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上座取人,遠勝三聖

無數道目光齊刷刷的盯着徐佑,要不是他前世裡見慣了大場面,光這一下萬衆矚目,很可能嚇得當場失態。

陸緒的手悄悄地緊了一緊,旋即又鬆弛下來,表情十分淡然,似乎沒有把竺法言的品評放在心上。他出身陸氏,才名盛於江東,明年入仕後,前程不問可知,就是瞎子聾子也知日後自會貴不可言,竺法言賣弄什麼神相經,故弄玄虛,不值一哂。

至於徐佑……呵,笑話!

顧陸朱張,孔賀虞魏,除了賀、魏受掠賣良人案牽連,門內子弟不得參加定品,而朱氏是苦主,近來韜晦,也沒一人前來。揚州八姓足足到了五家,還有其他各姓士族,家世顯赫,才俊輩出,何時才輪到徐佑這個破落莽夫來人中稱貴?

顧允擔心的看向徐佑,今日的局面似乎比他想象中要複雜的多,從虞恭冒出來開始,王途、孔瑞阻攔於道,好不容易登上三樓,先是陸緒突然發難,要十人戰一人,接着竺法言又毫無徵兆的將話題引到徐佑身上,彷彿有一張無形的大網,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悄然灑落,不知何時就會束緊,再也掙扎不得!

徐佑跪坐蒲團,雙手交疊放在腿上,身子未曾晃動分毫,臉上掛着淺淺的笑,不見喜怒,也不見悲歡,如山之穩,如淵之深。顧允心中也隨之大定,認識至今,徐佑從沒有讓他失望過,如此坦然,肯定早有應對的策略,坐觀他見招拆招,化鋒鏑於無形!

“上座果然不流於凡俗,此子布衣革帶,觀面相並無過於出奇之處,又何以得知座中諸君,以其爲最貴呢?”

張紫華興致更濃,似乎並沒有感覺到徐佑已經成爲衆矢之的,對廳內諸人分說道:“你們或許不知,我對竺法師的神相經覬覦已久,苦於沒有機會一窺門徑。當初在金陵時不知言語激過他多少次,這老和尚卻吝於顯露,讓我好不煩惱。今日不知吹得那門子風,竟開了金口,你們且認真聽了,必會受益匪淺!”

張紫華所問,也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文人相輕,自古已然,能來雅集混名聲的,無不是追名逐利的世俗中人,乍然聽聞有一人將來會壓過所有人一頭,尤其這人還是庶民,誰能真正的心悅誠服?

徐佑雖然氣宇軒昂,長身玉立,但在顧允、都明玉、陸緒等人面前,只能算是平常,如何入得竺法言的眼,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衆人翹首凝視,屁股擡離蒲團,伸長了脖子而不自知,大多憋着一口氣,只等竺法言說出他的理由,若是不能服衆,立刻羣起而攻之!

大德寺的上座又怎樣?

惹了衆怒,也叫他顏面無光!

竺法言重新合攏了雙目,形如槁木,輕聲道:“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哎,上座莫打機鋒,今日是佛不可說,你也非說不可!”張紫華難得擺出一副潑皮無賴的架勢,看到諸人目瞪口呆。

竺法言苦笑道:“你啊,作了揚州大中正,卻還是這個性情!”

“性情若是輕易改變,那就不叫性情了!”

張紫華不依不饒,纏着竺法言非得問個明白。竺法言執拗不過,道:“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逐心滅,這位郎君雖無相,也無神,卻有心,故而更貴!”

要不是這裡人多,徐佑忍不住想翻個白眼:你大爺的才無相,這具皮囊好歹也是個美男子,是不是因爲自己長的醜,所以看別人都不看臉啊?

“哦,何謂有心?”

“心爲神主,五行之先。世人執形而論相,不過管中窺豹,落入下品,唯離形,不拘法,先觀神,後觀心,纔可識人!”

“這是譏我呢!”張紫華哈哈大笑,道:“我觀人只知五官十二宮,卻不知心、神二字!”

竺法言搖頭道:“你自有識人術,只是嘴上不認罷了!這位郎君心如止水之淵,驚之不懼,折之不回,得失不足以暴其氣,喜怒不足以驚其神,其爲君子,福祿永壽,豈能不貴?”

張紫華仔細打量徐佑,不易察覺的點了點頭,道:“聽上座所言,莫非此子的貴相已臻無暇至境?”

徐佑一凜,天下至貴,無非君王,張紫華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這位大中正笑容可掬,言語和善,沒有絲毫位高權重的架勢,甚至有點點的詼諧,但他的心思,卻無論如何捉摸不透。

“那倒不然!先前那位郎君有神而無心,這位郎君有心卻無神,只有心、神兼具,纔是無暇!”

張紫華大讚,道:“神相經名不虛傳!今日聽上座論相,才知平常的所謂識人,都是井底之蛙,不可語海!陸緒、徐佑,你二人還不謝過上座?”

徐佑雙手交疊,俯身到地,道:“蒙上座雅鑑,徐佑實不敢當,日後必將勤學苦思,以不負上座神相觀人的美譽!”

竺法言微微頜首,輪到陸緒,他端坐身子,僅僅抱拳施禮,淡淡的道:“昔堯取人以狀,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三聖取人,尚且取之於皮相,而上座遠勝於三聖,以心、神取人,我輩歎服!”

圍繞在陸緒身邊的一羣人笑了起來,有人叫嚷道:“正是,上座取人,遠勝三聖!”

“上座取人,遠勝三聖!”

他們年少輕狂,背靠門閥,講究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皇族也敢取笑,何況區區一竺法言?陸會先是一驚,剛要厲聲阻止,眼角的餘光看到張紫華捻鬚含笑,並無不悅之意,起來的身子又緩緩坐了回去。

竺法言同樣老神在在,沒有一點不悅,更沒有惱怒,坐禪練出的修養,可不是幾個毛頭小子能夠輕易破去的。正在這時,不知誰問了句:“都祭酒,竺上座說了這許多,你怎麼一言不發?是跟我等一樣歎服上座的觀人術呢,還是根本不屑他的神相經呢?”

這個問題問的刁鑽,徐佑暗暗點贊,支起耳朵,聽都明玉怎麼回答。都明玉還在飲茶,聞言放下茶杯,笑道:“神相經原名鬼眼經,是天師道第七代天師陳瀧所著,星宿、富貴、貧賤、壽天、窮通、榮枯、得失、流年、休咎,備皆周密,所相於人,萬無一失。後來輾轉流入民間,不知怎麼就改名成了神相經,哦,也就是竺上座引以爲傲的觀人術。既然上座借用的是道門的典籍,小道豈敢不屑?又怎能不歎服呢?”

這番話連消帶打,不僅說明了神相經的來歷,還嘲笑竺法言身爲佛門大德,卻修習道門典籍來招搖撞騙,真是字字如刀,剜人臉面。

“啊?原來還有這麼一個來歷!”又有人問道:“竺上座,都祭酒所言可是真的嗎?神相經竟是道門的相書?”

竺法言默然無聲,站他身後的那個老和尚道:“神相經來歷神秘,無正史記載是陳瀧所著,都祭酒一家之言,不可盡信!況且我佛超三界而獨高,截四流而稱聖,神相經不管出自何處,都不及我釋門大藏經之萬一!”

“狂妄!”

都明玉身後的年輕道士走到廳子正中,清新俊逸,神采不凡,指着老和尚斥道:“依你之見,佛教獨大,那儒、道二教如何?”

老和尚答道:“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違天;諸佛設教,天法奉行不敢違佛。試問郎君,高下可分了麼?”

“狂悖!”

“好大的口氣!”

“唯我獨尊,這就是佛教的本心!”

“可這本心,卻是胡人的,將置我華夏正教於何地?”

佛教自入東土,雖然如雨後春筍,生機勃發,但也一直被儒道兩教所詬病,三者之間,衝突不斷,每隔數十年就會發生大的爭鬥,連累死傷無數。

“法師所言差矣!天師道雖尊老子爲教主,卻是自老祖天師張公道陵創教伊始,你瞧不上孔老二教,莫非連天師道也瞧不上?”

老和尚雙目朝天,以脣鼻示人,道:“五斗米道,何足道哉?”

先前曾被老和尚一言敗退的中年道士受此羞辱,國字臉氣得變成了赭色,雙目噴火,恨不得撲上去飽以老拳。反倒年輕道士風度翩翩,不因對方的言辭亂了自己的方寸,正色道:“天師以正一明威之道,統領三天正法,化民受戶,以五斗米爲信,此爲各教慣例。譬如孔聖,收弟子十條臘肉的束脩,可被稱爲十臘肉教了麼?”

這是要把儒教也拖下水的節奏,儒教雖然在這個時代比較式微,但大廳裡的人都是讀書人,也有不少摒棄佛道,只尊儒教的純正儒生。眼看兩人的論辯要往羣毆的路子上走,而真正的正主竺法言和都明玉都不說話,張紫華拍了拍手,站起身道:“來人,設宴!今日雅集,一爲聚賢,二爲訪才,不爲三教高低,兩位暫且休戰,先填一填五臟廟可好?”

年輕道士不再說話,拱拱手,退了回去。老和尚不知是不是嘴炮打的興起,竟一口回絕了張紫華的提議,道:“事涉佛道真僞,無心用膳,請大中正稍待,由我等二人各陳名理……”

張紫華面露不豫,道:“上座,你的意思呢?”

竺法言微笑道:“無覺說的在理,事涉佛道真僞之辯,吃飯事小,論衡爲大!不過,這是佛道兩家之事,總不能因此害得諸位郎君腹中空空。這樣吧,徐郎君,不如你教教和尚,到底該論衡呢,還是該吃飯?”

徐佑自答謝竺法言品評之後,一直龜縮在人羣中,力圖讓自己消失無形。看到年輕道士出頭與老和尚舌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心中剛鬆了一口氣,沒想到竺法言擺明了不放過他,輕飄飄一句話,硬生生的又把他拉到了臺前。

再次齊刷刷的萬衆矚目,尤其陸緒的目光如有實質,徐佑想起一句挺現代的話,如果眼神可以殺人,估計他已經死了十次了!

“該吃飯!”

徐佑把心一橫,不管竺法言打的什麼鬼主意,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難不成他能吃了自己?

崩了他的大牙,當然,如果他還有大牙的話!

竺法言終於睜開了眼,老臉的褶皺都快要編成一朵花了,道:“願聞其詳!”

第六十五章 草木榮枯,自有定數第一百三十一章 擒作佳人奴第二十九章 諸葛與人屠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十二章 揮手道別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客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八章 流血第八十章 有鳳來儀第八十六章 細說從頭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益州的水,伊人的心第八十四章 借如來一葉菩提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七十一章 幕後第四十七章 喪盡天良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六十章 姐弟重逢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三十九章 娉納以德,防閒以禮第八十章 有鳳來儀第十八章 圍殺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一百二十七章 益州的水,伊人的心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六十四章 觀石鍾而遇故人第五十八章 香風詩韻,紅粉骷髏第七章 抄賊第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餘閒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人間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六十四章 那一觸碰的溫柔第一百三十三章 除夕夜第三十六章 不負相思意第三十四章 故家喬木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二十六章 不敗之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慕容僅存的公主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章 揚帆南下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九十章 伐鼓淵淵,振旅闐闐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一章 道爲三一第八十二章 見官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五十四章 飛霧流煙江子言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中秋夜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二十一章 吳宮女兒腰似束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一百零一章 心鬼既生,禪心安在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第二十二章 君子九思第八十一章 折翼錢塘第三十三章 白髮朱提第十一章 紅妝賊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六十八章 大賊小賊第六十二章 別時容易見時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縱橫千里第二十九章 旬月之約第二十五章 成擒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亂朱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八十六章 細說從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除夕夜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五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二十三章 無父之國,天下無之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四章 背後乾坤第九章 刺殺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一百二十九章 枯楊生華,無咎無譽第四十二章 租米錢稅第五十章 新任祭酒第五十二章 誰可殺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第六十五章 草木榮枯,自有定數第一百三十一章 擒作佳人奴第二十九章 諸葛與人屠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十二章 揮手道別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客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八章 流血第八十章 有鳳來儀第八十六章 細說從頭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益州的水,伊人的心第八十四章 借如來一葉菩提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七十一章 幕後第四十七章 喪盡天良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六十章 姐弟重逢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三十九章 娉納以德,防閒以禮第八十章 有鳳來儀第十八章 圍殺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一百二十七章 益州的水,伊人的心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六十四章 觀石鍾而遇故人第五十八章 香風詩韻,紅粉骷髏第七章 抄賊第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餘閒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人間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六十四章 那一觸碰的溫柔第一百三十三章 除夕夜第三十六章 不負相思意第三十四章 故家喬木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二十六章 不敗之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慕容僅存的公主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章 揚帆南下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九十章 伐鼓淵淵,振旅闐闐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一章 道爲三一第八十二章 見官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五十四章 飛霧流煙江子言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中秋夜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二十一章 吳宮女兒腰似束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一百零一章 心鬼既生,禪心安在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第二十二章 君子九思第八十一章 折翼錢塘第三十三章 白髮朱提第十一章 紅妝賊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六十八章 大賊小賊第六十二章 別時容易見時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縱橫千里第二十九章 旬月之約第二十五章 成擒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亂朱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八十六章 細說從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除夕夜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五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二十三章 無父之國,天下無之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四章 背後乾坤第九章 刺殺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一百二十九章 枯楊生華,無咎無譽第四十二章 租米錢稅第五十章 新任祭酒第五十二章 誰可殺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