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

慕容治下,曾有三部叛亂,時慕容皝領兵在外,恰在歸途,被叛部圍困,卻臨危不懼,領軍廝殺,衝出重圍,當夜便集結周遭兵馬,一舉蕩平三部,平息叛亂。

又曾與兄求學洛陽,遊歷北地,見聞廣博,歸部之後廣納漢家名士,衆農耕,倡器械,賞罰分明。

……

當陳止翻看那本《慕容皝》之後,瞧着這一條條、一件件,便又忍不住感慨起來。

他手上的這三本書冊,其實是密諜司總結編寫出來的,是按照陳止的交代,將周遭幾個主要勢力、部族的人物都總結出生平、情報彙總起來,爭取能做到一人一本書,然後一個部族的人歸到一類,這樣更爲全面,而陳止要查閱的時候,也就更加詳實。

眼下三本書冊,便是屬於慕容部的情報,都是被連夜謄寫出來,直接送過來的,眼下陳止佔據幽州,雖然還在整合,並不能將整個州的力量調動起來,但眼下能爲他所用的人力物力,也是非常驚人了,連夜謄寫,從代郡帶過幾本情報書冊,只不過小事。

但看過兩本之後,陳止卻是感慨連連。

“這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人,都不是簡單易與之輩,這一點我早在前世就有所體會,賢名、兇名、能名、惡名,沒有一個是簡單可以留下來的,甚至就連那些蠢名、傻名,往往背後也有緣由,不是說你是個傻子、傻得驚人,便可名留青史,一直到兩千年後還有人惦記,地位不夠、機緣不足,傻到驚天動地也別想留名,而若是利益牽扯,哪怕只是情商不夠,也會被後人污名,說是先天弱智。”

手指在手邊的三本書上敲了敲,陳止的目光落到了最後一本上。

《慕容仁》。

密諜司是秉承着陳止的思路建立,雖然在探究地方高層的決策時,比不上十二生肖摺紙,在及時性上更是差了很多,但人手足夠,越發正軌,更有諸多人才,分門別類的整理、歸納,甚至還有近似於社會學、心理學的人物坐鎮,所以整理出來的情報,在大體上是非常完備的,涉及方方面面,很多當事人自己都忘了的事,在書冊裡都有記載,比如某某在某年某月某日,虐殺了一個小動物,體現了什麼樣的心理。

這麼多的內容羅列起來,自然每一本的頁數都不少,更何況還都在不斷的“更新”,但比較起來,還是那本《慕容廆》最厚,畢竟是經歷諸多的慕容單于,金戈鐵馬半輩子,這生平豐富至極。

相比之下,那本《慕容皝》的就只剩下一半了,但考慮到他的年紀和資歷,這一半的頁數,其實非常難得。

“慕容廆當初年少威武,立下不少功勞,但隨後遭逢大變,外出流亡,自後回返部族,振興族人,活脫脫一個王子復仇記,慕容皝可沒有經歷這些,雖也有戰功,但到底都是生在慕容廆的羽翼之下的,能有半本厚度,着實不簡單,三人之中,慕容仁的內容是最少的,也是最爲乏善可陳的,多數還是客套之言,真假虛實難辨,恐怕有濫竽充數的嫌疑。”

這最後一本《慕容仁》則只有《慕容皝》的一半,陳止翻了一下就見底了,裡面描述的也是一些部族少將軍的常見項目,比如領軍劫掠、帶頭衝鋒、坑殺俘虜,別說和慕容廆的經歷比,就連和慕容皝比起來,都太過遜色,因而內容乏善可陳,也就顯得單薄了。

“不過,說是單薄,可放到中原世家子弟裡面,還是足夠看的,中原世家,早就馬放南山,武備鬆弛,沒有來三國時期,以及宣武北伐之時的朝氣和武勇,世家子弟之中只有最爲傑出的人,稱得上文武兼備,其他則沉溺酒色財氣之中,畢竟有九品中正將他們護持,此消彼長,北地部族之中,這樣經歷彷彿,一人可爲厚書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是氣運主角增加,而南邊的中原,主角日漸稀少,未來氣運當然孱弱,這不是唯心,而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如果不能扭轉,五胡十六國的慘劇,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想着想着,他站起身來,將三本書放好,朝着房門走去。

“就算我可以憑着種種優勢,護佑一時,但只要大方向不變,九品籠罩之下的世家子弟,還是會越發腐化,就算有謝安、有謝玄,也不過迴光返照,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除非是破滅了這個制度,用其他取而代之,畢竟我就算三世爲人,還是要死的……嗯?”

忽然,陳止心中一動,他擡起雙手看了看,眼底露出一點疑惑,隨後來到了門邊,忽的一挺腰背,勁力貫通筋骨,過肩而甩臂!

啪!

那一條右臂,有如長槍一樣橫掃出去,打在門框上。

咣噹!

一聲爆響,那扇門,連同整個門框,甚至邊緣的牆木,都被一併抽打出去,飛出去一丈有餘!

而陳止的那條右臂卻毫髮無損。

“怎麼了?怎麼了?”

“莫非有刺客?”

“將軍,您怎麼了?”

這邊陳止剛低頭,那邊就呼呼啦啦,幾隊穿兵帶甲的護衛火速衝來,將這片還算不小的院子,給擠得水泄不通。

陳止看着這架勢,不由暗自搖頭,心道,就算是有刺客,擠都擠不出去。

這正是陳止如今身份不同了,尤其是陳梓、束交等人,更視陳止的安危爲要緊,生恐他出什麼意外,讓大好局面功虧一簣,於是變着法子、找着理由給這邊加派護衛,就成了如今的這個局面。

等衆人一番急問,陳止搖搖頭道:“無他,我就是想試試身手,並無刺客。”

這次輪到諸多護衛無語了。

敢情您大晚上的,心情來了,就砸自己的門玩兒?

只是他們卻不敢多說,紛紛退下,隨後這將軍府裡的管事和僕從又忙碌起來,這些人乃是束家、張家提供的,算是可靠之人,但一樣有侍衛盯着。

陳止卻不理會其他,回到屋子裡就隱隱明白了。

“我這身子畢竟根基打得不好,錯過了最好的練武時機,哪怕用藥膳條例,又有神行符震盪筋骨,但畢竟比不上自小打熬的,成就有限,尤其是上半身,只能說是一半好手,結果只是吸納氣運,這體質就有變化,剛纔那一下,怕是要打熬二十多年,才能勁力貫通,砸門倒牆,這吞吐氣運,還能強化血肉,既然如此,不知能否延壽續命……”

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飢則可驅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一百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 除夕快樂!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兩王有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三十四章 冤!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飢則可驅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
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飢則可驅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一百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 除夕快樂!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兩王有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三十四章 冤!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飢則可驅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