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決議出兵

蘇州府,黃埔江口,寶山所。

一萬多東海藩的士卒,駐紮於黃埔將西岸的曠野裡。

江北之戰過去一年時間,東海鎮終於恢復了一定的實力。

現在,最近招募的兩萬多士卒,已經完成了基礎的訓練,而之前招募的六千人,已經形成了戰力。

營地內,神策軍的軍帳一座接着一座,帳篷排列整齊,一望無際,從遼東和朝鮮調回來的百艘戰船,停泊在黃埔江內,桅杆如林,十分的壯觀。

幾艘較大的戰船,無法泊入黃埔江中,正在長江上游弋。

此時已經是1654年,隆武十年正月。

現在江面和大海上,還颳着北風,非常有利於船隊向南航行,而一萬五千東海鎮的將士,早已經準備就緒,只等趙銘一聲令下,大軍便要登船起航,開啓南進戰略。

近幾個月來,趙銘通過邸報和宣傳司,在江東不斷爲南進造勢。

先是,對遠航歸來的程璧等人,進行了吹捧和歌頌,讓江東百姓都知道,江東鎮在南洋擁有一塊拓殖地,比整個江南都大,每個江東百姓,只要前往新明洲,就能獲取上千畝的土地。

這極大的激發了百姓對此的關注,並對新明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神往,而在隨後的時間內,宣傳司控制的小報,便開始陸續放出,荷蘭人慾搶奪東海鎮海外拓殖地的消息。

在江東軍民對南洋產生關注後,軍民先後獲得荷蘭人在海上阻截東海鎮商船,並在殖民地殘酷殺害當地漢人等消息,引起了百姓和軍隊的極大憤慨。

在去歲年底,有消息自爪哇傳來,荷蘭人煽動土著,屠殺近萬在爪哇生活和經商的漢人百姓,使得江東軍民的憤怒瞬間達到頂點。

衆人原本以爲,趙銘會立刻出兵討伐荷蘭人,可是不想趙銘卻並沒有立刻出兵,而是繼續等待一個適合的時機。

清晨,長江上,趙銘站在鎮海號的舵樓上,注視這滾滾東流的江水,還有江面上航行的戰船。

這時,趙銘沉聲問道:“都造院送來的炮彈,都試射過了嗎?”

一旁水軍將領郭忠頗爲振奮道:“回稟總理,卑職已經試射過了,威力驚人。”

趙銘道:“最近藩府擴軍,引來了不少從北面還有南京過來的細作,都在打探藩府的虛實。開花彈乃是軍中機密,你們試射時可曾被人發現?”

郭忠忙行禮道:“總理放心,卑職率領船隊,遠離陸地,在舟山秘密試射,暫時不會被人發現,只是若我們在戰場上使用,別人肯定會知曉。”

趙銘擺了擺手,“無妨!東西造出來,就是要用的,不過能遲點讓他們知道,我們便多一天的優勢。”

“卑職明白了!”郭忠點頭道。

趙銘遂即問道:“水師上下,對此種炮彈有何評價?”

郭忠頗爲興奮道:“總理,此種炮彈,堪稱神器啊。卑職等人通過試射,發現木製的戰船,根本無法承受開花彈的轟擊,只要被擊中幾炮,戰船就會被炸的稀爛,船上水手定然損失慘重,喪失戰鬥力。”

趙銘聞語微笑頷首:“有了此物,水師可有信心與紅毛夷一戰?”

郭忠搓手笑道:“總理,水師上下,早準備和紅毛夷一戰了。”

趙銘滿意的頷首,“很好,既然水師上下,有此信心,我覺得已經可以開戰了。”

西方大航海,開始已經百餘年,荷蘭人縱橫大海,實力強勁,讓趙銘有些忌憚。

畢竟海軍和水師,是個需要積累的兵種,不是短時間就能形成戰力,需要多年的積累和經驗,才能成爲海上強軍。

荷蘭縱橫大洋幾十年,趙銘對於挑戰這樣的海上強國,心中還是有些沒底,所以一直再等待開花彈,這個殺手鐗,能夠取得決定性的進展,並能夠量產,裝備軍隊。

這時兩人正在甲板上交談着,主桅的望鬥上,負責眺望的士卒卻忽然大喊:“總理,岸邊軍營打出旗語,請總理登岸,有緊急軍情稟報。”

趙銘聞語微微皺眉,看向郭忠道:“靠岸,送我回營。”

不多時,鎮海號靠近岸邊,趙銘乘坐小船上岸,而這時,十多名騎兵立時就疾馳到了他的身前。

騎兵紛紛翻身下馬,爲首一人抱拳行禮,“啓稟總理,臺灣淡水有急信送到。”

趙銘聞語眉頭一條,趕忙問道:“送信的人呢?招來見我。”

趙銘一邊往營地走,一邊吩咐一句,爲首斥候立刻行禮,“卑職領命。這就去叫他過來。”

不多時,趙銘回到大帳內,剛坐下,侍衛便挑起帳簾,領進來一人。

“卑職參見總理!”信使單膝行禮。

趙銘注視來人,有些印象,應該是講武堂的武進士,不過具體哪一期的,卻想不起來。

“周千戶,一路辛苦了!”趙銘關切一句後,便立刻問道:“你這次帶來了什麼軍情?”

信使見趙銘能夠記得他,臉上有些激動,“回稟總理,紅毛夷突然發起襲擊,學生奉命前來請援。”

趙銘眉頭一挑,沒想到龜縮在臺南,一直小心謹慎,擔心東海鎮會對臺南動手的紅毛夷,居然敢主動出擊,襲擊了臺灣的東海鎮軍民。

“現在戰事進行的如何?”趙銘臉上陰沉的問道。

信使忙抱拳行禮,“回稟總理,紅毛夷火炮火槍犀利,又是突然襲擊,前線損失很大。學生離開臺島時,紅毛夷正猛攻彰化,現在情況如何,學生卻不知曉。”

信使說這,承上一封信,“這事淡水爲指揮,給總理的救援信。”

趙銘將信件接過來,展開了觀看一陣,便將信件遞給了身邊幾人,讓親信和幕僚們傳遞觀看。

“哼!紅毛夷自知拖得越久,對他們越不利,而他們大概也曉得本帥會對他們動手,所以狗急跳牆,決定搶先出手。”趙銘冷笑一聲,遂即對衆人道:“臺灣是藩府治下,重要的產糧之地,關係藩府的穩定和切身利益。如今,大軍已經準備就緒,我決定立刻起兵,席捲南洋!”

第1050章收回兵權第748章矛盾激化第935章突襲敵營第1077章試探進攻第560章負氣撤軍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500章臨戰前夜第1017章萬馬衝鋒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433章信心崩潰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575章突襲土著第494章勸降旅順第909章展示實力第794章金陵春之陣十第293章追擊多鐸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647章禁軍危機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119章返回金塘島第929章陛下臣來救駕第303章被阻古城關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291章八旗進攻第十章江陰死地第579章爪哇事變第1064章被拒絕了第117章浙東危機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820章組閣施政第205章收拳蓄力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708章干涉戰爭第567章開花彈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935章突襲敵營第263章兵臨雞籠第252章打上門來第824章還可以搶救一下第467章朝鮮宰相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四十五章李元胤太湖獻策第六十八章魯王攻餘杭第217章逐出戰兵第541章深夜進軍第968章黃雀在後第920章驅民出城第466章接管朝鮮第778章銀彈攻勢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596章難以攻克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370章攔截清軍第1110章接班人第571章新明洲第720章江北生變第406章謝遷危急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918章夜襲得手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499章出城決戰第255章戰後總結第841章收編蒙古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689章聯絡江北第685章大敗清軍第416章恭迎撫軍第298章閩南大捷第977章會師破關第1015章進入戰場601章英國商船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841章收編蒙古第239章漢化派第159章插秧建堡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125章夜佔崇明第543章生死激戰第294章路遇伏擊第748章矛盾激化第417章如何報捷第421章南北議和第627章銀彈攻勢第149章多鐸退兵第398章拒接聖旨第584章宣傳造勢第284章亂敵軍心第263章兵臨雞籠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476章天意如此第171章挾持黃斌卿
第1050章收回兵權第748章矛盾激化第935章突襲敵營第1077章試探進攻第560章負氣撤軍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500章臨戰前夜第1017章萬馬衝鋒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433章信心崩潰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575章突襲土著第494章勸降旅順第909章展示實力第794章金陵春之陣十第293章追擊多鐸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647章禁軍危機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119章返回金塘島第929章陛下臣來救駕第303章被阻古城關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291章八旗進攻第十章江陰死地第579章爪哇事變第1064章被拒絕了第117章浙東危機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820章組閣施政第205章收拳蓄力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407章何騰蛟北伐第708章干涉戰爭第567章開花彈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935章突襲敵營第263章兵臨雞籠第252章打上門來第824章還可以搶救一下第467章朝鮮宰相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四十五章李元胤太湖獻策第六十八章魯王攻餘杭第217章逐出戰兵第541章深夜進軍第968章黃雀在後第920章驅民出城第466章接管朝鮮第778章銀彈攻勢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596章難以攻克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370章攔截清軍第1110章接班人第571章新明洲第720章江北生變第406章謝遷危急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918章夜襲得手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499章出城決戰第255章戰後總結第841章收編蒙古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689章聯絡江北第685章大敗清軍第416章恭迎撫軍第298章閩南大捷第977章會師破關第1015章進入戰場601章英國商船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841章收編蒙古第239章漢化派第159章插秧建堡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125章夜佔崇明第543章生死激戰第294章路遇伏擊第748章矛盾激化第417章如何報捷第421章南北議和第627章銀彈攻勢第149章多鐸退兵第398章拒接聖旨第584章宣傳造勢第284章亂敵軍心第263章兵臨雞籠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476章天意如此第171章挾持黃斌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