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

是夜,劉氏父子參加了爲他們而設的晚宴。

與會的有幽州諸世家之人,也有將軍府、刺史府中的資深官僚,觥籌交錯,可謂隆重,更代表着人脈和陳止的重視。

不過,陳羣都謹記着父親的提點,沒有多說什麼,只在陳止詢問的兩次中有所表現,事後,回到住處,劉琨便稱讚了他。

“如此,你日後前程算是有了機會。”

劉羣卻不明白裡面的緣由,只想着日後慢慢參悟。

過了幾天,劉琨得知了溫嶠早已經抵達冀州的消息,便想着等其人到了,從這個舊相識口中瞭解一下有關朝廷的信息。

只是這一等,就等了好幾天,人都沒有等到,卻等來了兩個消息。

一個消息從東邊傳來,乃是兵家戰場之事;一個是從南邊傳來,爲震驚天下、改易乾坤之事。

“這這這……”

劉琨看着手中消息,手中顫抖,整個人恍惚起來,這是從南邊傳來的消息。

他的兒子劉羣看的是另外一封情報,是從東邊傳來的,說的是平州的戰事。

“怎麼了?”看到父親的臉色不對,劉羣放下書信,“那封信上寫的莫非也是戰事?不至於讓父親這般驚訝吧,高句麗雖說不堪大戰,與張方的兵馬一接觸,就接連敗退,如今更被殲滅五千多人,入侵遼東的據點被整個拔除,可張方有這等戰力,也不算意外……”

他正在說着,忽見其父將手上書信一扔,居然不管不顧的就往外面衝了出去。

“父親大人!”這一下可是讓劉羣滿心驚疑,追過去便要詢問緣故。

劉琨卻是隻道:“我要立刻見將軍,請他出兵討伐匈奴!”

討伐匈奴?

劉羣越發疑惑,不由問道:“咱們好不容易從幷州逃出來的,也知道匈奴強橫,如今幽州尚在修養、潛伏之時,還分出一軍攻伐平州,恐怕不會輕易動兵吧。”

劉琨根本就不回答他的話,直接出了門,朝着將軍府奔去。

劉羣沒有跟上,滿腔疑惑,想到劉琨是因那封書信之故,才生出這般念頭,於是回返屋中,撿起被劉琨扔在地上的書信,只是這一看,就讓劉羣楞在原地,久久難以回神。

………………

“消息來了。”

章武縣中,那位縣令得到了有關平州的情報,立刻激動起來,顧不上儀態,拿着就往外面跑,一直跑到了驛站,見到了溫嶠一行人,急不可待的把消息遞了過去。

一邊遞過去,他還一邊說着:“張方大勝!高句麗不能敵也,或許幾日後,這些邊疆胡賊就要退去了!”他的話中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之情。

聽得蘇峻有些莫名其妙,你一個河間王的屬下,居然因爲幽州軍的大勝而激動,覺悟這麼高?

他卻不知道,這些天以來,這位縣令日子並不好過,本來章武縣就因靠近幽州,被虹吸效應影響,人口、資源、商業、經貿,盡數朝北邊偏移,但好在安穩,他也算是安貧樂道,勉強維持。

結果朝廷的使者來了,頭上突然多了一個上官,做什麼事都要先請示一下,這還不算,使者這一行人,人數也不少,人吃馬嚼,好吃好喝的供着,着實耗費錢糧。

偏偏溫嶠、蘇峻他們要觀察局面,暫時按兵不動,待在此縣不走了,這下可是讓縣令成了熱鍋上螞蟻,不敢驅人,又有些承受不住。

所以,他一聽說平州戰事有了大致結果,馬上就坐不住了,期待使者一行人能因此動身北上。

果然,看了戰報之後,無論是溫嶠還是蘇峻,都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

“那張方一夜戰宇文,就知此人善戰,玄甲軍戰力超凡,再看高句麗遭遇,幾可斷定幽州戰力了!”送走了縣令,蘇峻放下戰報,撫了撫鬍鬚,給出了判斷。

溫嶠則嘆了口氣,搖頭道:“其實在這之前,我還有些奢望,希望那幽州看着安寧,內部安逸消磨英雄氣,期待他們戰力其實不高,這樣一來,幽州或可真爲朝廷助力,但現在看來,都是妄想啊。”

蘇峻輕笑,就道:“溫柔鄉、安寧窩,可以消磨尋常人的意志,但絕不會影響陳守一的心智,有此人坐鎮,幽州只能是越來越強,斷然不會衰落。”

溫嶠收拾了情緒,也道:“不錯,好在幽州一時半會不會興起大軍,這便不會讓北地混亂,否則這東征平州的,不會只有一個張方領軍,但這也有壞處,就是如果想要說服陳將軍出兵,攻打冀州腹地,逼迫石賊退軍,解除京城之圍,也十分困難。”

蘇峻嘆息道:“如果皇上還在洛陽城,必然可以說動陳將軍,可惜三位宗室不知爲何要帶着皇上入那關中,若是皇上還在,以陳將軍與皇上的關係,只要拿出此事,必可以說動他,甚至咱們無需多言,兵馬就已經準備好了,結果卻是這般局面。”

溫嶠聽着,也是嘆息連連。

洛陽那邊的情報,他們自是很清楚的,也因此做好了計劃,不管平州的戰事結果如何,這兩日都會動身北上,希望說動陳止出兵,解洛陽的圍困。

現在有了平州戰事打底,讓他們進一步確定了幽州兵的戰鬥力果然驚人,對幽州出兵的渴求增長了許多,卻知道因爲皇帝被裹挾出京,能說動陳止的機會其實不大。

正當二人思量着,等見到陳止之後,宣讀了聖旨,要用什麼藉口切入的時候,門外忽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然後,負責與洛陽聯絡的兩名屬下顧不上敲門,就推門衝了進來!

“怎麼了?”

溫嶠眉頭一皺,心有不悅,卻知道這兩人不會無故如此,詢問起來。

兩人遞上一封書信,滿臉慌急的道:“皇上……皇上的車駕……”

“莫着急,”溫嶠和蘇峻聽到這裡,直接就站起來,快步走過去,接過了那書信,“可是皇上那邊有了事?”

他們本就擔心此事,皇帝離京,還在戰時,動搖人心是一方面,更怕的是沿途遇到危險,出了事,就是動搖天下了!

“皇上的車駕在潼關前,遇到匈奴人的埋伏,如今已被圍困山中,斷絕了消息!”

“什麼!”

溫嶠與蘇峻的臉色同時蒼白,前者更是身子一晃,差點癱倒在地上。

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師而吞氣,劫來走一遭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五百五十八章 驅民攻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陣說與衆,前中後尾各不同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
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師而吞氣,劫來走一遭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五百五十八章 驅民攻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陣說與衆,前中後尾各不同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