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

隨着英武青年的踏入酒館,又有六名身高體寬的護衛隨之進來。δ┡.m

這些護衛一個個凶神惡煞的樣子,眼睛盯着酒館裡的衆人,目光彷彿利刃,落在屋裡衆人身上,讓他們一陣不自然,就像被幾頭猛獸盯上了。

“你是什麼人?”周延定了定心神,開口詢問。

那英武男子並不理會,他進了酒館大堂,來到中間的一張桌子邊上,將桌下方凳拉了出來,大馬金刀的往上面一坐,面上含笑,掃視屋中衆人。

從他的角度,能掃視到整個大堂,將各個角落都收入眼中,登時有種佔據大勢遍觀全局的味道。

這座酒館的佈置,與此時的很多文人酒館相同。

所謂文人酒館,就是有着一定的佈局,不光能接待平民百姓,還能接待達官顯貴,後者一般要求要有矮桌和坐席,會被安排在樓上的雅閣,而這大堂就擺放桌椅方凳,供一般人用餐。

衆人言公子的氣度,心情激盪,所以顧不上其他,回了酒館後,不少人順勢留在大堂坐下,如周延魯靖等人準備回到樓上,也只是剛踏上樓梯,所以英武青年這一坐下來,目光一掃,整個酒館的名士和世家子,可以說盡收眼底。

“不錯,不錯,”圈,他就收回目光,露出讚賞之色,“不愧是中土之地,諸位雖然弱不禁風,但至少還都似模似樣的,有點氣度,不管學問如何,總不至於讓人第一眼就失望。”

在場的衆人回過神來,品味到話中惡意,一個個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那個公孫啓的目光在幾名護衛身上掃過,最後落在英武男子身上,冷聲問道:“聽閣下之言,不似中土之人,不知是周邊哪個族的民附?來此何事?”

英武男子循聲平和的目光落在公孫啓的身上,卻讓後者生出些許壓力。

公孫啓頓時心中一凜,知道此人當常握權勢,養出了頤指氣使的氣度。這種壓力,在正常的談判中也能感覺到,算不得什麼高深的技巧。

“你果然學的縱橫之術,隨便一句話都想打壓我等位格,”英武男子微微一笑,“你也不用多猜了,我名劉翟,乃匈奴人,不是什麼民附,我也是炎漢血脈,替國朝守衛北疆。”

“匈奴人!?”

衆人一愣,緊接着不少人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如臨大敵。

“何必如此大驚小怪的?”英武男子劉翟笑了起來,“杏壇論道廣邀天下名士,諸族的不少名士文人也在邀請之列,剛纔過去的姜義,不就和慕容鮮卑之人論道麼?怎麼聽到我得來歷,你們卻是這樣的反應,未免有些小題大作了吧。”

公孫啓冷笑一聲,順勢說道:“你匈奴不思皇恩,挑起戰亂,竊取我大漢之土,妄言苗裔,實乃叛逆!你們居然還敢入我青州,還想入聖人講學之處?未免有些厚顏無恥吧?若非王府之令,現在就要去官府舉報!”

話音一落,英武男子的一名名護衛就都瞪了過去,讓公孫啓本能驚恐,但硬挺着脖子,不願示弱,連目光也沒有迴避。

“有點膽氣,”劉翟還是笑着,不慌不忙的說着,“你說我族叛亂,這話我可不能認可,我族華族也是炎漢苗裔,爲正宗漢家傳承,當年多位大漢公主嫁入我族,此乃血脈根源,論起親疏,和你們的天子不算遠,北方之地也是我族世代居住,那等苦寒之地,爾等中土人沒有幾個願意過去的,怎能說是我們竊取?”

“一派胡言!”周延也忍不住開口了,但這次他和公孫啓站在了統一戰線上,“當年匈奴一支南下,是我大漢匈奴可憐,這才讓你們暫時安頓,代天子牧守邊疆,幾時說是送地了?沒想到卻被爾等鵲巢鳩佔,如今竟這般顛倒黑白!不過,爾等囂張不了多久了,武鄉侯領軍北上,你族之勢旦夕可破!”

“哈哈哈!”劉翟大笑起來,搖搖頭道,“你們要有真本事,就不要提別人,自己拿着刀劍,真刀真槍的和我比上一場,武鄉侯領軍北上,和你有什麼關係?拿這個來壓我?簡直可笑!若武鄉侯有本事,自可取勝,如若我族技高一籌,武鄉侯也得飲恨,這纔是正理,用得着你在這裡多言?”

“你!”周延頓時氣結。

公孫啓神色微變,眼珠子一轉,就要轉移話題,將事情朝有利於自己的角度延伸,可不等他開口,就有個聲音從酒館門口傳了進來——

“聽你這話,是認爲刀槍弓馬纔是正道?”

劉翟點點頭,理所當然的道:“這是當然,自古以來,塑造歷史的就是刀槍兵馬,你們漢人的史書不也寫了麼,祖龍一統天下,高祖定鼎長安,就算是那位宣武皇帝,也是靠着兵馬一統天下的,這是前人之史,你能反駁?”

說話之間,他轉頭朝聲音傳來的地方入目的乃是一高一矮兩個身影,高的那個年約二十出頭,世家子打扮,風度不凡,小的則是一名書童小廝,緊跟其後。

“陳兄,你怎麼來了?”

樓梯邊上,劉綱最先回過神來,認出來人正是陳止和書童陳物,趕緊過去,延魯靖微微愕然,而那公孫啓則眯起眼睛,打量着陳止。

陳止笑道:“我那邊的事情忙完了,就過來尋你,順便中鬧熱,沒想到碰上了這事。”他朝劉翟去。

“你能說出弓馬正道,史家之學是有研究的。”劉翟見了陳止不卑不亢的態度,微微點頭,但沒怎麼放在心上,“某家讀史不少,已然明瞭,所謂歷史青史,其實就是疆域變遷,就是王朝更迭,就是金戈鐵馬,其他都是虛妄,名頭罷了,相比之下,你們這個所謂的文會,更是可笑。”

他也不問陳止的來歷身份,洋洋灑灑的一段說了出來,顯然並不關心陳止的背景。

不等陳止回話,劉翟就自顧自的說着:“所謂文會,其實就是比試,不過是換了層皮,但換皮不換骨,本質還是比拼高下的那一套,和刀劍搏殺都是一樣的套路,其實還是脫胎於刀兵,摹本而已,若不是恰好身在此處,這樣的事根本激不起我的興趣。”

周延更加不快了,厲聲道:“文會探討百家學問,豈能和搏殺混爲一談?豈不聞聖人做春秋,乃書爲史,若無人文之念,哪來的歷史?草原之上部族更迭,可有人記得其族歷史,有些部族連名字都未能留下,這就是隻知刀兵的下場!”

“對,文會與刀兵搏殺不能混爲一談,文會不如搏殺!”劉翟站起身來,那高大的身軀,讓人生出壓力,“你說的那些,什麼人文百家聖人春秋,根本就不是歷史,懂麼?不過是粉飾之物,毫無意義,沒有刀兵,哪裡來的歷史?我比你們更懂歷史!覺得套了個文會的皮,就不一樣了?說到底,還是比拼高下的一套,其中味道我能嗅得出來,你們也不用狡辯了,瞞不過我這雙眼睛,倒不如直白一點。”

說完,他一副不屑與之辯論的架勢,讓周延怒氣越盛。

旁人則是眉頭緊鎖,沒想到幾句話之間,這個突然到來的匈奴人,竟是探討起青史來了,這史家之事,繁複多變,頃刻間哪能說清?

這個時候,陳止忽然問道:“我有三問,閣下能否回答?”

劉翟一副不在意的樣子,擺擺手。

“問吧。”

“兄臺可曾聽聞書同文車同軌之說?”

“嗯?”劉翟轉頭去,彷彿又想起來有這個人一樣,點頭笑道,“不錯,我知道這個,祖龍所爲。”

陳止就道:“那我倒想請教,在你心中,是這書同文車同軌重要,還是秦王掃**重要?”

劉翟傲然說道:“自是秦王掃**,這纔是塑造歷史,纔是青史的根本!什麼書同文車同軌之類的,不過是文人記錄,尋常人誰想得起來?”他說到“掃**”的時候,有股豪邁之氣散出來,流露出嚮往之色。

陳止點點頭,轉而又問:“那閣下可知,昔年項氏掃天下,欲效齊桓之事,立霸主之位,自居爲諸侯之,最終未能如願,而高祖斬白蛇起義,能定鼎五百年漢家天下,其中又有什麼分別?”

聽得此問,樓中衆人微微一愣。

劉翟眉頭一皺,止的目光中帶有一絲不屑:“這有什麼?成王敗寇爾!分別就是,霸王之業未成,而高祖成矣,如此而已,此乃歷史所記,你問我這個做什麼?莫非想以此論史?你一書生,困於一地,只見縣城,不見天下廣闊,不知勢力興衰,埋紙堆,也配言史?我觀你之年齡,正是喜歡傳奇話本的年紀,去編些傳奇話本也就罷了,居然敢跟我妄言歷史,你懂什麼?歷史,不是你該碰的東西!”

劉綱陳物勃然色變,就要開口,被陳止揮手阻止。

陳止淡淡問道:“閣下如此通透青史,我倒是要請教第三個問題了,爲何一統天下的是宣武皇帝?”

“這有何難?”劉翟仰天大笑,彷彿聽到了笑話,待得笑聲平息,才道:“這還用問我?經幾代積攢,纔有了北統之能,若無前人積累,哪來的天下一統?”

陳止搖了搖頭,輕嘆道:“原來這就是你眼中青史,若你爲匈奴貴族,則匈奴之國長不了。”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難請,當動之以情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兩王有謀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八百九十四章 壞了!這可如何是好!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爲餌,驅虎吞狼!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九百四十九章 驚於幽州陳,進退乃失措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統可分善惡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五百四十一章 厭則整編不顧閥,心腹歸來又兩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聞代思,陳氏閒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難請,當動之以情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兩王有謀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八百九十四章 壞了!這可如何是好!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爲餌,驅虎吞狼!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九百四十九章 驚於幽州陳,進退乃失措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統可分善惡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五百四十一章 厭則整編不顧閥,心腹歸來又兩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聞代思,陳氏閒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