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

明法僧馬上就眯起了眼睛,看着趙遠,半晌沒有說話,倒是那竺法潛開口道:“此評乃是佛圖澄等諸位大師所置,其實也是對諸評的肯定。”

“我那好友,何等才華,他的諸評,爲洛陽稱道,被天下效仿,江左不知道有多少人模仿,都說乃是萬全之定,哪裡還需要你們佛家的肯定?”趙遠一開口,就是一頂大帽子落下來,頓時就讓很多今日纔來聽講的人,看出了他的身份

這是一個大佛黑啊。

此言一出,竺法潛就是定力高深,也免不了有些尷尬。

倒是那明法僧微微一笑,淡然說道:“趙居士此言差矣,陳居士所布諸評,豈能歸功於他一人,若無諸多大家品評,又豈能有如此之勢,實乃是集衆人之力而爲之,況且一人之力有時而窮,陳居士雖然立下了諸評,但這諸評的範疇,又有誰能約定?原本的幾評,在貧僧看來,更像是初始之事,明顯還有後話,可見這諸評,本不該只有幾個,加一個佛評進去,也是順理成章的。”

“好一個順理成章,”趙遠冷笑一聲,他對着明法僧是一點好感都沒有,“若無陳兄開拓,哪裡有佛評誕生的土壤,況且之前的諸評,皆爲我華夏傳承,你這胡神方士,也敢在神州之土上,在洛陽之地,倡導胡學,簡直可笑至極!更何況,你們的所謂佛評,也是不對,洛陽諸評,乃是由各家書院之學子出面,比拼各自的底蘊,但你們的佛評,卻要開壇講法,要讓他人學之,然後才能比之,這不就是公器私用嗎?用朝廷之力,來傳汝等之法!”

這“胡神方士”的說法一出,莫說明法僧,那一直顯得從容儒雅的竺法潛,也是面色劇變,連帶着周圍的衆人,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人羣之中,就有人詢問起來

“這位就是書畫雙絕的趙遠吧,沒想到他對佛家有這般成見。”

話音剛落,旁邊就有熱心人給予瞭解釋

“這你就有所不知,趙遠其實對於佛家,早有了解,而且在此之前,還曾經拜訪過不少佛學大家,他其實在佛家經學上,也有不低的造詣,過去也曾被佛圖澄等大師稱讚。”

“對,我也記得,我還聽說,之前有人拜訪趙君,他就會拉着人家探討佛法,鑽研一夜,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們是在修仙明道呢。”

聽着身邊幾人的科普,最初提問的人,頓時就不明白了。

“那怎麼現在變成這樣?”

那幾個明顯知道內情的人相視一笑,對着這個滿臉疑惑的朋友道:“其實這變化,就是這幾天的事,先前這位竺法潛一來,名聲就順勢傳來,這位本就是王家出身,大戶人家的子弟,因此那些名士啊、士人啊,都喜歡與他相交,趙遠一開始也是去拜訪過的。”

“對,竺法師來,趙君也去問候過,只是後來是那明法僧的關係,才讓趙君惱怒的。”

“這明法僧也是的,來到之後,就有意無意的貶低陳監正的諸評,誰不知道趙君與陳監正交善?因此就算是招惹了趙君,這還不算完,隨後明法僧又不知道用了什麼法子,清楚了佛圖澄等佛家宗師,上下聯絡之後,竟是讓太樂署、秘書監一同出面,說是要組織個佛評,一切按諸評之章法,但請來品評的,卻是那佛家宗師,而且這佛評首倡的名頭,還落到了明法僧的頭上,趙君至此便十分惱怒,轉而過來辯論,反而被竺法師辯敗,至此結下樑子。”

“我倒是知道個聽聞,說的是那明法僧與陳監正,之前有過節,在青州還有衝突,因而這位法師懷恨在心,陳監正來洛陽爲官,而那明法僧卻在青州講學,這才結識了王家的竺法潛,二人商定之後,又走通了佛圖澄的路子,來到洛陽講學,竺法師是真心要弘揚佛法,而明法僧的目的,可就不是那麼單純的,因此這甫一來到,就橫挑陳監正所留諸評的不是。”

這兩人先後說完,邊上幾個側耳傾聽的人,也不由恍然大悟,他們很多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會纔算是知道了前因後果。

但接下來,又有人問那最初詢問的人,道:“對了,兄弟,這些事,咱們百家茶肆裡,基本上都知道了,看你的這身裝扮,也不是布衣,怎麼就不知道?”

那就就答道:“不瞞幾位,我最近去了北疆一趟,在那邊待了一段時間,這不是剛回來麼?”

“從北疆回來的,難怪啊。”

其他幾個人這才明白過來。

而這個一直詢問的人,赫然就是陳止的心腹幕僚,蘇遼。

原來,這蘇遼先後拜訪了陳永、秘書監和趙府,結果都沒有見到人,卻一連聽到了幾個大消息,不由凝重起來,因此徑直就來到了百家茶肆,想要打探消息,結果正好碰上了趙遠和明法僧互懟的一幕。

這邊問完,那邊的對話也有了結果,卻不是趙遠和明法僧的爭論有了高低,而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出來打圓場了,這個人蘇遼還有印象,正是之前做過丹青評品評的王覽。

他也是王家之人,而且還曾經給陳止、趙遠做夠評判

趙遠最初曾與陳止比拼丹青之技,當時就是這王覽作爲見證和品評,最後的結果,是趙遠自己把畫給撕了。

王覽一出來,衆人就紛紛行禮,隨後就聽他對趙興道:“賢侄,豈能這般說話,佛家之學高深,我等當廣納其理,雜糅各家,方可明道,豈能一味排斥呢?”

“王公所言甚是,”趙遠面對王覽的時候,這態度自然收斂了些許,“不過,我那好友離去之時,曾經再三囑咐過,他說諸評有引領風潮之能,更有倡導爲學之責,如今不光是洛陽,就連其他地方,也有效仿之事,可見陳止並非信口開河,這般局面,倡導華夏之學,尚嫌不足,百家之分,才涉及幾個?豈能放着中原學問不理,反而去倡導胡學,豈不是本末倒置?”

王覽眉頭微微皺起。

趙遠卻如無所覺,依舊說着:“若要學佛,本可在閒暇之餘參悟,晚輩於佛也有心得,但卻不認爲這佛家之說,可以入諸評,其餘諸評,爲書法、爲音律、爲丹青、爲文章等,皆爲華夏之學,君子六藝,而佛家之說妙則妙矣,但侍佛之人卻要毀父母所贈之髮膚,絕祖宗之宗廟,是以佛學可以參悟,佛家卻不該侍奉,若是以諸評倡導,扭轉了風氣,豈非毀了華夏根基?”

“太過了!”王覽終於露出了一點不快之色,“你的話,難免讓人舉得危言聳聽,竺法師之學問,也不獨在佛學,他爲琅琊王氏出身,我雖是太原王家,但也有耳聞,其人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經學高深,而佛圖澄大師也說他,是統般若之學,結諸家之所長,算是一個集大成的人物,年齡雖不大,但縱觀中原各家,怕是沒有一個人,能像他這樣,在這般年紀,就學有所成!可稱宗師!”

這般評價一出,人羣頓時有些騷動,因爲這羣人雖然推崇竺法潛,但也不過是覺得他年紀不大,就能開壇講學,爲一方大師了,但現在聽王覽這麼一說,才知道連那位名滿洛陽的佛家大宗師佛圖澄,都說竺法潛乃是集大成的人物啊!

何爲集大成?

那是《孟子》中對孔子的評價:孔子之謂集大,集大成也者!

是將前人的學問、學術,演化出成熟的體系,然後融會貫通,加持一身!

但是,這竺法潛滿打滿算,不過而立之年,這就成宗師了?

所以連趙遠一聽這個說法,都是深色微變,臉色又鄭重幾分,下意識的去看竺法潛,卻見後者神色如常,不見得意,也不見慌亂,沒有趁勢自滿,亦沒有故作謙虛。

王覽說完這些,稍微出了一口氣,看着趙遠,語重心長的道:“我知道,你這心裡怕是還有不信,這也無妨,待到幾日之後的佛評之日,一切自然可見分曉,這也是此次佛評之所以召開的緣由!”

佛評,居然是因爲這竺法潛才召開?

衆人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位儒雅僧人的身上,但後者依舊有如清風拂面,神色不變。

“如此看來,這佛評是怎麼都要召開了,也好,那趙某就到時候去見識一番,到底這位佛家大師是怎麼個集大成法!”

言罷,甩袖就走,那人羣也自覺的讓出了一條道來。

王覽看着趙遠的背影,微微搖頭,隨後對竺法潛笑道:“法師不用擔心,趙君亦是爲學人,佛評之日,見了法師所統之書,自然就會明白。”

竺法潛默然不語,只是點頭,卻看的旁人不由暗歎,果然又大師氣度啊,這般年齡,若是評價爲真,怕是中原最年輕的宗師了吧。

學部分先後、內外,能自成一家,引領成就者,皆可稱之爲宗師。

“可惜,這洛陽城中之人,都忘了皇上還在外評判,一個個都等着所謂佛評,若是這佛評真讓那竺法潛鬧出什麼動靜,再有江都王相助,怕是洛陽諸評,至此以後都要改換門庭了!想來,陳止走的時候,也沒有料到會有這般變化吧。”

茶肆之外,趙遠邊走邊想,等他上了牛車,正要離去,卻有一人過來相見。

“在下蘇遼,奉主上之命而來,見過趙君。”

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師而吞氣,劫來走一遭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當時我就料到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斷虯龍,懾羣雄,斬仇祭龍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十章 賭約與字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術雛形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佛貶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
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師而吞氣,劫來走一遭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當時我就料到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斷虯龍,懾羣雄,斬仇祭龍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十章 賭約與字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術雛形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佛貶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