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漫流橫渡

不過,雅集就是一個古代的社交圈,無論如何不能失了禮數,徐佑無奈轉身,道:“郎君過譽了!”說完纔有空打量眼前這人。他面容清俊,身穿青灰色的夾棉布服,跟周邊的華衣麗飾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一雙眼睛熠熠生輝,讓人一見不忘。

“山不在雪,無雪而自秀,素來論起孤山,妙語不知凡幾,但都不如郎君。”

這人誇起人來沒完沒了,饒是徐佑厚臉皮也有點吃不消,道:“未請教?”

說這三個字的時候,他在心裡默唸,如果這人再來一句俗物,掉頭就走,可真是有一句媽賣批要講了。

“在下諸暨張墨!”

徐佑心中一驚,臉上卻恰到好處的露出幾分遇到名人的訝然和激動,道:“原來是五色龍鸞,久仰,久仰!”

“區區薄名,何足掛齒!”張墨微微一笑,道:“敢問郎君名諱?”

“在下徐佑!”

張墨很認真的想了想,又問道:“可是錢塘人士?”

“祖籍別處,年中來錢塘定居!”

張墨歉然道:“請恕在下孤陋寡聞,沒聽過郎君的大名,得罪了!”

左彣暗哼了一聲,覺得他輕視徐佑,心中極爲不滿。但徐佑對張墨的坦誠卻升起了些許好感,笑道:“我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張郎君要是滿口久仰,那才叫得罪了我呢。”

“名不見經傳……”張墨口中複述了幾遍,對徐佑更加的感興趣,道:“徐郎君同是來參加雅集的嗎?”

“正是!”

“若是不嫌,等下登山,你我同舟如何?”

徐佑依然記得當初張墨的那番捧殺,何濡斷言此子人品低劣,不可爲友。但兩次接觸,徐佑對他的觀感卻極好,思慮片刻,覺得是一個觀察其人的好機會,道:“能和五色龍鸞同行,是我的榮幸。”他頓了頓,笑道:“我還是初次參與此等盛會,眼前抹黑……莫非要乘船登山嗎?”

話音剛落,聽到有人高呼:“開山門!”

涌動的人潮頓時停了下來,簇擁在岸邊,爭相觀望。經過張墨的解說,徐佑才知道他們所處的位置叫西村渡口,種滿了蘆花,花期到時,滿目飛絮,如同玉屑點點,夾岸鋪就兩行寒霜,是錢塘一等一的賞景之處。渡口有一條簡易的木橋,連接河堤和孤山,當地人稱爲西村橋,估計是後世西泠橋的前身。

兩艘竹排從南北而來,竹排前面各有一隻肥碩的白鵝,羽毛潔淨,神情傲然,彷彿久戰沙場的將軍挾勝歸來,又彷彿學富五車的士子才名遠揚。沒過多久,竹排相碰,各自橫在水面,兩鵝相遇後,交頸纏綿,岸上的人羣中頓時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雙鵝纏頸以御臘,竹排橫流拜水神。”張墨看徐佑一頭霧水,笑着解釋道:“這是錢塘的風俗,雙鵝若是交頸,預示着今冬瑞雪,卻無凍斃之野鬼;竹排若是橫流,象徵着來年風調雨順,再無餓死之孤魂。明日臘八,今日祈福,大中正將雅集選在今日,想必也是借士子們的文運爲錢塘百姓盡一份心。”

徐佑熟讀六朝史,從沒聽聞錢塘有這樣的習俗,想來歷史發生了變化,連最底層的民衆的生活方式也悄然有了改變。

蝴蝶的翅膀輕輕扇動,個人乃至民族的未來,再也無法確定和估算!

等白鵝散去,渡口划來十艘輕舸,拋去船工,每舸只載五人,張墨挽着徐佑的手,道:“我們上船!”

徐佑忙道:“我這部曲……”

“雅集只准本人蔘加,所有下人都得在岸邊等候。放心吧,山上自有人服侍,不會怠慢了郎君。”

徐佑來不及跟左彣交代,被張墨拉着上了最左側的一艘輕舸。說也奇怪,彷彿商量好一般,那些衣着華麗的士子大都聚攏在右側的輕舸上,連同徐佑他們這艘,緊挨着停靠在左側的三艘輕舸,共十五人,看上去都比較寒酸。尤其徐佑的船上有一人穿的袍子倒是錦緞,可惜一雙足履灰白破舊,估計傾盡家財才置辦好袍子,再無餘財置辦鞋子了。

漢魏以右爲尊,楚承魏制,很明顯,能夠登上右側輕舸的人出身必然比聚攏在左側輕舸的人要高貴。

“哪位是陸緒?”

正值隆冬,頭頂的太陽遮不住呼呼的北風,輕舸又無船艙,動搖西晃,站立都不穩當。徐佑不關心貴賤,生的貴又如何,此時此刻,無論貴賤,都只有輕舸上這寸許方圓立足。他極目遠眺,可惜隔得遠,看不清那些人的臉面。張墨奇道:“郎君不知嗎?像陸緒這樣早已定品的人,還有各大門閥的弟子早就上山去了……”

“啊?還有這等事?”

這時同船的另一人冷冷道:“就是有這等事,所謂漫流橫渡,只是針對次等士族和寒門子弟而已,那些華門的人,早從東面的段家橋登山了。”

徐佑打量下他,三十歲許,雙目偏狹,面色陰沉,身材也過於短小,拱手道:“在下錢塘徐佑!”他之前跟張墨通報時只說名,沒說出身,累得人家還得再問一次,所以這次學乖了,直接把錢塘加上,免得麻煩。

“桐廬陳謙。”

沒聽過這名字,徐佑看向張墨,張墨微微搖頭,想來也在鬱悶,今日遇到的人,竟沒有一個出名的。

“幸會幸會!桐廬自古靈秀,餘杭侯就跟郎君同鄉,也同姓,在下一直都很仰慕!”

餘杭侯指的是東漢的陳惲,此人任餘杭令時做了許多好事,被當地民衆祭祀至今。

陳謙浮上一點笑容,道:“那是先祖!”

“沒想到郎君竟是餘杭侯的後人,失敬!”徐佑態度熱情,三言兩語就跟陳謙拉近了距離。陳氏早已沒落,同船還有兩人,言語不多,但有徐佑調節氣氛,很快就熟絡起來。

“此次雅集,聽聞大中正要重新調整已定品之人的品級,似乎有些不妙。”說話的人叫白承天,來自新城,名字很霸氣,一旦混熟了,爲人很有些幽默感。

“爲什麼不妙?”徐佑對八卦不感興趣,但同船的五人,屬他消息最不靈通,所以多問幾個爲什麼,不至於事到臨頭還一臉懵逼。

“大中正升品降級,每三年一次,可三年前揚州大中正還是楊琨……”白承天嘿嘿一笑,沒有繼續說下去。

另一個叫紀英皺眉道:“不要胡說,以張使君的爲人,豈會以愛憎奪其平,以人事亂其度?”

白承天眉頭一揚,並不服氣,這個從句章來的紀英衣着錦緞,足蹬破履,顯得愛慕虛榮,絲毫沒有名士的怡然,還想被大中正看重,真是讀書讀的傻了。

他剛要反駁,徐佑笑道:“紀郎君言之有理,承天你不要滿口胡言。”

一個稱呼郎君,一個直呼其名,親疏遠近,一覽無餘。畢竟初次見面,徐佑摸不透紀英的爲人,若是到了山上,告白承天的黑狀,未免陰溝裡翻船。

“好好,我不說話就是了!”白承天知道徐佑的好意,對他拱拱手,坐到船頭,望着越來越近的孤山。

徐佑尋思,白承天人極聰明,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走了楊琨,來了張紫華,前任品狀的後備幹部,自然不入現任的法眼。張紫華重新品狀,即可收買人心,也可培養屬於自己的門生勢力,這都是日後再朝堂和家族立足的根本,要不然也不會在金陵爭搶着做這個大中正。

張墨挨着徐佑,低聲道:“我猜不會這麼輕易讓咱們上山,說不定還有關隘要闖……”

“怎麼講?”

“吳縣的西園雅集一般情況只有受邀的名士們才能參與其中,但偶爾也會廣開門戶,其他普通士子若想參與,必須連闖三關。初關叫聞香辯難,闖關者要在半柱香的時間內和守關人清談,獲勝或出彩都可以過關。次關叫踏水尋荷,挾名妓,飲美酒,乘鯿舟,遊弋萬頃荷池之中,尋到最大荷葉者,前三名勝出。第三關纔是詩詞唱和,盡情顯露才華,若得賞識,頓時身價十倍。”

徐佑聽的真切,看似簡單的三關,其實設置者暗含深意。第一關辯難,考察你的基本學識和辯才,第二關尋荷,有美女美酒美景在側,考察你面對誘惑時的風度和儀態,能過這兩關,說明才情和人品俱佳,然後纔是真正的品狀優劣。

徐佑依稀記得,當初吳縣外的江面上初遇張墨,聽履霜說他就是在兩年前的西園雅集中嶄露頭角,被大中正楊琨定爲八品,想必也闖了三關,所以知道的如此詳細。

“這樣說來,今日第一關就是漫流橫渡了?”

“不錯!他人可以經段家橋而入山,我等卻要在衆目睽睽下,乘坐輕舸橫渡,北風拂面,如刀刺骨,說不得驟起波瀾,船覆人落水,還有性命之憂。看看那些人,錦衣玉食慣了,何曾受過這等苦楚,臉上都多少有些不忿之意。胸中氣難平,恐怕下一關就要吃苦頭了!”

張墨以目示意,果然旁邊的輕舸上有人面帶憤憤然,交頭接耳不知說些什麼,但總歸不是好話。

徐佑啞然失笑,凡是淪落到船上的人,起跑線就已經輸了,若是還不能控制好心態,不等登上山頂,就要被淘汰出局。既然如此,剛纔還以左右論尊卑,挑三揀四的選擇輕舸,真是可笑之極。他走到白承天身邊,負手而立,望着眼前的景色,孤山兀峙水中,後帶葛嶺,高低層疊,見遠不見近,見大不見小,又逢日光初照,與全湖波光相激射,璀璨奪目。

山腳到了。

又是一聲高呼:“登山嘍!”

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四十七章 喪盡天良第三十二章 飛卿第八十三章 相逢一日眼尤青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七十五章 驚聞第六章 軍魂第四十八章 道之謀,食之謀第一百零八章 暗夜殺機第五章 威逼急第六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五十一章 存亡貴賤付皇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七十二章 入主林屋山第三十八章 各安心思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六章 君子不欺第六章 軍魂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攻與守第七十三章 左神幽虛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里共月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五十二章 意在關中第二十七章 秋分歸來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九十七章 重回錢塘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一百五十四章 軍心和兵諫第四十二章 儒道之辯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十七章 大雪將至第三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五章 青衣血魃第二十三章 新寡文君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八十二章 青雲第九十章 伐鼓淵淵,振旅闐闐第四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三十一章 糾糾葛屨,何以履霜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五十五章 欲換青銅沽雪酒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十五章 魚龍擊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五十八章 香風詩韻,紅粉骷髏第三十八章 男兒生在天地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六十五章 吳中細布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十四章 神品書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六十七章 無奈人行無情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九十二章 鬆排山面,月點波心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六十六章 以力服人者第六十八章 有情衆生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四十九章 開國縣侯第七十九章 月色迷人眼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二十八章 討賊檄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九十四章 脣舌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七章 抄賊第八十四章 搬石砸腳第十一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一章 老聃瘦金書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亂朱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五十章 新任祭酒第七十四章 獵鷹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八十四章 宮掖殺機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一百四十九章 楊乙之死第九章 刺殺第一百三十章 孵化山長的將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知息遍身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八十章 約定
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四十七章 喪盡天良第三十二章 飛卿第八十三章 相逢一日眼尤青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七十五章 驚聞第六章 軍魂第四十八章 道之謀,食之謀第一百零八章 暗夜殺機第五章 威逼急第六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五十一章 存亡貴賤付皇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七十二章 入主林屋山第三十八章 各安心思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六章 君子不欺第六章 軍魂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攻與守第七十三章 左神幽虛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里共月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五十二章 意在關中第二十七章 秋分歸來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九十七章 重回錢塘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一百五十四章 軍心和兵諫第四十二章 儒道之辯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十七章 大雪將至第三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五章 青衣血魃第二十三章 新寡文君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八十二章 青雲第九十章 伐鼓淵淵,振旅闐闐第四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三十一章 糾糾葛屨,何以履霜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五十五章 欲換青銅沽雪酒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十五章 魚龍擊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五十八章 香風詩韻,紅粉骷髏第三十八章 男兒生在天地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六十五章 吳中細布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十四章 神品書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六十七章 無奈人行無情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九十二章 鬆排山面,月點波心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六十六章 以力服人者第六十八章 有情衆生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四十九章 開國縣侯第七十九章 月色迷人眼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二十八章 討賊檄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九十四章 脣舌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七章 抄賊第八十四章 搬石砸腳第十一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一章 老聃瘦金書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亂朱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五十章 新任祭酒第七十四章 獵鷹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八十四章 宮掖殺機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一百四十九章 楊乙之死第九章 刺殺第一百三十章 孵化山長的將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知息遍身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八十章 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