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

要集齊五格名望金液,雖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以陳止今時今日的地位、權勢,以及隨之而來的名望、名聲,要聚集五格也不算是太難的事。

只不過在這期間,陳止一般都會將積累的名望金液提前抽取,一般三格的時候,就會用來抽籤,很少有累積到四格的。

這些抽出來的籤涉及各家,對整個幽州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推動作用,很多在旁人看來不可思議的發展成就,背後都有百家籤的身影。

如果真靠着正常的速度發展,莫說幽州各地,便是那玄甲軍就不可能在短短時間內發展到如此地步,還要耗費更長時間。

但如此一來,卻是讓陳止積攢名望金液的時間延長了,以至於很久未曾聚集五格金液了。

這五格所得之上上籤,每一根都不簡單,代表着某方面的巔峰表現,最近的一根,更是讓陳止掌握了氣運之道。

不過,正因爲接觸到了氣運的奧秘,陳止對諸事的運轉便有了新的看法,但隱約之間也察覺到,這五格上上籤不可經常抽取,哪怕自己可以快速累積,但若是抽多了上上籤,也不是沒有影響,很可能會因此折了氣運。

“過去因爲很多事看的不甚明瞭,因而看法難免片面,現在再看當初下下籤、下等籤,沒得一簽,往往伴隨厄運,其實就是個人氣運折損的表現,是消耗了名望和氣運,才能轉化爲一簽,超出了這個局面,就不是個人氣運,而涉及到了家族、國族了,上上籤,怕是對我這麾下的勢力也有影響。”

話雖如此,但陳止很清楚,自己如今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北地即將一統,氣運連成一片,爲了要未雨綢繆,便得再踏出一步。

“若是我所料不差,這次上上籤所得,應該就關係到更深遠的問題了,有很大可能可以影響到我的身後事!”

帶着這樣的明悟,他並沒有猶豫,更沒有任何遲疑,在心中默唸籤筒之名,果斷抽籤!

霎時間,周圍氣運變化,陳止感到自身彷彿瞬息之間化身爲一個黑洞,開始吞噬周圍的氣運。

這薊縣、乃至整個幽州、平州、幷州,連同大半個草原和小半個北地,氣運都在急速波動,朝着陳止匯聚過來,慢慢的在他心頭凝聚出一根竹籤。

而後氣運流轉,直接將心中竹籤接引出來,凝結出實體,落在陳止的手上。

這一次抽籤,因爲陳止以氣運之法直接觀視,是以將這整個過程都收入眼裡,自是又有了一番明悟,然後再看那手上的籤,卻是皺起眉來。

“道?”

這又是一根道家籤。

只不過,這是一支凝聚了五格名望金液,甚至吸納了一成北地氣運的道家籤。

其上還刻着一行字——

“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

凝視着這這句話,陳止眉頭微微一皺,看了好久,方纔長嘆一聲,失笑搖頭,然後手上一用勁。

便聽“咔嚓”一聲,那竹籤應聲而斷,只是隨後便化作絲絲縷縷的光輝,朝着四方散落,卻再無其他異樣。

三日之後,陳止忽然傳出消息,說是要召集一些文人墨客、名士大儒,爲下一次的科舉編修書冊,刊行天下。

消息一傳出來,甚至蓋過了諸多戰事,被各方勢力蒐集了消息,然就開始分析起來。

這個想的是,陳氏此舉,是否是和當下玄甲軍南下的聯動之策?武攻之後,就是文治,所以召集名士大儒,要收攏人心?

那個想的,則是這北地近乎一統,此刻再言編撰之事,是否是要徹底制定政策?又或者想要以此來擠壓世家的生存空間?

那諸多世家,更是心情矛盾,無論是生活在幽州、早就已經被陳氏統治、削弱過的世家,還是隨着趙國崩潰,被新近納入統治的世家,對於科舉這件事,都是持抵制態度的,若是有可能的話,他們肯定會聯合起來進言,希望陳止能夠停止此制。

只是有着諸多前車之鑑,他們着實沒有和玄甲軍硬碰硬的勇氣,更何況那從科舉中走出來的官吏,如今也有了一定的人數,有了擁護的人羣,又算是榜樣,讓民間的很多寒門布衣子弟有了盼頭,便擁護起來,這就有了民意基礎。

有此兩項,便是世家也知道,這些不是自己一兩句話就能改變的,說不定在陳止活着的時候,會一直推行下去。

只是看着陳止如今的精神頭,他怕是還有幾十年好活,這麼長的時間,總不能一直冷對抗吧,尤其是這一次,陳止明確提出了,要邀請名士一同編撰。

只要稍微想一想都知道,這個編撰的工作有多重要,說不定會影響到後續的科舉氛圍,作爲一大政治勢力的世家,怎麼也不可能放過這個擴張影響力的機會。

於是在幾經思量之後,世家們還是半推半就的派了人過去。

隨後,整個修撰工作便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這次修撰工作,居然會持續了三年時間!

在這期間,關中來了使者,送來了三王,江左和蜀地也派來了人,旁敲側擊的想要詢問陳止下一步的打算。

甚至連已經實際控制了荊州的王敦,都派人過來探查口風了。

可是對於這些人的試探,陳止居然一概冷處理,連被送過來的三王都被軟禁起來,並沒有進一步的動作。

只不過,那關中之地終究還是逃脫不了,陳止不可能放任胡人戰局長安,於是在三王被送到薊縣的第三天,玄甲軍便開赴潼關之前。

蒲洪的人開關獻城,最終玄甲軍兵不血刃的得了關中之地,只不過漢中卻被那蜀地李氏趁機搶奪,而玄甲軍在沒有得到陳止的命令之前,還是保持了剋制。

之後,涼州張氏也宣佈歸順。

至此,至少在名義上,整個北方已經全部納入了玄甲軍的統轄之中。

但陳止卻並未有任何表示,依舊是在處理政務的同時,埋頭編撰科舉所需書冊。

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誰人不知陳君,闖關且看石勒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樂令,萬萬不可啊!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沒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難爲事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諸多,多慮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九百三十二章 陣前論禮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
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誰人不知陳君,闖關且看石勒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樂令,萬萬不可啊!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沒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難爲事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諸多,多慮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九百三十二章 陣前論禮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