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7章某人要出征了

長安。

驃騎大將軍府。

斐潛看着手頭上的急報,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越是居於高位,斐潛越發的覺得那個墨菲的三條定律越發的準確起來。

規律一,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規律二,所有的事情都會比預計的時間要長。

規律三,會出錯的事情總是會出錯。

然後彙總成爲了墨菲定律。

西域很糟糕。

川蜀糟糕得很。

斐潛料想過局面可能會很糟糕,但是他也沒有想到當下的局面會一起朝着最糟糕的方向一路狂奔。就像是所有的選擇,都在變好和變壞的兩條路當中,一定是選擇了變壞的那個選項一樣。

西域之中,高順死了。

這是完全出乎斐潛的意料。

川蜀之中,甘寧敗落了。

這也同樣出乎與斐潛的預料。

節堂之內,沉默蔓延着。

龐統偷偷瞄了一眼斐潛,然後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士元,你記得高伯平麼?』斐潛緩緩的問道,聲調依舊平穩。他說着話,他也看着堂外照耀下來的陽光,看着明亮的瓦片呈現出溫潤的色彩,看着枝頭上不知從何而來的鳥雀蹦跳着鳴叫,看着這樣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色,但是他的眼底卻隱隱有些悲傷。

他看見了生,也看見了死。

高順不算是斐潛的朋友,但是算他的舊識。

舊識,對於一個人來說,意味着什麼?

Wωω⊙ тт kдn⊙ ¢ ○ 『嗯。記得。』龐統也是嘆了口氣,『可惜了。』

斐潛點了點頭。

這個回答很龐統。

或者說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回答。

或是聽聞,或是知曉,或是認識,但是關係都不密切。或許在這個天下之中,唯有高順的親屬纔會真切的感受到喪亡之痛,而大多數人只是哦一聲,嗯一下。

這是誰的錯?

人類很喜歡論證對錯。

大漢人也不例外,尤其是山東之人,更是喜歡爭論不休,分辨對錯。

高順的死,西域的亂,這些山東人一定會將過錯放在斐潛身上,並且據典引經的論證,義憤填膺的呼喝,表示這一切,都是斐潛造成的,一切都是斐潛的錯。

然後……

就沒了。

山東之人只是在乎他們自己嘴皮痛快,心理舒暢,甚至連斐潛會不會認錯都不在乎。至於這個問題爲什麼會產生,後續要怎樣避免等等,他們沒有想法,沒有意見,即便是有建議也是和大漢幾百年的做法完全一致。

換。

或者更乾脆一些,殺。

就像是換下了班勇,殺掉了馬援。

換來了西域紛亂不休,其邦國對於大漢徹底失望。

殺來了南越交趾不定,好不容易打下來的疆土百餘年都沒能教化通達……

這個時候山東之人就閉上了嘴,裝作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有發生,然後等到過一段時間他們又會重新跳出來,就像是這個章節已經過去,然後下個章節又是全新的世界一樣,繼續重複之前的評點,表示着對於一切蔑視,彰顯自身的高雅。

就拿當下的西域來說,若是讓山東之人想辦法,估計多半就會表示那麼麻煩幹什麼?與其花心思在呂布身上,還不如怎麼怎麼滴,亦或是說西域有什麼價值,中原纔是硬道理等等,若是再詢問具體措施,便是吭嘰一聲,不行就換,再不行就殺。

殺戮真的能解決問題?

不,秩序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

舊秩序產生的矛盾,就需要新的秩序,去解決這些新產生的問題,決定新的方向。

整天在故紙堆裡面尋找春秋戰國的桉例,在四書五經之內尋找律法的憑依,是大漢山東之人最爲喜歡的方式方法,雖然他們心中也知道可能有些不對,但是……

管他呢,他們不在乎。

而斐潛覺得,這些桉例和憑依,可以作爲參考,但是絕對不能生搬硬套,簡單使用。

讀懂,讀透,讀通,纔是真正的面對這些歷史的態度。

大漢開拓西域三百年,起起伏伏,政策左右搖擺,或許確實可以像是山東之人一樣,不屑的嗤之以鼻,表示不過就是些阿堵物,利益相關而已,但是在這嗤鼻之後,又該做什麼?

一兩百年前,在西漢的時候,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沒辦法,然後一百年後,東漢之時再次遇到這個問題,依舊是雙手一攤,沒辦法?

那麼百年後,千年後,每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會不會總有類似於當下大漢的山東之人跳出來,嗤之以鼻,不過就是些阿堵物?

『陛下啊,千萬不可與民爭利!』

『取之無益,不如舍之!』

『皇上啊,身爲萬民之主豈可沾染這些銅臭之事?』

『勞民傷財,開海之事不可再議!』

於是華夏就收住了腳,開始注重屁股起來。

畫地爲牢。

『這四周都是絕境啊,走不出去的!還不如老老實實待着這裡。』

『誰說的?』

『老祖宗都是這麼說的!』

『老祖宗都是誰?』

這種說法,這類說辭,一代代往上查,最後就會發現,出處就是大漢的這些山東之人。

炎黃的那種打贏了就吃下去,包容消化成爲自身一部分的精神沒了,開始講那些是關中人,那些是武夫,那些是邊民……

先秦那種打到天涯海角,統一各國還不夠,還要繼續向外開拓的精神也沒了,山太高了,海太遼闊了,太陽太曬了,下雨地太滑了……

大漢之後,即便是再開西域,也沒有多少人想要去西域了。

唐三藏求了一年又一年,偌大長安城,最終一個願意和他同去的都沒有,只能是他自己偷偷孤身上路,結果不僅是去了,還回來了,真是啪啪的打了不少人的臉。

怎麼辦?

編成神話。

這麼牛的人,根本就不是人了,是神仙!

於是一羣自認爲凡人的子弟,就可以哈拉哈拉笑着,繼續表示,『是人肯定走不出去的,華夏四邊都是絕境!老祖宗都是這麼說的!』

一個人這麼說,一羣人這麼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開拓的勇氣,最終在此起彼伏的『不可能』和『老祖宗』當中消磨殆盡……

『高伯平……可有親屬?』斐潛問道。他記得似乎是沒有,但是斐潛此時此刻希望能有。

龐統皺眉回想了一下,搖了搖頭說道:『臣未曾聽聞……高伯平從未提及過……』說到了這裡的時候,龐統才勐然覺得高順和其他的將領比較,竟然真是一個存粹的軍人,然後才更加惋惜的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高順沒有妻子,也沒有納妾,或許他也有些解決生理需求的方式,但是他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軍務上,不管是在長安,還是在玉門關,他似乎心中除了兵卒軍務,就沒有其他的東西,純淨得就像是一塊透明的冰,在陽光下靜悄悄的消融了,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

不是所有的良善,就一定能夠有良善的結局。

『查一下,如果有子嗣或是遺腹子……就妥善安置……』斐潛說道,『若是沒有……便是在慈幼局裡面,擇優選一個孩子,繼承高伯平香火,作爲其遺澤罷!』

龐統說道:『彷效韓文約舊事?』

斐潛點了點頭。

韓遂和高順雖說具體情況是不太一樣,但是韓遂斷了子嗣之後,也是在一些孤兒裡面挑選了一人,作爲韓遂的嗣子,也就是韓過。

斐潛看着遠方的天空,輕輕的敲擊了一下桌桉,『此事,便是延爲定律罷……若校尉以上,家中無嗣子可繼,便由慈幼局依照次序,擇優而取。』

『唯。』龐統點頭應下。他沒有因此而表示斐潛英明,或是仁慈什麼的,只是簡單的應答,因爲這個事情本身並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相反,是一個悲傷且無奈的對策而已。

君臣不約而同的沉默了下來。

『士元,如今還真是……』斐潛有些感慨,然後目光漸漸的凝結起來,『到時候了。』

龐統嘆息了聲,『主公,還是來得太早了些……若是再過三五年……』

斐潛呵呵笑了笑,『世事哪能皆如人意?更何況,如今這焦躁傲慢,也是多有綿延……』

『主公所言甚是。』龐統點頭。

這倒不是龐統有意附和,而是確實如此。

因爲西域影響到了長安,不少人已經開始厭煩了,甚至被山東之人的言論所影響,覺得斐潛做錯了,對待呂布太優厚了,要麼趕快打,要麼趕快割……

至於打要怎麼打,割又要怎麼割,那就不知道了。

目光長遠者畢竟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都是渾渾噩噩。

華夏需要更多的領導者,更多的智慧之人,而不需要更多的渾渾噩噩的傢伙。

或者說,應該儘可能的減少這些渾渾噩噩的基數。

斐潛不想表現得太過於強勢,但是應該展現態度的時候,也不會迴避。

『西域之事,也不必遮掩,』斐潛拍了拍桌桉上的情報,『但是嚴查關防,看看這段時間有沒有人急於出關……』

『明白了。』龐統哈哈笑了笑,『此番出去容易,想要再回來……哈哈……』

斐潛點了點頭。

有些人總是覺得自己很聰明的,當聽聞西域不穩,貴霜有亂的時候,難免會想着什麼『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然後忙不迭的就想要躲到更加『穩固且安全』的地方去……

任其去就是,但是想要再回來,除非改名換姓,和登記的檔桉相貌特徵完全不同,否則別想着那麼輕易的在危險過去之後,又重新回到關中來。否則豈不是對於堅持在關中,和斐潛並肩作戰的那些人不公平?

戰爭陰雲,已然翻涌而起。

斐潛一直有意識的控制着發展的速度,也壓制着軍隊的數目,因爲其根子裡面的兔子精神在發揮着作用,廣積糧緩稱王,不管是在什麼朝代,都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大策略。和那些動不動就跳起來要殺這個滅那個的傢伙相比較,斐潛會盡可能的減少自己威脅感,默默的積蓄更多的力量。

三國的歷史告訴了斐潛,曹魏強大,但是沒有強大到可以一口氣直接推翻一切的時候,剩下的便是慢慢的沉淪……

歷史上的曹操難道不想要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統一的大業麼?他肯定想的,做夢都想,但是最終也就僅僅是成爲了他的夢想。他在後期,被全面的,上下左右的,裡裡外外的圍觀,不僅是東吳西蜀的宿敵,還有朝堂上下對手,所有人都是他的敵人。

那個時候,曹操成爲最強的男人,但是也同樣成爲了最多敵人的男人。

若是敵人在外部,他多少還能分辨得清楚,但是敵人隱藏在內部的時候,曹操就無能爲力了。

有心,無力。

什麼是政治集團?

千年的封建王朝已經展現無遺。

皇權,相權,歸根結底,都是權柄。這一點,相信肯定有不少的人會跳起來,表示他知道,他明白,他太懂了……

而問題是,這個權柄,又是從什麼地方而來?

漢武帝心中清楚,但是他裝湖塗,所以他表示,『老董說得對啊!老董和大傢伙好好說一說!』

老董站了出來,像是後世裡面的磚家一樣發表了他理論,他的定律。

漢武帝原本的想法是忽悠大多數,打擊少數,確實也很成功,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太成功了,以至於後來很多人依舊被他所矇蔽。漢武帝以天下爲棋局,氣勢磅礴,只可惜他的天下依舊是太小了,所以最終漢武帝依舊被棋局所困。

斐潛想要跨出去,所以那些嘰嘰喳喳,已經被洗腦洗得根深蒂固的山東人,無疑就是最大的阻力。那些山東人,大多數只能看見眼前的利益,表示對於眼前的煩躁,也對於時局的不爽,卻從未深刻考慮時局的起因和發展,現在和未來。

若是點評江山,表示意見,這些山東之人很厲害,也非常熱衷,可真正讓這些山東人去做事,根據意見提出建議,然後具體實施,那就是千難萬難。

所以過早的容納這些山東人,又有什麼意義?

因此斐潛一直以來都不斷地去鼓動,甚至是嘉許,暗中支持這些山東人,給他們派遣農工學士,讓他們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條件,更多的閒暇時光,除了擴大市場之外,還可以更從容的發表各式各樣的意見,各種感覺,可以高高在上的指責這個,批判那個,不滿這一項,嘲笑那一項。

然後斐潛則是在長安吸引那些不容於那些山東士族的子弟,寒門,以及普通民衆,設立以科舉爲主要晉升渠道的官吏模式,開展新的民生政務的體制,制定適應新環境的律法等等……

可是現在很顯然,有人等不下去了。

主動挑起了戰爭的,不是曹操。

而是周瑜……

斐潛真沒想到是周瑜先跳出來打破了當下的平衡,將斐潛和曹操一起拉入了戰局。

西域是預料之內事情,走向了最壞的局面,斐潛也早有預期,可是斐潛沒有預料到高順會死,同樣的,斐潛也沒有預料到甘寧會敗落。

西域的破壞早有準備,但是川蜀沒有。

魚醬,果真是與其無緣麼?

周瑜是在用這種方式來表示自身不屈服於疾病,也不受疾病的要挾?

『甘興霸首戰失利,驕狂所致,』斐潛緩緩的說道,『此乃警示也……吾輩多願擇優,然反招其惡。甘興霸罰俸,降級,假留軍中以用,待戰後再行賞功罰過。』

『臣領命。』龐統記了下來。

『令,川蜀以徐元直爲首,徐公明爲輔,諸葛孔明爲左,調合川中之力,迎戰江東軍!』斐潛繼續命令道,『賜徐元直持節,川中官吏,千石及以下,可自行論處!川中軍校兵卒,一體皆歸徐公明統屬,違紀亂律者,以軍法罰之!諸葛孔明參議補缺,記功錄過,統籌調運物資軍械!』

『唯!』龐統一一記下,隨後便會以陸空兩種方式急速傳往川蜀。

雖然說江東軍取得了夷道首勝,但是並不代表者川蜀就沒有了抵抗力。當江東局戰線拉長之後,羊攻川蜀的弊端就會越發的顯現出來。並且川蜀之中的底蘊還是很強的,不管是財政還是器物,漫說支撐一場大戰,就算是打個持久戰,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有問題的,還是西域。

當然,還有一些隱藏的問題……

『西域不可輕棄。』斐潛緩緩的說道,『今日棄一分,明日就會棄三分。凡屬漢家土,不可讓半分。』

大辮子朝的左一塊割地又一塊的讓土,其實都有『老祖宗』的條例可依的,不是麼?

大漢當下的山東之人,不正是嘲笑着斐潛,覺得斐潛腦袋有問題,愚不可及麼?

放棄多容易啊……

可是後人所有的一切,都是華夏前人捨生忘死,流血流汗才獲得的,後人又有什麼資格代替前人去放棄?去心安理得的接着奏樂接着舞?

西域這盤棋上,下棋的人基本上都到位了。

『令,呂奉先無故害同袍,停職覈查。西域都護一職,暫由張文遠攝之。』斐潛沉聲說道,『另調太史子義至長安……準備出征罷……』

龐統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臣明白。』

第四八一章 胡人的部落第二二二章 同烹第1482章 呂奉先的暢意第1242章 誰的說詞纔是真的第2520章爲什麼不能和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2910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第3205章 窗第一六八章 北上之前第四二八章 約定第二一五章 失敗的會晤第1818章 又是一次的兵臨城下第3099章相增減第七四四章 撐犁之下的赤那第三六六章 回來了第1163章 在難題面前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1051章 府衙之中第二十七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3331章 大恐怖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1861章 當欺詐成爲常態,還有什麼值得相信第1296章 商貿與農桑第2523章倉廩的備貨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1482章 呂奉先的暢意第一一一章 代表第七七四章 節杖的巧合第1122章 差不多了哈第2339章口頭之上永遠忠誠第六零六章 最後的血戰時刻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2553章風吹曹動有毛用第3135章 耕戰比率第2897章義不掌財,善不爲官第八五九章 叩長安(六)第2311章鮮血和交換,謀劃和策略第1136章 請猜一猜第2709章我思他思故有思第1011章 關口之爭第3205章 窗第九八一章 賈詡的見聞第3115章 新的憂慮第1190章 請君入甕加點料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1570章 黍離第3450章 優勢劣勢第2420章計中第3286章 排外和排位第七五八章 敗中求勝的渴望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一八六章 推來推去的盟誓之人第1424章 因時而度事第2079章生死計劃,計劃生死第1802章 一個時代的開始第3067章 俊傑的帶路黨,死腦筋的廝殺漢第七三四章 意外中意外第2674章順手爲之小問題第3416章 言行一致第1426章 千騎卷平岡第1908章漢家自坑,或俗或雅第2170章蝦仁豬心第1291章 約定第二七二章 兵臨城下第2441章差異的多少第3109章 過年好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2335章關中初陽升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第1536章 趕上來了第1829章 各家都有各家的算盤第253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2657章出身高低第二二三章 遷都之議(月票加更50)第2451章突然的碰撞第七零八章 筮者的決定第六八零章 文明之光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六二一章 選擇!細微的變化!第1100章 辟穀第六四一章 另闢蹊徑第二九五章 親情的多種用途第2219章可以休矣第1059章 農業制度的推進第2093章守的不好守,走的不好走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1190章 請君入甕加點料第2252章別叫大哥要叫兄長第2135章側面戰場第2859章一個理由第1925章旋渦之中,替天行道第2637章死活之中方向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第2154章運輸第一五五章 劉表的兩封信第2457章慣性的演化第七七八章 有得必有失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2569章人心變化第2644章事件之中虛幻
第四八一章 胡人的部落第二二二章 同烹第1482章 呂奉先的暢意第1242章 誰的說詞纔是真的第2520章爲什麼不能和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2910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第3205章 窗第一六八章 北上之前第四二八章 約定第二一五章 失敗的會晤第1818章 又是一次的兵臨城下第3099章相增減第七四四章 撐犁之下的赤那第三六六章 回來了第1163章 在難題面前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1051章 府衙之中第二十七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3331章 大恐怖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1861章 當欺詐成爲常態,還有什麼值得相信第1296章 商貿與農桑第2523章倉廩的備貨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1482章 呂奉先的暢意第一一一章 代表第七七四章 節杖的巧合第1122章 差不多了哈第2339章口頭之上永遠忠誠第六零六章 最後的血戰時刻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2553章風吹曹動有毛用第3135章 耕戰比率第2897章義不掌財,善不爲官第八五九章 叩長安(六)第2311章鮮血和交換,謀劃和策略第1136章 請猜一猜第2709章我思他思故有思第1011章 關口之爭第3205章 窗第九八一章 賈詡的見聞第3115章 新的憂慮第1190章 請君入甕加點料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1570章 黍離第3450章 優勢劣勢第2420章計中第3286章 排外和排位第七五八章 敗中求勝的渴望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一八六章 推來推去的盟誓之人第1424章 因時而度事第2079章生死計劃,計劃生死第1802章 一個時代的開始第3067章 俊傑的帶路黨,死腦筋的廝殺漢第七三四章 意外中意外第2674章順手爲之小問題第3416章 言行一致第1426章 千騎卷平岡第1908章漢家自坑,或俗或雅第2170章蝦仁豬心第1291章 約定第二七二章 兵臨城下第2441章差異的多少第3109章 過年好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2335章關中初陽升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第1536章 趕上來了第1829章 各家都有各家的算盤第253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2657章出身高低第二二三章 遷都之議(月票加更50)第2451章突然的碰撞第七零八章 筮者的決定第六八零章 文明之光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六二一章 選擇!細微的變化!第1100章 辟穀第六四一章 另闢蹊徑第二九五章 親情的多種用途第2219章可以休矣第1059章 農業制度的推進第2093章守的不好守,走的不好走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1190章 請君入甕加點料第2252章別叫大哥要叫兄長第2135章側面戰場第2859章一個理由第1925章旋渦之中,替天行道第2637章死活之中方向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第2154章運輸第一五五章 劉表的兩封信第2457章慣性的演化第七七八章 有得必有失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2569章人心變化第2644章事件之中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