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主公,此言何意?”阮豹聽着這話,就有些疑惑,“難道現在就要與那陳止交戰?”

他作爲王浚手下有數的大將,是知道幽州軍的一些總體規劃的,畢竟這戰爭可不是兩個人打架,一拍腦袋就能做出決定,然後揮動拳頭。

戰爭,前線打得是人命,後線拼的是後勤,而無論是哪一個,都要提前就進行動員和準備,有的時候,要攻伐一個地方,更是要將所需的物資,提前運送過去,構建幾個後勤不給的中心。

而代郡,正是幽州軍規劃的重點,是整個軍事計劃裡的關鍵環節,相關的戰略佈局、進攻計劃早就都在進行中了。

這其實也不算特殊,幽州這片地方,北邊和東邊都是異族,南邊是混亂的冀州,遍佈流民、江都王軍、祖逖軍和石勒的兵馬,而西邊就是不受控制的代郡,再往西則是大體上有敵對意思的匈奴,哪個方向都有用兵的可能,所以這進攻計劃,其實都在做,這些幕僚、將領,沒事就要從這幾個方向挑一個出來,當做假想敵進行操練。

不過,即便是四方出擊的進攻計劃裡面,陳止所在的代郡,依舊是最靠前的那個,原因阮豹也很清楚,一方面是這個地方就處於幽州地界,雙方之間有着根本矛盾,另一方面,則是代郡的壯大實在是太迅速了,幾乎幾天就有一次大變樣,各種各樣的消息不斷傳來,莫說王浚了,就是阮豹聽着都心驚不已。

實際上,之前領兵攻伐代郡的時候,阮豹就感嘆於對方的強勢,隨後一敗塗地,回來之後主動請罪,若不是自己確實有些本事,身邊也有些家族、姻親勢力幫襯,軍中還有親信,王浚也看重自己的經驗和過去的功勞,只是之前的那次慘敗,就足夠讓他吃一壺,乃至直接丟官的了。

實際上,當他兵敗歸來,狼狽不堪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人提出這個建議了,其中不乏有王浚的本家。

畢竟阮豹掌握軍隊,這裡面的權柄、油水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衆人早就盯着呢,好不容易有個理由,總歸是要發作的,更不要說,這次兵敗,還讓王家的後起之秀王趕失陷在代郡,生死不知,反倒是他阮豹損兵折將的回來了,對他不滿的人自然很多。

另一方面,攻伐代郡的失敗,也讓幽州損失了不少人馬,他們或者戰死,或者成爲俘虜,餘下很多則是逃兵。

於情於理,阮豹都該爲這次的損失負責,甚至連段部鮮卑都有微詞,派人傳達了一些意思,畢竟他們損失了一個段文鴦,偏偏還無從報仇,也是憋着一肚子火想要發泄。

但就在這四面楚歌的局面下,王浚卻是將這事輕輕拿下,給了阮豹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讓他帶着兵馬東去平州,平息了那邊的一場騷動,也算是暫時壓下了各方聲音。

這件事,也讓阮豹格外感恩,有誓死效忠的念頭,同時他也很清楚,幽州與代郡必有一戰,希望能這第二次的攻伐中,洗刷戰敗的恥辱。

但是,他着實沒有想到,王浚會挑選在這個時候。

“平州的局面剛剛穩固,同時咱們的糧草也還都沒有運送完畢,在西邊的兩個郡,也還沒有準備齊全,再者說來,那小麥也要隔着幾個月才能豐收,之前制定的計劃,是等小麥成熟,在攻伐代郡的時候,劫掠一番,充盈府庫……”

耳中聽着阮豹的疑問,王浚卻淡然的擺了擺手,說道:“準備充分再戰,自然是最理想的情況,但我等準備充分了,他陳止恐怕也準備的差不多了,你看他如今的氣象,糧食豐收是肯定了,再加上商賈來往,幾個產業出產和運輸,恐怕錢財是要大豐收了,而且兵馬也在整編,聽說都開始修整官道了!”

說到這裡,王浚的臉上露出了由衷的憂色,沉聲說道:“而且,那陳止也不是傻子,否則也無法開闢如今局面,恐怕也早已預料到,我會趕在收麥前後用兵,必然有所針對,說不定最近幾日就會調動兵馬布防,既然如此,那便出其不意,此時就攻打!也防止節外生枝。”

“莫非,”阮豹心中一動,想着剛剛得到的情報,“主公是擔心匈奴那邊會有動作?”

“匈奴、鮮卑,皆豺狼之性,”王浚沉吟了一下,最後斬釘截鐵的道:“但真正讓我做出決定的,還是時機!”

他站起身來,走向窗邊。

“之前我因爲棘城的事,威望有些受損,於是一些小魚小蝦都以爲看到了機會,平州和幽州都有暗流,我不得不奔波於平息,但現在這些人都被按下去了,短時間內不會再有異動,北邊的慕容還在擴張,與幾個部族狗鬥,南邊石勒、江都王對峙,而祖逖不會主動侵襲,匈奴國則限於內鬥,劉聰、劉乂彼此牽制,劉曜這個頗有威脅的人,又領軍北上,聽說是去鎮壓一夥叫做柔然的鮮卑叛奴,整個大面上的機會,可以說是稍縱即逝!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所以,你覺得勝算如何?畢竟你是親自與代郡兵馬過過招的。”

感受到那話中的意志,阮豹只有報以服從,然後說道:“以咱們幽州的兵勢,若是集中起來,那相信便是那陳止將城頭擺滿單梢砲也是無從抵擋,更何況,這大半年以來,他還賣掉了幾臺,其他勢力也都蒐集了此物的情報,知道了弱點所在。”

“那就好!”王浚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笑道:“聽說那陳止將有子嗣,這也是個好時機,我正好給他送上賀禮,希望他會滿意!”

不錯,這在王浚的心裡,其實也是一個機會,因爲陳止爲了照顧家眷,難免有所分心,因而天時地利人和,皆有涉獵。

“我等的準備固然還不齊全,但他陳止同樣不會做好準備,相比他一個郡的力量,我集中兩州的人力、物力,難道還會不敵?傳令下去,迅速調配兵馬,正好讓棗嵩在代郡迷惑陳止!”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漁翁,兩王立關中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羣起瓜分第十一章 書則一字已見其心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五百四十一章 厭則整編不顧閥,心腹歸來又兩人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七章 心中搖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二百五十一章 此人好夢中爲學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農納匠,減稅分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納傳譜,貧僧明法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漁翁,兩王立關中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羣起瓜分第十一章 書則一字已見其心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五百四十一章 厭則整編不顧閥,心腹歸來又兩人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七章 心中搖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二百五十一章 此人好夢中爲學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農納匠,減稅分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納傳譜,貧僧明法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