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

這座客棧,下面是酒館,上面就是住宿之地了。

雖有一部分正在修葺,所以樓中封鎖了好一部分走廊、通道,但整個大堂還是佈置的頗爲典雅,在寬敞的廳堂中,矮桌和坐席點綴其中,有人坐於其中,若不是衣着多爲尋常,怕是這一眼,都會讓桓彝想起古之學社。

而在這其中,作爲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名高瘦男子,他坐於中央,身邊環繞幾僕,衆星捧月般,正朝着門口看過來。

這人正是棗嵩。

王浚有多女,或嫁心腹重臣,或聯絡世家權貴,又有諸多義女,先後嫁給了段部鮮卑的幾個頭領,用以聯姻。

這棗嵩妻子,便是王浚之女王韶。

說道棗嵩,便不得不提其父棗據,此人乃是文學大家,更通黃老之說,在官場上也頗有作爲,曾任冀州刺史,因此與王浚結交,雙方爲安穩計,促成了這場婚事。

因而這位棗嵩在身份、背景上,那真的是羨煞旁人,在幽州地界也是頗有名望、名聲的,而桓彝作爲江都王的重要幕僚,爲了兩邊關係,幾次拜訪王浚,所以和這個棗嵩早有接觸,雙方也算是有着交情的。

但在這個地方碰上,卻讓桓彝有些尷尬,更是生出了些許難堪之念。

要知道,他們之所以不選擇較爲安寧、平穩的幽州路線,轉而挑選穿越一片狼藉、處處危險,甚至有一部分已經被羯人戰局的冀州,就是爲了避開王浚,私底下和陳止接觸,先試着拿些好處。

事實上,在這之前,江都王和幽州王浚之間,已經達成了一些潛在的約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針對代郡的,結果前腳剛剛約定好,後腳就私自來聯繫,碰上誰都會覺得尷尬,更不要說被人意外看破了。

只是桓彝到底是身經百戰,在經過短暫的驚訝和難堪後,馬上眉頭一皺,走上前來問候道:“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棗兄,不知你這番來這代郡,所爲何事?我等雙邊可是約定好了,何以你要提前過來?”

棗嵩聞言一愣,然後忍俊不禁,指着桓彝笑罵道:“好你個桓茂倫,還真是會惡人先告狀,你怎麼不說你自己,爲何會出現在這裡,可別告訴我,你是想到了地方,在通報大司馬,然後再廣昌匯合。”

桓彝也很配合的哈哈一笑,隨後拉着剛剛認識的常璩,走了過去,坐在那棗嵩的邊上,同時鄭重點頭道:“正是如此!”

“你啊,這麪皮真是讓人歎爲觀止。”棗嵩笑着搖頭,邀請兩人坐下,一揮手,讓身邊的僕從散去,給店家說了上來酒菜,隨後就看着常璩問起來歷。

“這位乃是蜀中常璩常君。”桓彝順勢介紹,隨後又告罪道:“好叫常君得知,在下的名字,卻不是剛纔所說的那個,而是桓彝,祭器之彝,因爲自冀州而來,難免有些謹慎。”既然都碰上棗嵩了,再隱瞞身份反而要弄巧成拙,桓彝索性將這名字明確告知身旁的常璩了,反正他不說,棗嵩也不會客氣。

“原來是桓家君子,卻是在下失禮了,”常璩依舊以禮相待,“還有這一位,莫非就是王大司馬麾下的棗君?”

“區區不才,正在在下。”棗嵩說完,卻是頗爲不羈的問道:“看常君的氣度,也不是一般人,但說我孤陋寡聞,實在是未曾聽聞過閣下名姓,今日來代郡,所謂何來?”

常璩就道:“在下家中多記史,是以喜好遊歷,紀錄風土人情,因在蜀中與道門有些矯情,聽他們說了些這代郡的見聞,心生嚮往,這纔過來,只是途中還有波瀾,是以自幽州而入,正好在這廣昌碰上兩位。”

“原來是史家傳人,真是失敬失敬。”棗嵩點點頭,然後感慨道,“這代郡卻是非同一般,我只是入了一縣,就隱隱感到不同尋常,城中秩序井然不說,還有處處修葺、翻蓋之處,內裡風氣,可以說是煥然一新……”

他看了桓彝一眼,便道:“你可不要以爲我是刻意言語,誤導於你,代郡廣昌我之前是來過的,當時這整個縣城的風氣,可是和現在截然不同的,不要受往來的商賈了,連城中的大族、宗族、布衣,都有離去之心,惶惶不可終日,那南下的很多流民中,就有城外村莊之人,但現在卻截然不同了,一副朝陽之意不說,還有諸多流民偷偷跑來投靠,你們可能白沒有去過城北外面的民營吧?”

“你說有流民偷偷過來投靠?”桓彝這下子是真的吃驚了,“莫非城北有專門安頓用的營帳?”

“正是如此,”棗嵩輕輕搖頭,露出苦笑,“你在江都王麾下做事,不可能不知道,這人口的重要性,很多事情,都是人口在制約,代郡本在邊疆,受三方侵擾,根本難以發展,人口不斷流失,因而是幽州有數的弱郡,結果陳止靠着這個底子鎮壓各方,連七部鮮卑都收服了,在北邊組成屏障,又有發動諸多礦奴、武丁修築道路,一派大興模樣,反而將周圍零散人口吸收過來了。”

說着,他從懷中掏出一塊鐵製令牌:“而且此人當下還得了鐵礦,自行冶鐵,我聽傳聞,說是此人在桑乾河邊建了幾個鐵場,自行冶鐵,也不知道真假,只是這塊令牌卻是出自他們代郡之手,我讓人鑑定過,說是成色、硬度俱佳。”

這下子,連常璩都忍不住道:“那位陳福軍,又是出錢讓各地縣城修葺城池、店肆,又大建道路,招攬諸多武丁,操練、巡查,更別說代北新城新起,這都是要花錢如流水的事,如今更要冶鐵,這前期一樣要不少錢財投入,從何處來?”

“這位府君花錢厲害,但聚寶的本事也不小,”棗嵩明顯有着研究,“不說那紙坊和代窯,你們看看這令牌,莫非還不知道麼?想必兩位也都接到這推薦令了,那該知道而今商賈何等嚮往此處,這又是一出錢財來源。”

桓彝不由正色起來,低語道:“如此說來,這代郡真要興起了?”

“可不是麼?不然你們何必偷偷過來?”棗嵩馬上就揶揄了一句,但不等他再多言,就有一老牧民從外進來,直奔幾人的桌前。

桓彝一見這人,就直接問道:“搞清楚了麼?”

那老謝明顯是快步跑來的,顧不得擦額頭汗水,就趕忙說道:“打聽到了,那所謂新城,據說是要在桑乾河北築成!”

“什麼?”

這個答案着實出乎了桓彝的意料,他不由下意識的失聲起來。

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勁敵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九百四十九章 驚於幽州陳,進退乃失措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
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勁敵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九百四十九章 驚於幽州陳,進退乃失措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