720章江北生變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222章趙鐵棒師入淮江第960章猛龍過江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711章河北大戰第998章我要攤牌了第787章金陵春之陣(三)第977章會師破關第513章爭復金陵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500章臨戰前夜第695章淮江酒肆第六章僥倖逃離第503章激戰第265章福建危機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465章朝鮮歸降第451章東海總督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668章擇主而事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281章選擇戰場第111章聯順抗清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487章趙雜毛的陽謀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946章合冰了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520章多爾滾之死下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403章消滅清軍斥候第422章濟爾哈朗第681章死裡逃生第929章陛下臣來救駕第184章三路合擊第488章兵力旅順第1077章試探進攻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493章俘虜施琅第817章桂王繼統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662章建藩立國第173章黃大帥力戰而亡第212章山寨失陷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244章糧食缺口第467章朝鮮宰相第754章福臨末路下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553章君心難測第144章祭拜孝陵第322章前往日本第1015章進入戰場第471章利在速決第八十六章吃掉李率泰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687章嶽樂背鍋第918章夜襲得手第699章兵變前兆第六十四章十萬八旗下江南第424章車營第458章施琅避戰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493章俘虜施琅第805章訛詐失敗第136章剮田雄第963章王鐸效應第415章大破豪格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1056章保持軍事優勢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130章路遇阻擊第768章以進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