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

“平、直、均、密、鋒、力、輕、決、補、損、巧、稱,此爲十二意!”

袁階仔細思索,他在書法上造詣頗深,卻也一時領會不到其中含義。不過袁氏以儒治學,講究達者爲師,所以放低姿態,不恥下問,道:“能不能詳細解說一下?”

他此時已經不敢再把徐佑視作無知粗鄙的武夫,相反,除了心中還有點點存疑,卻是將他當成了足堪跟自己坐而論道的書法名家。

徐佑存了折服他的心思,要玩乾脆玩的大點,笑道:“口說總歸流於表面,府上可有鐘太傅的真跡?”

“這個……”袁階苦笑道:“鍾繇的真跡多在五胡之亂中被毀,唯有《薦季直表》、《賀捷表》兩表流傳於世,被新安太守羊橦收於家宅,等閒不予示人。”

羊橦?

徐佑心想這人是什麼來頭,竟然能夠將鍾繇的唯二真跡全都握在手上,不過他害怕言多必失,沒有打聽此人的來歷,只是暗暗記下姓名,等以後再查證不遲。

“沒有真跡?那也沒什麼打緊,有摹本也成。”

“這個好說,《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調元表》、《力命表》《墓田丙臺》、《昨疏還示帖》、《白騎帖》、《常患帖》、《雪寒帖》等,府中全有摹本。”

鍾繇流傳最廣的就是這“五表六帖”,徐佑只臨過《賀捷表》,道:“那就取《賀捷表》吧。”

袁階立刻轉身,道:“去書房,吩咐棲墨取《賀捷表》來!”

馮桐應命去了,過了一刻鐘,在他身後跟着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十五六歲的模樣,面如冠玉,脣若丹朱,應該就是名叫棲墨的書童,上穿袍褥,下穿褲裙,頭戴小冠,全身衣冠皆是白色,雖然都是很平常的布帛,可一身雪白映襯着秀美的臉龐,讓人一見不忘。

他低垂着頭,手捧着一卷書帖走了過來,單看小之又小心的神態,就明白這卷摹本在袁階心目中的價值。而在這一刻鐘內,袁階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伏案望着徐佑的退婚書,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觀賞,旁人要是不知道,還當是在看哪一位大家的神作呢。

“郎主,《賀捷表》取來了。”棲墨聲音柔和低沉,還有些悅耳動聽。

“打開!”

袁階仍然目不轉睛的望着退婚書,對平時一見就歡喜之極的《賀捷表》望也不望,要是鍾繇泉下有知,不曉得會不會有“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感嘆。馮桐趕忙整理好案几,棲墨緩慢的打開書帖,取來一枚青銅臥牛書鎮壓在上角,然後束手退到一旁。

從頭至尾,他的目光都和地面成三十度角,沒有擡頭看過任何一個人!

“戎路兼行,履險冒寒。臣以無任,不獲扈從,企仰懸情,無有寧舍……”徐佑上前一步,輕聲讀着《賀捷表》的內容,眼中滿是讚歎之意。

由於鍾繇的真跡失傳,流傳的摹本也都是後人臨摹而來,前後不知經過了多少代版本,夾雜着每一代版本作者的藝術再創作,其實早已遠離了真跡的筆意。但眼前的這個摹本卻不同,它應該是從羊橦的府上照着真跡臨摹而成,也就是傳說中的“真二代”,無論立意還是筆鋒,都將《賀捷表》的本來面貌一覽無餘的展現在徐佑的面前。

哦,對了,《賀捷表》是鍾繇在六十八歲時,得知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砍了腦袋,大喜過望之後揮筆寫下的賀捷奏章!

“如何?”袁階終於捨得從退婚書裡脫離出來,站在徐佑身邊問道。

徐佑嘆道:“敢問這份摹本是哪位大家的手筆?望之頓感一股茂密幽深的古樸之氣撲面而來,盡得鍾書十二意的真趣!”

袁階一聽就知道徐佑說的是內行話,心中那點點存疑立刻消散,畢竟他是親眼看到徐佑手書,這可萬萬做不得假,道:“七郎好眼力,這是內府掌書使陸令姿摹寫的《半魚本》!”

一直垂首不動的棲墨身子一僵,突然握緊了雙手,又在剎那間鬆開,似乎生怕別人發現他的反應,將腦袋垂的更低。不過他有點多慮了,房中四人,袁階的心思全在書法上,徐佑則在考慮等下如何把袁階忽悠的生活不能自理,而馮桐的目光一直在袁階身上打轉,沒有片刻離開,隨時準備揣摩上意,並討得郎主的歡心。

人生就是如此可悲,你自以爲很重要的東西,可在別人眼中,卻連一點塵埃都留不下!

陳令姿,應該是個女郎的名字,不過徐佑並不驚訝,內府指的就是皇宮,自漢以來,宮中就有女官制度,不足爲奇。

不過他對楚國的現狀不太熟悉,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安師愈稱帝以後,宮中百廢待興,所以秉承漢魏舊制,仿效中央官員品階,然後略加改動,建立了楚國的女官官制。

第一品爲紫極戶主,統領內宮;第二品爲紫極中監,屬於副手;第三品爲司儀、司政、司衣、司膳、司寢、司工等六司,在每一司下,各有八個掌使,屬於四品,分別執掌禮儀、宮務、監察、膳食、衣服、音樂、文史、祝卜、教育、紡織、刺繡、監獄、清潔、守夜、防衛、廚房、庫房等各項事務。而在四品掌使之下,還有五品都治、六品參事,七品閨帥,八品堂將、九品女御等等,以及其他各種不入流的雜職。

而陸令姿就是三品司儀屬下八掌使之一的掌書使,分管書畫等的歸類、保存、摹刻以及教授工作,在女官中屬於清流品階,很受尊重。

徐佑這才明白,這位喚作陸令姿的女郎爲什麼能將《賀捷表》臨摹的如此精到,原來她本身就是幹這一行的!

要放到後世,絕對是造假界一等一的人才啊!

“爲什麼稱作‘半魚本’呢?”

袁階一笑,指着引首處,道:“七郎看這裡,是不是鈐有‘半魚’二字的左半小印?”

徐佑俯下身子,仔細看了看,訝道:“果然,這二字點畫溫潤,娟秀清明,雖然跟《賀捷表》的筆意南轅北轍,大不相同,但我猜應該也是陸掌使的親筆吧?”

“七郎慧眼如炬!”袁階撫須道:“陸令姿小字半魚,這便是她獨有的印鑑。”

陸半魚?

這名字怎麼有點怪怪的,徐佑心中好笑,臉上卻不動聲色,慚愧道:“我對朝中規制和人物一無所知,要不是袁公指點,竟不知曉金陵城中有如此奇女子。”

“你年紀尚幼,又長於義興,不常在金陵走動,對這些自然所知不多。”袁階倒是沒起疑,義興沈氏是武力強宗,能教出徐佑這樣的書法已經讓人匪夷所思,真要說他這麼小的年紀,卻對朝中大小諸事知之甚詳,恐怕也沒人會相信。

“此女才情高絕,當朝女子中幾不作第二人之想。名僧曇千曾給她八字評狀‘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無奈身世可悲,被迫沒入宮籍,徒惹人嘆息不已!”

徐佑前世裡身居高位,見慣了太多鶯鶯燕燕,再怎麼絕色佳人,也免不了有相對兩厭的一天,所以對女色並不是太過熱衷,無從感受袁階的哀嘆,笑道:“能做到正四品的掌使,已經遠超世間大多數女子了,袁公未免有些杞人之憂?”

袁階搖頭道:“四品又如何?不過是主上的奴婢罷了……”

這句話似曾相識,徐佑恍惚了一下,想起以前讀《舊唐書》,裡面有個段子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舒王李元名的保傅讓他參拜宮中品級高的女官,李元名很不屑的說“她不過是二哥的家婢,拜個毛啊”,就這種態度得到李世民的誇讚“真吾弟也”。所以說女官終究不是妃嬪,不屬於皇族,只是皇宮裡的高級打工仔,也就是奴僕而已。至於能不能鯉魚躍龍門,從女官變成妃嬪,則要看皇帝的心情、體力和審美觀了。

見袁階情緒有些低落,徐佑終於被他引起了幾分對陸令姿的好奇心,平時也沒聽說這位袁左軍有什麼太過火的風流韻事,何至於對陸家女郎這般上心?

心中作如是想,徐佑口中卻轉移了話題,道:“剛纔說到的十二意,袁公可還願污了耳朵嗎?”

袁階登時回過神來,將陸令姿拋到腦後,盯着《賀捷表》,眼中微露興奮的光芒,道:“願聞其詳!”

“平謂橫,你看這個‘言’字,值筆連斷,觸勢峰鬱;直謂縱,再看這個‘並’字,分簡下注,濃纖有方;均謂間,像‘胡’字這般……密謂際,鋒謂格……力謂體,輕謂屈……決謂牽掣,補謂不足。損謂有餘,巧謂佈置,稱謂大小……”

徐佑隨手指字,信口道來,無不恰到好處的將鍾繇的十二意結合在這份《賀捷表》內,說的袁階歎爲觀止,如聆仙音,只餘下點頭的份了。

“運筆邪則無芒角,執筆寬則書緩弱,點掣短則法臃腫,點掣長則法離澌,畫促則字勢橫,畫疏則字形慢;拘則乏勢,放又少則;純骨無媚,純肉無力,少墨浮澀,多墨笨鈍,只有悟通了鐘太傅的十二意,才能真正學到字裡行間的精髓!”

袁階先是沉寂半響,然後哈哈笑道:“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時至今日,才真正明白聖人這句話的含義。”

徐佑揖首下拜,道:“袁公謬讚了,書法一道,至大博深,我也只不過初窺門徑而已。再者,要不是知道袁公的爲人,大度能容,雅量高致,在下也不敢隨口妄言,說這些泛泛之談以污君耳。”

鍾繇十二意,是梁武帝蕭衍這個大牛人的理論研究成果,在書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爲品評書法開創了重神韻的審美法則,而且也確定了他在書法史的至高地位。當然,這個歷史時空沒有了蕭衍其人,徐佑把他的成果拿來用一用,也算不讓滄海有遺珠。

袁階對徐佑的謙恭姿態大感滿意,眼睛在他臉上不住的打量,然後似有意又無意的掃過另一邊的退婚書,眉目間頗有一種奇怪的神態。

徐佑心中一驚,不好,莫不是自己表現的太過分,讓這傢伙起了愛才之念,想要反悔不退婚了不成?

第四十八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三十六章 不負相思意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一百零四章 如是我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滅族亡種第九十四章 白蛇現世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四十六章 遙知東宮驚變起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三十一章 家無餘財第十八章 真相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七十三章 志之所向第八章 吁咈都俞,相得無間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一百零二章 埋骨異鄉終有伴第九十九章 道人有道山不孤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將至,血未燃第二十六章 邪心第五十三章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第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六十八章 不入虎穴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幕第八章 流血第四十八章 玄武湖畔鬼夜哭第一章 全是金陵女兒思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四章 背後乾坤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二章 五石散第五章 人間變,人亦變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十三章 參差十萬人家第四十八章 道之謀,食之謀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一章 少年的油紙傘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十五章 立若碧山亭亭豎第九十五章 論詩第八十一章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第十章 揚州之重第七十八章 訛獸不真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二十七章 玉樹臨風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第十五章 五將軍、七夫人第六十四章 那一觸碰的溫柔第六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碧眼鮮卑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三十一章 尊號加身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零七章 半生不易,好好活着第四十一章 世間男兒皆如此第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三十五章 紅紗步輦踏月來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七十八章 訛獸不真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一章 楓橋夜泊人無眠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七章 夜戰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四章 西風吹起一湖血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十四章 神品書第三章 五色龍鸞張不疑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對弈第一百二十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十一章 密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面狼煙起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八十五章 與女子辯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三章 五色龍鸞張不疑第十四章 誰家國運可悠長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四十五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四十九章 以僞亂真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人間第三十二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五章 揚帆南下
第四十八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三十六章 不負相思意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一百零四章 如是我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滅族亡種第九十四章 白蛇現世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四十六章 遙知東宮驚變起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三十一章 家無餘財第十八章 真相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七十三章 志之所向第八章 吁咈都俞,相得無間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一百零二章 埋骨異鄉終有伴第九十九章 道人有道山不孤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將至,血未燃第二十六章 邪心第五十三章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第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六十八章 不入虎穴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幕第八章 流血第四十八章 玄武湖畔鬼夜哭第一章 全是金陵女兒思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四章 背後乾坤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二章 五石散第五章 人間變,人亦變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十三章 參差十萬人家第四十八章 道之謀,食之謀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一章 少年的油紙傘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十五章 立若碧山亭亭豎第九十五章 論詩第八十一章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第十章 揚州之重第七十八章 訛獸不真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二十七章 玉樹臨風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第十五章 五將軍、七夫人第六十四章 那一觸碰的溫柔第六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碧眼鮮卑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三十一章 尊號加身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零七章 半生不易,好好活着第四十一章 世間男兒皆如此第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三十五章 紅紗步輦踏月來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七十八章 訛獸不真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一章 楓橋夜泊人無眠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七章 夜戰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四章 西風吹起一湖血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十四章 神品書第三章 五色龍鸞張不疑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對弈第一百二十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十一章 密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面狼煙起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八十五章 與女子辯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三章 五色龍鸞張不疑第十四章 誰家國運可悠長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四十五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四十九章 以僞亂真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人間第三十二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五章 揚帆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