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驚變(上)

“後來在阿嬤和那位張總督的合作下,朝廷平息了叛亂,處死了韋朝威。韋家人認爲我們岑家是朝廷鷹犬,雙方關係便十分惡劣,只是有阿嬤、有狼兵在,他們也不敢亂來……”阿蠻向沈默講述道:“可阿嬤去世後,我們岑家自己就亂起來,幾個叔叔大伯開始鬧分家,變成一盤散沙……這時韋朝威的四個兒子卻再次興風作浪,他們各個驍勇善戰,尤其是老三韋銀豹,更是智計多端,心狠手辣。在他們四兄弟的統領下,韋家開始囂張起來,時常以報仇爲名,不斷蠶食我們的領地。”

韋銀豹這個名字,沈默是聽說過的,在他所制的大明邊患排行榜上,此人高居第五。但不是像阿蠻說的,是在瓦老太君去世後,他們纔開始作亂的,事實上,整個嘉靖年間,韋銀豹和他的三個兄弟就不曾消停過,只是有瓦老太君在,他們不敢鬧得太過火罷了。但當瓦老太君一去世,這兄弟四個沒了對手,野心便迅速膨脹起來,一面強拉壯族土官入夥,擴充實力,一面攻打朝廷的縣城,以實現割地稱王的夢想。

他們一度曾攻下了古田、雒容、靈川等方圓數千裡的土地,各部土司紛紛響應,使其勢力迅速壯大。朝廷大爲震驚,拼湊了廣東、廣西、湖南三省兵力共四萬餘人,分五路圍剿。但韋銀豹頗有將才,憑藉有利地形與官軍周旋;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把官軍拖得疲憊不堪,而後集中優勢兵力殲滅官軍主力,粉碎了此次圍剿。

得勝以後,韋銀豹確立了自己在岑家的領導地位,被稱爲‘莫一大王’,‘莫一’壯語的意思是力大無窮。而後他又會盟當地勢力覃萬賢、黃朝猛等部,率衆再度攻克古田縣城,斬殺了縣裡朱鎧;隨後又攻下了雒容縣城,殺縣令張士毅,封覃萬賢爲‘戰江王’,黃朝猛爲‘沖天將軍’,一時聲勢浩大、無可匹敵。

這段時期,先是朝廷抗倭的關鍵階段,而後又需要集中兵力,平定贛南叛亂,給了韋銀豹以發展的良機,他接連佔領二十幾個縣城,勢力籠罩廣西北部。他在地盤上設官吏管理,向富室徵糧收稅,抑富濟貧,爭取窮困百姓的支持,其野心昭然天下。

這段時期,也是韋銀豹征戰事業的黃金時期,其巔峰之作便是三下桂林城……在幾年的礪兵秣馬之後,他竟然率大軍揮兵直指省城桂林,併成功的避開了官軍重兵扼守的臨桂一帶,在敵人防守薄弱的北面發動進攻,併成功攻進城中,但因爲臨桂的部隊回防迅速,韋銀豹擔心被斷了退路,便在放了把火後,匆匆撤出城去。

但他並未就此甘心,嘉靖四十三年冬,韋銀豹再次組織力量圍攻桂林城。在一個嚴寒的深夜,他率領部下,憑藉星光,沿着古田的木皮江,翻越登雲山,來到桂林南城。當時城門緊閉,官軍防守嚴密。韋銀豹派出幾個勇士攀城而入,然後放下繩索,把將士一個個吊上城牆,神不知鬼不覺攻入桂林城。廣西布政使黎民衷從夢中驚醒時,已成了刀下之鬼。在大肆劫掠,奪走庫銀四萬兩後,韋銀豹率衆安然撤出城去。

嘉靖四十四年八月,韋銀豹再次攻入桂林城,並襲擊靖江王府,若非靖江王早有準備,及時躲進密道中,必然步黎民衷的後塵。然而他府上三千餘口就沒那麼好運了,幾乎被屠戮一空……三度攻入省城桂林,使韋銀豹的聲望達到了頂點,也是他愈發膨脹起來,於嘉靖四十五年繼續北上,長驅直入湖南省境,大軍所到之處,官軍望風披靡,很快成爲大明西南的最大威脅。

這時靖江王率廣西、湖廣的文武官員泣血上奏,要求朝廷調大軍鎮壓。於是,時任兵部尚書的楊博,命俞大猷爲廣西總兵官,李延爲廣西巡撫,調集重兵平叛。時任廣東總兵的俞大猷,早就做好了準備,一接到命令,便親率俞家軍,從廣東入境,直搗韋銀豹的老巢古田。這支千錘百煉的雄兵,不是尋常官軍可比,一路上勢如破竹,順利攻下桂林城,兵鋒直逼韋銀豹的老巢古田。

韋銀豹大爲震動,從湖南撤軍回援,與俞大猷多次交戰,均處於下風,只能利用地利與對方周旋。俞大猷也不着急,穩紮穩打,攻心爲上,已經將韋銀豹的勢力壓縮在桂林以南,但因爲兵力不足,且與巡撫李延理念不同,很難再進一步。

雙方都在積蓄力量,尋求突破,韋銀豹便把主意打在了田州岑家身上,其實這些年來,他沒少蠶食岑家的領地。但這次,他要的是整個田州,和無往不利的狼兵於是他率大軍直逼田州,企圖逼迫岑家投降。而田州土司岑大壽,正是血氣方剛十八歲,豈能受此奇恥大辱,便親帥兩萬狼兵出戰迎敵,然而其幾個叔伯已經暗中投降了韋銀豹,趁其激戰正酣,在背後反戈一擊,結果岑家大敗,岑大壽也被陣斬

幸好岑大壽早有預感,先一步命人護送自己的弟弟岑大祿和小妹阿蠻撤離了田州城,纔沒有在城池淪陷之際,落得個滿門盡喪。後來在忠心護衛的護送下,兄妹二人躲過了多次追擊,千難萬險的逃進了桂林城,被俞大猷收留。

岑大祿請求俞大猷出兵幫岑家報仇,然而俞大猷區區武將,並無戰略決策權,而有此權力的李延卻對他們視而不見,完全沒有出兵的意思。兄妹倆一合計,岑大祿繼續留在桂林召集舊部,增強實力。而阿蠻則在幾名護衛的保護下,去北京找她的沈默叔叔求援……聽俞總兵說,沈默已經成了大明最有權勢的幾個人之一,只是兩人的關係不怎麼好,所以俞大猷不願開頭求他。

阿蠻雖然不確定,過了這麼多年,叔叔是否還是那個叔叔,但抱着萬一的希望,她還是依然踏上了千里北上的漫漫路途。一路上雖然辛苦,但有俞大猷給她求的兵部堪合,阿蠻倒也沒受什麼非難,就這麼回到了曾留下兒時回憶的東南……她打算到杭州坐船,從大運河一路北上,所以來到了浙江,到了浙江時,她覺着應該去探望一下沈爺爺……便是沈默的父親和大伯,這兩位老人家對她着實不錯,路過了不去看看,實在說不過去。

到了紹興,沈老爺和沈賀都在,對她的到了也十分開心,挽留她住了一段時間,並在某一天告訴她,趕快去南京就能找到沈叔叔。於是阿蠻欣喜的辭別了兩位沈爺爺,匆匆趕到了南京,一番打聽後,終於找到了沈默下榻的公館,便發生了起先那一幕。

聽完阿蠻的講述,沈默已經知曉了她的來意,微笑道:“難爲你個小女娃,一路上吃盡了苦頭吧。”

“阿蠻不苦……”阿蠻搖搖頭,淚珠子卻在眼圈圈裡打轉:“想到弟弟和族人們還在等着我的好消息,阿蠻就一點也不苦。”

“真懂事……”沈默頷首笑道:“好了,你的任務圓滿完成,去吃點東西,輕鬆睡個覺吧。”

“那,叔叔答應幫阿蠻了?”阿蠻睜大眼睛,睫毛掛着淚花道。

“唔……”已經不知多久,沒有人這樣追問過沈默了,這讓他有些不適,但看着阿蠻一臉的期盼,他還真沒法說出個‘不’字,沉吟片刻,方道:“我應下了,不過要從長計議……”

“那得多長呢?”阿蠻巴望着他道。

“等我回到北京,”沈默微微皺眉,低聲道:“定向皇上奏明此事。”

“那好……”阿蠻螓首微垂道:“我等着叔叔的好消息。”說着便輕施一禮,低聲道:“不打擾叔叔,阿蠻回去了。”

沈默心中一顫,擺手道:“不必再回驛館了,就住在這裡吧。”頓一頓道:“改日隨我進京,你柔姨也很想你。”

“都聽叔叔的……”阿蠻的嘴角彎起一條優美的弧線,現出兩個梨渦。

望着消失在門口的那一抹瑰麗,沈默陷入長久的回憶,再見阿蠻,他竟有恍若隔世的感覺,不由回想起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那時候的自己,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快意恩仇。轉眼十二年過去了,只剩下一顆沉重的心和麻木的臉,在哀悼着失去的美好……

第二天早晨,沈默讓人喊阿蠻過來一起吃早飯。阿蠻換上了江南女子的裙裝,頭髮也被侍女挽起了最流行的雙環寒鴉髻,整個人便換了氣質,多了幾分美麗溫柔,少了幾分野性活潑,倒也不知是得是失。

沈默看她一眼,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心裡雖然有評價,但嘴上是萬萬不會說的,只是微笑着打個招呼,問她睡得好不好,有沒有不習慣之類,便讓她坐下隨意用餐。自己也一邊看報,一邊喝一杯盛在白瓷杯中的黑黢黢的飲品。

深秋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身上,更襯托出一種沉靜、堅定的男性魅力。一旁的阿蠻一邊小口吃着點心,一邊用烏溜溜的大眼睛偷瞧着他,心說叔叔真是不一樣了,和記憶裡的那個,完全對不上號了,不光是多了鬍子,好像還多了一種味道……

“都要吃到鼻子裡了。”沈默感到她在看自己,便把目光從報紙上移開,望着阿蠻道:“看什麼呢?”

“呃,沒看什麼……”阿蠻趕緊搖頭,感到有些慌亂,見沈默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便故意問道:“這是什麼,藥嗎?”

“呵呵……”沈默笑道:“這是從西亞傳過來的咖啡,別處還沒有的。”

“好喝嗎?”阿蠻好奇道:“看着黑乎乎的。”

“一位偉人說過,要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就得親自嘗一嘗。”沈默端起咖啡壺,給阿蠻倒了一杯,笑道:“喝一口不就知道了。”

阿蠻端起杯子,看看黑乎乎的,就不像好喝的樣兒。這要是尋常人給她,那是決計不會喝的,可是叔叔給的,必須得喝,便小心呷一口,‘咳咳……’果然難喝,還說不是藥。

看她的淚都快下來了,沈默失笑道:“有那麼難喝嗎?”

阿蠻點點小腦袋,就是那麼難喝。

“這東西現在價比黃金,”沈默笑眯眯的輕啜一口,道:“連歐洲人也沒嚐到過呢。”

那想必是很值錢的,阿蠻心說,可比草藥還難喝,我還是喝豆汁兒吧……

正吃着飯,孫鋌和耿定向從外面進來了,兩人頂着通紅的眼睛,一屁股坐在空着的兩個座位上,孫鋌把兩張紙遞給沈默道:“一天一夜,終於給你看出來了。”

“辛苦辛苦,”沈默笑着接過紙道:“快吃點東西,然後去休息吧。”

“還用你吩咐,”雖然一宿沒睡,但孫鋌的精神還很健旺,端着碗興奮道:“不過說起來,你這批學生可藏龍臥虎,怕是要把咱們那一科比下去了。”

一邊的耿定向,雖沒說話,但也點點頭,顯然認同他的觀點。

沈默展開兩人所列的名次細看起來,與自己所想的大差不差……這倒不是巧合,也不是英雄所見略同,而是八股文本身的特性所在。除了政治上的需要之外,八股文得以長期使用,主要是公正閱卷的需要。因爲它有相對固定的格式,考官只要看考生制藝的每股,是否符合音韻要求、內容是否充實。就能很快地、而且相對客觀的給出評閱結果。因此,八股文可以被看成後世考試的客觀題,至少比前代之詩歌、經義、策論之類,閱卷的誤差要少得多。

事實上,不同閱卷者對同一篇八股文的評價基本相同,這樣閱卷的結果自然客觀,名次更令人信服,所以八股文才成爲科舉考試的主力。

沈默自己閱了一遍,心裡就有數了,但茲事體大,爲了保險起見,他又讓耿定向和孫鋌分別閱了一遍,得出的結果差異不大,這下終於可以得出一些結論了……

綜合三人的意見,認爲一等的有,羅萬化、趙志皋、王周紹、王鼎爵、華叔陽、朱賡、金學曾、韓世能、張位等二十人。二等的有沈一貫、田一俊、黃金色、張淳、朱南雍、劉鉉、房寰等四十人,其餘四十人跌落三等。

按照他們的標準,一等是夠資格選庶吉士的,當然也可能問鼎前三。二等的,是有把握榜上有名的,三等的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只是要看臨場發揮,和別省考生的水平如何……如果趕上出人才的大年,這四十人裡頂多十幾個能及第,若是趕上人才匱乏的小年,怕只有十幾個會落第,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感覺,考中七十個應該有把握”孫鋌填飽了肚子,便打開了話匣子:“明年春闈一過,你那蘇州府學就要名震天下了”

“十年磨一劍”耿定向也讚道:“江南兄也到了收成的時候。”

“呵呵……”沈默謙虛笑道:“不到最後,誰知道呢。”

“過分的謙虛,就是虛僞。”孫鋌笑着對耿定向道:“別看他裝得淡定,尾巴早翹上天去了。”

“哈哈哈……”耿定向可不敢這樣開沈默的玩笑,但笑兩聲還是可以的。

沈默無奈的看看孫鋌,道:“這還有小朋友呢,別嚇着人家。”

“這是你閨女?”孫鋌早注意到阿蠻了,見她坐在沈默邊上,十分稔熟的樣子,還以爲是那樣的關係呢,所以也就沒多問。現在一聽,好像也不是那種關係,便笑問道:“不對呀,你家寶兒也才四歲吧?”

“不到三歲,有你這樣當叔叔的嗎?”沈默看看他,笑罵道:“這是阿蠻,我的……侄女兒。”說着溫聲對阿蠻道:“別害怕,這位孫叔叔剛受過刺激,性情大變,咱們要有同情心。”

阿蠻又不傻,當然知道沈默在開玩笑,便捂着小嘴眯眼笑,然後朝孫鋌行禮道:“侄女兒見過孫叔叔。”

孫鋌一看這活潑美麗的小女娃,也是喜歡的緊,在懷裡摸來摸去,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只好瞪一眼沈默道:“給侄女兒的見面禮,就你幫着出了。”

阿蠻又向耿定向行禮,耿定向笑眯眯的掏出個精緻的小盒子道:“這本是送給你叔叔家的閨女的,誰讓咱爺倆緣分呢,就先便宜你了吧。”耿定向四十三歲,看着十六歲的小阿蠻,可不是兩代人嘛。

阿蠻忙道謝不迭,逗得耿定向哈哈大笑。

忘了說了,這是新一卷,卷名叫《會挽雕弓如滿月》,大抵是倒是第三卷的樣子吧,年前能結束了,i??hope??so。

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上)第325章 貓戲耗子第152章 浙江巡察第304章 賑與察!故事與風暴的起源!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中)第285章 新任欽差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64節 較量(上)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848章 索南嘉措(上)第8 九五章 難料(下)第641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520章 君心難測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745章 火併中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662章 帝欲南巡第814章 真相(中)第87節 老宅(下)第530章 是巧合?還是?第2章 秀才謀生(中)第813章 神劍出鞘(中)第438章 談判第810章 長歌當哭(中)第377章 沈京的老婆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555章 屬誰?第867章 寡人有疾(上)第778章 射天狼(中)第490章 無須再忍第82節 過年(上)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482章 新生番外篇十年四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670章 沈縣令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上)第842章 射天狼(上)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23節 把事鬧大(中)第422章 大事件第425章 都賣的什麼藥?第856章 閣老的心(下)第872章 明爭(中)第489章 老船主下船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595章 上法場!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370章 歸去來兮第813章 神劍出鞘(中)第905章 中隱(上)第815章 神仙們(中)第94節 縣試(上)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372章 洞房第573章 抉擇第129節 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第670章 沈縣令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764章 君父臣子(下)第108節 徐渭(下)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上)第453章 秘戰法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649章 下獄抄家第67節 極限(上)第498章 返京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283章 劫殺第162章 長子參軍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中)第514章 這個老師不一般第502章 不愛紅袍愛藍袍第694章 蓮心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下)第45節 第二道題(下)第74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中)第581章 問長生第584章 大佬的葬禮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156章 府學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上)第274章 倔強的鬥士第775章 多事之秋(下)第551章 安排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387章 斷第301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732章 幕僚(中)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673章 海
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上)第325章 貓戲耗子第152章 浙江巡察第304章 賑與察!故事與風暴的起源!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中)第285章 新任欽差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64節 較量(上)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848章 索南嘉措(上)第8 九五章 難料(下)第641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520章 君心難測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745章 火併中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662章 帝欲南巡第814章 真相(中)第87節 老宅(下)第530章 是巧合?還是?第2章 秀才謀生(中)第813章 神劍出鞘(中)第438章 談判第810章 長歌當哭(中)第377章 沈京的老婆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555章 屬誰?第867章 寡人有疾(上)第778章 射天狼(中)第490章 無須再忍第82節 過年(上)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482章 新生番外篇十年四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670章 沈縣令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上)第842章 射天狼(上)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23節 把事鬧大(中)第422章 大事件第425章 都賣的什麼藥?第856章 閣老的心(下)第872章 明爭(中)第489章 老船主下船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595章 上法場!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370章 歸去來兮第813章 神劍出鞘(中)第905章 中隱(上)第815章 神仙們(中)第94節 縣試(上)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372章 洞房第573章 抉擇第129節 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第670章 沈縣令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764章 君父臣子(下)第108節 徐渭(下)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上)第453章 秘戰法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649章 下獄抄家第67節 極限(上)第498章 返京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283章 劫殺第162章 長子參軍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中)第514章 這個老師不一般第502章 不愛紅袍愛藍袍第694章 蓮心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下)第45節 第二道題(下)第74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中)第581章 問長生第584章 大佬的葬禮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156章 府學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上)第274章 倔強的鬥士第775章 多事之秋(下)第551章 安排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387章 斷第301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732章 幕僚(中)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673章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