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遊說

“娘娘,不如你把殿下請到這裡,免得顏參軍再說喪氣話……”

“也好,也好!”尤媛忙道:“來人,讓觀兒過來,就說我身子不適!”

沒等多久,聽到匆忙的腳步聲,安休若掀開厚厚的簾子,走到屋內也不看他人,徑自走到尤媛跟前,焦急的問道:“母親怎麼了?可找大夫瞧過了嗎?”

尤媛的眸子裡透着說不清的愛憐,脣角不由自主的露出笑意,道:“我沒大礙,誆你過來,是想讓你見一個人!”

安休若鬆了口氣,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反而對尤媛誆他的話不放在心上。他扭頭看向屋裡站着的安玉儀和徐佑,皺眉道:“十七,你帶來的人?”

安玉儀嬌笑着拉着他的寬袖,低聲道:“王兄莫怪,要不是事情緊急,我也不會冒着衝撞娘娘的罪過帶外人進宅。這個人我覺得你該見一見,或許可以破解目前的僵局。”

安休若的眼神不經意的掠過安玉儀白皙如雪的脖頸,坐到尤媛旁邊的椅子上,問道:“你是何人?”

徐佑躬身道:“徐佑見過殿下!”

“徐佑?”安休若的驚訝不像是作僞,道:“你何時來了江陵,怎麼不事先知會一聲,我當開府門親迎纔是!”

“前日抵達江陵,原是奉臨川王的手書來此,卻被顏參軍拒之門外。無奈之下,只好厚顏懇請公主和娘娘,這才得以見到殿下。”

“六弟派你來的?”安休若先是大喜,繼而燃起怒火,道:“顏婉大膽,貴客登門竟不奏報,怨不得檀孝祖說他隔絕內外……郎君放心,此次定當嚴懲,決不輕饒!”

不管是真怒還是假怒,至少姿態做出來,說明安休若給足了面子,徐佑也沒打算靠這點事讓顏婉失寵,隨口說了兩句客套話,直接拿出臨川王的書信遞了過去。

安休若接過信認真看了良久,雙目泛着淚光,嘆道:“六弟太擡舉我了,我何德何能,敢覬覦帝位?莫說眼下大局未定,就是真的舉義,等平定逆賊,這帝位歸屬還需從長計議……”

徐佑斷然道:“殿下西征戎蠻,北拒索虜,坐鎮荊州,十有餘年。擒闔閭之將,斬輕銳之卒,威加海內,名懾四方,遠無不服,邇無不肅。先帝晏駕,當登大寶者,非殿下莫屬!”

“微之謬讚了,我愧不敢當!”

“殿下!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我在臨川時,親耳聽六殿下說三王兄不出,奈蒼生何?在潯陽時,也曾聽江州刺史朱智說回戈弭節,以麾天下,唯有荊州。這是衆望所歸,天命在此,絕不可違!”

徐佑慷慨之聲,如金玉諧鳴,姿態灑然,說不出的神朗風清,看的安玉儀不由迷醉。他從懷裡掏出朱智的書信,交給安休若,在他覽信的同時,又道:“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啓聖明。齊有無知之禍,而小白爲五伯之長;晉有驪姬之難,而重耳主諸侯之盟。社稷靡安,必將有以扶其危;黔首幾絕,必將有以繼其緒。殿下元德通於神明,聖姿合於兩儀,應命代之期,紹千載之運。我曾親見江州餘水裡白龍現世,此乃符瑞之表,天人有徵;中興之兆,圖讖垂典。今殿下握褒秉鉞,將在御天,豈可畏難猶疑,錯失良機?”

什麼是雄辯滔滔,什麼是口若懸河,這真是一張利口可頂百萬師!

安休若聽得心潮澎湃,他當然不可能束手就擒,之所以舉棋不定,就是不知道比如臨川王這些兄弟,比如顧陸朱張這些門閥,到底是支持金陵,還是支持荊州,若是沒有他們的歸順和效力,論軍事,未必抵得過中軍,論正治,帝位就是大勢,再失了人和,他是知兵的,那樣舉義,只是送死。

徐佑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臨川王和朱智的書信,還有背水一戰的勇氣!

只是,勇氣,並不等同於決心!

“話雖如此,可大兄對外宣稱父皇死於別人之手,他已誅賊平亂,曉諭天下。我們就算舉義,如何說服將士和百姓相信…… ”

三軍未動,輿論戰先行,這是明智之舉。徐佑見鋪墊的差不多了,直接拿出來殺手鐗,安子道的血詔!

“這,這是?”

安休若騰的站了起來,雙手微微顫抖着接過了詔書,自幼就暗自臨摹的帝王書法映入眼簾,一筆一劃,力透紙背,可血濺魂飛之意,決死黯然之情,全都溢於言表。

這是安子道的真跡!

“父皇!”

安休若沒有來得及細看詔書的內容,跪地痛哭不起,哀鳴聲聲,聞者傷心,帝王家雖親情淡薄,可到了生離死別時,難免也會有幾分真心流露。

尤媛也是淚流不止,安玉儀相對好一點,抱着她的身子默默不語。徐佑上前扶起安休若,道:“殿下節哀,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等攻入金陵,再盡孝道不遲!”

“好!”

安休若擦去眼淚,細細看完血詔,做了個重重下劈的手勢,凜然道:“逆賊弒父,天理難容,我自當爲父報仇,爲國雪恨。並尊父皇遺命,率兵迎義陽王入京爲帝!”

他終於改口,不再稱呼安休明爲大兄,而是逆賊!

徐佑搖頭道:“義陽王、潘陽王、新野王等人都已隨着使者前往金陵,和建平王、南陽王、廣陵王、山陽王一道,成了安休明的階下囚。現今能救社稷者,唯有殿下一人而已!”

安子道對安休若不喜,廢黜太子,欲立建平王爲君,誰知太子逼宮,臨危之時,仍舊不願意傳位給安休若,只是讓他率荊州軍討逆,然後迎義陽王入京稱帝。

這簡直不可理喻,義陽王的封地在郢州,和荊州比鄰,可郢州的軍力完全不能和荊州相提並論,若安休若領兵,到時候不是他想不想讓帝位給義陽王的問題,而是手下那麼多的將領拼命打下來的江山,會甘願給義陽王佔去嗎?

黃袍加身,由不得自己,何況安休若虎狼之輩,也未必肯讓位。

安子道到死也沒有從帝王思想裡解脫出來,他或許相信安休若不敢違旨,可那是他活着的時候,人死燈滅,對兒子的威懾必然會降到最低。

“社稷時難,則戚藩定其傾;郊廟或替,則宗哲纂其祀。殿下允文允武,遠勝義陽王,值此動盪之際,決不可置兄弟之情於家國大義之上。”

安休若轉頭看向尤媛。

尤媛忍着淚,道:“我不懂你們的軍國大事,可只要觀兒你拿定主意,就是兵敗身死,那也無妨。到時候我也隨着你去見先帝,咱們一家總可團聚。”

“母親!”

安休若再次下跪,伏在膝間,尤媛垂頭輕輕撫摸他的臉頰,目光之中,透着濃郁的無法分解的愛。

安玉儀悄然來到徐佑身側,用只能兩人聽到的聲音道:“怎麼謝我?”

徐佑輕聲道:“我有法子讓公主重見天日……不知這個謝禮如何?”

安玉儀攸忽色變。

隨着安休若來到前堂,過了一柱香的時間,顏婉和檀孝祖前後到達,看見徐佑也在,顏婉臉色陰沉,卻沒開口多話,他是聰明人,知道這會說什麼都晚了,不如靜觀其變。

安休若將血詔示於兩人,道:“我意已決,如檀將軍所言,舉義討賊!”

顏婉看過詔書,知道木已成舟,再勸難免讓安休若以爲他有異心。身爲幕僚,主人沒有下決心時,可以暢所欲言,一旦下定決心,就要堅決奉行,並拾遺補缺,將事辦的盡善盡美。

檀孝祖佩服的看了眼徐佑,沒想到他真的有法子說服安休若,藏着先帝的血詔,輾轉數千裡,大智大勇,令人讚歎。

“詔書確實是真,可詔書裡說要殿下率兵迎義陽王爲帝……”顏婉目視安休若,重複道:“義陽王?”

徐佑接過話道:“義陽王已經入京,我們起兵,豈有推一個在逆賊掌握之中的人爲主上?那不叫愚蠢,而是笑談!”

顏婉懶得搭理徐佑,還是對着安休若道:“殿下,若起兵討逆,這封血詔必須轉示給諸軍將士,義陽王這三字如鯁在喉,會節外生枝!”

安休若卻沒有回他的話,面向徐佑,語帶尊重的問道:“微之,這血詔是你帶來的,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成大事不拘小節,我們只需領會先帝遺命的大義,那就是奉天討逆。至於個別字句,不必理會。顏參軍所慮,只是小事,尋一善臨摹者,仿先帝書體另造一封血詔就是,事急從權,算不得僭越。”

檀孝祖拍手叫好,道:“郎君大才,就這麼辦!”

安休若再看顏婉,顏婉很不情願的點了點頭了,他不得不承認,徐佑的主意雖然大膽,卻正符合眼前的形勢。

難得的意見統一,安休若再不猶疑,作揖下拜,道:“國家安危,皆託付給諸位!”

徐佑、顏婉、檀孝祖同時跪拜,道:“願聽殿下調遣!”

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四章 雲動第四十五章 三萬兩白銀第八十四章 朝真第六十五章 吳中細布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十三章 參差十萬人家第八十六章 世事如盤人如棋第八章 借面弔喪,監廚宴客第八十七章 箭定倉垣第八十四章 搬石砸腳第一百一十二章 閒來飲酒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一章 楓橋夜泊人無眠第六十四章 生死來去,皆不由己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八十四章 開場第九十九章 萬物皆數第二十一章 孤身入金陵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四十五章 三萬兩白銀第九十七章 重回錢塘第二十九章 諸葛與人屠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第二十一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零八章 暗夜殺機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九十四章 玉橋三界第三十八章 禮物和禮物第五十七章 山鷂捕食第九十三章 戒鬼井第九十四章 姚晉之死第五十九章 遙憶別離人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六十一章 鬩牆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四十五章 約戰益州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八十一章 大好頭顱,我來自取第二十五章 迎合上意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八十五章 一指破萬法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四章 西風吹起一湖血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三十四章 覆滅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五十三章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第三十一章 家無餘財第四十一章 錢不是萬能第六十九章 聖哉斯言第五十五章 受命於天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十章 應對第九十一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四十九章 開國縣侯第三十二章 雷霆砲出天下驚第三十八章 得來人頭送公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四十章 鳳凰涅槃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五十七章 山鷂捕食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三十四章 勝負誰知第一百章 謀在局外,人在戲中第十三章 參差十萬人家第六十八章 各有造化第七十五章 此恨不關風與月第一百二十九章 洛陽棋局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一百五十八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八十八章 鐵衣刀光滿帳寒第六十六章 以力服人者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鬼起幽府第三十五章 山中名紙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夭再現第十八章 寧玄古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八十七章 大雪將至第二十章 越辯越明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十七章 半步山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香浴佛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四十七章 宗師之戰
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四章 雲動第四十五章 三萬兩白銀第八十四章 朝真第六十五章 吳中細布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十三章 參差十萬人家第八十六章 世事如盤人如棋第八章 借面弔喪,監廚宴客第八十七章 箭定倉垣第八十四章 搬石砸腳第一百一十二章 閒來飲酒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一章 楓橋夜泊人無眠第六十四章 生死來去,皆不由己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八十四章 開場第九十九章 萬物皆數第二十一章 孤身入金陵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四十五章 三萬兩白銀第九十七章 重回錢塘第二十九章 諸葛與人屠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第二十一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零八章 暗夜殺機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九十四章 玉橋三界第三十八章 禮物和禮物第五十七章 山鷂捕食第九十三章 戒鬼井第九十四章 姚晉之死第五十九章 遙憶別離人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六十一章 鬩牆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四十五章 約戰益州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八十一章 大好頭顱,我來自取第二十五章 迎合上意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八十五章 一指破萬法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四章 西風吹起一湖血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三十四章 覆滅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五十三章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第三十一章 家無餘財第四十一章 錢不是萬能第六十九章 聖哉斯言第五十五章 受命於天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十章 應對第九十一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四十九章 開國縣侯第三十二章 雷霆砲出天下驚第三十八章 得來人頭送公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四十章 鳳凰涅槃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五十七章 山鷂捕食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三十四章 勝負誰知第一百章 謀在局外,人在戲中第十三章 參差十萬人家第六十八章 各有造化第七十五章 此恨不關風與月第一百二十九章 洛陽棋局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一百五十八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八十八章 鐵衣刀光滿帳寒第六十六章 以力服人者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鬼起幽府第三十五章 山中名紙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夭再現第十八章 寧玄古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八十七章 大雪將至第二十章 越辯越明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十七章 半步山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香浴佛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四十七章 宗師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