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

“匈奴的國主劉聰,看起來是整個部族國家的首領,就好像原本的劉淵一樣,但實際上,他和劉淵相比,不光是資歷、威望有詫異,連身上的名號都缺少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大單于之名!”

在當下的時代,匈奴算是漢化的比較深入的種族了,其漢化歷史要從南匈奴內遷開始,而且歷代南匈奴的單于,多與漢家通婚,其王族血脈中,流淌着炎劉血統,那劉淵反叛之後,自稱漢王,就有這方面的考量。

當然,更深的原因,還是出於未來政治的一些思量,先留下一個種子。

不過,無論再怎麼漢化,原本的習俗也不是一時半會能丟棄的,尤其是劉淵自立之後,還要靠着族羣意識來拉攏人心,建立共識,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於是強調匈奴自身的屬性,也是應有之意,因而在匈奴國內部,並行着兩套統治體系。

劉淵既是匈奴國主,也是匈奴的大單于,等於是一個套班子,掛着兩個名字。

只是,劉淵的威望,身兼兩職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他一死,這後繼者相互爭鬥之下,就沒有辦法鎮住場子了。

“劉淵死了之後,劉聰繼承了國主王位,但因爲劉淵死得有些……匆忙,他生前因爲重病,已經開始着手進行繼承人的培養了,但權力之事因人而異,有的人即便是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都不想輕易放手,這劉淵大概也是如此,所以在他的幾個兒子中,這繼承人的權柄並不大,相對於其他人而言,只是略佔優勢,這種局面,配合着劉淵的突然死亡,就讓其他兒子有了機會。”

這麼想着,陳止回憶着這段時間以來,蒐集的有關匈奴的一些情報,其中就有劉淵死去之後,劉聰幾兄弟爭權奪利的情況。

“據說在劉淵的靈堂上,劉聰幾人就曾經起過爭執,甚至發展到了要召侍衛過來,險些動手見血的局面,之後劉乂被打發去洛陽,其實就是奪權的一個步驟,而且劉聰還安排了自己的親信靳準,與劉乂同行,就是爲了給自己留下時間鞏固權柄,但事情的發展還是超出了他的掌控,劉乂歸去之後,被匈奴國的幾方勢力推出來,如今已然淡然了大單于的職位,統領着幾個匈奴部族的武力,足以和劉聰分庭抗衡,只是略處下風。”

陳止很清楚,這種局面,就代表着匈奴內部有兩個中樞,一箇中樞做出的決定,並不能代表整個勢力的動向。

“當下,劉聰的主要想法是休養生息,同時他還在聯繫朝中的郡王和重臣,想要據守幷州,等待中原變化,因而不想動刀兵,但劉乂那邊又有不同,此人那邊,我沒有準確的消息來源,他之前表現出要和劉聰爭奪的架勢,甚至想要刺殺我,嫁禍給劉聰,讓局勢混亂,按理說也不該有什麼大動作,但此人的心思卻有些莫測,不好確認,更重要的是,之前有個消息,說是劉曜領着兵馬北上,有可能是要聯繫柔然。”

之前的那個情報,與今日觀氣的景象聯繫在一起,讓陳止不由生出了警惕。

他是知道的,那劉曜當下在匈奴國內,與劉聰可不是一條心,雙方矛盾不小,所以劉曜依附於劉乂,算是那位大單于的左膀右臂。

“劉曜這人野心不小,而且也是個有能耐的人,歷史上更有建樹,他忽然北上,這目的確實值得關注,如果真如傳聞那樣,是爲了尋找柔然,那就更不能掉以輕心了,畢竟這柔然在歷史上一樣留下了濃墨一筆……”

很自然的,他的腦海中浮現出有關柔然的記憶,這些記憶中的大部分,都來自後世的歷史研究,是一些頗爲宏觀的資料。

四世紀的草原,同樣充滿着混戰與分裂,匈奴與鮮卑的勢力要麼衰敗,要麼南下,而突厥與蒙古的黎明尚未到來。

在這個夾縫中,崛起並且填補了空當的,正是柔然,一個對後世而言,也堪稱神秘的族羣。

他們本來的名號應該是阿拔爾,也有類似“蠕蠕”這樣的蔑稱。

“按照記載,這柔然也是東胡的一支,很有可能就是出自拓跋部,按着那情報的描述,劉曜去聯繫的,就是拓跋部的一些叛奴……”

這麼想着,陳止眯起眼睛。

雖說柔然和其他北方的遊牧帝國比起來,似乎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但陳止卻不會因此就輕視,能夠稱霸草原的部族,沒有一個簡單的。

“不過,柔然真正崛起,也是原本歷史上的前秦崩潰之後,在這之前他們與其他部族一樣,是臣服於前秦的,說明在前期他們的人口、實力都有限,現在這個時候,或許可以看成是一支勁旅,能成一軍!如果他們選在王浚來攻的時候,忽然南下攻打代北新城,那局面還真要複雜許多……”

這麼想着,陳止的睏意漸漸消失,只不過不好直接起身,而是在心裡推演起局勢,準備對策,當下還沒有確鑿證據,他不好大舉應對,否則可能動搖人心,這也是他今日看到黑氣,卻沒有立刻動作的原因,本來是一次晚宴考評,如果突然中斷,纔會讓人猜測,進而人心生惶恐。

不過,另一方面,他也很清楚,如果對方真要這麼做,絕不會毫無跡象。

“劉曜是跟我有仇不假,但論有仇,整個匈奴對我的觀感都不好,但那劉聰尚且知道,爲了族羣利益和鞏固權柄,先行緩和,暗中通商,那這劉曜既然在原本的歷史上,能執掌一國,必然也不是短視之人,他要出兵,必有所圖,從利益最大的話的角度來看,單純攻打代縣,又或者分散我的注意力,讓代郡爲王浚所吞,都不算最大!而與王浚聯絡,雙方聯合,約定各有收穫,纔是最好的選擇,所以他若是要攻,當與王浚通氣,所以王浚那邊的監視,要再着緊幾分……”

這麼想着,種種應對的舉措,慢慢浮上心頭,讓他慢慢取捨、權衡,這夜色漸漸深了,陳止卻是一夜無眠。

而此刻的代縣上下,卻有許多人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正是那些世家之人,他們回去之後,不知成績結果,果然更加鬧心,就等着天亮,希望早日聽聞名次。

不過,這東方泛白之後,世家人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陳止卻得到了一個早就等候的消息——

“那佛法簡和聶道仁離開慕容,南下了,很有可能是奔石勒而去!”

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個弟子吧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一百一十六章 當時我就料到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六百章 鮮卑討“不臣”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
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個弟子吧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一百一十六章 當時我就料到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六百章 鮮卑討“不臣”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