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4章文集考箱三傻子

生活之中,似乎什麼都像是圍城。

城外的覺得好,滿是羨慕,城內的則覺得差,或是一般。但是有一個圍城,卻是在千古華夏封建王朝之中,使得上上下下的人趨之若鶩。

官吏。

讀書考試,然後做官。

隨着各郡初試陸續進行之後,各州郡通過了初試的學子紛紛涌入長安。在長安以及周邊的客棧驛館等等,紛紛開始爆滿。

就這樣,還有許多考生要借宿在民居內,當然價錢只貴不賤。民宿這個概念麼,不知道大漢之前有沒有,反正斐潛到了關中,在青龍寺大論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民宿了。一般的民宿只是住宿,好一些的民宿甚至還包括了吃食和漿洗衣物,當然還有更好的……

除了民間的這些額外的安置住宿點之外,斐潛還臨時性的調徵了一些在長安郊外的勞工營地。說是勞工營地,聽起來似乎不好聽,但是改成青年旅……咳咳,改成『孔孟義鋪』是不是就好聽多了?

這些勞工營地,嗯,『孔孟義鋪』,其實也是按照標準的營地修建的,有營寨牆,有廁所,有洗浴處等等,其實條件並不是太差,最關鍵是不收錢,這就讓很多囊中羞澀的學子願意居住於其中。

雖然這些『孔孟義鋪』距離長安的距離有些遠,但是在營地門口每天都有三個班次的馬車,到點或是滿人了就走,所以確實整體上來說有一點不方便,但是也不能算是太麻煩。

隨着考試日期逐漸的臨近,在長安大街小巷之中,滿眼都是滿眼都是戴方巾,穿直裰的讀書人,甚至連其他人相互交談的時候,都是帶着些『之乎者也』了。

同時,因爲長安也有許多考試的『前輩』,所以在這個時候也有不少的店鋪商家,爲了招攬生意,亦或是宣傳名頭,還有一些其他什麼的想法,有時候會邀請一些之前獲得了不錯成績的考試『前輩』宣講一些內容,也常常引得衆學子翹首而聽,有時候彙集成百上千人,一時頗爲壯觀。

在這樣的宣講之中,當然不可能去再去說什麼經書之內的微言大義,而是重點講述一些考場的注意事項,準備物品等等,這些從該如何準備赴考,到如何應試的心得經驗,都是深受考生歡迎的話題。

甚至也會提及一些之前考試的內容進行講述。對比於在郡縣內的試題,在長安此處的考試題目量和考試科目都有一個比較大的拓展。這是和初試完全不同的,之前也有許多第一次到長安參加考試的學子,往往不能適應其考試強度,最後身心崩潰,自我懷疑,甚至匆匆泯然衆人矣。

就像是在隴右的考試,只有一天,而在長安之處的考試,現在已經是變成了要考三場。

第一場是進考準備,因爲是考察死記硬背的內容,所以花在檢查的時間會比較長。

其實第一場的考試是比較簡單的,只要能背誦熟練就行了,畢竟大漢當下並沒有後世那麼多的經書,青龍寺之中確定下來的主要經書之中主要就是詩書禮易春秋,這幾本幾乎是所有學子都必須要讀的書,或許可能在地方版本和青龍寺版本之間略有差異,但是大體上相差不多,不像是今文經學的那些讖緯之學,各說各話。

金文古文的經學,也像是一個圍城。

只不過和官吏的圍城不同的是,官吏的圍城是大多數人想要擠進去,而經書的圍城是陷進去了很難走出來,然而又不得不走。

青龍寺大論之後,尤其是在『正經』之論後,今文經學就漸漸的走向了末路。

嚴格說起來是今文經學之中的那些讖緯學說沒有了市場。

斐潛原本應該是讖緯學說的很大一塊的潛在市場。

其實大漢原本很多地方諸侯,都是這些讖緯學說的隱形支持者。

就連曹操也不能免俗,當年巴巴的趕上門去求旁人的一句評語……

實際上稍微有些腦子想想也知道,一個人的一生,跟什麼讖緯評語有什麼狗屁聯繫?有了評語就能飛黃騰達,沒有這句評語就是永世沉淪?真有真麼大的能力,那麼要維持這麼大的律令術,要付出的代價又是什麼?

這其實就像是後世星座的那些什麼評語一樣,若是將星座名稱隱了,然後隨機打亂配上星座名號再讓人去看,也是一樣會有人覺得是說『中』了!

古文經裡面有沒有讖緯?也是有的,但是比起今文經學就少了很多。一方面古文經大部分都是上古傳下來的有實體的經文,要寫在竹簡木牘上自然是要挑重要的去寫,像是什麼讖緯的多數集中在易經的方面上,另外一方面是因爲今文經在一開始是口授的,然後各家經書之中難免會有各家加進去的內容……

斐潛明確表示讖緯是僞學,這就讓很多人瞬間沒有了『用武之地』,其中今文經學受損最大,在加上當下已經漸漸完備起來的青龍寺『正解』,一個比較完善且規範的經文架構正在形成。

而這些參考的學子,又會將這個今文古文正經正解的架構傳承下去……

就像是第一場考試當中的這些背誦填空題目。

這就是斐潛的策略,看似沒有定論,但是實際上已經有了結果。斐潛並沒有直接上場就是喊着要乾死今文,亦或是說要復辟古文,因爲這樣只會讓事情發生激化,而一旦矛盾激化,很多時候有些人做事就未必是理性了,爲了維護各自的立場,在情緒作用下就會出現不管腦袋只管屁股的情況。

華夏重『用』,漂亮話說再多,不如實際上一用。

考試也是如此,第二場是公文應用內容的考試。制定的題目,做『詔,表,牒,章,判』各一。

這些『詔,表,牒,章,判』同樣也是像圍城。

因爲是限定的題材,限定的字數,限定的格式,不容有錯。

斐潛在最初開始執政的時候,各地縣鄉上報各種行文,便是隨心所欲的展現文墨,辭藻豐富得讓斐潛看得腦袋都大,於是便逐漸的完善這一類的公文的規範,框死了規格。

比如『表』,就是用於陳情。凡屬於論諫、勸請、陳乞、待罪、進獻、推薦、慶賀、慰安、辭解、陳謝、訟理、彈劾等事由,皆爲『表』。表開頭第一句,必須說明是什麼事情,人物地點時間事情,然後再敘述具體情況,末尾要加上建議或是已經處理的相關舉措等,整體篇幅以四百字爲宜,最多不得超過千字。

最後一場纔是策論。

相對會寬鬆一些,但是也有限制的,想要自由發揮離題萬里,恐怕就連卷子都一起飛走了……

這一套的考試內容和規定,漸漸會形成規範,然後便是沿用下去。如果說能夠以此三場考試,通過這種手段就可以相對來說比較全面的考察學子,選拔出來的人也相對來說更有文化、更有見識,同時還具備一定的有行政能力。

不考詩詞歌賦,是因爲普通的官吏,並不需要太好的文采。

至於後世的八股文,其實也在應試製度之下的特殊產物,雖然在後世被很多人詬病,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真的就那麼差,反倒是在保持客觀篩選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就像是圍城,城裡人和城外人看,感覺都不一樣。

在這一次規模龐大的考試之中,有從河東河洛前來的士族子弟,也有從隴右漢中趕來的地方鄉紳,甚至還有漢化的胡人……

其實在斐潛治下,有很多是已經漢化的胡人。

比如上黨令狐氏,就已經是徹底的華夏化了,甚至在華夏學術上面的成就比華夏本土的很多人都要強。

中年人,叱幹平,也是漢化的胡人。他的家族原本應該是南匈奴人,然後在西漢時期分化到了漢地之內,先是在長安,後來到了河東,經過了兩三百年的事件,如今這叱幹氏已經和普通漢人沒有任何的分別。

司馬懿到河東主持郡試,叱幹平就是在那一次的考試之中達標合格,得到了參加長安恩試的名額,如今就居住在驃騎大將軍準備的『孔孟義鋪』之中,準備參加即將到來的大考。

隨着考試時間臨近,在孔孟義鋪營地之內的氛圍也日間緊張起來。

在這樣的氛圍之中,也就時不時的會出現一些事情……

各式各樣的人,就有各種奇葩的事情,即便是在營地之內有專門的兵卒負責秩序巡邏,但是依舊免不了的會有些突發的情況。

叱幹平居住的那件大通鋪之內,清晨之時,就有人大叫起來,說他準備的筆墨不見了!

如果說兵卒上陣,要緊的就是兵器戰甲,那麼這些學子考生上考場,筆墨就是他們的武器。結果現在武器丟了,如何不讓人着急?

值守的巡檢帶着兵卒來了,但是並沒有找出什麼問題來,因爲那個倒黴孩子裝筆墨的袋子並非是在大通鋪裡面丟的,是他出去外面遺忘了……

沒錯,給忘了。

倒黴孩子也寶貝他的筆墨硯臺,走到哪都帶着,沒放在大通鋪裡面,怕留在大通鋪裡面有人偷,結果他自己反倒是將那個袋子不知道給忘在了何處了。

若是被人偷了,這自然要追查,但是自個給忘了……

瞭解情況之後,巡檢嘖了一聲,帶着兵卒走了。這要是他手下的兵,丟失戰甲兵刃,至少是三十鞭子起步。

這麼重要的東西都能忘?

怎麼不忘了吃飯睡覺呢?

倒黴孩子抱着頭一頓大哭。

哭有毛用啊?

可就是哭。

叱幹平沒有多餘的備用筆,他準備的筆就兩根,一根大筆,一根細一些的,分別用來寫不同大小的字的,墨倒是可以掰一小塊給那個倒黴孩子,但硯臺也只有一塊,分不出去。

其他人也大同小異,一個通鋪湊起來,墨塊倒是湊了有一些,但是筆和硯臺就沒有多餘的。

叱幹平和其他人,陪着倒黴孩子在營地裡面可能丟的幾個地方找了找,自然是什麼都沒有找到。就連倒黴孩子都不是很清楚到底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丟的,更不用說還記得周邊有什麼人,發生了什麼情況了。

尋找無果之下,叱幹平又幫助去詢問了一下考場是否會提供筆墨紙硯,結果是考場之中會分發紙張,似乎也有提供可以申領的墨塊,但是筆和硯臺麼,就沒聽說有額外提供的……

畢竟筆墨硯臺都是自己用順手的最好,用不順手然後考砸了,算是自己的,還是算考場提供的這些筆墨硯臺的問題啊?

倒黴孩子自己覺得很委屈,但問題是在大通鋪裡面一頓哭,使得其他人不管是想要休息的,還是說想要看書的都做不了了。無奈之下,叱幹平便是找了大通鋪裡面的其餘幾個人,商議着帶着倒黴孩子到長安城中文集去一趟。

誰叫這個大通鋪裡面他的年齡最大呢?畢竟大家都不熟,他要是不主動說這個事情,旁人多半都不管的,而這樣下去,雖然叱幹平不太清楚這個倒黴孩子會不會一時想不開就摸錘子,不管是給他自己還是給旁人錘幾下,但能早點解決問題,也是幫組他們自己能夠休息好,否則影響到了休息,恐怕大家最終考試都可能不妥。

大家於是就湊點錢給這個倒黴孩子再買點筆墨硯臺,雖然一套筆墨硯臺價值不菲,但是平攤到每個人頭上其實也不多,另外也算是考前放鬆一下,換個心情。除此之外也有後世那種大考前去認個道的意思,並且因爲這個倒黴孩子出現的問題,也給他們提個醒,多少還是要有些備用的筆墨不是麼?

於是叱幹平的建議就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連帶着那個倒黴孩子都是對於叱幹平一聲聲的大哥叫個不停。

營地門口就有馬車,叱幹平一羣人並沒有等候多久,人數就滿了,然後車把式吆喝了一聲,驅趕着駑馬,不多時就將他們送到了長安城外。

到了文集之處,叱幹平等人頓時就有些花了眼。

那個倒黴孩子也似乎是暫且忘了傷心事,看着文集之中各種各樣的文房用具新奇不已。

有需求,就有商品隨之而生。

在當下文集之中,賣得最好的,反倒不是筆墨字眼,而是考籃。當然,還有考籃的進化版本,烤箱,呃,考箱。

精緻的考箱十分引人矚目,擺放在店鋪之中最爲顯眼的位置,還有一名非常漂亮的女招,溫言軟語的在負責講解使用方法……

周邊自然是圍了不少的人,不知道是在看考箱的還是看女招的。

叱幹平也忍不住湊過去看了一眼,發現這個考箱還真是有些講究。

考箱本身不僅是用紅漆上色,而且在表面上還勾勒出山川的圖案。說是箱子,其實更像是一個小木櫃子。正面的一整扇的櫃子門,打開之後便是有三個抽屜。

女招將三個抽屜一一拉開,作爲展示。

在最上面一層抽屜裡,則是像是藥鋪的抽屜格板一樣,細分了許多格子,每個格子裡裡面都裝了一些吃食,有好幾種的糕點、乾果,甚至還有鹹肉和蜜餞!

這看得叱幹平直咧嘴,這是準備在考場內開餐會麼?

第二層的抽屜則是正常一些了,裝的是筆墨硯臺,蠟燭鎮紙什麼的。當然看起來都是一些上等貨色,身價昂貴的那種。

這多少算是符合考箱的名字了。

第三層抽屜則又開始歪了,裡面裝的竟然是一小牀蠶絲錦被和一方錦緞墊子!

當女招將蠶絲錦被取出,然後裝作自己使用一樣蓋在身上的時候,看着錦被上呈現出來的凹凸曲線,叱幹平似乎聽到了一些吞嚥口水的聲音……

真是……

『這玩意,這麼貴,怎麼會有人買?誰想出來這種鬼主意的?』那個倒黴孩子就在一旁,聲音不大不小的嘀咕道,『考場之中,有筆墨硯臺就行了,這麼多閒雜之物,又有什麼用?商戶是怎麼想的?真是傻子纔會買這玩意!』

叱幹平看了一旁的倒黴孩子一眼,沒有說些什麼,只是退了出來,離他遠了一些。他又不是倒黴孩子的父母,沒有義務去教導他一些什麼。既然商家將這個東西做出來,想必是符合一些人的需求的,若是真的沒有任何人要,那麼商家自然就不會做了,有買方有賣,這不是很正常麼?

這玩意一看就能明白,價格絕對不便宜。

倒黴孩子自己顯然是買不起,然後就譏諷買的人是傻子,店鋪商家也是傻子,設計這樣的考箱的人也是傻子……

得,買的人,賣的人,設計的人,都是傻子,都是需要你這大聰明來指點出來。

就像是後世某些秉承着窮就有理的人一樣,因爲自己窮,就可以偷,搶劫,吃霸王餐,然後一抹嘴,麻痹的這家店飯菜真特麼的難吃,老子真是很艱難,很辛苦才吃下去的!

叱幹平原本只是覺得這個倒黴孩子確實可憐,但是現在想想麼,忽然覺得也不是多可憐了。

再忍忍,再過兩天考試結束,也就各奔東西了……

第3014章補課上課缺點課第1509章 一大招第1047章 曹操和徐州的情仇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第2506章作一聲第2401章沒有選擇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1854章 攻擊和反攻擊第1905章講武堂演,不敗即勝第2320章吃貨帝國的基因第1321章 喜悲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七零零章 戰亂的開始第八四七章 另一個戰場(六)第2296章好消息啊都是好消息第1403章 破軍刀弟2176章白與黑第三五七章 昕水河畔一槍東來第3392章 瞿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3147章 當放棄遇到放手第四二三章 或人或獸第3180章 開弓難射回頭箭第2444章低頭和下嘴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1418章 不光是落石計第2076章軍中試探,額外變故第2389章真香又要來一輪第九九七章 後人新途徑第2867章某人要出征了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2411章是個人物第1909章分藩後續,袁尚求見第1429章 天崩山地搖第1322章 春意第1191章 送到面前要不要第2066章各自手牌,賭桌賭注第1793章 或真,或假第1422章 雁行的菊花落第1824章 連鎖反應之下的相應變化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3432章 相互信任第1561章 軍中宣講第2199章事情難辦第3174章 自我知我那就真我明我第五七八章 歷史的掩蓋之下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2777章 山東上下初結心,新汲城中紛亂起第六二二章 硝煙!平定的終戰!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314章 自私第1163章 在難題面前第一五零章 再上征程第三十章 似是故人來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1775章 王庭第2330章莫須有的正義第2017章莊禾之事,貸令之律第2807章 自家肚腸小計較,江東興師大謀劃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七五五章 參謀本部重要性第1558章 生死立判(加更)第九二五章 戰長安(十)第四三九章 明天真的有援軍第1784章 人生,人神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2050章重創水師,飛熊二哈第3156章 當投降遇到投資第2129章臨事方知難第七五零章 小狗引發的血案第1800章 定川,定人第2893章雙方,差不多可以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1209章 祁山之戰的終話第三五二章 試探之後第3145章 當謀求遇到謀劃第七七三章 得意的單于第2130章驃騎第一課第2522章河裡的石頭第1522章 那魂牽夢繞的身影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2550章近鄉情怯難爲石第2929章良田千萬傾,無職恐被欺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2604章抉擇,要看自己第九四三章 是進攻還是防守第一九五章 溫泉夜客第2072章同化融合,絕無二話第2630章掀桌,究竟是什麼桌第二三六章 兩難之選(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1/3)第1260章 今宵秋夜分外寒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2963章道口相揮手,出沒風波里第1154章 絕望和希望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八六二章 叩長安(九)第八十二章 天下楷模
第3014章補課上課缺點課第1509章 一大招第1047章 曹操和徐州的情仇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第2506章作一聲第2401章沒有選擇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1854章 攻擊和反攻擊第1905章講武堂演,不敗即勝第2320章吃貨帝國的基因第1321章 喜悲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七零零章 戰亂的開始第八四七章 另一個戰場(六)第2296章好消息啊都是好消息第1403章 破軍刀弟2176章白與黑第三五七章 昕水河畔一槍東來第3392章 瞿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3147章 當放棄遇到放手第四二三章 或人或獸第3180章 開弓難射回頭箭第2444章低頭和下嘴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1418章 不光是落石計第2076章軍中試探,額外變故第2389章真香又要來一輪第九九七章 後人新途徑第2867章某人要出征了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2411章是個人物第1909章分藩後續,袁尚求見第1429章 天崩山地搖第1322章 春意第1191章 送到面前要不要第2066章各自手牌,賭桌賭注第1793章 或真,或假第1422章 雁行的菊花落第1824章 連鎖反應之下的相應變化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3432章 相互信任第1561章 軍中宣講第2199章事情難辦第3174章 自我知我那就真我明我第五七八章 歷史的掩蓋之下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2777章 山東上下初結心,新汲城中紛亂起第六二二章 硝煙!平定的終戰!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314章 自私第1163章 在難題面前第一五零章 再上征程第三十章 似是故人來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1775章 王庭第2330章莫須有的正義第2017章莊禾之事,貸令之律第2807章 自家肚腸小計較,江東興師大謀劃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七五五章 參謀本部重要性第1558章 生死立判(加更)第九二五章 戰長安(十)第四三九章 明天真的有援軍第1784章 人生,人神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2050章重創水師,飛熊二哈第3156章 當投降遇到投資第2129章臨事方知難第七五零章 小狗引發的血案第1800章 定川,定人第2893章雙方,差不多可以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1209章 祁山之戰的終話第三五二章 試探之後第3145章 當謀求遇到謀劃第七七三章 得意的單于第2130章驃騎第一課第2522章河裡的石頭第1522章 那魂牽夢繞的身影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2550章近鄉情怯難爲石第2929章良田千萬傾,無職恐被欺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2604章抉擇,要看自己第九四三章 是進攻還是防守第一九五章 溫泉夜客第2072章同化融合,絕無二話第2630章掀桌,究竟是什麼桌第二三六章 兩難之選(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1/3)第1260章 今宵秋夜分外寒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2963章道口相揮手,出沒風波里第1154章 絕望和希望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八六二章 叩長安(九)第八十二章 天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