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

在很多人看來,如今的天下局勢,已經到了混沌將明之時——

本就是天下大亂的格局,按照過往的經驗,那肯定要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割據和攻伐,然後纔會有人收拾河山。

當然,在很多人的心裡,還是難免覺得,這個最終出來收拾河山的人,大概還是姓劉,這都不是忠心之故,而是很多人經歷了之前的種種,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式。

不過,現在的局面確實比較複雜,原因就是朝廷其實有了兩個,兩個之間還相互對立,彼此都想要削弱對方的正統性,再加上很多地盤已經被其他人實際掌控,也在刻意的削減、甚至醜化朝廷的名聲,因此隨着時間的推移,朝廷的威望越發跌落,在很多地方,甚至呈現斷崖式的跌落。

與此同時,各地的不同勢力相繼崛起,各領風騷,看起來頗有一番東漢末年、羣雄並起的局面。

“但那是以前!”

茶館之中,衆多聽客未作一團,聽着最裡面的那個富態書生說着話本。

“在那幽州尚未出兵之前,這天下之間,可以說是羣雄紛爭,只可惜啊,他們生不逢時,與陳都督生在同時,這便沒了機會,諸位且聽我來分說,那南北東西的兩家朝廷且不說,就說這各方的那些個羣雄,也都是叫得上名號的!”

那聽的人裡面,就有人起鬨道:“黃生,你倒是說說,都有哪些人!”

這個被稱爲黃生的人笑道:“正要說與諸位,卻說這原本的羣雄,多數都是漢家,但也有那胡人,咱們平州就有一家。”

原來,這茶館是位於平州的一個縣城裡面,這平州本來是胡人居多,漢家較少,但自從科舉開啓,便有不少士人來此,這士人往往還有僕從、佃戶,帶着一併過來,中原稱之爲闖,慢慢的這各個縣城裡,漢家人的比重都增加了很多。

而茶肆、酒館,往往就是他們喜好聚集的地方。

“你說的可是那宇文氏?”人羣中,又有人接話了,跟着就發出了嗤笑,“那宇文部不知好歹,當年他們走投無路,冠軍侯好心將他們收留,沒想到這羣人終究是喂不熟的狼崽子,最後還要噬主,結果卻葬送了部族!”

“這位兄弟說得好!”馬上就有人笑了起來,“聽說那宇文部如今的貴族,都被拉到礦山去挖礦了,也算是求仁得仁。”

又有人冷哼道:“沒將他們都宰了,已經算是便宜他們了!”

不過,無論是什麼態度的人,都能品味出他們話中的那一縷自豪,因爲如今這平州,他們漢家人,哪怕只是佃戶和農夫,那也是一等一的上等族人,只要沒有作奸犯科的,都可以參加科舉,未來有做官的機會。

相比之下,那些胡人想要參加,可就困難的多了。

而他們在這城中,其實族羣人數還不算多數,卻一個個都格外自信、不會畏懼,就是因爲各地皆有玄甲軍的兵營,只要發生了胡漢紛爭,那麼不用多言,都會向着漢家之人,除非是那些入了編戶齊民的胡人。

“兄臺說的不錯,”那黃生這時開口了,微微一笑,“只是卻非宇文部族,此部當年爲冠軍侯守門,便已將命脈交出來了,後來還敢反叛,完全是自尋死路,其勢本就是幽州延伸,算不得一家,在下這次要說的,乃是那平州東南邊緣的一家。”

有人馬上就明白過來。

“段部?”

“正是那段部。”黃生輕輕點頭,“諸位且先莫失望,覺得乃是小生胡說,那段部按說也有一番氣象,段疾陸眷病死之後,段匹磾爲其首領,本也有左右逢源的機會,奈何幷州事直接便將其人下住了。”

這人說完,人羣中就響起了歡快的笑聲,然後有人就道:“那我就知道了,你接下來必然又要說那幷州匈奴、草原的拓跋與慕容,但這都是老事了,誰人不知?也要你來介紹?”

黃生聽着也不惱怒,反而點頭道:“正是這幾家,除此之外,還有那遠遁漠北的柔然部,但聽着諸位,卻是沒有多少興趣的,那咱們今日就不說這些了。”

便又有人道:“那是要說中原羣雄?是說河北石氏,還是蜀地李家啊?”

“也不說這些,”黃生這麼一說,不少人都驚訝起來,隨後就聽他道,“咱們今日且說科舉,不知諸位可曾聽聞,那第二次的科舉,明年便要舉行了。”

“自是聽說了。”

馬上就有幾個人回覆,多數還是書生打扮。

那黃生就笑了,說道:“既然如此,那諸位可知道,此次科舉,是要分科目的,諸位可是想好要考哪一科麼?”

“還要分科目?”幾個人對視了一眼,都是滿頭霧水。

黃生輕笑點頭:“自是要分的,你們去學館一問便知,這卻不是我可以置喙的,今日提起這個,其實還是爲了講一講這科舉之事,對南邊中原各方的影響。”

說着,他頓了頓,纔對周圍的人說道:“諸位既然不願意聽那羣雄之事,那不如就說說羣雄地盤上,因爲這科舉事,而起的一些趣聞。”

他這麼一說,果然有不少人感興趣起來。

“哦?早就聽說你是從南邊來的,見多識廣、博聞強記,那邊說說吧。”

在衆人的起鬨聲中,這黃生喝了一杯水,清了清嗓子,這才說道:“若說科舉的影響,便要由近及遠,先從咱們身邊的說起,想來在場也有不少人,乃是從冀州遷徙過來,當知道這科舉事,在冀州那掀起了多大的波瀾。”

“不錯,”人羣中就有人接話,“那石勒在冀州倒行逆施,又有許多羯人殺人成狂,壞田造廟,逼着很多人背棄祖宗,但凡有些志氣的人,無不痛恨此舉,得知都督倡導科舉,便紛紛來此。”

“正是如此!”黃生點點頭,然後笑道,“其實不止如此,諸位只是看了這兩年的影響,卻不知那冀州已經有不少宗族,看出都督府倡導科舉,乃是長久之策,於是已經從族中挑選出讀書種子,讓其他各房供養其讀書!諸位可知道此舉意味爲何?”

馬上就有那精明的人明白過來。

“這是那宗族大姓,想要更進一步,成那世家啊!”

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馬圍使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羣起瓜分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
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馬圍使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羣起瓜分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