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飛卿

縣衙在古時也稱廨署,以後逐漸從縣牙演化而來,如《北齊書?宋世良傳》:“每日衙門虛寂,無復訴訟者”裡已經出現了“衙門”的字樣,故而市井中多稱縣衙,而不稱公廨。

曹魏時大堪輿家陳蜃寫《青烏經》,遂開宗立派,以日月陰陽之奇術聚四方雲氣,顯天人之統,直接影響了此後官方廨署的建造風格。錢塘縣也不例外,其宅坐北朝南,大門南開,跟坐落在縣城西北的城隍廟正成一線。以百尺爲形,千尺爲勢,定中軸線立大堂爲正穴,然後再以大堂向前後、左右嚴謹有序地展開。前後共爲五進院落,前有鐘鼓樓、照壁,後有蓮池、儀門、大堂、二堂、主樓、燕堂、後園,兩側有班房、曹房、閣庫、典宅、監獄等建築。規制有則,體統有式,於廣大高明之中,而寓節儉樸素之意,以移風易俗,倡久安之治。

徐佑立住腳步,看着眼前的縣衙大門,飛檐翹角,正面四根柱子立於鼓形柱石上,支承着樑頭挑和額仿。柱枝銜接間無雀替,檐下無斗拱;正脊兩端微微上翹,無吻獸相襯,垂脊也無角獸裝飾。一切都歸於自然,樸實無華,跟城內豪富之家的宅院有天壤之別,但從裡到外散發着**肅穆的氣息,讓人立於門下,雜念頓消。

“請吧,別傻站着了。等我進去稟了明府,要是肯見你,算是你的造化,要是不見你,可別怪兄弟們手中的常鞭無情。”

撲刑動用常鞭,一般是死不了人的,但衙門裡的門道太多,略微動下手腳,打你個內傷,明面上沒大礙,可回到了家,過了十天半月,一不小心就會吐血身亡。

所以一般這種案件,苦主都會給賊捕送錢行賄,畢竟花錢消災,跟誰過不去,別跟自個的命過不去。

徐佑哪裡聽不出他的意思,笑道:“不急,等見過顧縣令,再說行刑的事不遲!”

“哼,看你裝到幾時!”

入了大門,轉過照壁,徐佑回頭看到壁石上畫着蓮花月照和海水的紋飾,無非寓意清如水、直如蓮、明如月,還算比較雅緻。到了明清時,照壁上直接畫了一尊貪獸,大張血口,欲吞日月,後來死於懸崖之下,雖然毫無美感,但至少帶上了幾分殺氣。

徐佑一直認爲,作爲直接面對普通大衆的親民官,縣這一級的官員們必須要時刻感受到頭上橫懸的鍘刀,不然就會作威作福,頤指氣使,逼民過甚,從而鬧出大的亂子!

照壁前是蓮池,接着是儀門,平時不開,要走東西兩個角門,東角門爲喜門,供縣令和吏員們出入。西角門爲絕門,提審犯人時大都從這邊走,而死囚是必須從這邊走,沒得商量。

鄭經存心給徐佑一個下馬威,使了個眼色,幾個街卒簇擁着徐佑準備走絕門。左彣雖然出身不高,但一直在袁氏聽命,平時見到的,接觸的,都是人上之人,非尊即貴。換句話說,環境決定眼界,他的眼界太高,生平第一次進縣衙,實在沒見過下面這些魑魅魍魎的鬼蜮伎倆,一時還懵懂不知何故。

徐佑卻不一樣,他沒吃過豬肉,卻見過豬跑,縣衙裡的絕門,也叫鬼門,豈能隨便行走?臉色變的冷冽起來,道:“該說的都跟鄭賊捕說過了,本以爲你是聰明人,好歹也等我跟顧縣令見過之後再決定逞不逞威風。沒想到都已經進了衙門,三五步的距離,一盞茶的工夫,賊捕卻還是忍不住了……”

鄭經黑着臉道:“讓你走就走,哪裡來這麼多的廢話!你是我從至賓樓帶回來的人犯,莫非還想從喜門進?妄想!”

徐佑負手而立,道:“我隨你來見顧縣令,是爲了入籍一事,可不是什麼人犯,這一點,請鄭賊捕務必搞清楚了!”

鄭經聞言往回走了兩步,站在徐佑跟前,盯着他的眼睛,戲謔道:“你口口聲聲說要見明府,可你們既非舊識,也無故交,就算見了,難倒還能鯉魚躍龍門,變成明府的座上賓?”

徐佑身子前傾,低聲笑道:“那可不一定,顧縣令有識人之明,要是看中我的詩文談吐,未嘗不能提攜一二。可不像某些無知之輩,慣以鼻孔看人,又怎能分辨美醜高下?”

鄭經勃然大怒,凝視徐佑良久,嘴角裂出一絲陰沉的笑意,把手一揮,道:“我說你是人犯,你就是人犯。我讓你走絕門,你今個就非走不可!來人,押他過堂!”

街卒們猛的圍了上來,腰間的環首刀出鞘一半,形如厲鬼索命,要真的是無依無靠的平民,當下就要嚇的半死。

徐佑看到這等情勢,搖頭失笑,對左彣道:“看到沒有,官字兩張口啊,似這等不入品的小吏,只是披了身綠衣,就能張狂到這等地步,怪不得人說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一個滿臉橫肉的街卒聽不過耳,罵咧咧道:“你算什麼狗屁東西,也敢跟賊捕這麼說話?剛纔一路上我們兄弟忍了你,現在進了衙門,是死是活,不過賊捕一句話的事,還敢沒天沒地的胡吹大氣?信不信我給你十鞭嚐嚐?”

徐佑打量他一下,笑道:“十鞭,好,我記下了!”

“呵,小嘴還挺硬?瞧你文文弱弱的,不過長的俏,想必臀瓣揉起來軟綿的很,不如先讓耶耶摸一把……”

耶耶是爸爸的意思,看來犯賤的人喜歡當爸爸的習慣,古今差別不大。

徐佑點點頭,道:“你過來,摸一把試試看!”

“你當耶耶不敢吶?”

眼看劍拔弩張,雙方就要大打出手,一人從喜門後走了出來,身穿月白色長袖寬袍,大冠高履,腰繫鞢帶,帶扣鏤空有獸紋,貌美有如婦人,雙眉入鬢,目光澄明,真是玉樹之姿。

鄭經一陣慌亂,束手下跪,道:“拜見明府!”其他街卒見鄭經都跪下了,忙收刀歸鞘,也紛紛下跪拜見。

本來楚國官府中平時下屬見上司施禮即可,非重大禮儀不需要跪拜,可鄭經也不知爲了何故,心中發虛,腿一軟就跪了下去。

這樣一來,站着的人就顯得十分突出了,見那人往這邊看來,徐佑笑了笑,上前作揖,道:“義興徐佑,奉聖命至錢塘編戶,特來拜訪明府,入籍聽調!”

漢以來,明府一詞,多用於稱呼郡守,但曹魏以後,兩晉伊始,也用來尊稱縣令。比如《後漢書?吳祐傳》:“國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雖加哀矜,恩無所施。”王先謙先生集解說:“縣令爲明府,始見於此。”

所以鄭經話裡話外一直喊着明府,雖有拍馬屁的意思,但也用的得當。徐佑當面自然不能還說顧縣令你好,那樣合禮制,但太不近人情。

那人吃了一驚,伸手扶住徐佑的臂膀,道:“可是徐七郎,徐微之?”

徐佑擡起頭,輕輕一笑,道:“正是在下。”

那人長長鬆了一口氣,喜道:“真是微之,幸甚,幸甚!前幾日得到消息,都道你在晉陵遇刺身亡,我還嘆息許久,不知該怎麼向主上回奏。這下好了,你總算安然無恙!”

徐佑見他言詞誠懇,關懷之意發自內心,自也感激,道:“佑戴罪之身,不敢當明府厚愛!”

“什麼戴罪?主上早免了你的罪,這裡不是義興,更不是他沈氏的吳興,在錢塘,我看誰還敢來找你的麻煩!”

跪在地上的鄭經,聽到“奉聖命”這三字時已經驚的渾身汗毛倒豎,再聽到徐佑自報家門,才知道這段時日自家明府時時念叨在口中的人,竟然就是這個被自己從至賓樓帶回來的人犯,大腦頓時一片空白,雙耳轟鳴作響,再聽不清下面的話了。

寒暄過後,顧明府挽着徐佑的手,就要過喜門往後進裡去,轉頭看到地上的鄭經,斥道:“你們剛纔說的話我都聽到了,平日你辦事也算恭謹,沒想到在旁人面前竟然如此醜態,我饒的了你,律法饒不了你。且去法曹自領處罰,今日起這個賊捕也不要作了,到兵曹當一門士,以觀後效。”

兵曹主掌兵員的訓練徵調等事宜,可楚制由都督掌軍,軍事皆歸於州府,連郡守都是從屬作用,更何況縣級兵曹。所以聽着威風,其實也是個冷竈,不能跟戶曹、吏曹、法曹這些熱炕相提並論。並且從賊捕降爲門士,沒了油水,也沒了面子,更沒了一丁點的權勢,以前被他欺負過的人,還不得天天來找他的麻煩?

鄭經想起日後的遭遇,狠狠的打了自己兩個耳光,這時再想起徐佑提醒過他的話,等見過了縣令再決定,可偏偏不聽,爲了詹珽的一萬錢,丟了前程,這筆買賣簡直賠的底掉!

“徐郎君,徐郎君!都怪我,我白長了一雙狗眼……你是貴人,幫我給明府求求情……看,看在我初犯的份上,饒,饒了我這一回……”

想想之前的嘴臉,再看看現在戰戰兢兢連說話都開始結巴的樣子,真是何苦來由?

不過徐佑不是聖人,這時不落井下石已經是仁心宅厚,哪裡會替他求情,淡淡的道:“這是顧明府的衙內之事,我什麼身份敢來多話?到了兵曹好好當差,好歹有口飯吃,不像剛纔那一位,嚷着要打我十鞭,恐怕今後連口飯也吃不好了。”

撲通一聲,那個街卒直接暈倒了過去!

“拉下去,打二十鞭,發到河提去作三年苦役!”

從儀門走出來,是一座寬敞院落,中間沒有勒戒石,刻在戒石後的“公生明,廉生威”的六字訓戒要到明朝後纔在縣衙裡出現。院子的那一頭是正堂,也是縣令升堂斷案的地方,再往後是二堂,是和僚屬們商量公事的所在。再然後是一座三層的主樓,也就是縣令和眷屬的寓居之處,房門的入口處豎有一個三尺方圓的銅鏡,用來正衣冠,照得失,是自省其身的意思。

“我一人在此居住,家人都在吳縣,進去也是無趣,不如微之和我一同到後花園走走?”

“明府……”

“哎,還叫什麼明府,我虛長你幾歲,稱字即可。對了,微之想必還不知道我的字,容在下先做個介紹!”

他灑然一笑,道:“吳郡顧允,字飛卿,見過微之!”

第九十一章 名揚天下第七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二十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六十四章 觀石鍾而遇故人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十四章 六天治興,三教道行第八十三章 相逢一日眼尤青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六十八章 九泉之下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十四章 神品書第五十六章 柏舟貞,南山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零五章 七言從此貴第十七章 騙局第二十五章 青衣血魃第十七章 半步山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縱橫千里第八十四章 開場第四章 道法大成第三十五章 如真似幻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九十一章 步步驚心第十二章 女兒心思切莫猜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九十六章 互不退讓第四十三章 詭異殺機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一百四十三章 上元良夜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二十三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十四章 六天治興,三教道行第六十九章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第九章 貴與賤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六十章 處處機心第九十二章 三層樓,三層人第六十章 姐弟重逢第六十章 斬蛟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經玉算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第四十三章 十百千萬,琴棋書畫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二十三章 新寡文君第三十章 佛門北宗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六十二章 再會第十章 應對第七十五章 驚聞第六章 生而畏死,死不可畏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四十九章 隕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突破第十八章 夜星寒芒冷如水第八章 流血第二十四章 首戰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八十三章 虎嘯江淮第六十二章 別時容易見時難第六十二章 將軍明月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一百二十九章 洛陽棋局第二章 無雙國士第九章 天下至霸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五十五章 祛病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第一百一十四章 平定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六章 軍魂第三章 末法第四十五章 長安易主第三十章 何爲忠第一百一十七章 誘敵和圍獵第四十五章 有計才第四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一百五十六章 驚變洛陽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九章 妙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寄與愛茶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閒來飲酒第九十四章 白蛇現世第一章 誰是誘餌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香浴佛
第九十一章 名揚天下第七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二十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六十四章 觀石鍾而遇故人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十四章 六天治興,三教道行第八十三章 相逢一日眼尤青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六十八章 九泉之下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十四章 神品書第五十六章 柏舟貞,南山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零五章 七言從此貴第十七章 騙局第二十五章 青衣血魃第十七章 半步山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縱橫千里第八十四章 開場第四章 道法大成第三十五章 如真似幻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九十一章 步步驚心第十二章 女兒心思切莫猜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九十六章 互不退讓第四十三章 詭異殺機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一百四十三章 上元良夜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二十三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十四章 六天治興,三教道行第六十九章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第九章 貴與賤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六十章 處處機心第九十二章 三層樓,三層人第六十章 姐弟重逢第六十章 斬蛟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經玉算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第四十三章 十百千萬,琴棋書畫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二十三章 新寡文君第三十章 佛門北宗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六十二章 再會第十章 應對第七十五章 驚聞第六章 生而畏死,死不可畏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四十九章 隕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突破第十八章 夜星寒芒冷如水第八章 流血第二十四章 首戰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八十三章 虎嘯江淮第六十二章 別時容易見時難第六十二章 將軍明月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一百二十九章 洛陽棋局第二章 無雙國士第九章 天下至霸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五十五章 祛病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第一百一十四章 平定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六章 軍魂第三章 末法第四十五章 長安易主第三十章 何爲忠第一百一十七章 誘敵和圍獵第四十五章 有計才第四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一百五十六章 驚變洛陽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九章 妙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寄與愛茶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閒來飲酒第九十四章 白蛇現世第一章 誰是誘餌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香浴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