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

蘇遼聽得此言,就知道面前的這位,是有自己主張的,行事不好多涉,所以也不多問,遂轉變話頭,說道:“既如此,少君可有什麼需要在下去做的?”他從剛纔陳止的反應,也了,陳止固然是有了決定,但對洛陽的形式瞭解不多,至少不知道這左嶽書院的來歷。.m

陳止也不避諱,笑道:“還請圖清說一說,這書院來歷,我初來乍到,所知不多。”絲毫也不以爲意。

圖清乃是蘇遼的字,被直接稱呼,暗示親近,蘇遼心中歡喜,趕緊就說道:“這左嶽書院據聞乃是源自左使丘明,承春秋三傳之說,隨宣武而至,紮根洛陽三十餘載,根深葉茂,在諸多書院中,亦可列入前十之數,其當代山長楊木,乃是弘農楊氏之後!”

“好傢伙,這來歷可真是了不得了!這個道統,當真非同凡響!”

在旁聽着的陶涯劉綱等人,一個個都不由咂舌,光是聽這個名頭,就知道這個書院非同小可了。

《左傳》作者左丘明傳下來的道統,這個身份可是不一般啊。

自來學儒,都繞不開傳,當時那麼多的經學大家,名揚四海,受萬人敬仰,但若是不那就理解不了經,若要懂傳,就須讀注。

這一個學術體系下來,這傳的地位自是清晰,乃是承上啓下的關係,從這個角度來座左嶽書院,其意義非同小可。

而更讓人吃驚的,還有那書院山長的身份。

弘農楊氏。

這亦是當世大族,深耕關中,底蘊深厚,其先祖楊敞,以西漢霍光的長史官起家,取太史公小女,在霍光廢帝貶爲海昏侯的時候,那尚書令的奏文中,都提到了楊敞的名字,其後人楊震楊彪等人,以位列三公,論資歷與那四世三公的袁氏相同,還世傳儒學,那楊震乃其時大儒,博學甄徹,靡道不談,人稱關西孔子。

孔子那是何許人也?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能被人以孔子類比,可見其能。

而楊彪亦是有名,歷任司空司徒太尉太常,其子楊修,更爲後世多知。

如此楊家,在北方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不亞於琅琊王氏,甚至在十年前,其勢頭更是遠遠凌駕於王氏。

乃至當今之世,還有三楊之稱,說的就是弘農楊氏的三位頂樑柱,爲楊駿楊珧楊濟三兄弟,在宣武將北方重新納入大漢版圖後,這三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頗受宣武楊家順勢崛起。

時至今日,楊駿已然作古,而楊珧則早就告老還鄉,聽說如今在家中爲學,教育後生,唯獨楊濟最近剛剛致仕,但在東海王之事後,朝廷權勢洗牌,又有勢力將這位元老推出來,據說乃是新任太尉的有力人選。

如今,其人已經抵達洛陽。

這等顯赫世家,其傳人坐鎮傳承自古的書院學派,只要稍微一想,就知道不可怠慢,但更不好應對,一個不好,熱鬧了對方,那就是無窮禍患了,尤其此地還是京城帝都,更多諸多變數。

劉綱感慨起來:“不愧是洛陽啊,這隨便來了一個人,背後就有這等背景,就是不知道這來人到底和那位山長有何關聯,是代表着書院,還是他個人前來的。”

他的話也說到了點子上。

這也是衆人擔心的地方。

大致瞭解了情況後,陳止就道:“現在想這麼多也沒有用,先讓人進來吧,問清楚來意,纔好分說。”

在他的建議下,那位來訪者很快就走了過來。

這人果然如門房所言那樣,舉止言行都很有風度,容貌更是英俊,只是個頭稍矮,但絲毫不見風度。

他揮舞着大袖,來到陳止跟前,順勢拱手道:“在下齊直,爲楊師第三弟子,早就聽聞入夢君的大名,知君來洛,情不自禁,是以過來拜訪,還望恕罪。”

“原來是齊兄,裡面請。”

陳止請來這進來,來到正堂分主客坐下,他的幾位友人也分列兩邊,各自坐下,因爲不是朝廷來人,是民間的交流,自是沒有那麼多規矩,連蘇遼都坐在一邊。

陳止從蘇遼的臉上,辨別出來,這位來客齊直,似乎讓他鬆了一口氣。

齊直坐下來之後,與幾人見禮,談笑幾聲,接着又道:“冒昧來訪,着實有些汗顏,只是我正好就住在左近,想着入夢君估計很快就要前往城中了,到了那個時候,想要再拜訪,可就不容易了。”他的話,顯得人頗爲豁達。

之後這人就普通的閒聊,談天說地,倒也與衆人頗爲投機,連蘇遼都鬆了一口氣,覺得確實只是普通的拜訪,大概是說上幾句之後,就會離開了。

其他人也是一般想法,而且這齊直人又有才,說話又好聽,一番論述下來,衆人都不由歡快起來。

但說着說着,齊直忽然提到一事:“說起來,入夢君此來,乃是爲了接掌太樂令,這個位置可不好做,涉及諸多,還關係音律之事,自從前任下臺後,就空缺許久,不知閣下可有應對之法?”

“哦?”陳止聞言,心中一動,不由笑問,“這事着實未曾細細思量,我本在那青州,準備參與杏壇論道,誰知朝廷下旨,方纔接掌此位,到現在都還未理清內裡關係,就算再說其他,就更是力有不逮了,只是聽聞此職乃是執掌妓樂郊祀,又是太常麾下,想來是偏向於禮儀的,潛心瞭解,當可無憂。”

“非也,非也,入夢君這是將事情想簡單了,”齊直卻搖了搖頭,正色說道,“如今這太樂令,哪裡有那麼容易坐,否則也不會空缺許久了,蓋因如今這洛陽城郊,書院聚集,各有所倡,各不相服,常有爭吵,但皆爲君子,豈能動手,是以多從各方比拼,其中就有那棋藝與音律,時常會鬧得不可開交,這太樂令就多有裁決之責,有時還要開壇講律。”

“哦?這麼一聽,還真是問題不小啊。”陳止點點頭,故意做出憂愁之色。

那齊直見了,微微一笑道:“對了,過去聽聞入夢君的書法文章,都是一等一的,不知道這音律之道如何?可否展現一二?你也知道……”他這邊還在說着,眼底卻露出得意之色,此番前來,本就有試探之意,直到此刻,方纔顯露,就是算到陳止在音律上,或許並不擅長,畢竟人力有時而窮,一個人豈能樣樣精通?

未料,他這念頭尚未落下,陳止就笑着對陳舉吩咐道:“取琴過來。”

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百一十六章 當時我就料到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們先動的手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 除夕快樂!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個弟子吧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二百三十五章 棋盤內外勢皆轉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
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百一十六章 當時我就料到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們先動的手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 除夕快樂!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個弟子吧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二百三十五章 棋盤內外勢皆轉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