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

“這字真有那麼好?”

幾個老人面面相覷,就看着彭太公接過那封信看了起來,這位老太公起先臉上還存疑色,但很快露出欣賞之意,跟着就不時點頭,露出了笑容。

這下子其他人坐不住了,紛紛起身離座,湊了過去。

很快,一羣長者就紛紛驚歎起來。

劉太公驚訝起來,稱讚道:“這字竟是這等驚奇,力透紙背,精浮紙上!”這是在誇讚信上的字筆勢、力度,同時表現自己的眼光,表示自己對書法的瞭解。

張老太公則撫須附和,也道:“吾觀此書,妙如行地者之絕跡,神似憑虛御風!未料我彭城縣,竟也有如此大家,又或是那位路過的大師留下的墨寶?只是,何故只是寫成書信?”這是誇讚信上字的筆跡,通過力度、角度傳遞出來的一種神韻。

他這是一躍從對書法技巧的品鑑,提升到了技與心合的層次,隱隱想將劉太公的評價蓋過去。

不過,這邊張太公話音落下,那位彭太公就邊看邊點頭驚歎:“此字有氣,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這書寫之人,當有心齋之境!”彭太公的家族傳說爲彭祖之後、徐國嫡系,淵源深厚,到了他這一代,崇尚老莊之說,他的這一句就是出自《莊子.人間世》,脫離了對字的評判,單純從字裡行間中推算書寫之人的精神狀態。

這一下子境界就顯得高山仰止了,從單純的書法之道,昇華到了精神層面,也顯得自己比劉太公、張太公的意境更勝一籌。

這一番稱讚,也是這羣人分高下的途徑,隨着彭太公話音落下,勝負已見分曉,連被蓋過去的張太公、劉太公也是一臉欽佩,連連表示同意彭太公的說法,頓時賓主盡歡,喜笑顏開。

左淵也露出笑容,微微點頭,說道:“我那叔祖當初在國都時,就聽人提過,說字畫有逸神妙能之分,我路過那家店肆,驚見招牌上的字,隱隱有妙品之相,是以纔會求字,如今一看,此字當屬妙品!”如果不是衣着還顯狼狽,他這段話說下來,倒也有名士之風。

左淵的叔祖就是左思,引得洛陽紙貴,而他口中的“逸神妙能”也非杜撰,而是中原士族漸漸形成的一套品鑑字畫的等階,彭城也有耳聞。

平和簡淨,遒麗天成,曰神品。

醞釀無跡,橫直相安,曰妙品。

逐跡窮源,思力交至,曰能品。

至於那逸品,便是“出於自然”,被看成是超出神品,返本歸元,以人之力而拓印乾坤天地意境,同自然之妙有了。

書法、畫作常見佳作,但只有入了品的,纔有流傳後世的機會。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這套品鑑體系會在後世被不斷完善,如唐代張懷瓘的《書斷》、宋代朱長文的《續書斷》等,都在不斷的完善着這個體系,以期能更直觀的表現、評論出書畫高下。

而今歷史長河轉彎分叉,新漢鼎立,唐宋未必還有,但時代的發展卻還依舊,人的審美連續發展,相同的品鑑之法依舊還是會誕生,甚至有了提前成熟的跡象。

左淵名家之後,左家更是緊跟中原國都的潮流,對這一套分法很是瞭解,他說出來之後,彭城郡的諸老一聽,趕緊附和,顯得自己對品階之分也是知道的,不落人後,然後自是談笑風生。

這一幕落到那張氏的眼中,卻讓她一陣錯愕,跟着就是委屈,怎麼狀告得好好的,那個沒良心的把信遞出去,情況立刻就變了,該不會爹爹和諸位叔叔伯伯都被矇蔽了吧。

一想到這,她頓時緊張起來,再次出聲強調:“阿翁,諸位叔叔伯伯,信你們也看了,上面寫的什麼,也都清楚了,分明就是這挨千刀的寫給外室的信,還加以妻子之名,還望諸位替我做主啊!”

張太公聞聲回道:“瑾環,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我等已然明瞭從水求這封信的緣故了,莫說是一封書信,就算是十封、百封,只要對方願意寫,那都是好的,豈有不從之理?”

從水是左淵的字,張天公說完這話,見老夥伴們點頭同意,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有了現在這個氛圍,一場醜事就算是被揭過了,反而可能成爲逸聞,這是因禍得福,他豈能再由女兒發作?就算真有問題,也得等衆人離開再深究,況且只看這字,再聯想左淵的說辭,他也猜的七七八八了。

那看上去很是古板、守舊的劉太公也說:“五侄女你畢竟是婦道人家,不懂這裡面的深刻道理,可以原諒。”他自是深受某些理論的毒害,存有偏見。

其他幾個老夥伴,則多數撇了張氏一眼,雖未說話,可那眼神、那表情表達出的含義,卻十分清晰——咱們文人名士的事兒啊,你不懂!

張氏立刻被氣得七竅生煙,眼瞅着就要發作,把眼前這羣思想腐朽的老頭批駁一番,卻被一個聲音打斷了——

“侄女到底還是沒想明白,左賢侄,你把事情再說一遍吧,我之前聽你提到了陳止,老夫和他也有些交情,你說清楚些,老夫也好去驗證一下,打消侄女的疑惑。”

在場的人裡面能這麼說的當然只有許志了,他剛纔沒搞清楚情況,不敢貿然暴露自己和陳止的關係,現在大致摸清脈絡了,雖也驚訝於這紙上的字,卻意識到這是個給自己揚名的好時機。

你劉老頭書法造詣好,我比不了;你張老頭眼界廣,我趕不上;還有那彭老頭更是風度過人,我也只能聽着。

但那又怎麼樣?你們誇的那人,和我關係不錯,貴靜書院這事,我還是他的引薦人,關係近着呢!

果然,他這麼一說,其他長者的心思就都給引過去了。

“許老弟,你與那陳止相熟?剛纔賢侄不是說了,這信就是陳止所寫麼?這是什麼人?是陳家的哪位遠親?沒聽說陳老頭有這麼一個親戚啊。”

他們這個輩分的人,肯定只和陳太公熟悉,不過那陳太公在陳家威望雖高,可被家事衰落拖累,在張太公他們這個圈子裡影響力有限,他的葬禮,幾位老人也只是略有表示,沒有顯得太過親近,對陳家內部的格局瞭解的也不是多麼清晰。

許志一下子就挺起胸來,笑道:“這陳止爲陳遲下的一代,是陳家老七的兒子,就是那個在陳敏作亂時殞命的老七,可憐陳止,失了雙親,行事略有跳脫,可資質卻是一等一的,我啊早就看好他呢,一有機會就會推薦他!”他卻是要抓住機會給自己臉上貼金,想要混個伯樂的美名。

“原來是陳邁的兒子,我對此人有印象,”彭太公說着,眉頭皺起,“說起來,陳止這個名字我也有些印象,好像在什麼地方聽說過。”話音落下,其他人也是一般感覺,很快就想起了那個荒唐子的名號。

“哈哈,看來又是個不羈之人啊,難怪能寫一手好字。”

非常奇怪的是,幾位長者本還疑惑自己的家鄉,有這麼一位書法造詣驚人的後生有些不可思議,可一想起陳止過去所做的種種,卻又都欣然接受了這個現實,彷彿陳止過去的所爲,和他的成就有什麼聯繫一樣。

能人所不能,行人所不行。

左淵則瞅準機會,插話進來,把自己的事情又詳細的解釋了一遍。

這次,張老太公沒有不耐煩了,聽自家女婿原原本本的敘述了一遍,不時點頭,最後笑道:“從來書者如其人,顯其志,露其學,彰其才,這樣看來,這位陳家子八成是胸有丘壑,我倒是想要親眼見見他了。”、++(本站打造免費無錯誤無廣告小說app上線啦!已經有300萬的道友選擇了本站app,各種網友經典書單推薦!不用再擔心書荒問題!關注微信公衆號xhsjyd(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小說客戶端【

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兩王有謀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三十四章 冤!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南下一日城盡失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許...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見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
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兩王有謀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三十四章 冤!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南下一日城盡失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許...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見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