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章 下沉

有個詞,叫下沉市場。

斐潛現在做得事情呢,就算是下沉市場的一部分,或者說,一個開端。

在後世,有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時代掀開了殖民的新篇章,在一段時間之內,大量財富伴隨着一艘艘的船隻,運往西大牙和葡大牙。

沒錯,在大航海時代當中,最開始搞殖民掠奪的,是上下兩個大牙。

可是因爲上下兩個大牙吃相太難看了,所以很快就遭到了當地的反抗,而大航海的後期結果,大家都知道,上下兩個大牙被日不落打飛了,最後是日不落笑到了最後。

原因或許很複雜,但是其中有一個因素很重要,就是日不落比起兩大牙來說,顯得更溫和一些。至少,吃相比兩大牙在表面上好一點,多少懂的漏些湯水出來,不至於要連吃飯的傢伙都要連鍋端。

掠奪固然會帶來“快錢”,但是想要長久,還是要“雙贏”。

下沉市場不僅僅是“下沉”,還需要有“市場”。

傲慢,則是原罪。

帝國到了最後,往往都會進入傲慢期,但是一旦進入了傲慢期,基本上就離分崩衰敗不遠了。在歷史上這樣死在傲慢之下的帝國多了去了,舉不勝舉。

斐潛想要破除這樣的傲慢,就必須讓更多的人知道世界究竟是怎樣的,而想要讓讓人睜開眼,就必須讓知識的面傳播得更開一些,就像是之前和鄭玄的爭論一樣,讓茶樹種遍大河南北。

這就是下沉市場。不僅下沉,還培養市場。

當然,有些土壤適宜茶樹種植,有些地方茶樹活不了。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很顯然的是,只要廣泛的種植下去,自然就有更多的茶樹出來,就像是後世不僅有普洱這樣的全發酵茶,還有半發酵的鐵觀音,還有沒有發酵的龍井等等……

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哪一款,不是很好麼?難道要將天下的茶全數都壓成茶磚茶餅,才能算是茶?抑或是連茶都不要了,只要酒?

曹操當年也是要下沉市場的。比如曹操也宣稱唯纔是舉,完全摒棄了當時上層人士包裹在自己表面上的包裝,打破了原有劃分市場的界限,只不過很可惜的是,曹操只做了下沉的動作,並沒有去培養市場,所以最終只是沉了那麼一小會兒,就又浮了起來。

籠罩在長安上空的寒意,絲毫沒有阻擋人們議論這一次青龍寺大論贈書搖號的熱情,甚至有一些人來晚了,沒能領到號牌,便找人購買……

冬天,基本上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士族子弟,都比較清閒了下來,有熱鬧可以湊,自然好過在家中看枯葉數螞蟻,於是乎,彙集青龍寺的,現在不光是士族子弟,還有很多的就近普通民衆。

不過這些普通民衆大多數也不是空着手來的,比如會帶着些自己編制的竹簍啊,帶着自家蒸制的炊餅啊等等,然後在青龍寺外圍自然形成了一個規模不小的集市。

太興二年,十一月十一。

一個值得後世很多人剁手的好日子。

西漢之時,長安就是華夏最大的城市,軍民近三十萬,雖然比起後世來說,這個數字毫不起眼,但是要知道那個時候是在公元前。

王莽之後,長安就一直沒有能夠恢復鼎盛,再加上董卓李郭,長安一度蕭瑟破敗,直至斐潛重新在關中恢復秩序。

此時此刻,雖然不能說長安城已經更勝往昔,但是民舍萬家倒也不算是虛詞,沿着涇水渭水,綿延出去好幾裡,而且隨着商業經濟的發展,長安城中人口越來越多,取代往日的雒陽成爲漢代第一大城市,似乎也就是不遠的將來。

當然,任何一個大城市的發展最終,都將成爲一個畸形的怪物。很簡單,因爲衆多的人口必然有大量的生活物資需求,而這些需求並非在這個城市附近就能完全自給自足的,必須要有大量的商人往來運輸,纔有辦法保證大城市越來越高的生活需求。

如今關中地區,比起華夏其他地域來說,自然是穩定了許多,物質條件也更好一些,而青龍寺大論,無疑就是補上了精神需求的這一塊木板,吸引了更多的關注流量。

青龍寺左近,徐晃早早就讓兵卒沿着街道執勤,維護秩序,再加上不時有巡檢來回巡視,看見哪裡鬧騰大了,便立刻上前呵斥訓止。路人也是知道厲害,所以縱然有些爭執什麼的,也不敢將這些兵卒巡檢不當一回事。

漢代的女眷基本上是沒有像後世封建王朝一樣嚴謹拋頭露面的,可是士族子弟畢竟還是覺得自己多少高人一等,和那些普通百姓在人羣當中擠來擠去的不像個樣子,於是乎大多數有些身份的女眷,要麼坐在華蓋車上,要麼早早的圍了一塊高地,然後鋪上些皮裘坐墊,捂着銅暖手,大大方方的看着人羣,時不時的還傳出類似銀鈴一般的歡笑,搖曳着就像是冬日裡面逆季盛開的鮮花。

之所以多了這麼多的女眷,是因爲今天有大漢第一女博士要前來宣講!

不過麼,在大漢第一女博士登臺宣講之前,也還有另外一件有看頭的事情,就是驃騎將軍要公開表彰教化使……

青龍寺正殿廣場甬道上,張湜居於隊列之前,雖然說這些年風雨苦寒,也經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是真站上了這一條甬道的時候,依舊免不了有些緊張和激動,長袖之下的雙手微微有些顫抖。

在張湜身後,則是一整排的任期已滿的教化使,穿戴着統一的青衫,頭上只是帶着綸巾。大部分人都因爲風吹日曬顯得有些滄桑,但是一個個腰桿卻挺得筆直,精氣神十足,因爲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將會走上新的一個臺階,一個更高更大的臺階。

在青龍寺正殿前,還有殿前廣場周邊,都矗立着驃騎將軍斐潛的近衛。

這些在鐵血之中選拔起來的彪悍軍漢,自然就帶着一種沙場的肅殺之氣,就算是站着不動,也像是隨時準備廝殺一般,連帶着周邊的溫度也似乎更冷了三分。旗幡金鼓,還有大漢皇帝御賜的全副三司儀仗,更顯得威風凜凜,威武不凡。

今日主持教化使授勳表彰的,並非是驃騎將軍斐潛。倒不是驃騎將軍斐潛不重視這些教化使,而是畢竟如今位高權重,也要適度放權,總不能讓人覺得驃騎將軍之下連個可用的人都沒有,只能被迫事事躬親。

當然也不是小胖子黑鳳雛。龐統現在負責周邊警戒問題,眼珠子瞪得圓溜溜的,生怕哪裡除了什麼差池。

這一次雖然說有些冒險,但是在整個長安城經過了篩選和清剿之後,已經比之前安全係數提升了許多,而且最爲關鍵的是,如果這一次盛典舉辦成功了,也就意味着青龍寺大論徹底恢復正常,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動作了……

主持儀式充當禮官的,是第一代的教化使,王凌王彥雲。

王凌從最開始二百石的教化書佐,到六百石的蒲子縣令,再到千石的太原主簿,可以說是教化使當中的傑出者,由他來主持自然使最恰當不過了。

王凌站在正殿臺階之下,昂首挺胸,頭上一頂進賢冠,身穿錦袍,腰間懸掛着印綬,雖然說和周邊的驃騎近衛相比,沒有那麼兇悍,但是多了幾分的儒雅和氣度。

看着甬道上列隊等候的那些年輕教化使,王凌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當年在羌人匈奴之處教授胡人兒童的時光……

“王主簿,吉時已至。”一旁關注着刻漏的小吏輕聲提醒道。

王凌從回憶當中恢復過來,點了點頭,然後上前走了兩步,然後雙手抓着袖子,高高舉起舞動了一圈,寬大的袖子在空中像是孔雀展開了尾翼,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樂!起!”

“咚!咚咚!”

伴隨着鐘鼓樓上敲出來的節奏,大殿兩側的樂師紛紛奏響了樂曲,在鼓樂聲中,硃紅色的青龍寺大殿大門分左右打開,然後兩列身穿明光鎧的兵卒沿着大門兩邊魚貫而出,站在了大殿臺階兩側。

隨後,一頂大漢特有的三色華蓋在大殿門口出現,而華蓋之下,則是頂盔貫甲的大漢驃騎將軍,斐潛。

倘若現在有什麼美顏啊,高光啊,斐潛現在身上臉上絕對就是加持了十二級的柔滑效果,閃耀着一股金錢的,呃,財富的味道,嗯,反正差不多就這個意思吧……

精心打造的明光鎧上,不僅僅是反射着讓人不可直視的光華,甚至還有金絲銀線勾勒出來的精美花紋,再加上川中特貢血紅色爲底,以五彩爲修飾的錦緞披風,簡直渾身上下貼滿了金錢一樣,充滿了濃厚世俗的氣味……

但是,這樣的世俗裝備,也正是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心中認可的,並且十分羨慕的,於是乎,在斐潛出現的哪一個瞬間,歡呼就綿延不絕,從最初的略顯的凌亂,直至最後的整齊劃一,聲震四野:“大漢驃騎萬勝!大漢萬勝!驃騎萬勝!”

斐潛臉上帶着笑容,擡手示意,不過歡呼聲猶自未消,過得了許久之後,漸漸的才止歇下來。

王凌站在臺階之下,在斐潛的示意之下,高聲大喝道:“宣!登!”

隨着王凌一聲號令,站在甬道兩側的兵卒一齊將旌旗高舉,以張湜爲首的教化使頓時在紛飛的彩色旌旗尾翼之下緩緩前行,而在這些人身後,則是百姓又一次爆發出來的歡呼之聲……

張湜跟在引領侍從身後,擡頭挺胸而行,劇烈的心跳甚至讓張湜都有些感覺自己腳下並非是青石板,而是軟綿綿的毛氈毯子。

甬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進了石牌坊便是一眼看見廣場盡頭之處的正殿。伴隨着中正平和的樂聲,張湜爲首的一行教化使在廣場之上按照預先演練好的位置,站定,然後在一旁引領侍從的示意下,向前趨了半步,齊齊拜倒,口稱參見……

斐潛微笑着,擺了擺手。王凌會意,轉過身來,對着身前的張湜等人,提氣大呼道:“將軍有令,諸位免禮!”

張湜等人起身。

張湜上前一步,雙手向前爲禮,帶着一絲顫抖,高聲而道:“吾等奉將軍之令,教化胡人,歷經三年風霜,一日不曾懈怠!盡心授業解惑,一日不曾停歇!履冰雪,飲寒風,寄安危,貫浩然,道宏願,明愚昧。以蕃,以數,以懋,以庸,使胡民知敬畏,曉德義,通事理,民心欣戴。三秋期滿,今返繳令!出塞五十有五,亡病者七,獸噬者五,兵害者四,餘者皆於此!”

斐潛點點頭,往前一步,站在臺階之上,環視一週。

在廣場邊緣的那些人羣當中,有年輕的,有年老的,有手持着書卷的讀書人,有頭頂着竹匾的小攤販……

近處的人大體上都安靜了,但是遠處還有些喧囂,似乎還有些年輕人的嬉笑聲傳了過來……

雖然有的人聽不懂張湜所言,不知道張湜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但是接下來的斐潛的舉動,卻讓所有人都明白了在這些教化使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擊鼓!教化使,點卯!”

斐潛沉聲喝道。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急促的短蹴鼓聲落,廣場四周的兵卒齊齊將手中的旗杆或是長槍在地上頓了三下,然後齊聲大喝了一聲,讓在周邊看熱鬧的民衆嚇了一跳,離得近的甚至被凌冽的殺氣激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四周原本略有些喧囂的聲音漸漸的沉寂下來,斐潛只聽到頭頂的華蓋在風中舒展着幡條的輕微噼啪聲。

王凌展開了名冊,高聲點卯:

“張湜,張若水!”

“屬下在!”

“陳嵐,陳子清!”

“屬下在!”

“……”

隨着一個個點卯的進行,當點到了第一個故去的人名的時候,包括張湜在內所有人的應答,才讓周邊的百姓意識到了一些事情……

隨着一次又一次的整體應答,一十六次的替一個個故去的教化使點卯,周邊百姓這才真的有些體會到,原來這些教化使竟然也如同戰場之上的兵卒一樣,經歷了這麼多的風險和苦難,纔開始有些體會感觸,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看熱鬧上。

王凌合上了名冊,轉身拱手交於斐潛手中:“教化使五十五!人存者,立於此地!亡故者,魂至此處!請將軍閱!”

斐潛點頭,緩緩的接過名冊……

“德,須有報!古人之甚重!功,須有賞!當國之所先!諸位受苦寒,任重責,盡心力,行教化,性資端雅,於昭大猷!功於社稷!”斐潛沉聲喝道,“亡者,列英魂!選吉日,奉於平陽英魂祠中,享千古香火!存者,延其志!砥礪前行,養浩然氣,行天地間!”

“諸位,且聽封!”

第五二七章 恰到好處第1152章 新卒和舊識第1156章 沒時間了第2712章有進有退有門檻第一百章 鹿溪尋道第3103章 長見識第六四七章 拿得起放不下第1097章 陝津第1415章 亂軍計第1317章 風動第3281章 求心靜第1505章 被排擠的第四零四章 又一次的選擇第1348章 經驗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1387章 主客第2042章什麼纔是本,何處方爲源第八七零章 叩長安(完)第2807章 自家肚腸小計較,江東興師大謀劃第四五六章 二選一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1934章士民同勞,衍生變化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2088章援!第1282章 那不可不說的話語第2406章新的科技第2350章當以一肩擔第八零七章 狗急跳牆的鮮卑人第2960章夕陽無限好,噴子也下頭第3427章 念起念落第1946章高順陷陣,貴霜設謀第1450章 破局第二一八章 無奈的變化第1822章 成功和失敗其實就一轉眼第2384章私貨的碰撞第1619章 聽者和說者第3129章 狹路相逢第1340章 吃肉第1363章 風潮第3409章 南轅北轍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1944章人之所至,便是漢土第六六二章 以退爲進第1154章 絕望和希望第1621章 陣前和陣後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七八五章 於夫羅的誓言第2111章等雨過天晴第七二七章 學宮論古今第2156章敬人者人亦敬之第1128章 忽悠進行時第四十一章 坑爹的曹操第八三七章 活着不容易(五)第1185章 這裡就交給你了第3354章 綜合的考慮第1709章 時間之威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七十四章 家書第八二七章 草原上的風(三)第1254章 講農學社第2907章狂者東走,逐者亦東第2038章是爲什麼,是做什麼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2484章飲鴆酒第2439章矛盾的轉化第1802章 一個時代的開始第3067章 俊傑的帶路黨,死腦筋的廝殺漢第六十八章 再會呂布第3003章一個全新的條約第九一八章 戰長安(三)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一六二章 夜會袁術第五十七章 拖拉的劉辯(聖誕節加更)第2930章百尺高杆頭,或人或爲猱第2227章說歸說,做歸做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2368章混亂的秩序第2907章狂者東走,逐者亦東第1686章 進步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二十九章 聲望第1218章 埋伏別吃太多飯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第五一七章 摘桃子第2895章可惜,就差那一點第1300章 各自的意思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1822章 成功和失敗其實就一轉眼第2680章成都風雷南中雨第1678章 誰立風中第3400章 衰第1021章 並未中計第2189章雪紛飛第1515章 兩方面第2765章 要是如此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
第五二七章 恰到好處第1152章 新卒和舊識第1156章 沒時間了第2712章有進有退有門檻第一百章 鹿溪尋道第3103章 長見識第六四七章 拿得起放不下第1097章 陝津第1415章 亂軍計第1317章 風動第3281章 求心靜第1505章 被排擠的第四零四章 又一次的選擇第1348章 經驗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1387章 主客第2042章什麼纔是本,何處方爲源第八七零章 叩長安(完)第2807章 自家肚腸小計較,江東興師大謀劃第四五六章 二選一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1934章士民同勞,衍生變化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2088章援!第1282章 那不可不說的話語第2406章新的科技第2350章當以一肩擔第八零七章 狗急跳牆的鮮卑人第2960章夕陽無限好,噴子也下頭第3427章 念起念落第1946章高順陷陣,貴霜設謀第1450章 破局第二一八章 無奈的變化第1822章 成功和失敗其實就一轉眼第2384章私貨的碰撞第1619章 聽者和說者第3129章 狹路相逢第1340章 吃肉第1363章 風潮第3409章 南轅北轍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1944章人之所至,便是漢土第六六二章 以退爲進第1154章 絕望和希望第1621章 陣前和陣後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七八五章 於夫羅的誓言第2111章等雨過天晴第七二七章 學宮論古今第2156章敬人者人亦敬之第1128章 忽悠進行時第四十一章 坑爹的曹操第八三七章 活着不容易(五)第1185章 這裡就交給你了第3354章 綜合的考慮第1709章 時間之威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七十四章 家書第八二七章 草原上的風(三)第1254章 講農學社第2907章狂者東走,逐者亦東第2038章是爲什麼,是做什麼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2484章飲鴆酒第2439章矛盾的轉化第1802章 一個時代的開始第3067章 俊傑的帶路黨,死腦筋的廝殺漢第六十八章 再會呂布第3003章一個全新的條約第九一八章 戰長安(三)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一六二章 夜會袁術第五十七章 拖拉的劉辯(聖誕節加更)第2930章百尺高杆頭,或人或爲猱第2227章說歸說,做歸做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2368章混亂的秩序第2907章狂者東走,逐者亦東第1686章 進步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二十九章 聲望第1218章 埋伏別吃太多飯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第五一七章 摘桃子第2895章可惜,就差那一點第1300章 各自的意思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1822章 成功和失敗其實就一轉眼第2680章成都風雷南中雨第1678章 誰立風中第3400章 衰第1021章 並未中計第2189章雪紛飛第1515章 兩方面第2765章 要是如此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