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

聶道仁的話音落下,屋子裡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安靜與寂靜。

畢竟,這師徒二人此次北地尋勢的起點,就是從代縣開始的,對於北邊那位如今已經入主幽州的人物,都有着一份複雜心思。

過了好一會,那佛法簡才說道:“這事,爲師知道你心有遺憾,但事已至此,是無法回頭了。”

聶道仁神色微變,最後點頭道:“這道理徒兒自是明白,大帥其實也是明主,有大志向,更有手段謀略,早年經歷更磨鍊出堅定意志,與之相比,周遭幾方勢力,幾乎沒有人能與之相提並論。”

“你能這麼想就好啊,”佛法簡鬆了一口氣,眼中的歉意略微散去,“但當前你這地位其實不穩,雖然有着咱們佛家衆爲助,更是讓石大帥意識到了重要,卻還不能爲其首謀,原因一方面就是還有所保留,另一方面,則是還沒有真正出謀定勢,沒有明策。”

“這也是正常,”聶道仁卻看得開,“我來的時間不長,靠着師門幫助,得了大帥信任已是不錯,畢竟時日尚短,要循序漸進。”

“你能沉得住氣,終究是好的,”佛法簡點點頭,隨後微微低頭,“不過當下局勢大變,南邊亦有亂相,我等急需一個北方據點,未來也好庇佑北邊的信徒,度化世人,因而也得加快腳步,況且如今壓在你頭上的那人,對我佛門還有誤解,若能儘快取而代之,方可去除種種隱患。”

“老師說的是張君?”聶道仁聞言沉吟一下,腦子裡轉過種種念頭,最後說道:“此人其實有大才,未來大帥要成就,不可離此人,我亦要多與其爲學。”

“張賓的能耐,爲師也知道,但有時卻不可迷於表面,”佛法簡說話之時,已經去了幾分僧人氣度,多了些莫名氣息,“張賓此人,看着也是談玄之人,但與我佛之念有差,你若不能將他壓下,未來他必然將我門壓下,當此之時,卻是不能冒這個險,爲師在這裡給你打個底,有佛門爲你撐腰,錢糧人皆有,可滿大帥所學,你爲佛表,侍於其前,當奮勇敢言,則大勢所在,那張賓孤家寡人,靠着一二計謀必不可久。”

聶道仁聽着,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點了點頭,讓佛法簡大爲滿意。

隨後,這和尚說道:“當前,石大帥既要滅祖,那咱們就先等着,這祖逖如今勢弱瀕崩,必然一戰可落,隨後如何謀奪冀東幾郡纔是關鍵,若你可計壓張賓,則我佛無憂矣。”

聽到這些吩咐,聶道仁便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跟着佛法簡又問起來,接下來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舉措。

“就是等了,”聶道仁直言不諱,“如老師所言那般,祖逖之勢不可久,重壓之下,必內亂,亂後而攻伐,戰而勝之,以養河間,復懾冀東,然後從容修養,當前的局面,最多七日,那河間之中,祖逖之軍,必有變局。”

佛法簡一聽,深覺言語精妙,不由笑道:“吾徒果然高明!”而後便囑咐,今日二人所言之事,不可泄於外,這是要保持他們佛門的莊嚴,不讓人抓住與政合流的說辭把柄。

另一方面,今日所談,很多涉及石勒,作爲幕僚不該向外人透露,那聶道仁是知曉師父心思,才訴說出來,但有些內容一旦傳開,也會被人忌諱,傳入石勒耳中,可能會使得這位多疑之人起念,以至於不再信任。

二人卻不知道,他們的這番對話,卻是被另外一人算準了。

“那聶道仁有佛門根底,雖然性子看着和善,但已然沾染了佛家的度化之心,否則豈能來投?恐怕這會一邊籌謀着如何趁着大帥一統冀州的時候,擴大他佛門佛寺的影響,一邊想着怎麼打壓我這個大帥心腹、頭號謀主,也好取而代之。”

議論此事的,正是佛法簡師徒唸叨着的、石勒的謀士張賓。

他那侄子張鐸這時有些不解的說道:“叔父過去也曾崇佛,與人談玄,更曾印證佛法,何以這次卻要一味勸阻,反倒讓那聶道仁等心生不快。”

張賓坐於屋中,品茶擺杯,侃侃而談:“這佛門固然是好的,佛法精妙也是真的,但佛寺卻不該現在就大立,畢竟寺佔山河,富有沃土,不納稅、不服役,明顯佃戶衆多,不僅不能強國,還要吸髓抽筋,我先前勸了大帥,但他卻看着佛家提供的人才、商路,又覺得只有一二寺廟無關痛癢,卻不知這佛家行事,向來得一進二,有一座寺,就要起兩座廟,得一畝田,便要定三家佃,勢入一郡,則謀劃一州,實乃隱患。”

這話一說,張鐸細細品味,果然覺得言之有理,他非庸俗,也曾遊離,更學六書,見識多廣,知曉佛家最近這些念頭擴張迅速,但凡在一地生根,馬上就迅速擴張,影響力一浪高過一浪,時常引起當地官府的注意。

“以朝廷之勢,江左富庶州郡,自是能夠壓制佛寺,但大帥草創,尚未站穩,正是該拉攏世家、宗族之時,豈能捨近而求遠,那佛家之人可以利用,卻不可倚重,靠着一些恩惠,讓他們輸送錢財人,卻不該真的劃地爲寺。”

張鐸卻知一二,就道:“興許是覺得當地世家難以拉攏,於是借佛家之力吧。”

當然難以拉攏,世家傳承,詩書禮儀,最重名望,用以立品,他石勒本身馬匪出身,還是異族,乾的還是殺頭買賣,與叛逆無異,哪個世家願意親近?若不是考慮到此人嗜殺,擔心家族傳承斷絕,怕是個個都要當面喝罵,賺個清名。

“此一時彼一時,”張賓卻搖搖頭,“朝廷威嚴深入人心,都覺得今日之亂不過一時,是以不願與大帥爲伍,但現在局勢不同,他們或可意動,以留多路,退步來說,便是不看局勢,大帥也不該因爲艱難便就放棄,若論艱難,世上之難莫過裂土建制,大帥連這個都敢做,何以畏懼世家不從?大不了殺些人,震懾起來,強行徵辟,豈能捨難求易,只爲一時?”

張鐸卻是聽得心頭驚懼,品味出那話中隱意,小心翼翼的問道:“叔父,莫非是覺得這亂局非是一時,而是……”

張賓笑着看了他一眼,沒有回答。

張鐸也回過神來,略過不提,只是問:“當下大帥重新聶氏,重用佛門,若爲隱患,又該如何?”

“且等。”張賓淡淡一笑,“那聶道仁必然進言大帥,言說厲害,目光盯着河間,以爲可以破祖,我等只需要等待,便可讓大帥驚醒。”

見侄子臉上疑惑,他笑道:“莫疑,局勢如期,河間爲眼,大帥落子圍之,那就得等另外一人落子。”

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210章 北邊酒宴,南邊兵急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個弟子吧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九百四十八章 驚中乃思先動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五百八十八章 嗜殺之虎初長成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七十章 筆走龍蛇言莫賭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戲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
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210章 北邊酒宴,南邊兵急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個弟子吧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九百四十八章 驚中乃思先動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五百八十八章 嗜殺之虎初長成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七十章 筆走龍蛇言莫賭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戲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