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突襲彰化

自從鄭芝龍降清後,東亞地區海上霸主鄭家的勢力分崩離析,海上權威削弱,鄭家殘存勢力士氣低落,龜縮於漳泉,使得其他海上勢力,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勢力擴張。

而在擴張之中,各方勢力瓜分鄭家在海上的利益,衝突便不可避免。

如今海上格局,東海鎮控制前往朝鮮、日本等地海上商路,葡萄牙和鄭成功控制漳泉和廣東沿海,前往安南、呂宋等地的商路,而荷蘭人則控制南洋,還有通過馬六甲,進入印度洋的商路。

朝鮮和日本國內都相對貧瘠,市場有限,東海鎮在貿易中獲得的利益有限,難以發展起來,而隨着東海鎮海上勢力壯大,自然想要謀求更大的利益,與其他勢力,爭奪海上利益便不可避免。

鄭成功與東海鎮同屬大明,鄭軍又屬於帝黨,而朝廷正找藉口削藩,趙銘不可能與鄭成功開戰,況且如今鄭家貿易規模太小,東海鎮也看不上那點利益。

葡萄牙人如今是南明的盟友,而且在西班牙和荷蘭的擠壓下,也沒有多少份額,所以也不是東海鎮的目標。

因此,要獲取巨大的海上利益,東海鎮只能將矛頭,對準荷蘭。

爲此纔有了招商船運公司,組成遠洋船隊,進行遠洋貿易,搶奪荷蘭人海上運輸中轉貿易份額之事。

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而言,是絕對不可能允許東海鎮,涉足遠洋貿易,搶奪他們的生意。

如今,一個要走出去,一個妄圖封鎖,所以戰爭便難以避免,而既然不能避免,荷蘭東印度公司,便選擇了先下手爲強。

在巴達維亞總督着手肅清爪哇島上的中國人,避免他們與東海鎮裡應外合之際,位於大員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也開始了動作。

大員距離江東近,荷蘭派遣了不少間諜,對東海鎮的舉動,還算清楚。

趙銘大舉招募新軍之事,很顯然無法瞞過各方勢力,荷蘭人也得知了這方面的消息。

這時,在大員熱遮蘭堡內,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評議會的高層齊聚在一起,神情凝重的開會,討論怎麼應對東海鎮的步步緊逼。

“諸位,趙正招募軍隊,種種跡象表明,東海鎮終於要對公司下手了。”臺灣總督費爾斯,環視衆人,沉聲說道。

從東海鎮登陸臺灣,在臺北建立拓殖點,並逐步向南推進,大員的荷蘭人,就知道遲早會與東海鎮一戰。

這時荷蘭軍官羅斯坎爾,站起來說道:“熱遮蘭堡和赤坎堡是堅固的要塞,我們有信心抵擋住趙的進攻。”

費爾斯卻質疑道:“中國人佔據了臺灣中北部,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和兵源,並且趙的艦隊,並不弱於公司,可以封鎖大員灣,到時候我們能守多久。”

“難到要放棄大員!”議員們譁然。

費爾斯道:“當然不能放棄大員。我得到消息,程的船隊,已經突破公司的阻攔,回到臺灣,現在已經前往上海。他肯定會將公司阻攔他們歸航的事情,告知給趙,趙便有了藉口攻擊公司。不過,根據間諜傳來的情報,趙的新軍還在訓練,所以他短時間內,不會攻擊公司,而這正是公司率先出手的最後時機。”

“總督閣下的意思是,公司率先發動攻擊,襲擊島上的中國人!”羅斯坎爾驚道。

費爾斯道:“不錯,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彰化位於臺灣中部,是中國人在臺中最大的據點,屯集了大量準備用來進攻公司的兵器和糧食。公司搶先出手,攻下彰化,奪取趙的軍資,便能迫使趙暫時停止攻擊公司的計劃。”

........

彰化,位於臺灣中部,大肚溪南岸。

這裡原本屬於大肚王國,東海鎮向南擴張的過程之中,消滅了這個臺灣本地部落,建立的聯盟王國,佔據了此地,便在此設立了一個衛所,與荷蘭人對持。

彰化衛城,周長只有五里,說是城,其實就是一座大點的堡壘,是在原來大肚王都城的基礎上建造。

因爲南面就是荷蘭人的勢力範圍,加上面臨大肚王國殘餘部落的襲擊和騷擾,所以城池雖小,卻被修得很高,足有三丈,城牆用了琉球運來的白灰,也十分堅固,能夠承受一定的炮擊。

隨着火器的發展,還有大炮的應用,原來的老城牆,已經難以適應時代,東海鎮築城,能否承受炮擊,已經成爲了一個重要指標。

若是城池,一轟就塌,那就沒有築造城池的必要。

彰化衛城,採用了棱堡的一些特點,城牆高三丈,不過有一丈五尺,都藏在地下,牆體就是護城壕的一面,牆面傾斜。

這樣的佈置,使得大部分的牆體,無法被大炮擊中,而就算被擊中,斜面牆體,也容易形成跳彈。

彰化衛城,地處對持前線,受到荷蘭人和土著的窺視,東海鎮在此駐紮了一千屯軍,並且由有與土著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彰化衛指揮張孫寺江主持防守。

如今東海鎮與荷蘭人關係很僵,荷蘭人對於彰化虎視眈眈,孫寺江幾次上書,要求東海鎮發援兵過來,江東方面,都因爲遼東戰事緊張,新軍戰力未成,而沒有發兵。

這讓孫寺江十分失望,只得儘量多地準備滾木礌石,安排弓箭,積極備戰,嚴陣以待。

這天晚上,烏雲密佈,星月遮蔽,黑漆漆的夜色籠罩着大地,十步外便看不見城外的情形。

城頭上有百餘名巡哨士兵在來回巡邏,警惕地注視着城下的動靜,一更時分,城池外的曠野上,忽然出現了黑壓壓的身影,他們搬運着一袋袋的泥土扔進護城壕,動靜很大,儘管夜色掩護了他們的身影,但他們發出的聲音立刻被守城士卒發現。

“什麼人?”城上士卒大聲怒吼。

孫寺江正好在城頭巡哨,他也發現護城壕對面有動靜,卻看不清,他立刻探身出城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指揮使,好像有人在填護城壕!”士卒急聲回稟。

第890章將計就計第847章股價大戰第212章山寨失陷第143章人心思漢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129章趙李會師第161章琉球羣島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851章煤業上馬第912章兼併河洛第801章傅上瑞投清第615章南京消息第423章常州告急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472章急往馳援第979章尚氏家風第840章蒙古八旗第484章隔間對持第957章西班牙人潰敗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844章江浙紳商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958章都是被趙雜毛坑過的人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三十八章剿義軍博洛定策第859章暗示孫可望第843章棉花大豐收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425章緩兵之計第867章人心以亂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944章割地求和第872章席捲山東第1090章趙鐵棒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607章孫可望封王第461章海東八道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137章浙東失陷第534章包抄敵後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891章再次攻城第642章何騰蛟慌了第121章火器工坊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576章柳宿金礦第394章束縛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618章臼炮轟擊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157章借刀殺人第968章黃雀在後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819章漢王攝政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243章太湖義軍覆滅第655章仇恨的種子第297章清軍潰敗第818章永曆立朝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486章渡海援遼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744章虎狼之師第780章趙鐵棒是坑逼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214章整編髮餉第815章進殿逼宮第701章政變上第676章就這家了第538章攻陷泰州第361章困頓城下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901章突襲大勝關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1038章泛亞主義第927章金陵冬之陣下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806章反漢同盟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688章喜聞捷報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560章負氣撤軍第1034章異域稱帝第740章開戰!開戰!第902章兵臨南京第487章趙雜毛的陽謀第1096章吳三桂被擒第257章海上破交戰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649章甕中之鱉
第890章將計就計第847章股價大戰第212章山寨失陷第143章人心思漢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129章趙李會師第161章琉球羣島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851章煤業上馬第912章兼併河洛第801章傅上瑞投清第615章南京消息第423章常州告急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472章急往馳援第979章尚氏家風第840章蒙古八旗第484章隔間對持第957章西班牙人潰敗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844章江浙紳商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958章都是被趙雜毛坑過的人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三十八章剿義軍博洛定策第859章暗示孫可望第843章棉花大豐收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425章緩兵之計第867章人心以亂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944章割地求和第872章席捲山東第1090章趙鐵棒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607章孫可望封王第461章海東八道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137章浙東失陷第534章包抄敵後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891章再次攻城第642章何騰蛟慌了第121章火器工坊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576章柳宿金礦第394章束縛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618章臼炮轟擊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157章借刀殺人第968章黃雀在後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819章漢王攝政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243章太湖義軍覆滅第655章仇恨的種子第297章清軍潰敗第818章永曆立朝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486章渡海援遼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744章虎狼之師第780章趙鐵棒是坑逼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214章整編髮餉第815章進殿逼宮第701章政變上第676章就這家了第538章攻陷泰州第361章困頓城下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901章突襲大勝關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1038章泛亞主義第927章金陵冬之陣下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806章反漢同盟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688章喜聞捷報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560章負氣撤軍第1034章異域稱帝第740章開戰!開戰!第902章兵臨南京第487章趙雜毛的陽謀第1096章吳三桂被擒第257章海上破交戰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649章甕中之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