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

“什麼?特使正官是廷尉正張若?庾亮只是從衆?這是怎麼回事?”

另一邊,趙興也從陶涯等人口中得到了消息,頓時這臉色就不好想到張若過去的名聲,再想到那日城門之外,自己在陳止面前一副內部人士透露消息的樣子,他這臉就有點紅。..

傳了假消息了。

“先去給陳止說一聲情況,再把張若的事跟他提提,算了,我親自過去吧。”趙興說着就要出門,但旁邊的僕從卻提醒道:“少爺,陳公子已經被特使召去問話了。”

“什麼?”趙興聞言,停下腳步,露出思索之色,“讓陳止過去問話,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是其他人還好,可張若可是有名的軟硬不吃,他來審案斷案,結果如何真不好說,必須儘可能的提醒陳止!”

想到這裡,他對那家丁吩咐幾句,那人就急急離開。

等人走了,趙興又思考起來。

“既然庾亮也來了,不如拜託關兄了,他與庾亮交情不錯,經過了王彌的事,雖然文簡嘴上不說,其實心裡對陳止也有些服氣了,否則斷然不會不取百里劍……”

………………

陳止還不知道,朝廷特使的主導者並非御史,而是位廷尉正,而他所乘牛車,已經駛到了郡守府的門前,趙興派來的人是註定無法趕上了。

不過,陳止已經從特使的舉動中,察覺到了反常氣息,有着自己的打算。

“無論這特使是什麼意思,但我確確實實是救了人,這個事實怎麼都改變不了,既然來妨瞭解下特使的態度,說不定能窺視出新漢的朝政情況,地方上家族對朝政的理解,終究有侷限性,多是經過粉飾後的情形,真正的朝堂情形往往和宣傳的大相徑庭。”

想着想着,他走入郡守府中,早有皁隸等在那裡,一見陳止過來,就上來行禮,然後恭敬說道:“陳君子,幾位天使都在後堂等候,因涉及案件,郡守不便在場,讓我過來引路。”

“郡守居然不列席?”陳止有些意外,但還是跟了上去。

等到了地方,皁隸行禮後退去,陳止則眼面前的這個後堂。

說是後堂,實是基於前邊的衙門而言。

新漢朝的郡守有署理民事之責,縣衙門處理不了民事刑事,會被拿到郡守衙門處置,所以佔地不小。而所謂的後堂,也不止一個堂,共有三堂,兩小一大,同樣也有署理之能,用來處理那些不宜公開,或者繁雜之事。

朝廷特使佔據的,正是三堂中的一座小堂,光從外面,堂門也是頗有氣勢。

陳止整理了衣衫,邁步走入,一走進去,就見堂中兩側站着一名名孔武有力的護衛,裝扮一致,神色嚴肅,這麼一站,就有股肅殺氣息散出來,讓人不自覺的就會畏懼,若是有人逼問,難免吐露真言。

廳堂的最裡面,有四人端坐席上,一名不苟言笑之人坐於中間,邊上跟着個英俊的年輕人,後者正笑着,輕輕點頭。

餘下兩人所在之處稍微靠外,二人身前放着桌案,案上攤開書冊,正拿着筆等待記錄。

這樣的佈置,一眼就能次。

“彭城陳家陳止,見過諸位。”陳止走上前去給幾人行禮。

那年輕人就笑道:“陳止,這位乃是廷尉正張若,我等朝廷委派,來此調查王彌之事,我爲庾亮,爲直事侍御史,協助張正調查,讓你過來,你應該知道原因,就是要問一問那天所生的事情,你最好如實相告,不要參雜其他心思,知道了麼,要知道守本分。”

廷尉正?這和趙興說的可不一樣,不是說御史帶隊麼?不過這個御史庾亮的口氣,好像有點不對。

陳止表面不動聲色,又道:“見過廷尉正侍御史,在下當知無不言。”

“陳止。”

自從陳止進來就沒有出聲的正使張若,這時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有些低沉,但字字清晰。

“王彌襲擊那天,你人在場,還親自動手誅殺了幾名惡賊,連賊王彌之死,都和你有關,本官希望你能將事情的過程,原原本本說上一遍,將記着的都說清楚,從抵達臥冰樓的時候開始說起。”

這種公事公辦的口氣,陳止並不陌生,要求也不過分,而記性本就是他的強項,就不推辭,就從抵達臥冰樓開始,將樓中生的事都敘述了一遍,其中包括了和關先等人的接觸,不過對話的內容,就沒必要詳細說明了,表達個大概意思即可。

敘述的中途,張若不時會對就一些細節詢問,而庾亮卻只是笑着,也不,也不問細節,彷彿只是個旁觀者,只是陳止注意到,他的笑容並不真切。

等陳止講到自己突然暴起,先滅一賊,又在王彌面前聲東擊西,從兩個賊人手上救下諸葛言的時候,張若露出意外之色,着重詢問了兩句,讓邊上兩人記錄了一下。

架勢,陳止就知道,這人事後會從其他途徑驗證自己的說法。

等話說完,提到王彌自殺的問題,張若的眉頭皺了起來:“王彌因你的喝罵自盡,我在來之前就有了解,不過裡面有頗多疑點,需要你將當時說的話,大致描述一下,事後我會找當時在場的人求證。”

陳止聽到這個要求,沉吟了一下。

在這之前,無論徐輝也好,諸葛言也罷,都反覆說過,呵斥王彌的那些話,可能會有隱患,因此壓着相關傳聞,結果這位特使一來,就讓陳止着重講解。

面對這種明確的要求,陳止當然不會語焉不詳,否則的話,原本沒有問題都會讓人覺得藏着問題,所以他也不含糊,索性就事無鉅細的敘述起來。

說都說了,也沒必要模糊,憑着強大的記憶力,陳止將自己和王彌的話,一字一句的說了出來,沒有半點錯漏。

張若庾亮初聽的時候還不覺得什麼,等陳止說了一半,二人頓時就品出味道來了,都露出了詫異之色。

一是驚異陳止的記性,二就是意外他所說的話了。

聽到後來,張若眉頭緊鎖,明顯在想着什麼,但沒有打斷陳止,等後者說完,張若才深吸一口氣道:“這些話,你記得倒是清楚。”

陳止敘述的時候,時刻注意着兩人表情,估摸了一下二人的性子,聽到這裡就回道:“在下自小這記性就好。”

“我先把你說的都記錄下來,等求證無誤,就以此爲準繩,來進行調查,”趙若還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但說完這些,忽然又道,“你呵斥王彌的這些話,是自本心?”

陳止點頭稱是。

張若就說:“這話中有些犯忌的內容,不過有些不無道理,你說王彌起兵之前,並未制定章程,此言不假,這也是賊寇最惡之處,根源就是破壞律法,乃萬惡之源,既然這是你的真心實想,那說明你對法家研究的不錯,你也不用擔心,這些話是駁斥反賊流寇的,本官不會追究,這次只涉王彌之案,不問其他。”

這回答讓陳止略感意外,他本以爲事先得到的消息有誤,還覺得這個廷尉正不好相與,未料竟是個通情達理的人?但旋即他就明白過來,意識到這個張若,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了。

“這是個純粹的法家之人,是真正的皇家利刃,以法而行,以法詢世,所以分得清主次,他說這些話,雖有欣賞我的觀點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爲了不讓事情複雜化,防止查案時節外生枝,對他來說,完成上命乃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都可以忽略,都可以不過問。”

明白了這點,陳止頓時就意識到,只要自己配合查案,那這個張若絕不會對自己不利。

“既然如此,我就不攙和進去了,那賊人背後的勢力,就交給朝廷頭疼吧,當然,前提是他們能查的出來。”

正當陳止覺得差不多可以離開時,庾亮卻突然開口了——

“陳止,據我所知,你擅自接觸了關押的賊人,怎麼?你也想查案?以爲自己無所不能?這手伸的有點長了。”

“嗯?這話裡有刺啊。”陳止眼神微動,視線落在庾亮身上,仔細打量起這個人。在他的記憶中,這人在原本的歷史中,也曾留名後世,但並非好名。

庾亮不等陳止迴應,就自顧自的笑了起來,繼續說着:“我這個人,只要接了上命,就一定要全力以赴的完成,聖上將調查武鄉侯世子遭襲一事交給了我,那我就不能不盡心,因此不得不提醒你一句,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他本是隨意坐在席上,但說到這裡,突然直起後背,整個人氣勢大變,有種凜然之意,直視陳止,鄭重問道:“你可知自己犯了幾錯?”

陳止頗爲錯愕。

我犯了幾錯?這人在說什麼?

可惜不等陳止詢問,庾亮就伸出手,豎起三根手指。

“你駁斥反賊的時候,妄言世家,妄議律法,此乃第一錯;然後是擅入要犯之地,目無法紀,此第二錯;最後,你自以爲名大,爲謀高品,胡言亂語,胡做文章,做出格之事而不知收斂,此乃第三錯!有此三錯,我就是把你拿下也有理由!你想養望,就老老實實養望,不要處處都摻上一腳,你沒有這個資格!”他的聲音越來越高,最後更是語氣森嚴。

正常人被庾亮這麼毫無徵兆的一說,配合他的身份地位,就算不嚇得心驚膽戰,也得方寸大亂。

可陳止卻眯起眼睛,心底泛起不快,人,只覺得莫名其妙,沒想到那肅古板的張若通情達理,倒是這個毫不相干的庾亮出言警告。

他無緣無故說出這些,又是警告又是威脅,好沒來由,總的有原因吧?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二百一十八章 善惡在行在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壓漢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五百五十八章 驅民攻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縣陳已知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
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二百一十八章 善惡在行在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壓漢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五百五十八章 驅民攻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縣陳已知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