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省機工委一把手

站在這間辦公室的門前,趙國陽就隱隱感覺到,旁邊的周泰山似乎變得拘謹了許多,想來,應該是裡面的人物,給了他足夠的壓力吧。

對於這種壓力,趙國陽倒是沒什麼感覺。

當年,他可是見過各種級別的高層,國內外巨頭顯貴也結交過不少,怯場這種事,自然不會發生在他身上。

周泰山輕輕敲了兩下門,裡面就傳來了劉耀鴻那似曾相識的聲音。

“是泰山吧?快進來!”

跟在周泰山後面進了屋,趙國陽就看到廣陵市機工委主任劉耀鴻,正笑呵呵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和周泰山握手之後,劉耀鴻就將目光轉向了趙國陽。

“小趙,你好,又見面拉!”劉耀鴻微笑和趙國陽握手道。

趙國陽客客氣氣的叫了聲“劉主任”,就候在一旁聽劉耀鴻和周泰山談話。

片刻之後,二人的談話就進入到了尾聲。

劉耀鴻客氣的說道:“泰山啊,這次辛苦你親自走一趟,送小趙過來!”

周泰山連連謙遜了幾句,就和劉耀鴻告辭了。

臨走之前,他還不忘和趙國陽握手寬慰道:“小趙啊,這幾天你就跟着劉主任去長長見識,等回來之後,我去你們宏達機械廠,給你請功!”

“請功?”對周泰山最後扔下的這句話,趙國陽有些摸不着頭腦。

趙國陽的疑惑神情,被劉耀鴻看在眼裡。他樂呵呵的拍了拍趙國陽的肩膀說道:“小趙啊,我知道你心裡有很多疑問,想要得到解答。沒關係,時間還很多,咱們慢慢聊,走,先去吃個飯。完了,咱們就要趕路去金陵了……”

“還要去金陵?”聽了劉耀鴻的話,趙國陽已經徹底搞不懂,自己這趟到底是被賣到哪兒了。

……

跟着劉耀鴻乘坐長途汽車趕到金陵的時候,已經是接近傍晚了。

一路上,劉耀鴻將自己瞭解的情況大概和趙國陽說了一下。

其實說起來,劉耀鴻自己也有些雲裡霧裡,只知道是省機工委汪主任下的命令,要他一定要將宏達機械廠的技術員趙國陽給帶上。

至於汪主任是從什麼地方得知了趙國陽的名字,他也不大清楚。

劉耀鴻的這個答案,等於什麼都沒說,趙國陽也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個現實。

這已經是趙國陽近期第二次來到金陵市,站在燈火闌珊的金陵火車站外,看着周圍的燈火輝煌,趙國陽漸漸入了神。

他們倆之所以在火車站門口等着,是因爲劉耀鴻說了,省機工委代表團一行,將在這裡集中,一起乘坐今晚八點的火車前往松江市。

本來劉耀鴻還打算去省機工委彙報一下的,但是長途中巴車來的時候路上走走停停,捎的人多了點兒,時間上就晚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來不及去省機工委報道了。

不過,中巴車路上帶客,這也是這個年代的常態,大家也已經都習慣了。劉耀鴻就算有所不滿,也不好多說什麼。

事實上,對劉耀鴻這個領導,趙國陽還是有些好感的。

這位這麼說也是正兒八經的正處級幹部,還是地級市裡少有的實職正處,有權有勢。

但是人家出遠門卻沒有要小車接送,而是自己打票坐車,僅憑這一點,就值得贏得趙國陽的尊敬。

在中巴車上,劉耀鴻和趙國陽聊得還不錯,也提到了自己和他的老師茂天生的一些淵源。

原來,劉耀鴻當年在東北當兵的時候,茂天生是插隊在那兒的知青,二人年輕雖然差了不少,但是性格很投的來,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後來,茂天生先回了金陵工作,並一步一步從金陵理工大學機械學院的講師,升爲副教授、教授,最終坐到院長的位置上。

而劉耀鴻,在部隊兜兜轉轉了二十多年之後,也轉業分配到了江南省,只不過是在廣陵市而已。

後來因爲工作的關係,二人又聯繫上了,雖然平時相見的機會很少,卻一直保持着往來聯繫,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劉耀鴻之所以很早之前就知道趙國陽的名字,也是因爲茂天生過去曾經和他提及過。

因爲這樣的淵源,劉耀鴻對趙國陽自然也是關照有加,畢竟這也算是自己的晚輩了不是。

想到在中巴車上,劉耀鴻滿心熱忱的要給自己張羅介紹對象的事,趙國陽就感覺有些尷尬。

這位劉主任好心是好心,只是似乎有些過了頭,自己這才二十出頭,距離成家可還早着呢。

就在趙國陽想着事的時候,劉耀鴻似乎看到了什麼,突然拉了他一把說道:“哎,國陽,來了來了!走,咱們快過去。”

趙國陽順着劉耀鴻的目光望去,只見一輛小車正緩緩停在火車站正門附近。接着,車上下來了三個人。

居中這人,大概五十出頭,頭髮梳得很整齊,看上去很有一股書卷氣。

他身旁的兩個人都是四十出頭的樣子,和劉耀鴻年紀相仿,一看就知道是他的隨從。

看到這三個人下了車,劉耀鴻就露出了幾分敬畏和熱情之色,他示意趙國陽趕快跟上,自己則忙不迭的朝着三人奔過去。

一陣快步,劉耀鴻和趙國陽已經站在了那一行人面前。

“汪主任!劉處、江處!”劉耀鴻笑呵呵的和三人依次握手打了招呼,接着就將趙國陽介紹給他們。

“汪主任,他就是小趙,趙國陽!”

汪主任,自然就是省機工委的一把手汪自清了。這個名字,趙國陽在大學的時候就聽過。

那時候聽老師說,這人可是正兒八經高學歷幹部,好像在汽車發動機這一塊造詣很深,達到了國家級專業技術人才的水平。

這要放在大學之中,肯定也是校長、院長這一級別的人物了。

劉耀鴻介紹完了趙國陽之後,汪自清和他身邊的兩個幹部,就齊刷刷的向他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趙國陽神色鎮定的面對三人的目光,一點沒有怯場的意思。

看到趙國陽這麼“放肆”,劉耀鴻心裡就是一抖。

他連忙咳嗽一聲,給趙國陽介紹道:“小趙,這位是咱們省機工委汪主任,這位是省機工委裝備工業處劉處長,這位是綜合管理處江處長……”

第452章 弄巧成拙了第391章 5S管理和計件工資第477章 探花、榜眼、狀元第189章 恩師茂天生第477章 探花、榜眼、狀元第872章 DK240系列跑車第811章 十萬份還是‘小’目標?第739章 先見之明第711章 交替不可避免第861章 趙國陽的態度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342章 你這個問題有歧義第227章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第241章 遺漏掉的一個點第244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450章 來走個過場的吧?第2章 退貨第14章 羊城第22章 彎樑車四羊C100第296章 你究竟還有多少頭銜?第617章 “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第624章 礦井提升機項目成了第793章 救援奇蹟第821章 是時候再擴充產業了第68章 主持工作第339章 如假包換的太子女第774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11章 火爆開幕第401章 優勢和特色第490章 對華寶樓有點想法第67章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第391章 5S管理和計件工資第396章 拾遺補缺的‘返修工’第807章 不爲賺錢,只爲體驗第210章 新廠房選址第744章 絡繹不絕的賓朋第734章 沒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第564章 “傳奇”式人物的問題第687章 走出國門是必然選擇第636章 籌劃研發中心第358章 你的面子挺大第135章 制動系統感載機構技術第27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29章 祖屋風波第711章 交替不可避免第401章 優勢和特色第507章 這個機遇要爭取第106章 松江未來更美好第128章 想做事,就是要有人才第59章 廢棄的壓鑄機第114章 四代雅閣技術特點第653章 申志榮的商業頭腦第655章 我答應了第750章 完成落戶“小目標”第617章 “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第564章 “傳奇”式人物的問題第757章 安全性賣點第179章 待遇又提升了第389章 肖若愚想跳槽了第517章 車企效益的含金量第940章 這檔次能低嗎?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第291章 一篇文章引來的關注第150章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第583章 代言人只要對的不怕貴的第694章 真是神了第440章 我管你是誰,別擋我的道兒!第504章 一舉兩得的建議第207章 咱們要不要用起來?第217章 各司其職第458章 “四面楚歌”的滋味第730章 掉了好幾個餡兒餅第370章 不怕胃口大,就怕沒有雄心壯志第558章 爲自己爭取一些利益第302章 廠裡部門要重組了第911章 這話是真的吧?第487章 你的選擇是不是有點太保守呢?第45章 寧小虹第251章 老媽的心思第311章 人才斷層哪裡都有第172章 相信科學,相信我第667章 ‘龐巴迪公司’的三大業務第90章 真不能輕易鬆開第556章 金秀珠的腹誹第577章 找準定位纔是最重要的第942章 這事不好辦啊!第656章 我老申只有四個字——全力支持第437章 你們都樂什麼呢第381章 什麼是‘高、精、尖’第810章 是不是有些太冒進呢?第659章 有的放矢的路線第557章 托馬斯的試探第373章 提了廠長助理第311章 人才斷層哪裡都有第654章 三種深海採礦法第387章 國際鋼鐵工業的一個發展趨勢第275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823章 合作建個汽車廠第710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91章 陸董事長的禮物
第452章 弄巧成拙了第391章 5S管理和計件工資第477章 探花、榜眼、狀元第189章 恩師茂天生第477章 探花、榜眼、狀元第872章 DK240系列跑車第811章 十萬份還是‘小’目標?第739章 先見之明第711章 交替不可避免第861章 趙國陽的態度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342章 你這個問題有歧義第227章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第241章 遺漏掉的一個點第244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450章 來走個過場的吧?第2章 退貨第14章 羊城第22章 彎樑車四羊C100第296章 你究竟還有多少頭銜?第617章 “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第624章 礦井提升機項目成了第793章 救援奇蹟第821章 是時候再擴充產業了第68章 主持工作第339章 如假包換的太子女第774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11章 火爆開幕第401章 優勢和特色第490章 對華寶樓有點想法第67章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第391章 5S管理和計件工資第396章 拾遺補缺的‘返修工’第807章 不爲賺錢,只爲體驗第210章 新廠房選址第744章 絡繹不絕的賓朋第734章 沒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第564章 “傳奇”式人物的問題第687章 走出國門是必然選擇第636章 籌劃研發中心第358章 你的面子挺大第135章 制動系統感載機構技術第27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29章 祖屋風波第711章 交替不可避免第401章 優勢和特色第507章 這個機遇要爭取第106章 松江未來更美好第128章 想做事,就是要有人才第59章 廢棄的壓鑄機第114章 四代雅閣技術特點第653章 申志榮的商業頭腦第655章 我答應了第750章 完成落戶“小目標”第617章 “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第564章 “傳奇”式人物的問題第757章 安全性賣點第179章 待遇又提升了第389章 肖若愚想跳槽了第517章 車企效益的含金量第940章 這檔次能低嗎?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第291章 一篇文章引來的關注第150章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第583章 代言人只要對的不怕貴的第694章 真是神了第440章 我管你是誰,別擋我的道兒!第504章 一舉兩得的建議第207章 咱們要不要用起來?第217章 各司其職第458章 “四面楚歌”的滋味第730章 掉了好幾個餡兒餅第370章 不怕胃口大,就怕沒有雄心壯志第558章 爲自己爭取一些利益第302章 廠裡部門要重組了第911章 這話是真的吧?第487章 你的選擇是不是有點太保守呢?第45章 寧小虹第251章 老媽的心思第311章 人才斷層哪裡都有第172章 相信科學,相信我第667章 ‘龐巴迪公司’的三大業務第90章 真不能輕易鬆開第556章 金秀珠的腹誹第577章 找準定位纔是最重要的第942章 這事不好辦啊!第656章 我老申只有四個字——全力支持第437章 你們都樂什麼呢第381章 什麼是‘高、精、尖’第810章 是不是有些太冒進呢?第659章 有的放矢的路線第557章 托馬斯的試探第373章 提了廠長助理第311章 人才斷層哪裡都有第654章 三種深海採礦法第387章 國際鋼鐵工業的一個發展趨勢第275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823章 合作建個汽車廠第710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91章 陸董事長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