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

長安。

在新漢的這一場天下大亂中,很少有城市不被波及,而幾個有着特殊意義的古城,更是難以避免。

長安就是其中之一。

且不說最初這長安就曾經興起波瀾,就說那三王逼迫先皇遷都,中途發生變故,隨後兩王入長安,卻已經轉而孱弱,被關中的不少軍閥、族羣反客爲主。

到了最後,爲了維持脆弱的權勢和平衡,兩王甚至選擇了推行佛教。

這樣的變化,從人口,到政治架構,最後一直到思想領域,可以說都受到了衝擊,以至於在玄甲軍接管之後,這關中的局面一時之間都很難平息下來。

所以,當陳止選擇了長安這個地方作爲新的國都地點,並且讓朝廷開始準備遷都事宜的時候,很多人都感到有些意外。

不過,稍微思考之後,他們又覺得合情合理,自認爲有了一套說得通的原因。

他們雖然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因爲關中的勳貴集團崛起,以及北周和隋唐的關聯性,這長安作爲大唐國都,持續繁榮了幾百年。

但就算是放在現在,這裡對陳止而言,依舊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地方。

關鍵的原因,就是關中由於來回折騰,已經亂成一團,不管是世家實力,還是胡部族羣,又或者是宗教勢力,因爲彼此牽制的關係,各自都是損失慘重殘缺不全。

“這樣的關中局面,其實比當初的幽州還要好,此處乃是天下中央,地理位置和人口,就不是幽州能比的,而當初我得幽州的時候,勢力還不夠強大,雖然靠着玄甲之利,掃清了不少阻礙,但其實還有妥協的部分,但現在卻不同了!”

面對一些最近投靠過來的,或者早就與北邊玄甲軍有聯繫的人過來詢問,陳止倒是開誠佈公的給他們透露了一些內容。

這些人裡面,就包括了張應和庾亮。

他們背後都有家族,和其他投靠的人不一樣,凡事不由要多想一些,因此纔會找到陳止,想要搞清楚這位冠軍侯的想法到底是什麼,他們的家族纔好提前佈局。

作爲在玄甲南下的時候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兩人,他們當然認爲有資格提前知曉內幕。

щщщ▪тт kan▪¢o 但現在聽到陳止的話後,這羣人卻只是感到心裡發涼。

他們如何聽不出這話的潛在含義?

那意思已經十分露骨——關中方便這位冠軍侯進行徹底的改造!

改造到什麼程度?

這些人自是不知道,也猜不到的,但是聽陳止話中的含義,他們還是很清楚的,在陳止的謀劃中,對關中的改造,至少不會低於幽州。

那幽州是個什麼情況,他們這些人還是知道的,別的不說,至少世家在裡面是被嚴格壓制的,說是寸步難行是有些誇張了,但卻是處處受限。

若非如此,這江左的世家,先前不會對北方那般牴觸,以至於最後都不得不打壓陳學的流傳,刻意曲解,其實根源還在於對陳氏的敵意。

這敵意從何而來?

正是源於陳止在幽州所行之策,其中很多已經動搖了世家的根基和利益基礎,他們當然不會喜歡,是以纔會更爲團結在江左朝廷的周圍。

可惜,陳止如今大勢已成,根本無需拉攏南邊的士族,而是靠着兵馬平推,就佔領了江南,更是趁着王敦作亂,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建康城。

至此,這些世家的種種敵視、牴觸,盡數成了空中樓閣,再無作用。甚至於,他們還要反過來,對過往所爲後怕起來。

好在陳止並沒有追究的意思,甚至還明確下令,說不會因言治罪。

這話無論真假,多少是擺出了一個態度,讓不少家族的人放心下來,隨後也偃旗息鼓,不怎麼攻訐陳氏了,爲爲了避免日後還有隱患,這些人也都謹言慎行起來,不再做挑釁之事。

但也有那些狂士,他們雖然不再攻擊陳氏私德,卻還是扭曲和篡改陳學,並且試圖傳播。

只不過,很多學子礙於陳止的威嚴,卻是不敢去聽他們的宣講。

有人講這個事拿到陳止面前,請他定奪,是否要將這些狂士捉拿起來,但陳止只是擺擺手,任憑陳學的扭曲版本傳播。

這下面的人摸不清陳止的意思,只好不理不問,只是有一點卻很清楚,那就是陳止並非放縱世家,而是有心要好生整頓。

這江左的世家正等着頭上挨一刀呢,結果忽然蹦出了遷都的消息,心裡着實是複雜無比。

一方面,此事似乎是讓他們暫時擺脫了危險,只要統治重心走了,想來就是被邊緣化,不至於遭遇幽州那邊的世家命運。

可另一方面,被邊緣化,本身也是個問題,讓他們難以抉擇。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如果讓他們陪同陳止一同遷都,那是萬萬不肯的,而且他們也覺得,陳止不會有這樣的要求。

尤其是等張應他們離去,消息在城中傳開,不少人就更是鬆了一口氣。

畢竟你要去改造關中,肯定要削平那邊的世家,這排除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從別的地方遷徙過去?

沒想到,他們這邊剛剛放心,那邊朝廷就傳出了一個消息,說是要恢復古制,遷天下大戶以入京畿。

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就猶如晴天霹靂,將各地的世家,尤其是最近的江左士族給震得頭暈腦脹,進而就是驚恐不安,惶恐難耐!

說是朝廷傳出來的消息,但現在的朝廷完全被陳止控制,這其實就是陳止的意思。

既然是陳止的意思,那麼其他人的反對就毫無意義,因爲他們根本就對付不了此時的陳止!

而所謂的古制是個什麼意思?

那可是一個要命的制度,乃是當年漢廷爲了制約天下豪族,所以定期割韭菜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或者新皇登基的時候,將各地排的上名號的家族,強行遷到都城周圍安置。

這麼一來,他們在地方上的根基就算不廢,也殘了大伴,容易被後來者顛覆。

而一旦到了都城周圍,這些各地的豪族大姓可就性命不在自己手上了。

只不過隨着朝廷權威衰減,尤其是幾次戰亂之後,這個制度也就名存實亡了,等到了新漢時期,那更是早就被扔到了歷史的垃圾桶裡了。

如果不是現在被人提起,恐怕都要被遺忘了,沒人能想的起來。

這種關係到家族興衰的大事,這事他們如何能忍?

所以,哪怕知道陳止勢大,這些家族,也決定要拼一把了。

第八百二十七章 隱秘兵馬,半路相逢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守一罵死王彌 新春快樂!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們先動的手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戲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對將,王見王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
第八百二十七章 隱秘兵馬,半路相逢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守一罵死王彌 新春快樂!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們先動的手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戲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對將,王見王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