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

佛支佐的悔恨越發濃烈,但佛論立足穩固,文章更是層次分明,絲毫也沒有讓他貶低的機會,他之能轉而求其次,將其他人列爲心頭恨,以發泄不滿。

這包含着憤怒的目光,第一時間就被樂起捕捉到了,這位音律大家在佛論唸了一半,聽者皆如癡如醉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犯了大錯,而且是難以挽回的大錯!便已是心中忐忑了,現在一發現佛支佐的神色不善,就下意識的後退幾步。

不過,因爲心虛的關係,樂起本來就站在臺上的角落,這一退,馬上到了邊緣,一個叫差點踏空,登時讓他心中一驚,驚呼一聲後,好不容易纔維持住平衡,但他剛纔的叫喊聲,卻已經將旁人的注意力和目光吸引過去了。

衆人一看是他,再看其人面紅耳赤的樣子,心裡就明白幾分。

臺上的人還好,多多少少會給他留點面子,而且都急於要看佛論,所以並不理會多少,只是冷漠的掃上一眼,跟着就收回目光,不復關注。

倒是那臺下的人,本來議論着佛論的內容,卻忽然被他樂起吸引了注意力,忍不住便笑呵呵的談論起來。

按理說,這樂起也是大家級的人物,身份地位鄉品都不缺,平時出門前呼後擁,頗有威勢,很少有人敢私下議論,但法不責衆,當下樂起自己犯錯,丟人現眼,可以預期,未來的名聲必然一落千丈,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時機,人們如何不去議論?根本是喜聞樂見的事!

“這位樂大家,今日可真是弄巧成拙了。”

“不錯,這人就是私心太重,想要爲難陳監正,也不看看自己的斤兩,那陳監正是他能得罪的?一個才華橫溢,一個心胸狹窄,我看啊,這樂家世要完吶。”

“對,一個樂起,一個明法,兩個人因爲一點小事,處處和陳先生作對,但陳先生從來沒有中傷過他們,結果這兩人找到機會就貶低陳先生,這人比人,高下立判!”

……

這一句句議論,傳入到樂起的耳中,讓他本就羞惱的心靈,越發惱怒起來。

臺下是一羣什麼人?說好聽點是士人,但在樂起看來,就是些沒有天資,又不知勤奮的混日子的,過來湊個熱鬧罷了,肚子裡不見得能有多少墨水,連這樣的人都敢非議自己了,這還得了?

但他知道,和這羣人置氣是沒意義的,關鍵還在陳止,但佛論一出,這件事就只能憋在心裡了,不僅要憋着,還得少出頭,儘量低調,否則別說身後名了,當前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可想到了身後名,樂起卻又忍不住哀嘆起來。

他的奮起反擊,乃至顯得近乎癲狂,或許後世的人很難理解,因爲那時候的人,對金錢的看重,更甚於名聲,可即便是後世,如果一個人的名聲被萬人唾罵,如馬氏宋氏者,縱無羞恥之念,亦不敢利於光天化日之中。

而這新漢之時,一個人的名聲如果沒了,今生的功名利祿都要逐漸消散,如果後世名聲醜了,更是要連累家族和祖宗,極端點的說不定要立下銅像一跪千年。

樂起是要臉的,想到這樣的後果,哪裡還顧得上其他?因此之前氣急敗壞,口不擇言,但現在無力迴天,只能是取其輕者,儘量包住自身。

但就是這麼一個想法,一樣不現實。

因爲那位江都王,始終注意着佛支佐的表情和目光,所以也看到了樂起,加上了其剛纔的驚呼,又讓這位郡王想到了他之前的舉動。

事到如今,注意到五僧的反應,江都王也想明白了,怕是陳止的一卷佛論,對佛家影響很大,以至於五僧連繼續佛評的心思都沒了。

這對江都王來說,也不是個好消息,他支持佛評本來就有政治目的,其中也涉及到自己的名聲,結果這麼一鬧,別說政治目的了,名聲都要受到影響。

好在有陳止的佛論作爲支撐,還能挽留一絲顏面。

但這麼一想,江都王也惱火起來。

“今日的事,本是讓五位法師坐鎮,讓那位小宗師竺法潛法師嶄露頭角,本王的名聲隨之傳揚,再讓廣漢王放心,最後卻要靠着佛論來維持臉面,這知道內情的人,還不要嘲笑本王?廣漢王更是糊弄不過去,說不定要覺得我辦事不利了!更不要說,這佛論是誰寫的?是那陳止!今日佛評的亂局,表面看來是因爲姜義和趙遠,但其實根本,還是陳止,若無陳止,以五僧威望,皆可鎮壓!但陳止也不是刻意破壞,實在是這樂起不知好歹,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

此時,他卻又忘了,樂起的囂張氣焰,很大程度上是他的默許造成的,但發泄怒火的時候,可不管這麼多。

因此這江都王見五僧皆無興致繼續佛評,知道要慘淡收場之後,越看樂起越是覺得不順眼,忍不住讓人將他喚來。

那樂起一臉疑惑的走來,還不等他明白過來,迎面就是江都王冷淡的聲音:“樂大師,今日的事,你處理甚多,但也讓你的心神太過激盪,這麼大的年紀了,以後這般事情,我看你還是不要參加了,在家好生休養吧!”

此言一出,邊上的幾人都停下了話語,一臉錯愕的看了過來。

他們哪裡還聽不出來,這話分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樂起的年紀算大?那王衍呢?那位王長者可是半隻腳踏進棺材了,這都不用在家休養,怎麼就要如此關心樂起?

樂起更是渾身一個哆嗦,這意思是讓他以後不要露面啊,他一個名士大家,沒有具體官職,靠的就是名聲吃飯,若是從此這般大陣勢都不得參與,那名聲很快就會跌落,以後豈不是泯然衆人?

但江都王掌權洛陽,一句話說出來,那就是定論了,除非你離開洛陽,另覓他處,但樂起的這般年齡、身家,離開了帝國首都,一樣是名聲旁落,早晚消散。

頓時,樂起就知道,自己這是被遷怒了,但他頓時滿心的委屈,想着若不是剛纔這郡王不阻止,自己如何能走到這一步?

“謝……謝郡王關係,在下謹記在心。”

只是當面頂撞,肯定不是好辦法,於是他只能苦笑着點頭,不光不能反駁,還得出言感謝,也不敢多說什麼了,心裡想着的,是如何度過將來的歲月。

見了樂起的表情,江都王的心終於平復下來了,跟着他正要和五僧在說兩句,卻驀地聽到王衍說道:“蘇遼啊,怎麼就這麼巧,這邊一提到佛論,你就拿了出來,總不能是剛剛纔寫好的吧。”

蘇遼本來再旁邊看戲,見那樂起倒黴,心中快慰,剛纔這人言語額度的攻擊陳止,讓自己很是憤怒,現在峰迴路轉,其人倒黴,未來名聲掃地,算是出了心頭惡氣。

可一聽王衍的話,這心裡卻咯噔一聲,以爲這王衍誤會陳止刻意算計,要秋後算賬了,那可就不妙了,哪怕江都王低頭、五僧隱沒,但以王衍的身份地位,真要追究起來,那也是免不了一番波折。

但正當蘇遼斟酌着如何答話的時候,周圍的人也在猜測着,這位老人是什麼意思的時候。

王衍的下一句話,終於暴露了這位老人的目的——

“老朽剛纔看你是從懷中布包中,取出這本佛論卷的,那包裡面好像還裝着什麼,拿過來給老朽過過目吧,你一直抱着,也挺累的。”

ωwш ¤ttka n ¤c ○

敢情您老人家是看完了這本佛論,還不過癮,還要再惦記着其他幾本——

蘇遼剛纔的動作,可不光王衍看到了,其他人也是瞅得一清二楚,都猜到了裡面包着什麼,卻又不好開口,結果還是這位老先生臉皮厚。

你聽聽,什麼叫也挺累的,那布包纔多大,裡面裝着兩本書,能重到哪去?您想拿着看,就直說唄。

這還不算,這老兒更是在說完之後,又把那本法論也要到手裡,然後笑眯眯的看着蘇遼,就等着他把布包交上來給他老人家過目了。

旁人一看,頓時心生不滿,看出這位老先生是打算獨吞啊!

於是也顧不上尊老了,那太原王家的王覽,當先發難,擋在了王衍和蘇遼的中間,蘇遼道:“蘇君,你懷中包着的,是陳先生總綱的其他兩卷吧,能否借閱給我?那法論、佛論,着實讓我眼界大開,佩服陳先生的學識,因而想要再多學一點。”

王覽的年齡和地位,比陳止可是高的多,過去面對陳止,雖有尊敬,但還是有長輩對晚輩的架勢,可這幾句話是對着陳止的幕僚說的,口氣卻客氣的很。

而王衍則是眉頭一皺,知道有人要插手爭奪了,脾氣就上來了。

但不等老先生開口,其他人也回過神來,對視之後,紛紛出馬,那古優、左廉等人,論位格,其實不合適出來爭,但他們從佛、法兩論中,看出總綱價值,知道消息傳開,那城中的宗師,必然也要聞風而動,什麼郭象之流的一出馬,更輪不上他們了。

倒不如打個時間差,近水樓臺先得月!

只是這一蜂擁而至,卻讓蘇遼目瞪口呆。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見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個弟子吧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時胡作爲,今日奇人舉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導思想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210章 北邊酒宴,南邊兵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豈能如你願!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見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個弟子吧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時胡作爲,今日奇人舉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導思想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210章 北邊酒宴,南邊兵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豈能如你願!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