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龍脈

鞏縣“山河四塞,鞏固不拔”而得名。東臨虎牢關,西據黑石關,南依軒轅關,北有黃河天塹,又地扼神都洛陽,又有“東都鎖鑰”之稱。

青龍山落落在鞏縣東南之處,境內山勢陡峭,峽谷幽深。古樹遍天,綠草蓋地。懸崖流水,如雨滴石。一條後寺河自東而西貫穿而過,如長龍入海,交洛水匯入黃河。

青龍山一峽谷中,身着青色錦緞長袍的江秋白皺着眉頭,望着地上八位昏迷不醒的人,對身邊一位身披鬥蓬的精壯漢子道:“韓大人,這幾位神虎營護衛身無傷痕,又無中毒之象,不知被人用了何種手段,江某也看不出來。”

那精壯漢子姓韓名通,是後周禁軍虎捷軍指揮使。聽的江秋白言語,臉色凝重望着四周看了一下,“這張大人是皇上親衛神虎營統領,身手在神念大成之境,還有這身邊幾位隨從護衛皆是身手不弱,這周邊沒有打鬥痕跡,想是不應被人無聲無息擊倒,此事大有蹊蹺。”

冮秋白點了點頭:“此事當是令人難以費解,眼下只能先着兵士去縣衙尋來馬車,待四周查看完後,將死傷之人送回開封,再作細查。”

韓通點頭稱是,旋即命令親兵去鞏縣衙門尋來馬車。原來郭榮援助晉州擊退遼漢的聯兵後,到了開封向皇帝郭威覆命,並等待江秋白、程正二人前來會合,準備一同前往治地澶州。知悉郭威派遣至青龍山行事的神虎營護衛久無消息,郭榮便向郭威請命,讓江秋白隨韓通一同前來青龍山查探究竟。

這時遠處谷中上空傳來穿雲箭聲,江秋白與韓通互望一眼,叫虎捷軍兵看好地上昏迷不醒的護衛,向那發岀穿雲箭信號的地方疾去,二人到了谷中一片樹林中,便見地下也躺着五個昏迷不醒的人。

疑惑之中,便有一兵士上前見禮:“見過江先生、指揮使大人,屬下查了這五人身份,都是契丹人,這是他們的腰牌,那邊還有一位卻已是死去。”言罷遞上幾塊腰牌。

韓通接過一看,臉色愈發沉重,欲言之際,卻見江秋白順着那官兵手指的方向行去,便也跟上。二十來丈處,只見幾棵大樹歪歪斜斜,其中有一棵大樹攔腰折斷,樹旁邊躺着一位身着玄黑袍衫的五旬漢子,嘴邊血漬已乾,想是死去多時,江秋白蹲下身子,伸手按在那漢子的天門穴片刻,心中大爲吃驚,“這人修爲應在我之上,被一招震斷心脈,看來這裡有一番打鬥……”

站起身子,環顧四周,皺了皺眉頭道:“此事非同尋常,韓大人,可先將這些人送回開封。江某再去四周查看一番,隨後自會回去。”不待韓通應答,已疾步向林中深處而去。

開封城侍衛指揮行衙內,一位年約三旬神清目朗,儀態從容的男子坐着堂廳正中的交椅上,聽着韓通稟告:“侯爺,屬下從那昏迷不醒的契丹人腰牌查出,四個是北院護衛府的人,一個是司天監的郎官,死了那個沒有腰牌,聽江先生所言,應是這幾人當中身手最好的一位。”

被喚作侯爺的人正是太原郡侯兼澶州節度使郭榮,聽了韓通所言,臉色凝重,略一沉吟,“那江先生啦?”

“江先生着屬下先行趕回,又在山中四周查探,屬下留下十名虎捷軍衛等待江先生。想來很快就會歸來。”

“那些昏迷之人現在何處?你帶本侯前去看看……”

韓通忙是應道:“一衆傷者皆在虎捷軍駐營之內,侯爺請……”

郭榮起身便與韓通領着幾位親兵去了虎捷軍駐營,卻見江秋白已經回來,正彎身察看那些昏迷不醒的人傷勢,見郭榮到來,便起身點頭示意:“君貴,你過來啦,我還想着去見你告知此事……”

郭榮甚是敬他,不讓他以侯爺相稱,故而江秋白只得以他的字號稱呼,郭榮微笑道:“師叔可有發現?”

江秋白神情凝重,搖了搖頭:“這些人氣息紊亂,時緩時急,身上卻無傷痕,狀若中毒,卻並非中的毒功毒藥之一類……此事我從未見過。”

指着不遠處死去的五旬漢子言道:“這人我初以爲是被震斷心脈,一招斃命,剛剛細查一遍,應是先昏迷許久後才喪命,而依現場樹木的情狀看,是有過一番打鬥,這人修爲入了抱丹之境,林間窄小,以他的身手與人拼命博鬥,氣機力量所致之處,不可能只有三四棵樹歪斜……”

“依師叔的意思?”郭榮疑道。

“以我的猜測,或是猝不及防之下被人一招擊倒,看來下手之人武功深不可測……”江秋白略有所思一下,“神虎營張統領等七位高手,加上遼人五位,兩者出事距離約近兩百丈,張統領一行在峽谷河潭邊出事,遼人在林中出事,不論誰先誰後,谷中幽靜,應有一方察覺聲音纔對……”

郭榮聽他如此分析,但覺有理,從容的神情漸也凝重,對韓通道:“這些人等皆先安置此處,叫軍中醫官先用補氣行血之藥治療,若有人醒來,速告本侯得知。”

他早年師從閔正華,亦是通曉醫理,轉而望向江秋白,“師叔請隨我到司天監一行。”

皇城大內司天監,郭榮對着臉露詫異的監正笑道:“怎麼,監正大人不歡迎本侯到來?”

那司天監監正忙是行禮:“豈敢,只是未料到侯爺今日大駕光臨,請、請……”忙將郭榮與江秋白引到司天監中的廳堂上。

待郭榮入坐後,那監正遲疑了一下,拱手道:“侯爺到來……想必是與保章正大人有關,可是有了消息?”

郭榮點了點頭,臉色凝重:“不錯,米大人今日方纔尋到,現在軍營中安置,恐是很難醒來了。”

那監正聞言臉色大變,又聽郭榮道:“聖上前日召見本侯時,也將原委告知本侯。今日本侯前來是想問監正大人……如今如何?”

那監正望了一眼江秋白,略顯遲疑,郭榮知其心思,言道:“但說無妨。”

監正對江秋白素未謀面,見郭榮對他並不避諱,便點頭道:“半月前,天顯五彩之氣,團繞於諸星拱衛的紫微宮,其氣乍明乍暗,有近半柱香時間,後忽然凝成一道紫光如流星下墜而去……接着鞏縣之處有一紫光沖天而起。”

“保章正米大人專斷天象吉凶,道是祥兆,謂有天下一統之氣運降凡,必有龍脈受運得靈。稟明聖上後,但想天下能人異士衆多,恐龍脈爲人所壞,米大人便請命前去探氣定穴,想先將龍脈靈氣遮掩……卻未料竟被人所害。”

那監正頓了一下,撫着短鬚言道:“此次天降祥氣之象必是爲他人所窺,而今之計,應速派人前去再行查探。”

“此事已過了十餘日,這龍脈可是會爲人所毀?”郭榮臉顯疑慮。

“侯爺放心,若是要破壞大運氣脈,非朝夕之力,即使有精通風水引氣之人,也要費上一年,及至數年,若下官所料不差,此下應是被人遮去靈氣而已。”

郭榮聞言便是起身作別:“本侯知道了,監正所言,本侯即刻進宮向皇上稟告,監正明日可派遣靈臺郎官隨本侯再去青龍山。”

郭榮行事曆來決斷,此事關乎朝堂國運,心料皇帝必會令他去青龍山一行,故才吩咐監正準備好人手。

翌日清晨,郭榮、江秋白、司天監中官靈臺郎與十餘位虎捷軍衛直奔青龍山,汴京開封離青龍山兩百餘里,一行人趕的甚急,快馬加鞭,兩個時辰多便到達青龍山。

來到那事發峽谷,中官靈臺郎走至峽谷中一潭水處停下,俯身捧水便喝,嘖了一下,略顯回味之狀,“甘甜回味,清涼透心,卻是靈氣不足……”

擡頭環顧四周片刻,若有所思的搖了搖頭,引着衆人向谷內行進,曲繞行有近兩百丈,亦有一水潭,水潭西面的巖壁有五六十丈之高,青藤垂掛,南面山坡古樹參天,蒼翠陰翳。

靈臺郎走近潭邊,望着水潭良久,臉色見喜,“這青龍山呈滿月之形,水曲銀河之態。南銜嵩山之靈,北聚邙山之氣,“氣”乘風而散,界水而止,依下官學識,此處應爲地脈靈氣聚匯之處。”

俯身捧水嘗喝,初嘗一口,略一回味,皺了皺眉頭,左移近丈,復捧水而嘗,卻是眉頭緊皺,“真是奇怪……這處潭水的靈性猶是不如前面,實是不該呀?”

衆人皆是不通堪輿之術,自是不會作答。那靈臺郎沉思片刻:“此處地貌林木之靈秀,比之前那處強岀甚多,按理說其水的靈性……縱不如前面,也不會初甘後淡,先冰後溫,相差甚多。”

“那郎官的意思?”江秋白道。

“恐是有人用非常之法,掩蓋了此地靈脈之氣。”

“哦?”郭榮聞言臉顯驚訝,“那郎官大人,有何神通做成此事?”

那靈臺官搖了搖頭:“下官學識粗淺,看不出這是何神通?”

“此靈脈被遮蔽還是被斷破?”

“大運之脈,若要斷破非一日之功,況此山接嵩、邙二山之氣,爲三合之旺,除非移山毀穴,米大人尋來之意,是想行法定穴,先將龍氣遮掩,以免爲人所窺。但如今觀來……這遮掩之法並非岀自米大人之手,下官無法窺探,望請侯爺恕罪。”

郭榮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後,對着江秋白言道:“師叔,那些契丹人昏迷的地方是在何處?”

“向前裡餘路程。”江秋白手指西南方向,轉身領着衆人到了那片打鬥的樹林之中,郭榮來到那棵斷樹前,用手摸了一下折斷之處的樹心,“師叔,郎官大人,兩位看這樹斷了有多久?”

江秋白與郎官對視一眼,趨步上前觀看一會,那靈臺官道:“至多三天。”

“三天?這麼說米大人出事之後的第二天,師叔便尋了過來……若以米大人的術法,行隱遮龍氣之舉,須費多才時辰?”

“依下官看來……至少要一兩日功夫。”

“如此說來,此地靈氣被遮蓋之舉應不是米大人所爲,那麼行兇之人應是米大人之前,尋來此地,用神通遮蓋了靈氣,再將尋來的米大人與遼方人馬擊倒。”郭榮皺了一下眉頭,“兩拔人馬相距甚遠,兇手是如何能做到……莫非不止一人?”

沉吟片刻,轉而對江秋白道:“這人望氣探穴之術通神,武功又高深莫測,此事幹系重大,弟子想請師叔回山,懇請師公他們……”

江秋白明白郭榮之意,點頭道:“若要救醒那一衆人,恐是要驚動書院兩位師父了。”

想是心中也不敢確定武、華二人會不會出手相助,言罷臉顯苦笑搖了搖頭。

一一一一一一

楚南風與洛逍遙、蕭慕雲三人,從太原一路疾行,三天後也到達了太白書院,書院中的弟子忽見楚南風歸來,並帶來一位女弟子,皆是大喜,跑到蕭慕雲跟前一聲聲“師姐”叫喚着見禮,倒是把蕭慕雲喊了不好意思。

太白書院不同於一般江湖門派,自開院以來除了閔正華、閔行武、趙印山、冮秋白四位學子藝成留院外,其餘弟子十七八歲便皆離院歸家,故而這二十餘位學子,多爲十三四歲的孩子,若按先來後到的規矩,倒是蕭慕雲要叫他們爲師兄了,但她只是楚南風的入室弟子,自不按學院規矩,故而俱皆稱她爲師姐。

楚南風望向笑吟吟的趙印山,“趙師弟,我這一去近月,不知家姐與秋白的家眷是否去往澶州了?”

“前幾日秋白歸來書院了,稱是要來年開春之時,纔會派人過來迎着家眷。”

“秋白回來了?”楚南風大爲詫異。

“前五天回來一趟了,不知何事與兩位師父、正華師兄幾人關在房裡講了半天,最後武師父與華師父隨秋白一起去了汴京,連江師父都不知道是何事情。”

“哦?那閔師兄現在哪裡?”

“這閔師兄,我倒是給他取得一個藥聖的稱號,一有空閒就是進山採藥。”

楚南風笑了笑,轉身對洛逍遙道:“逍遙找幾個師弟,先將東院閒置的木屋收拾一下,爲師帶慕雲去酒肆看下你師公、師姑他們。”

言罷便引着蕭慕雲去村莊上的酒肆,楚氏見弟弟歸來喜出望外,聽到秀麗可人的蕭慕雲口喊師姑,不禁一愣,楚南風便將收徒一事告與楚氏聽,楚氏自是點頭稱好,一旁的程柔卻是滿臉委屈,“舅舅好偏心啊。”

楚南風笑了一笑:“舅舅我這次帶慕雲過來與你相見,就是想要傳你一些功法。”

程柔喜出望外,對着楚氏格格輕笑,“孃親,舅舅也收柔兒爲徒了啦。”

“書院中的氣溫比這村莊要冷了多,你目前只能暫且在家中修習,待有的基本功底,再到書院練習……哦,慕雲,你先隨柔兒去街上行鋪,購置一些日用之物,待會帶去書院。”程柔聞言忙是點頭應好,輕笑中挽着蕭慕雲的手臂岀了酒肆。

楚氏笑道:“前日江兄弟過來,說是與你姐夫二人有事在汴京耽擱了,恐怕隨侯爺去澶州還要一段時日,要明年與江兄弟家眷一起行去澶州,如此甚好,姐姐我也多陪陪老父,柔兒若要隨弟弟習武,恐也是得費上不短時日……”

“柔兒起步較晚,若要練得大成,恐得費上二三十年,弟弟只能教她簡單功法,對付的了尋常之輩即可。”

他心知楚氏亦不喜、也不捨柔兒練武闖蕩江湖,便岀言解釋,楚氏聞言點頭稱是。二人陪着楚父聊了一陣家常,待蕭慕雲與程柔歸來,楚氏便張羅一桌飯菜,用過飯後,楚南風便與蕭慕雲二人作別回了書院。

閔正華已採藥歸來院中,像是知悉楚南風會來尋他,已在木屋中溫了一壺熱酒。待楚南風推門進屋時,便倒上溫酒放在木桌上,望着一臉驚訝的楚南風笑道:“山長請坐,師弟知道山長會來,故先溫酒以待。”

楚南風坐了下來,“呵呵,何時藥聖也學得神機妙算之術。”

閔正華嘿嘿一笑:“藥聖?這趙師弟呀,書院中除了三位師父外,個個都被他取得外號,行武是獵王,秋白是詩癡,還有學子一衆,什麼小獅、黑龍、蘆葦草之類,哈哈……”

楚南風聽得也是大笑,兩人一陣言笑過後,閔正華舉碗喝了一口,言道:“山長過來,是想詢問兩位師父下山去汴京的原因吧?”

“三十餘年來,我從未見兩位師父離山岀去,想來秋白這次是有什麼大事前來告知?”

閔正華似有同感的點了點頭,便將江秋白在鞏縣青龍山所遇之事言出。

楚南風聽得心中大吃一驚,又聽閔正道:“那日武師父本是要帶我同行,華師父不允,說是能將一個抱丹境之人震得吐血昏迷後,才慢慢死去,這事此所未聞,堅持一道同去,呵呵,我若非君貴的師父,恐怕秋白也不會告訴我此事。”

楚南風神色凝重,“若真如秋白之言,那此人武功當是可怕,抱丹之人神魂見真,若是大成已溫養天關之處,是什麼功法能將其神魂矇蔽,以至昏迷而死?若是即時斃命,倒也是說了過去……”

“兩位師父吩咐,十天內必會歸來,叫我轉告山長你不必擔心,待他們歸來後再說不遲。”

若論武功,武望博是抱丹大成之境,華千行是明竅山巔境界,二人年過七旬,雖未踏入元嬰、金身之境,但在當世也是罕有敵手,加上閱歷豐富,二人同行楚南風自不擔心,聞言點了點頭,“只能等兩位師父回來再說。”

“山長什麼時候收了一位女弟子?”

“記不記得二十年前有位穆姓前輩?”

“哦,山長說得是那位呆在書院將近一年,等易先生出關的那位武癡?”

楚南風點頭一笑,“這位慕雲姑娘便是穆前輩的徒孫女,穆前輩刀法剛猛爲主,不適合慕雲修習,便讓她拜我爲師,慕雲天資聰穎,悟性極佳,已是固元之境了,師弟的無極劍法也可傳授一二與她。”

“山長之命,豈敢不遵,不過我的岐黃之術卻無傳人,不知她願不願意學習,哈哈……”

“練武閒暇之餘,倒也可隨師弟學習,於武功之道也大有益處,甚好,甚好。”

楚南風本想將明年離山尋訪馬希蘭一事告知閔正華,轉念一想,等武望博與華千行回來再說也是不遲,便是與閔正華一陣閒聊,一壺溫酒飲盡,告辭回房。

時值初冬,太白山已是白雪覆蓋。書院各間鋪有厚厚的茅草屋頂,俱已是結了霜冰,蕭慕雲雖出身北方,卻也覺清寒,卯時便聽前院傳來一陣鑼聲,心知是到了院中學子晨練之時。

她出身官家,平常起居自有丫環身邊侍侯,然免略有不適之處,幸好昨日與程柔在村鎮上購置了衆多日常用品,便也起牀洗漱裝扮一番,出了木屋。

只見天色濛濛,書院四周霧氣瀰漫,她已入固元大成,目力自然非尋常之人可比,順着木屋的石徑小路來到了後院庭中,只見西邊的木屋中陸陸續續走岀學子,往前院奔去,左邊亭中站有一人,正是楚南風。

蕭慕雲忙上前行禮見過,楚南風頷首微笑,“天氣甚冷,初來乍到,想來你應是還未能習慣。”

“幽雲之地氣候與書院相差無多,弟子慢慢自會適應。”

楚南風點了點頭:“書院每日卯時是學子晨練之時,平常皆在前院庭中練武,若有雨雪便至前院西邊的大棚之下,無從間斷……”

楚南風走岀涼亭,向北面行去,蕭慕雲趨步跟上,楚南風邊走邊道:“這書院左側後方有一山谷,也是練武修習的地方,你且隨爲師前去看看。”

步上正屋臺階向左側廊道行去,拐過屋牆,便見後牆西邊上有一院門,岀了院門,有一條石徑小道,直行約莫一盞茶功夫,蕭慕雲便見有一大草地,濛濛的霧氣中,有兩個十一二歲的小孩正在對練。

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二十章 舌戰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三十七章 苗家傳承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七章 刺殺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二十章 舌戰第七章 刺殺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五十六章 半年之約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九章 破敵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十八章 蕭二公子第七十章 身陷韶州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章  通寶閣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四十六 言親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五二章 紫金山之戰(四)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七十六 白髮哀情出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十一章 報恩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三十七章 苗家傳承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三章 送親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四十九章 苗長寧之死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五章冷刀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楔子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
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二十章 舌戰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三十七章 苗家傳承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七章 刺殺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二十章 舌戰第七章 刺殺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五十六章 半年之約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九章 破敵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十八章 蕭二公子第七十章 身陷韶州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章  通寶閣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四十六 言親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五二章 紫金山之戰(四)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七十六 白髮哀情出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十一章 報恩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三十七章 苗家傳承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三章 送親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四十九章 苗長寧之死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五章冷刀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楔子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