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大莊園種植

雖說趙銘早前就創立了諸多公司,但是上市進行股票交易的卻是頭一遭。

之前的公司,股東之間,股東與外界,也存在股本交易,但是並不活躍,而且是小範圍的交易。

那並非是公司集資,而是股東間的交易,公司不獲得收益,而上市後增發股票,公司賬戶能換到錢,能夠集合民間資金,來進行投資和發展。

世界上最早的證券交易所,出現於1602年的荷蘭,趙銘現在設立,無疑已經遲了,晚了五十多年。

看着江淮棉業的股票,每天都在慢慢的上漲,令江南士紳和商賈心癢難耐。

這種錢生錢,沒幾天就翻個跟頭的速度,可比辛辛苦苦辦工坊掙錢。

江南經濟發達,聰明的士紳和商賈,很快就看出門道,知道這是個斂財的利器。

江南士紳,一時間蠢蠢欲動,江東商會便想搞個交易所出來。

不過,趙銘深知道證券交易的利弊,如今這個東西剛出來,市場還不成熟,不能讓他們亂來,也不能讓他覺得賺錢很容易,必要的時候,得給他們一個教訓,但不是現在。

就在,東南紳商準備大幹一場之際,趙銘以大明攝政的名義,下教旨,委任夏完淳爲證券交易所正三品司正,同時禁止民間私設股票交易所,不過准許民間公司,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升請,由司正審覈後,批准發行股票,在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

不過,眼下由於證券交易初創,各項制度都不完善,雖有數家實力雄厚的公司提交了申請,但是夏完淳一家也沒批,而是先讓江淮棉業試運作一段時間。

這便讓想購買股票的人,只能盯着江淮綿延,造成每股已經漲到三十兩,已經超過了江淮公司的市值。

這讓趙銘十分警惕,怕萬一跌下來,影響後面兩淮煤業的上市,爲此趙銘只能親自盯着兩淮的棉田。

畢竟,只有公司真的盈利,有分紅做支撐,才能將股價維持起來。

萬一,年底公司虧空,那財報一出來,股票肯定猛砸下來。

這證券交易所,乃是朝廷所設,到時候還可能激起民怨。

三月,江北,淮安。

因爲靠近徐州,清軍歷次入侵,都必經淮安,所以淮安的人口和青壯,損失最爲慘重。

此時,剩下的百姓,已經無法耕種好淮安的土地,所以在這一帶,江淮棉業的莊園最多,也最大。

在這裡,最大的莊園,綿延十餘里。

這些莊園,江採取大面積統一種植,通過管理和激勵制度,來提高原來耕種的效益。

穀雨剛過,趙銘便來到江北大莊園,來查看棉苗播種的情況。

這時,趙銘在夏完淳,還有江淮棉業經理何斌的陪同下,在一塊塊整頓好的棉田中穿行,田地裡到處都是,和着稀泥,打着棉鉢子,播種棉子的老人和婦女。

這次江淮棉業的成敗,關係到後面幾個大公司能不能上馬,所以趙銘將主持歐羅巴公司的何斌,調了過來,讓他出任江淮棉業的經理。

有打理歐羅巴公司的經驗,何斌打理起江淮棉業,也是井井有條,顯得相當的幹練。

這時,他騎着馬,一邊走一邊給趙銘介紹道:“殿下,現在公司在江北,一共有二十個莊園。這個莊園有十萬畝,乃是最大的一個。莊園沿着淮江分佈,現有僱工六千餘人,大多都是婦女。”

“六千人播種十萬畝,每人要種十畝以上,忙得過來嗎?”趙銘皺眉,有些擔心道。

何斌道:“暫時沒有問題。臣按着殿下之意,製作了專門的模具,百姓先和好泥巴,然後用磨具,打出一個個小泥鉢子,最後將棉子放在泥鉢子上,撒上些糞,蓋上茅草,播得很快。若是移苗的時候,人手不夠,公司會再臨時僱傭一批工人。”

趙銘微微頷首,“嗯!顧多少人划算,你們自己算,但也不能太累着百姓,畢竟大多是婦女和老人!”

這時,趙銘翻身下馬,來到地頭。

一羣僱工,剛將一面打好的棉苗鉢子,蓋上茅草,坐在田埂邊歇息。

趙銘一行都穿着便服,不過百姓見了還是連忙起身,何斌忙招呼道:“大家不要緊張,這是攝政王殿下,來看看棉田的情況。”

趙銘坐在田埂上,招呼百姓道:“都坐,誰是工頭!”

一名老者走上前,躬身行禮,“小老兒正是!”

趙銘讓他坐在旁邊,遞給他一些乾糧,老頭兒拿在手裡,卻沒吃。

趙銘笑問道:“老鄉,在莊園上工,還習慣麼?”

老漢忙點頭,“習慣!習慣!小老兒把田地租給公司,公司每年都會給租金。效益好還有額外的獎勵。小老兒現在又在公司上工,每月還有工錢拿,大家都希望,莊園今年大豐收哩!”

趙銘聞語微笑,夏完淳也認真聽着,他作爲證券交易所司正,必須要了解江淮棉業的現狀,纔敢讓江淮棉業出售股票。

否則,什麼垃圾都上,那就只會坑害百姓。

……

南方,大明朝廷內部紛爭結束後,攝政王趙銘,正忙於恢復地方,策劃新政。

北方,立國兩年的周國,在根基逐漸穩定後,也有了新動作。

四年前,滿清發生巨大動盪,分裂爲東西兩清,不僅削弱了滿清的實力,也使得蒙古與清,分道揚鑣。

如今,蒙古諸部,已經脫離了滿清的統治,分裂爲科爾沁、察哈爾等數部。

由於與滿清分道揚鑣,滿清不再給蒙古輸送物資,蒙古各部近兩年來,便時常揮兵南下,進行劫掠。

去歲秋,莫南蒙古一部與漠西蒙古聯合,繞道寧夏,殺入周國境內。

彼時,吳三桂大軍集結於藍田,窺視湖廣,結果蒙古人從後殺入,躍過隴山,一直接近渭河平原。

這令吳三桂大怒,決心報復,肅清邊患,同時意圖降服蒙古,向西擴張版圖,增強周國實力。

河套平原,又稱塞上江南。

秦置九原,漢置朔方,控制着塊水草肥美之地。

不過歷代以來,能夠控制河套的中原王朝,並不多,王朝稍微衰弱,河套必爲胡人所據。

此時,河套便在蒙古人手中,而吳三桂爲庇護關中,同時也爲了迫使蒙古人臣服,親帥五萬大軍,殺入河套。

第669章其非明主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816章信仰崩塌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217章逐出戰兵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624章城中內應第376章東南士紳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1014章軍心動搖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二十一章雜毛劉攻城第483章不死不交權第408章諸將不滿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666章隱居大佬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1095章樂極生悲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1002章吳三桂要跑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156章老巢被佔第453章組建幕府第472章急往馳援第778章銀彈攻勢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679章傳遞消息第209章開發臺灣第244章糧食缺口第843章棉花大豐收第691章抵達遼東第七十章火頭營一小兵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368章清軍撤軍第875章兵臨北京第1025章糧荒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1001章誰都可以第620章盆滿鉢滿第七十九章多鐸的陰謀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聯盟第504章僵持第669章其非明主第923章攻破城牆第819章漢王攝政第559章國公安好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841章收編蒙古第708章干涉戰爭第228章誰急打誰第二十五章渾水摸魚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441章閣部醒醒第371章花錢買路第340章兵臨寧波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802章小覷於孤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842章輸糧換引第960章猛龍過江第434章內憂外患第494章勸降旅順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177章臨近夏收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956章援兵趕來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886章再議攻城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645章滿清細作第476章天意如此第298章閩南大捷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128章再入江陰第710章兵鋒之盛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496章兵臨瀋陽第882章攝政王的演技第291章八旗進攻第774章舉城而降第295章三面突進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六十八章魯王攻餘杭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845章棉業危機
第669章其非明主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816章信仰崩塌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217章逐出戰兵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624章城中內應第376章東南士紳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1014章軍心動搖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二十一章雜毛劉攻城第483章不死不交權第408章諸將不滿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666章隱居大佬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1095章樂極生悲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1002章吳三桂要跑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156章老巢被佔第453章組建幕府第472章急往馳援第778章銀彈攻勢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679章傳遞消息第209章開發臺灣第244章糧食缺口第843章棉花大豐收第691章抵達遼東第七十章火頭營一小兵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368章清軍撤軍第875章兵臨北京第1025章糧荒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1001章誰都可以第620章盆滿鉢滿第七十九章多鐸的陰謀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聯盟第504章僵持第669章其非明主第923章攻破城牆第819章漢王攝政第559章國公安好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841章收編蒙古第708章干涉戰爭第228章誰急打誰第二十五章渾水摸魚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441章閣部醒醒第371章花錢買路第340章兵臨寧波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802章小覷於孤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842章輸糧換引第960章猛龍過江第434章內憂外患第494章勸降旅順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177章臨近夏收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956章援兵趕來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886章再議攻城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645章滿清細作第476章天意如此第298章閩南大捷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128章再入江陰第710章兵鋒之盛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496章兵臨瀋陽第882章攝政王的演技第291章八旗進攻第774章舉城而降第295章三面突進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六十八章魯王攻餘杭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845章棉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