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

其實,爲經史作注,歷來衆說紛紜,爭議頗多,自漢魏至唐宋再到明清,大儒輩出,卻仍舊無法在某些觀點上取得一致。單說春秋,就有數十種集註,每字每句都掰開來碾碎了去研究,可誰真誰僞,難有定論。所以宋朝儒士車若水在《腳氣集》裡諷刺說《春秋》一書,真實的意思誰也判斷不得,除非把孔子從墳墓裡挖出來說當時之事,聽他親口說褒貶去取之意,方能徹底明瞭。

這話糙理不糙,後人註疏,多爲宣揚己見,難免會夾帶私貨,你的私貨,別人怎麼會滿意,於是千百年下來,孔子的原意或已被曲解,反而那些適應當時社會發展和朝廷需要的註疏經過宣揚,逐漸流傳了下來。

徐佑若是和魏無忌就《春秋》逐字逐句的辯詰,先不說徒費精神,而且各說各話,引不同的先賢的註疏,根本無法說服對方,更別說讓對方折服。甚至一不小心就會露怯出錯,乃至潰不成軍。

魏無忌雖受陸緒指使,可在《春秋》上確有不俗的見解,若不是徐佑用後世那個最著名的“以夏時冠周月”的理論來瞬間擊垮了他的鬥志,再糾纏下去,誰勝誰負,實在不好說。

正在這時,迴廊裡走出來一人,跛了左足,但氣度不同常人,大聲問道:“徐郎君說孔聖以‘行夏之時’喻春秋大義,不知可有典故嗎?”

“有典!”徐佑頭也不回,道:“《論語?衛靈公》裡記載,顏回問孔子治國之法,孔子答以‘行夏之時’,故而出自此典!”

以《論語》來證明《春秋》,這人無話可說,恭敬的彎腰下拜,然後來到顧允跟前,卻只拱手而已,不發一言,辭別而去。

有人悄悄捅了捅張桐,低聲道:“這人是誰?竟有膽量當面質詢徐微之,還對府君如此無禮?”

張桐身爲張氏子弟,見多識廣,也微露訝色,道:“此人應該就是徐州服子衿,人道北服南魏,是江東最善春秋的兩人,看來都被微之不費吹灰之力的擊敗了!”

是啊,在外人看來,徐佑勝的輕鬆,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若無後世那些偉大的學者們的孜孜不倦的鑽研和探索,他如何能夠安然站在這細腰臺上,聆聽萬衆的歡呼?

這不是他的勝利,而是文化延續的勝利,是歷史發展的勝利,是後來者對先行者的勝利,這種勝利不關乎輸贏,不關乎尊卑,只是隔了千年的時空,同根同種的華夏人,彼此之間智慧和勇氣的碰撞!

“起來吧!”

徐佑扶起魏無忌,望着四周層層疊疊的人羣,高聲道:“漢末以來,長期變亂,儒家典籍散佚,文理乖錯,且師說多門,章句雜亂,以至於我名教垂微,聖人蒙塵,致使佛道昌盛,世人羞爲儒生。佑雖不才,願意傾盡家財,於錢塘靈秀山設玄機書院,誠邀天下良才齊聚,勠力同心,除我已經寫就的《春秋正義》外,還需編纂《周易正義》《毛詩正義》《尚書正義》《禮記正義》,合稱《五經正義》。此《五經正義》要囊括大典,網羅衆說,刪裁繁蕪,刊改漏失,擇善而從,考前儒之異說,符聖人之幽旨,從此讓儒門存經典,讓儒生明經義,讓天下知所歸,讓萬世垂道法。”

他終於拋出了此次誘使魏無忌當衆辯詰春秋的最終目的,那就是聚江東文士,以編纂五經正義爲名,成立玄機書院。

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徐佑無法以武力立足,哪怕天可憐見,參透了道心玄微的秘密,僥倖恢復了武功,可也不能讓外人知道。

所以,先是詩賦,後是經義,他借之揚名,然後再以儒生的身份,將散成一盤的儒門重新整合起來。別看現在的楚國,佛道兩門威風無比,可往後再看千年,佛道時而盛,時而衰,唯有儒門生生息息,從未斷絕。

這纔是當世最無可匹敵的力量!

只是,很多處在權勢正中心的人,被眼前的榮寵和爭鬥遮掩了眼界,看不到蟄伏於滾滾暗流之下的儒門,正在積蓄怎樣強大的力量。

一旦勃發,無可沛御!

之前這些年從無到有的積累和鋪墊,徐佑一來是爲頑疾所困,若不能自救,身死燈滅,一切謀算只是枉然,所以直到盜取了靈寶五符經,這纔有信心和精力佈置下一步棋;二來,白賊之亂後揚州百廢待舉,經濟民生的復原需要過程和時間,溫飽尚且不能滿足,誰人關心書院和儒門?

所以,對外宣佈閉關寫《春秋正義》,既爲掩人耳目,也爲等待時機。當魏無忌出現,徐佑敏銳的察覺到時機已至,立刻將計就計,故意用詈言激他上當,並通過顧允和冬至手裡的勢力,大肆宣揚,將此次辯詰春秋鬧的天下知聞,方纔有了說出這番蠱惑人心的話的機會。

如同十年堤壩蓄水,一朝泄洪,效果顯而易見!

挾大勝之威,宣春秋大義,能擠破腦袋來參加今日盛會的,無不是飽學之儒生,揚州之俊傑,尤其顧陸朱張等高門子弟,爲顧允湊趣也好,爲徐佑張目也罷,立刻紛紛攘攘,一個勁的叫好支持。

“徐師,若不嫌棄,我願至書院充一下人,爲徐師執箕帚。”魏無忌徹底被徐佑的深厚學識和人格魅力折服,一心一意追隨他成就儒門再起榮光的無上大業。

“你名震江東,豈是執箕帚的下人?可擇日來玄機書院做一都講,就主講《春秋》!”

魏無忌振奮道:“好!等我回家安頓一下,立刻前往錢塘投奔徐師!”

自魏無忌下跪之後,陸緒的牙幾乎都要咬出血來,他費心策劃了這麼久,光爲了讓魏無忌挑戰徐佑就屈尊降貴和他以密友交往,總想着等到今日,看那徐佑如何丟盡臉面,然後再衝上去狠狠的踐踏幾腳。

可……可是,結果呢?

自己的刀成了他人的盾,自己的棋子,成了他人名望之下的墊腳石!

而他自己,連做笑柄的資格都沒有,滿堂高朋,根本無人在意還有他這樣一個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許是看到陸緒的臉色委實難看,他身後一人登的站了出來,故意用戲弄的語氣喊道:“徐郎君大言不慚,妄言要振興儒門。當今之世,人人禮佛,人人信道,人人談玄,卻又有幾人願意和腐儒打交道的?你來說說,到底什麼是儒生?”

這個助攻真是到位,徐佑輕邁步,立在高臺邊緣,面向東,腳踏地,負手而立,道:“儒生者,爲天地立心,爲民生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張載的橫渠四句,又被稱爲儒門裝 逼第一,和釋迦牟尼剛出生時的那句“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逼 格可以相提並論。

無數人心口砰砰直跳,耳邊迴盪着徐佑那輕柔卻又似乎含着開天闢地的力量的聲音:儒生者,爲天地立心,爲民生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我,琅琊郡王旦,願往錢塘,助微之一臂之力!”

“陳郡袁籍,甘附驥尾!”

“樑郡鄧秉之……”

“永安郡裴秀之……”

幾乎頃刻之間,自北至南,已有十數位頗有名氣的儒生主動要求加入玄機書院,這裡面固然缺乏舉世矚目的大儒,但徐佑今日的目的已經達到,只要起步,慢慢發展,請一兩位大儒來坐鎮並不是難事。

何況,他可從來沒有忘記,袁階當年曾承諾過,答應滿足他一個請求。袁氏爲江東儒宗,只要託袁階出面,請誰來書院都沒有問題。

由於現場的氣氛太過熱烈,不少人徑自涌上細腰臺,將徐佑圍在其中,七嘴八舌的詢問有關玄機書院的種種,有些是純粹想出錢出力出人的,有些卻很聰明的從中看到了揚名立萬的機會,更有些是想投入書院學習的,反正各安心思,不一而足。

世間事就是如此,爲了一個宏大的目標,可以組織起來核心力量,卻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奔着這個目標去奮鬥,徐佑不厭其煩的認真爲衆人解說書院的宗旨和前景,他部分盜用朱熹的白鹿書院的約規,以“學、問、思、辯”爲辦學主旨,重現孔聖有教無類的思想,不分貴賤和門第,也不分資質和老幼,只要肯歸入儒門,皆可來書院就學,最終要達到述先聖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齊的目的,結束儒門當前混亂不堪的現狀。

不知過了多久,徐佑身邊的人越聚越多,顧允看看時辰,無奈取消了李仙姬登臺獻藝的既定節目,好不容易說服衆人先行散去,等日後齊聚錢塘,再詳細商議,然後和徐佑回到太守官舍。

“微之,這是《八月帖》,送給你了!”顧允笑道:“我說話算話,你擊敗魏無忌時,那杯酒尚溫。”

張芝的真跡在後世沒有一字流傳,這會捧着聞名已久的《八月帖》,徐佑的興奮溢於言表,顧不得勞累,伏案認真的觀摩。

顧允好笑道:“你向來淡然,不愛財不貪色,卻沒想到竟爲張貼癡迷!”

“財乃身外物,千金散盡還復來;色乃刮骨刀,紅顏皮下皆骷髏;唯有這一筆飛白,纔是真正不朽的東西!”

“哦?原來微之郎君是這般看待世間女子的,若我說出去聽,可不知道江東多少好女郎要黯然神傷了!”

徐佑擡起頭,門口站着一絕美的麗人,身穿逶迤拖地的刺繡折枝繡花金帶菱裙,青髾白襳,繞着圍裳隨風而起,顯得靈動又飄逸。滿頭青絲綰成盤桓髻,雙眸丹鳳剪水,盪漾清波,身姿修長如仙鶴,傲然且迷人。

李仙姬?

徐佑雖然沒有見過,但從她身上似乎看到了宋神妃的影子。只不過宋神妃跟着郭勉日久,氣質裡悄然帶了點富貴氣,而李仙姬卻更偏向知性的文雅,但不管怎樣,那種青樓女子煙視媚行的風流體態,總會在不經意間跳入你的心湖,輕輕的揚起一朵斑斕的水花。

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一百七十章 七月流火第三十九章 娉納以德,防閒以禮第七十五章 連手推舟下揚州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三十五章 山中名紙第六十三章 摘桃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突破第九十七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五十七章 反切第三十一章 家無餘財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四十九章 開國縣侯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十章 應對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四十二章 租米錢稅第九十七章 上座取人,遠勝三聖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一百二十四章 閉關問生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四章 道法大成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三十七章 娥皇女英第一百零三章 帶你去殺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光耀八極,與天相逐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三十七章 娥皇女英第一百七十一章 朽木和金石第一百四十六章 執子之手第二十七章 人之將死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八十七章 意亂第八十章 紫花樹下,阿彌陀佛第一百七十四章 破第八十三章 鶴鳴第三十八章 各安心思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四十三章 十百千萬,琴棋書畫第一百七十章 七月流火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五十二章 誰可殺人心第六章 雪泥驚鴻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九十七章 重回錢塘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四十五章 千里江水東流去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六十六章 崛起之路第十二章 揮手道別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九十六章 互不退讓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中秋夜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九十三章 戒鬼井第一百零四章 宮闕參差落照間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七十三章 離別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八十五章 一指破萬法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第四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一百二十章 寒鴉棲復驚第一百一十八章 情之一字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九十二章 三層樓,三層人第七十八章 臥虎司來人第二章 五石散第一百零七章 半生不易,好好活着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十三章 撥開雲霧,不見月明第四十八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十九章 可怕之極第一百四十七章 先勝一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可憐癡情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三十五章 水仙兵解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二十三章 將合兩姓之好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六十八章 大賊小賊
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一百七十章 七月流火第三十九章 娉納以德,防閒以禮第七十五章 連手推舟下揚州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三十五章 山中名紙第六十三章 摘桃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突破第九十七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五十七章 反切第三十一章 家無餘財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四十九章 開國縣侯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十章 應對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四十二章 租米錢稅第九十七章 上座取人,遠勝三聖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一百二十四章 閉關問生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四章 道法大成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三十七章 娥皇女英第一百零三章 帶你去殺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光耀八極,與天相逐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三十七章 娥皇女英第一百七十一章 朽木和金石第一百四十六章 執子之手第二十七章 人之將死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八十七章 意亂第八十章 紫花樹下,阿彌陀佛第一百七十四章 破第八十三章 鶴鳴第三十八章 各安心思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四十三章 十百千萬,琴棋書畫第一百七十章 七月流火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五十二章 誰可殺人心第六章 雪泥驚鴻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九十七章 重回錢塘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四十五章 千里江水東流去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六十六章 崛起之路第十二章 揮手道別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九十六章 互不退讓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中秋夜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九十三章 戒鬼井第一百零四章 宮闕參差落照間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七十三章 離別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八十五章 一指破萬法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第四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一百二十章 寒鴉棲復驚第一百一十八章 情之一字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九十二章 三層樓,三層人第七十八章 臥虎司來人第二章 五石散第一百零七章 半生不易,好好活着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十三章 撥開雲霧,不見月明第四十八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十九章 可怕之極第一百四十七章 先勝一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可憐癡情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三十五章 水仙兵解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二十三章 將合兩姓之好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六十八章 大賊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