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

王家宅院的這麼一番動靜,當然瞞不住有心人的眼睛,很快就被人現了,又引起了一輪議論。.m

自魯王府晚宴以來,城中內外都在談論着陳止,談着他的那篇《六國論》,談論着魯王徐老孟趟公等人對他和文章的評價,談論着陳止過去的種種事蹟,當然免不了談及他和王家和琅琊王的交情。

這樣的關頭,王家突然出現異樣舉動,馬上就把人的目光吸引過去了,這衆人免不了又是多方打聽,想知道緣由。

很快,就有消息從王府而後官府中流傳出來。

“是朝廷要有封賞?是給王家的,還是給陳止的?這無緣無故的,哪裡有什麼要封賞的地方?”

“若真是朝廷封賞,這個動靜也未免太小了點,纔有幾個人過來?”

“古怪,太古怪了,但是最近的局勢本就詭異,出現一些反常的情況,也並非不能理解。”

詳細的消息,他們無法拿到,反而更加期待起來。

一雙雙眼睛,死死的盯着王家,就等着謎底揭曉。

“朝廷這個時候派人過來,所爲何事?”

在這關注的衆人裡面,也包括了糜軍,這位權知中郎將,因在王府晚宴上處境尷尬,所以給魯王告罪之後,乾脆離開了。

本來,他計劃好了兩個步驟,想要在晚宴上壓下陳止,未料生了種種意外,計劃難以施行,但他認爲這也只是一個暫時的挫折罷了,待得一切都理順,自可重整旗鼓,但是朝廷突然派人過來,讓他警惕起來。

“徐家和蔡家的人,還是家中嫡子,在宮中當差的人,被派過來通報封賞,朝廷對陳止的見一斑,我之前的那個戰報,怕是要弄巧成拙了。”

搖搖頭,糜軍將手下的幾人叫了回來,讓他們暫時停止動作,等王府那邊的局勢清楚了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很快,隨着王家的準備完畢,徐慮和蔡究組織了些許人手,也臨時搭湊出一支小隊,來到了王府,依照着流程,將諸多信息都宣佈了一遍後,終於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那徐慮抽出了一根卷軸打開,然後就是一通恭贊之言,爲皇帝的一些語錄,在旁傾聽的衆人也知道這部分沒什麼營養,所以只是表面上恭敬,心下則等着後面關鍵部分。

終於,這部分還是念到了,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

“……今有賢才,姓陳名止,彭城人士,朕素知其能,今其人以謀誅匈奴之主,實乃大功,特徵闢以太樂令之位,並加徵北將軍之名,以彰朝廷之志!”

太樂令!徵北將軍!

聽到這兩個名號後,稍微知道里面門道的,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更多的人則是震驚於劉淵之死。

太樂令,這個七品官職背後的意義,前文就曾經提過,此時這王府中的王棱等人聽了,也是暗暗驚訝,但所思所想卻和陶涯他們一般無二。

不過更讓他們意外的,還是那個徵北將軍的名號!

這個稱號,和後世的一些雜牌將軍可不同,在之前的兩漢,徵東征西征北征南,這四徵將軍就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往往都是真正需要征伐的時候,纔會敕封一二,執掌兵馬。

在新漢建立之後,因爲種種原因,四徵將軍漸漸成爲了名譽稱號,其實質權力被四安將軍取代——也就是安東將軍之類的職位。

但即便如此,這個稱號一般也不會輕易封敕出去,因爲若無意外,這個稱號至少也要伴隨陳止半生時間,乃至一生也有可能,這也是榮譽稱號的特點,如果依舊還是實權職位,是不可能輕易封敕給某個人的。

當然了,儘管眼下已經沒有實權了,但這個位置一旦落下來,只要操作得當,依舊可以在軍中扶持一部分影響力。

可以說,這一封敕令,確實很有價值,一個太樂令的官職,昭示了陳止未來的廣闊前程,而一個徵北將軍的名號,更是讓他一下就有了不同尋常的地位。

這就和民間積攢的名望不同了,是實實在在通過國家機器得到的認可,很難被撼動。

所以,在驚訝過後,劉綱就笑道:“這下好了,陳兄你得了一個將軍的稱號,那個什麼糜將軍,也不能將如何了!不過,我聽祖父提到過,徵北將軍的稱呼,其實非常重要,不會輕易與人,這次居然會授予陳兄,還真是讓人意外。”

“其實不算意外了,”趙興卻搖搖頭,眼中閃爍光芒,“你們也聽到那敕令上的內容了,其中提到了,陳兄的功勞可不是斬殺了匈奴小王,而是因爲殺了那個劉韻言,然後運籌之後,將消息透露給匈奴叛賊,最後讓按匈奴賊劉淵斃命,這樣的功勞,換成是馬背將領,就是封侯都有可能,現在只是給一個將軍頭銜,根本不能說意外。”

他畢竟是將門之子,對裡面的道道頗爲熟悉,這麼一說,就把其中的門道猜的差不多了。

實際上,那日皇帝興沖沖的要給陳止封一個爵位,這個提議可是將一衆列卿給驚的不輕,儘管列卿在這之前,都已經有了打算,只要皇帝不太過分,就都捏鼻子認了。

萬萬沒想到,他們還是低估了皇帝的性子。

不是說不能封給爵位,只是這劉淵之死對外宣傳是一回事,但在朝堂之中很多人並不會認可這樣的功勞,你給個官職也就罷了,再給封個爵位,普通的官員一要心生不滿了,況且他們也不願意讓陳家多一尊爵位。

最後,在一番討價還價後,在皇帝的悶悶不樂中,給了一個聊勝於無的將軍頭銜,也算是個妥協的標準。

這些個內情,旁人或許不知道,但通過對局勢的瞭解,還是能推測出一二的,所以趙興有了判斷,陳止也有自己的猜測。

他結果那封敕令,應下徐慮二人的恭賀,就拿讓陳舉去取些銀兩,要借王家之地,擺上宴席,這可不是他喜好排場,而是俗定的規矩。

再說了,這裡乃是王家的場所,是王家的地盤,宣佈了這樣的時,按着樸素的想法,也想沾一沾這喜氣和貴氣,所以纔有賓宴的這個說法。

王棱倒也會做人,在銀兩上沒有客氣,然後吩咐人手,迅去安排,同時將劉淵的消息,傳回族中。

另一邊,見陳止接下了敕令,徐慮和蔡究也放下了心,要知道他們不止一次的聽說過,那些有些名望的名士,拒絕朝廷的官職,乃至做出種種誇張之舉,到時候名士的名聲更上一樓,那些過來傳訊的人,可就都慘了。

現在陳止應下,他們二人的任務完成,人也鬆懈下來,和陳止等人說笑起來,那結交的意思很明顯。

說了幾句,徐慮忽然壓低聲音道:“陳先生,我們再來的時候,還得了陳太僕的囑託,他的意思就是,您在這邊如果名聲已經起來了,就沒有必要非要參加杏壇論道了,咱們也瞭解過了,最近這段時間,您做了不少的事,名聲已經夠響了,其實是離開的好時候了。”

“哦?”

聽着這個囑託,陳止的腦海裡,蹦出來一個詞——

過猶不及。

仔細一想,確實如此,事情展到現在,無論是在開陽臨沂,還是這魯縣,乃至大半個青州,輿論和勢頭都生了偏轉,本來最大的焦點是在杏壇論道上,但眼下卻都被陳止蓋住了風頭,很多大老遠跑過來的名士,本期帶着在杏壇論道上一鳴驚人,現在也不得不暫時蟄伏,積蓄力量。

“這個氣氛和節奏不對,不知道有多少人正憋着一口氣,打算在杏壇論道上和我一較高下呢,這樣動嘴皮子的事,着實沒有多大意思了,既然我已經拿到了官職,雖然只是一個太樂令,但也足夠了,是可以做一些實事的,既然如此……”

心裡有了決定之後,陳止對接下來的行程,這心裡已經有了腹稿,就道:“這事我已明瞭,待得我那書童調養些許,處理一些掃尾之事,就可動身西去,先往洛陽,拜見陳永公。”

徐慮和蔡究聞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二人不妨晚走幾日,與陳先生你一起上路。”

陳止點頭,然後又道:“我等年齡相仿,二位不用這般客氣,今後不妨以名相稱。”

徐慮二人對視一眼,同時大笑道:“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此話一出,雙方親近許多,加上陳歡這一層的關係,幾句話後,就有了多年老友的味道。

與此同時,在這魯縣的另一側,那糜軍將軍也接到了情報,眉頭一皺,一拳頭砸在桌案上。

“徵北將軍?他陳止不過一世家子弟,寫得一手字,作得幾篇文,帶着幾個家丁,擋住了幾個匈奴人,就得了這麼個稱呼!何其不公!何其不公!”

他若是知道,按着皇帝的意思,本來是要給陳止封爵的,不知道又會作何感想,但此時他在一番泄過後,卻還是嘆了口氣。

“讓人手都回來吧,既然陳止得了這個名頭,那確實不是我能動的了,不過……”

他的眼中忽然閃過一點精芒。

“聽說當初京城有人委託姜義,因此才使得兩人生出一點齟齬。”

同一時間,有關陳止受封劉淵身死的消息,迅的在城中傳開,更有一支人馬,帶着消息,朝着彭城奔去!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五百零七章 當勸!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一百六十四章 給我留下來吧!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四百八十五章 陳施主的口氣好大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計成矣!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爲何?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一章 新漢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導思想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
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五百零七章 當勸!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一百六十四章 給我留下來吧!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四百八十五章 陳施主的口氣好大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計成矣!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爲何?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一章 新漢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導思想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