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香消玉殞

兩天的時間,左彣領上山了七十八人,這些人老弱婦孺皆有,但青壯年佔了大數,都是有家有戶卻喪失了土地的流民,爲了口飯吃自願依附徐佑,成爲明玉山的佃戶。

之所以招佃戶,是因爲周邊二百多頃的土地需要耕種,且人丁興旺,纔有家族。徐佑想要重振徐氏,就要想盡辦法逐漸的擴充人口,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

裡面有個老者叫周彭,五十出頭,識幾個字,明達事理,在流民裡比較有威望,徐佑讓他作了佃戶們的頭頭,並且言明租稅只收三成。

按照楚國的法令,凡佃戶耕種主人的土地,所有收成須交納五成,也就是一半,負擔不可謂不重。徐佑只收三成,那可是百年罕見的大善,立刻讓這羣飄零無依的可憐人跪地死命的磕頭,莊稼人樸實,受點滴恩惠,恨不得涌泉報之。

徐佑手下,無論履霜冬至,還是左彣何濡,幾乎都沒怎麼侍候過土地,對農事不算精通,有了周彭這個一輩子紮根土地的老莊稼漢幫忙,如何分配土地耕種就容易了許多。

冬至起先還不放心,全程監督,跟了三四天,回來向徐佑報告說盡可放心,周彭恨不得白天黑夜住到地裡,凡事安排的井井有條,處事公平公正,用來管理佃戶們,是個不錯的選擇。

明玉山周邊水系衆多,土地向來肥沃,精耕細作的良田幾乎佔了多半,只要不是瞎胡鬧,糧食果蔬的產出絕不是問題。

不再操心農事,徐佑帶着左彣和清明簡單的化了妝,每日遊街串巷,察看錢塘的局勢。蕭純終於開始針對流民採取措施,卻是動用武力,將城內非錢塘戶籍的流民驅趕出去,城外只准逗留三日,每日一碗稀粥,三日後若不離開,則斷糧斷炊,徹底不予接濟。

用蕭純的話說,朝廷只給了他牧守一縣的職權,也只撥了供給錢塘一縣的糧米,養不活那麼多人,也管不得太多人的死活。可由於白賊當初挾持了太多其他郡縣的百姓到錢塘來生活,現在趕他們走,原來的住處早被毀了,或者家當積蓄也都從老家帶來了錢塘,回去就算不餓死在路上,也要備受各種欺凌。

有人不想走,自然有人願意走,落葉歸根,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念頭,對這些願意走的人,蕭純給每人發了一斤乾糧,路近的湊活着還能頂住,路遠的只能死活各安天命。一時不願走的,願意走的,大家都不滿意,城內城外,紛紛擾擾,吵鬧個不休,甚至有流民開始私下聯合,所謀爲何,不言而喻。

徐佑再次拜見蕭純,欲提點解決當前困局的建議,可蕭純顧左右而言他,只拉着徐佑談詩論文,一牽扯政務,立刻臉色不豫,岔開話題。

對一縣百姓而言,不怕父母官沒有經驗,只要納諫如流,肯聽從別人的意見,至少不會讓局勢更加惡化。最怕的就是蕭純這種,出身門閥,不諳世事,卻自視甚高,又剛愎自用,長此以往,說不定錢塘會再次生亂。

無奈之下,徐佑派了清明去裝神弄鬼,將那幾個意圖聯合鬧事的人嚇的屁滾尿流,他們做了虧心事,以爲惹怒了鬼神,頓時老實了許多,短時間內估計不敢再有異動。

只是這樣治標不治本,正沒奈何時,消失已久的杜三省突然登明玉山拜訪。徐佑乍見故人,心中高興,備了酒宴招待,道:“縣尉這些時日去了哪裡?我還以爲……”

杜三省蒼老了許多,頭上可以窺見白髮,說起經歷,涕淚齊流,道:“那夜白賊攻入錢塘,我知道大勢已去,安排家眷先行離城,然後到縣衙勸陸明府趕緊撤退。不成想,明府他……他不信白賊勢大,又難捨衙內的數百萬家財,非要我召集衙卒,將那些攻城的賊寇剿滅……我苦勸不聽,只好倉皇逃難。後來聽說陸明府被被白賊梟首示衆,死態悽慘,哎,都怪我,當初要是硬把他拉走就好了!”

陸會的死,徐佑沒有任何的同情,這樣貪得無厭的碩鼠,死則死矣,於國於民都無害處。

心裡這樣想,口裡卻不能這樣說,徐佑寬慰道:“縣尉節哀,陸明府爲國捐軀,朝廷褒之以忠義,算是死得其所。”

“是啊,好歹身後美名,倒也不負平生。”杜三省何等的老油條,對陸會又沒什麼好感,哪裡犯得上爲他的死哭哭啼啼,不過是做做樣子給徐佑看。見徐佑不爲所動,立刻擦乾了眼淚,換了個話題,道:“逃出錢塘後,我沒有在揚州停留,而是乘船去了江州。那有個我的遠房侄子,靠着他收留遮掩,才度過了這兩年的蹉跎時光。好不容易等到朝廷大赦天下,我日夜想着錢塘的人和物,寢不安眠,食不知味,所以不懼路途遙遠,帶着家人又回來了。聽人說郎君現住在明玉山,念及古人,心切難耐,於是不告登門,厚顏造訪,萬望恕罪!”

所以說家有老油條,如有一寶,杜三省這種混跡在社會底層的官吏,沒有大的智慧和見識,也沒有大的野心和yuwang,但他們最擅長見風使舵,靈敏的嗅覺可以偵知任何風吹草動,從而及早的規避風險,保證自身的安全。

所以這一場風波,錢塘死傷無算,連陸會詹泓等人都丟了性命,杜三省卻能毫髮無損,這是本事,也是命!

“回來就好,咱們這羣故友遭難的不少,看到你活着,我心甚慰!”

杜三省老臉微紅,道:“我棄官逃命,心中深以爲恥,要不是老母尚在,真的要以死報國……”

“危難關頭,自然保命爲上。況且敵強我弱,就算留下來,也不過白白送死,不是智者所爲。”徐佑說的誠懇,道:“你當機立斷,離開錢塘是對的,這一點,無需自責!”

聽徐佑這番話,杜三省真是感激不盡,兩人開懷暢飲,一番觥籌交錯,徐佑問道:“縣尉這次回來,可有什麼打算?”

杜三省剛回錢塘,就迫不及待的上明玉山,敘舊是真,謀個出路也是真,聞言嘆道:“還能有什麼打算,僥倖被赦免了罪過,今後就瞧着日頭等死罷了。”

徐佑笑道:“那怎麼行?縣尉正當壯年,這樣虛以度日,豈不慚愧?”

“哎,我倒想做點事,可是……既不會做買賣,也不會其他的,平生所學,不過司法捕盜諸事……”

徐佑沉吟不語。

杜三省偷偷看了看他的臉色,道:“可我也知道,縣尉肯定是做不得了,這不,想看看郎君門下有沒有合適的活計……先說好,我不要例錢,有口飯吃就行,反正跟着郎君做事,我心裡痛快!”

“那怎麼使得?使不得!”徐佑故意吊他胃口,道:“據我所知,蕭明府還沒定下新任縣尉的人選,我和他倒能說上話。”接着露出爲難的樣子,道:“只不過……”

“不過什麼?”杜三省急急問道。

“不過這位蕭明府不是好伺候的上司,你要還打算當縣尉,心裡可要做好受氣的準備。”

杜三省鬆了口氣,嘿嘿笑道:“我當什麼事呢……郎君,你放心,多難伺候的主,我都不怕……”

“那好,你聽我仔細說……”

又過了幾日,徐佑拿着剛從吳縣運過來的上好美酒去拜訪蕭純,這次不提政務,只聊風月,越說越是投機。

等氣氛濃郁到無話不談的時候,徐佑裝作不經意的驚歎道:“咦,這屋裡陳設的器具都不錯啊……弦絲雕花屏風榻,紫漆描金山水紋海棠香幾,烏木邊花梨心條案,海青石琴桌……明府好手段,區區幾日就搞到這麼多好東西!”

蕭純搖頭笑道:“我最近忙碌半死,哪裡有力氣去搞這些玩意。本想着等處理好流民的事,再從金陵運些過來,可巧昨日本地的一位鄉紳……姓什麼來着,對,杜,這位杜郎君聽聞本縣的起居太過拮据,心中感動又不忍,於是送了這些器物做應急之用!”

“明府爲了百姓廢寢忘食,能得此回饋,足見民心項背,不會虧待真正做實事的好官!”

這個馬屁拍的蕭純通體舒暢,哈哈大笑,又敬了徐佑兩杯酒。徐佑抿了小口,突然道:“杜郎君……我怎麼覺得有些熟悉,是不是叫杜三省?錢塘鄉紳,急公好義的,莫過此君!”

“對,是叫杜三省,微之認得麼?”

“何止認得,此人原是錢塘的縣尉,後來白賊破城,他親手殺了數人,無奈寡不敵衆,只好無奈離開。這次朝廷大赦天下,免了他失職之罪,這纔剛剛回來沒多久。”

“原來如此。”

“要說這杜郎君,着實是個能幹的吏才,當初在錢塘時,不管多棘手的事,交到他手上沒有處置不妥當的,街坊父老全都服他……”

徐佑將杜三省誇成了一朵花,算是側面給蕭純洗了洗腦,對杜三省不僅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潛意識裡多了幾分看重。杜三省立刻藉着由頭,時不時的登門向蕭純請安問好,他猶善揣摩上司的心思,三下五除二,將初出茅廬的蕭純奉承的不辨東西南北,又幫着出了點主意,將城內四處生事的遊俠兒狠狠整治了一番,效果立竿見影,一來二去,竟得到了蕭純的信任,重新委任他爲法曹掾,實際上行使的是縣尉的權力,主抓治安捕盜之事。

同時,杜三省向蕭純進言,獻“審產、賑濟、調粟、養恤、除害、安輯、蠲緩、興工築、修水利、集流亡”十策,蕭純一一採納,放手交給杜三省去辦,不出旬月,錢塘面貌爲之一新,人人稱頌蕭縣令爲“當世黃霸”,傳到蕭純耳中,得意之餘,對杜三省更加的倚爲心腹。

其實杜三省哪裡有這等的見識,只是徐佑猜透了蕭純的心思,他們兩人不說平起平坐,至少在人格上是對等的,而且徐佑以幽夜逸光的美譽名動天下,蕭純的自尊心讓他不願意輕易接受徐佑的諫言,那樣豈不顯得自己矮了些許?

僅從這點看,蕭純的格局和心胸都差了顧允太遠。

徐佑退而求其次,通過杜三省將諫言傳達給蕭純,然後暗地裡助杜三省一件件落實下去,終於解決了錢塘迫在眉睫的問題,總算可以舒口氣,好好的謀劃下將來。

也是在這時,徐佑接到從晉陵傳來的消息,袁青杞得了不知名的怪病,於三日前,也就是十月十五日,下元節時,香消玉殞。

第四十三章 挑撥第五十八章 買賣不成仁義在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四十七章 宗師之戰第十七章 綻放梅花似血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五十五章 欲換青銅沽雪酒第五十八章 買賣不成仁義在第十八章 寧玄古第一百四十七章 先勝一子第四十三章 船艦蓋江,旗甲星燭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十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九十一章 名揚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錦泛畔,候郎來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三十六章 再遇佛子第八十二章 青雲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閉關問生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吃一口陰差陽錯的醋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五十一章 追更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十一章 逝將候秋水,息景偃舊崖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湖易名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五十七章 春酒一杯,請君入甕第六十章 斬蛟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九十九章 何至於此第十三章 死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朽木和金石第三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二十六章 殺,師第二十八章 歸案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十一章 密信第四十三章 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將至,血未燃第九十四章 姚晉之死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二十六章 邪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約戰益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鳳凰六象第八章 潛龍起於淵第八十章 水遠煙微白鷺飛第九章 葉仙芝第一百零一章 或生或死第一百零五章 以夏時冠周月第八十二章 望斷天涯路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一百零六章 驚聞故人來第八十五章 與女子辯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八十八章 鐵衣刀光滿帳寒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湖八子第十八章 寧玄古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一百零九章 西市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一把五十九章 遵旨而行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四十五章 千里江水東流去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五十八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十八章 重回溟海第一百零二章 無漏第四十七章 明月在,人不在第一百一十二章 放虎歸山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一百零九章 驅狼羣以吞虎勢第八十一章 折梅一刀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七十六章 勾搭第四十八章 道之謀,食之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明的刺殺第九十章 吹夢西洲第七章 楓營第六十六章 蒼老的郭勉
第四十三章 挑撥第五十八章 買賣不成仁義在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四十七章 宗師之戰第十七章 綻放梅花似血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五十五章 欲換青銅沽雪酒第五十八章 買賣不成仁義在第十八章 寧玄古第一百四十七章 先勝一子第四十三章 船艦蓋江,旗甲星燭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十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九十一章 名揚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錦泛畔,候郎來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三十六章 再遇佛子第八十二章 青雲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閉關問生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吃一口陰差陽錯的醋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五十一章 追更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十一章 逝將候秋水,息景偃舊崖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湖易名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五十七章 春酒一杯,請君入甕第六十章 斬蛟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九十九章 何至於此第十三章 死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朽木和金石第三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二十六章 殺,師第二十八章 歸案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十一章 密信第四十三章 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將至,血未燃第九十四章 姚晉之死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二十六章 邪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約戰益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鳳凰六象第八章 潛龍起於淵第八十章 水遠煙微白鷺飛第九章 葉仙芝第一百零一章 或生或死第一百零五章 以夏時冠周月第八十二章 望斷天涯路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一百零六章 驚聞故人來第八十五章 與女子辯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八十八章 鐵衣刀光滿帳寒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湖八子第十八章 寧玄古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一百零九章 西市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一把五十九章 遵旨而行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四十五章 千里江水東流去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五十八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十八章 重回溟海第一百零二章 無漏第四十七章 明月在,人不在第一百一十二章 放虎歸山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一百零九章 驅狼羣以吞虎勢第八十一章 折梅一刀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七十六章 勾搭第四十八章 道之謀,食之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明的刺殺第九十章 吹夢西洲第七章 楓營第六十六章 蒼老的郭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