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閩南大捷

在潰兵將要撞上主陣之前,多鐸拔馬逃了,立於山丘上的大纛旗,也緊隨他之後逃離。

一時間,數萬清軍再無戰心,步騎混雜着向西北狂奔,清軍全線潰敗。

東海鎮的明軍和趕來的援軍,對清軍進行無情的追殺,跑在後面的清軍在氣勢如虹的明軍面前,毫無抵抗之力。

明軍矛陣如牆而進,不停刺槍收槍,刺殺着清軍,火銃手們肆無忌憚的射殺着潰兵,中彈之人紛紛撲死於地。

東線清軍全線崩潰,不多時西線的清軍卻陷入瘋狂。

八旗兵看見東線潰敗,潰兵和明軍即將撞向他們的後方,驚恐之餘,整個人也都瘋狂起來,一浪接着一浪的衝擊着鄭軍的陣線。

多鐸率領四千騎兵,不顧傷亡,不顧密集的矛林,戰馬不斷撞死在槍陣上,騎兵被捅死的同時,戰馬和騎士巨大的衝擊力,也撞得鄭軍士卒長矛折斷士卒倒飛。

在一連串的撞擊下,鄭軍陣線被騎兵撞開,多鐸大喜過望,而正在這時,一將斜刺着揮棒殺來。

“是趙雜毛!”多鐸心頭一寒,看見來人猙獰着面孔,眼神銳利,惡狠狠的撲過來,不禁打了個寒顫。

趙銘望着多鐸大纛,領着百餘騎兵,一路衝殺過來,他揮舞鐵棒連砸,身前清軍都被他大棒開瓢。

趙雜毛勇猛無敵,堪比明末第一猛將劉綎,清軍都知道他的威名,多鐸也不例外,他曾經在錢塘江邊,看見過趙銘萬軍中衝殺的身影。

“該死!”多鐸有些驚惶的怒罵一聲,忙拔動馬繮,而這時趙銘已經撲到跟前。

清軍護兵連忙抵擋,卻並非一合之將,被鐵棒砸的紛紛閃避,可謂擋者披靡。

趙銘連殺數人,認準了清軍大纛,疾馳殺來,一員清軍見此,大怒起來,“王爺先走!”

滿將阿巴塔怒吼一聲,提起大刀縱馬殺來,兩騎交錯之際,阿巴塔揮刀怒斬,趙銘一棒砸來,“當”的一聲巨響,阿巴塔沒反應過來,手裡的大刀就被砸飛,而正在他愣神之際,一股巨力從背後襲來,兩馬交錯之際,他被趙銘一棒,直接砸了下來。

趙銘得手,擡頭怒吼,“多鐸受死!”

就在這時,一枚利箭忽然襲來,箭矢力道急大,速度飛快,趙銘剛要抵擋,箭矢已經噗的一下,射中他的肩膀。

多鐸收了弓箭,扶馬奔馳,回頭看了中箭的趙銘一眼,臉上露出陰狠之色。

這時他前方忽然傳來一陣驚呼,多鐸剛回過頭來,便見一將砍瓜切菜般突殺過來,一槊直接向他刺來。

一瞬間,多鐸滿臉驚駭,拿弓去擋,馬槊卻一下捅穿他的肩膀,帶起大片盔甲和血肉,多鐸險些被捅下戰馬。

衆多清軍護軍滿臉驚恐,頓時催馬上前,擋住殺來的李元胤,護着受傷的多鐸,疾馳着逃離。

這時趙銘隨手摺斷箭桿,便再次揮棒縱馬,追上清軍一陣亂砸,將舉着大纛旗的清兵砸死,奪了清軍大纛,可是多鐸的身影,卻已經不見。

趙銘一把奪過大纛,丟在地上,惱怒的環首四望,忽然怒吼道:“多鐸,給我滾出來!”

戰鬥到中午時分,逐漸歸於平靜,逃生無望的清軍或死或降,沒死的全部繳械棄甲,八旗主力在明軍的攻擊下,轟然倒塌。

這一戰對於多鐸而言,或許輸得十分冤枉,八旗的騎兵優勢,在多山的福建地區,完全沒有發揮出來。

入閩的六萬清軍主力,只有一萬多人倖存,近五萬精兵被明軍殲滅,成了金華之戰後,清軍又一次慘重損失。

戰場上,朱以海騎馬登上高處,環視四望,在他的腳下,是沾滿血跡的土地,還有堆積的屍體,放眼望去,方圓十幾裡的戰場上,到處都是人屍馬屍,還有穿行其間的明軍士卒,正在收繳兵器和戰馬,打掃着戰場。

歡呼聲,首先從西線的鄭軍部隊中響起,他們經歷一天一夜的血戰,終於換來了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隨後,浙軍各部也發出了風起雲涌的歡呼聲,將士們齊齊揮動着兵器,發出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

明軍一舉擊敗了入閩清軍的主力,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多鐸,取得了自甲申國變以來,最爲關鍵的一場勝利。

此時,這一戰的影響,還不能得知,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這一仗,挽救了隆武朝廷,以及崩壞的大局。

朱以海的耳中充數着將士們的歡呼,不過他卻沒有跟着呼喊,甚至沒笑,只是覺得心中有一股氣,憋得他喘不過氣來。

明朝的藩王本來不管事,他也沒接受過多少教育,只是想着安安分分的做個富足的藩王。

可是,時勢將他推到了這個位置,而他自被浙東軍民推上高位,便一直處於危險的境地。

這對一個沒有經過磨礪的藩王來說,路程可謂艱難,他心中一直惶恐不安,一是擔心抗清失敗,自己的安危,二是,擔心自己不能勝任,辜負軍民期待,有愧於祖宗社稷。

現在,他經歷浙東、浙西抗清,在戰爭中磨礪滾打近五載,終於取得一場決定性的勝利,扭轉了局面,他心中那股氣,最終化作滿腔熱淚流了出來,使他淚流滿面。

這時趙銘等將打馬過來,翻身下馬,朱以海忙擦拭眼淚,露出笑顏。

他上前來,緊緊握住趙銘的手,動情道:“此戰,能獲此大勝,博安當居首功啊!”

作爲戰役的指揮着,趙銘指揮調度,進行謀劃,在進攻中東海鎮的明軍,也是起了關鍵作用,要不是東海鎮士卒精銳,裝備精良,明軍無論如何也難以擊敗多鐸。

這一戰,直接指揮作戰的趙銘,確實是居功至偉。

朱以海激動握住趙銘的手,大聲道:“孤王要親自給博安慶功!”

趙銘卻擺了擺手,抹去臉上的血跡,對朱以海道:“殿下,慶功不遲,當務之急,是宜將剩勇追窮寇,我們該收攏軍隊,立時向福州進軍!”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544章萬歲衝鋒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614章安撫華僑第300章光復福建第175章兼併舟山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381章王師進城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659章王大拿的試探第229章孤軍深入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544章萬歲衝鋒第766章漢軍撤兵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455章北進戰略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290章多鐸進退兩難第921章聲振九霄第425章緩兵之計第740章開戰!開戰!第722章倉惶離京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889章臣想打他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640章攻破鎮江第839章收復河套第620章盆滿鉢滿第423章常州告急第425章緩兵之計第773章廣州完了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527章驚聞噩耗第530章齊聚杭州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697章清軍撤軍第1109章國宴第550章讓出南京第511章暗殺多爾袞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337章臉上無光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五十八章混入清營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808章換個皇帝第394章束縛第302章百姓苦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839章收復河套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943章廣武之圍第566章下南洋第九十七章沿江對持第358章激戰長江第449章爲國結社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350章第二次復杭之役第499章出城決戰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272章爭奪福建第606章廢立國儲第333章多爾袞的憂鬱第七十九章多鐸的陰謀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311章恢復海貿第378章重組東林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319章趙銘大婚第802章小覷於孤第476章天意如此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196章追至城下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831章宋應星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874章阿濟格籠城御趙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627章銀彈攻勢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338章豪格南征第237章游擊戰第593章衝入內灣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144章祭拜孝陵第356章長江水戰第200章激戰金華上第346章馬光輝投降第570章跨越赤道第381章王師進城第1063章援助東籲
第544章萬歲衝鋒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614章安撫華僑第300章光復福建第175章兼併舟山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381章王師進城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659章王大拿的試探第229章孤軍深入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544章萬歲衝鋒第766章漢軍撤兵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455章北進戰略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290章多鐸進退兩難第921章聲振九霄第425章緩兵之計第740章開戰!開戰!第722章倉惶離京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889章臣想打他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640章攻破鎮江第839章收復河套第620章盆滿鉢滿第423章常州告急第425章緩兵之計第773章廣州完了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527章驚聞噩耗第530章齊聚杭州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697章清軍撤軍第1109章國宴第550章讓出南京第511章暗殺多爾袞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337章臉上無光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五十八章混入清營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808章換個皇帝第394章束縛第302章百姓苦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839章收復河套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943章廣武之圍第566章下南洋第九十七章沿江對持第358章激戰長江第449章爲國結社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350章第二次復杭之役第499章出城決戰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272章爭奪福建第606章廢立國儲第333章多爾袞的憂鬱第七十九章多鐸的陰謀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311章恢復海貿第378章重組東林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319章趙銘大婚第802章小覷於孤第476章天意如此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196章追至城下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831章宋應星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874章阿濟格籠城御趙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627章銀彈攻勢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338章豪格南征第237章游擊戰第593章衝入內灣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144章祭拜孝陵第356章長江水戰第200章激戰金華上第346章馬光輝投降第570章跨越赤道第381章王師進城第1063章援助東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