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

盧志聽着就愣住了。

陳止卻繼續道:“盧君先前擔心的幾點,本將也都已注意到了,所以有所注重,但有一點,盧君恐怕是沒有看到!”

“什麼事?”盧志收拾心情,做出了虛心求教的樣子,內裡卻盤算着等會繼續勸,畢竟這次將軍似乎有了鬆動,而孫秀也暫時沒有話來反駁自己,可不能放過這次機會。

但跟着卻見陳止沒有說話,而是起身走到書架跟前,從裡面抽出了一本書,然後就扔到了盧志、孫秀面前的桌上。

盧志與孫秀看着面前的書冊,頓時上心起來,就看着書名思索起來。

《陳氏文錄》?

這書他們並不陌生,是最早一批刊印的書冊。

最初,爲了推廣印刷術,也爲了防止被世家抵制,陳止拿了自己的幾篇文章,整理成一本字數和章節不多的文錄,拿過去刊印發行。

這種事,就像是他在彰顯個人文采、傳播自身名望一樣,世家並沒有太過警惕,加上內容不多,便於刊印,於是順利發行,又有官府免費分發,很快就遍及各處。

現在見陳止拿出這本書,無論是盧志,還是孫秀,這一個世家、一個寒門的代表,都希望找到背後的含義。

在舉子下鄉的這個問題上,他們相信陳止的每一個舉動,都有其意義。

“莫非是文錄中的哪篇文章,正好涉及到這個問題,給出瞭解答?”

這個想法,同時出現在兩人的腦海中。

這可不是他們無緣無故的瞎想,和其他人的文錄不同,作爲徵北將軍、幽州刺史的陳止,他的文章不似尋常的名士那樣只是空洞的探尋論道,恰恰相反,文錄中收錄的幾篇文章,往往代表着陳止的某些思想和政策傾向。

其中最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無疑就是《師說》與《六國論》這兩篇,前者表露出陳止對於教化之道的看法,後者則涉及到諸多對外思想。

除這兩篇之外,文錄還收錄了陳止在《齊民要術》中對於農事的幾點看法,以及對農人、佃戶的主張,約莫三章內容,剩下的一些章節,就是節選自《大典》,典藏之文被摘錄出來,組合成一套書,關於儒家、道家的文章爲多,體現出一定的執政思想。

這兩年,不少世家和寒門的士人,都將《文錄》買來研究,對其中幾篇文章更是研究透徹。

現在兩人一回想,就覺得好幾篇文章,都涉及到了有關選拔人才、教化百姓的問題,只不過零零散散的分散在不同的句子裡。

“這次回去,得讓族中將文錄中相關的內容挑出來,組合完整,說不定可以看出將軍的本意!”

正當盧志這般想着的時候,孫秀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對,主公既然已經談具體問題了,就不該打啞謎,莫非問題不在文章之中?

兩人就這麼左右推敲,不敢貿然開口,大堂裡一下子就安靜下來,安靜的有些尷尬。

陳止見狀,開口說道:“我是說,這本書是刊印出來的,背後涉及到印刷術,你們肯定了解,前兩年,這印刷術也給世家帶來了不少的錢財。”

印刷術!

頓時,孫秀和盧志都明白過來,意識到陳止爲何拿出這本書了,敢情是自己想岔了,不由有些尷尬。

但緊接着,他們又想到了印刷術的問題,隨即,盧志的臉色又不好看了。

印刷術的興起,和陳止的推廣脫不了干係,其人還在代郡的時候,就拿出了相關技術,還希望世家能夠加入進來,共分利潤。

可惜,代郡世家出於階級本能,對之抗拒,於是便只有陳止獨自推廣,刊印了些文書,只在代郡內流傳,出了代郡,哪怕是幽州,亦被壓制,明面上不怎麼流通。

可等陳止掌握幽州,入主北地,再次推動了印刷術的發展,情況就不一樣了。

實際上,就算陳止不推動,私底下的小作坊也已經遍佈各處,初具規模,而當他倡導幽州官方刊印的時候,被他剛剛征服的世家爲了表現順從,紛紛加入進來,想借此討好陳止,那個時候,世家的階級本能,更多的是要延續家族,其他的原則都可以放放。

再怎麼說,陳止也是根正苗紅的上品名士,歸順這等人物,不丟人。

起初,效果斐然,印刷術於刊印物的流通,讓世家得了意料之外的豐厚回報,但等他們剛有點興趣,情況就急轉直下,小作坊如雨後春筍一樣拔地而起,搶佔了低端市場,讓幽州官方的刊印只能在世家圈子裡流轉,這下子利潤可就稀薄許多了,成了雞肋。

另一方面,低廉圖書帶來的知識擴散,開始引起世家的警惕。

陳止的話在兩人身前響起:“印刷術傳播之後,很多小作坊出現,他們的印製可以說是粗劣,但是數量衆多,每冊的價錢越來越低,接觸書冊的人羣越發擴大,要不了多久,這讀過書的人,就會超出一定數量,那要如何約束這些人?”

孫秀眼中一亮,稱讚道:“原來如此,將軍的文武舉法,正好給這羣人一個盼頭,讓他們知道每年都有個中舉的機會,這次不行,還有下一次,年復一年,總有指望,於是就會讓人費盡心機去晉身,安心讀書爲學了,被禁錮在家鄉,不會四處流竄”

盧志也明白過來,但這心裡多少還有點埋怨,在他看來,這印刷術也是將軍您倡導的,讀書人多了,一個控制不住,沒法當官,就滿天下的亂跑,不知道要成爲多少反王的謀主,結果又是你出主意來約束他們。

他自然不會知道,印刷術的普及、知識壟斷的崩潰,知識向下層階級蔓延,是歷史的必然趨勢,與其放任局面自行發展,倒不如現在就動手加以約束。

當然,更主要的是,知識壟斷造成的惡果,在這個時代已經逐步體現了。

不管盧志如何想,也不得不承認,陳止的話很有道理,文武舉法確實是個將學有所成、精力旺盛、偏偏無處晉身的寒門讀書人,約束起來的好辦法,只是……

“再讓他們去各地,給百姓宣講,就有些過了吧,百姓未曾爲學,不見有什麼志向,往往趨利避害,知道得多了,反而不好控制。”

陳止卻道:“正要讓百姓習慣從舉子的口中獲取消息,只要有了這個習慣,些許隱患,根本不足爲慮!”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國尚且不可擋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終章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議,戰已起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國尚且不可擋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終章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議,戰已起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