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5章 範仲俺的經濟學

第二天清晨,朝陽仍未升起,天空噴薄的金輝已瀉滿東邊那座山頭。

柳州城東西長三裡,南北寬二里,布有東、北、西、鎮南、靖南共五個城門,因其形似壺,又有“壺城”之稱。

有詩云:壺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麗江凡四折,如環抱城郭。到了如今,柳州成爲廣西的經濟大府,桐油和木材成爲柳州城的拳頭產品。

特別是桐油,隨着雷州府的經濟崛起,柳州桐油不僅被雷州市場所追捧,甚至葡萄牙商人亦是經常購買柳州桐油帶回歐洲。

不過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旱情,對這座脆弱古城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特別是居高不下的米市行情令到普通百姓感到絕望。

正是這個天剛矇矇亮的時節,一幫米商帶着幫工將囤積的糧食裝到車上,浩浩蕩蕩地運往聯合酒樓或一品醬的鋪子裡。

“孫掌櫃,你這是去哪啊?”

“我到雒容縣,席掌櫃你又是到哪呢?”

“呵呵……我在象州有點門道,這便去碰碰運氣!”

“我跟李掌櫃到來賓縣和融七縣,那裡應該能弄來米糧!”

“那祝諸位一路順利,咱們回來發了財,再好好喝上一頓!”

……

二十餘名糧商紛紛收拾行囊騎馬或坐馬車出城,便是在城門口相互作別,準備到各地將米糧運回柳州城售賣給聯合酒樓。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隨着聯合酒樓介入這柳州城的米市,而他們又跟聯合酒樓簽訂了三兩一石的購買協議,亦是願意使出渾身解數從各地弄來米糧。

當然,亦是有人從碼頭出發,打算乘船順着柳江北上到桂州府。那裡終究是廣西的省城,旱情相對要輕一些,怎麼都能夠弄來一些米糧。

柳州城的東門到南街一帶是富人的聚集區,不過富人區亦是相對的,別說跟京城的小時雍相比,連雷州府的西關都比不上。

林平常在這裡租了一座宅子,跟着以往般,早起跟着阿麗一起晨練。

朝陽初升,金燦燦的陽光鋪在柳江的江面上。

林平常在晨練結束後,並沒有打算在家裡吃早餐,而是領着大夥一起到附近一間食鋪吃當地正宗的桂林米粉。

大米通常都是直接煮熟食用,但亦衍生出一些不同的吃法,像粵西地區的簸箕炊,還有廣西這邊的桂林米粉。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米粉並非當地人所創,而是源於秦朝的南征軍隊。

話說,秦王派遣屠睢率五十萬大軍征戰南越,緊接着又派史祿率民工開鑿靈渠,溝通湘江、灕江,解決運輸問題。

西北將士天生是吃麥面長大的,只是從北邊運來軍糧極爲困難,但南方盛產大米,卻不長麥子,故而軍隊很難吃上麥面。

如何把大米演變成像麥面一樣讓秦軍將士接受,史祿把任務交給軍中伙伕們去完成。

伙伕不知道是天才還是瘋子,直接採用了西北餄面製作原理。先把大米泡脹,磨成米漿,濾幹水後,揉成粉團,然後把粉團蒸得半生熟,再拿到臼裡杵舂一陣,最後再用人力榨出粉條來,直接落到開水鍋裡煮熟食之。

反正原本一粒粒的珍珠大米在他們的一通猛如虎的操作下,卻是成了一根根有嚼勁的米粉。

經歷代賣米粉師傅的改進、加工,加入種種佐料成爲風味獨具的桂林米粉滷水,誕生時下廣西地區的一道有名的美食。

林平常對各地的美食歷來是不抗拒,而她又是吃大米成大的高州人士,故而頗爲喜歡這種添加各種美味佐料的米粉。

“各位客官,請慢用!”

這間不起眼的店鋪是夫妻店,中年婦人利索地端着一碗碗米粉上來道。

林平常通常都不會第一個先吃,讓給了阿麗、沈妍和小豬,然後纔到她跟小兔和小狐,六個女人圍着這張長桌享受着美味。

飯缸和幾名護衛則是坐在外頭,而飯缸沒等米粉,在看到這裡有包子的時候,亦是坐在那裡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小狐的所有養分都給了大腦般,仍然是一副極苗條的模樣,卻是一本正經地挑起話題道:“我剛剛聽人說了,那幫米商都不打算走遠,都是到附近的州縣購米!”

“如果這樣的話,附近州縣的米價豈不是要跟着漲到三兩一石了!”小兔的眼睛微微一瞪,顯得擔憂地道。

阿麗和小豬覺得小兔說得有道理,便是擡頭望向了林平常。

林平常吃了一口帶湯汁的米粉,迎着她們的目光迴應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特殊時期只能採用特殊的手段,他們跑到附近州縣購米亦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小兔等人卻顯得更加的困惑,她們的本意是來幫忙的,現在怎麼像是幫了倒忙?

“我們現在將柳州城的米市行情提到三兩一石價格,必然造成柳州府內各地的價格不平衡,那些精明的米商定然選擇將柳州府其他州縣的米糧運到柳州城!”沈妍面對着滿臉愁容的衆人進行解釋,接着認真地分析道:“現在纔是五月份,哪怕接着柳州下雨,起碼到九月纔會有收成!很多米商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他們都想着囤積米糧,待價而沽。我們現在主動推高米糧價格,他們一方面主動將囤米賣給我們,另一方面會積極去各地運糧到柳州城,這提高價格其實是好法子!”

“柳州城的糧解決了,但這些糧都是來自附近州縣的,當地州縣百姓的糧又如何是好?”小兔微微地蹙起眉頭,問出大家所擔憂的問題道。

她們的本意是救人,但如果爲了救柳州城的百姓而害了州縣的百姓,這卻不是她們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沈妍擡眼望了她們一眼,知道她們擔心的是什麼,便依次擺出由大到小的碗碟,顯得侃侃而談地道:“我們現在就像是往柳州城挖了大坑,附近州縣的水向我們流過來,但外圍的水同樣會流向州縣。各地州縣的米糧價格擡高了,地方糧商出售囤米的願意會變得強烈,他們會拋售囤米併到更遠的地方拉米過來!雖然米價是被我們一下子擡高了,但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地方上的米糧不僅同樣會上漲,而且因爲存糧不足而餓死更多的人!”

小狐等人都是聰明人,慢慢明白了沈妍的意思。

如果拋去價格的因素,現在想要救更多的災民,自然是設法鼓動這幫糧商從其他地方運來更多的大米,而不是所有糧商囤糧觀望。

糧食,這歷來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柳州城的常住人口達到十萬,現在的難民有幾萬之多,這都是一張張需要糧食才能生存的嘴。

世上並沒有盡善盡美的事情,如果高米價能拯救更多的百姓,實質還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現在林平常想要緩解柳州城的災情,那就必須拉高柳州城的米市,從而吸引各地的糧商運米前來,進而滿足柳州城百姓的口糧。

最重要的是,現在僅是五月份,哪怕接下來會下雨,那麼至少要到九月份纔能有秋糧,這便需要一個很穩定的糧食來源。

小兔明白了其中的玄機,便是由衷地佩服道:“沈軍師,你真是厲害,竟然能想得這麼長遠!”

“我這是邯鄲學步,跟着宋朝的范仲淹相比,我們其實還差得遠呢!”沈妍吃掉最後的米粉,卻是苦澀地微笑道。

小兔一聽到有故事,馬上表現出十二三歲少女的天真,認真地追問道:“沈軍師,那個范仲淹做了什麼事,你跟我們說一說嘛!”

喜歡聽故事,這已然是小兔的特性之一。

沈妍卻是笑而不語,轉而望向了對面的林平常。

林平常在她們閒聊的功夫,已經將整碗桂林玉粉都喝掉,並將最後的湯水都喝到了肚子裡,發現大家都頗有興致地盯着她,特別是小兔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

她先是輕咳一聲,旋即學着說書先生的口氣一拍桌子道:“話說,宋朝年間,名臣范仲淹主持新政再度失敗,被朝廷外放邠州擔任知州,於皇祐元年改爲杭州知州。正所謂,天不遂人願,人不遂人心。次年杭州發生了災荒,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景象十分的慘重。”

米粉店的婦人過來收拾鄰桌的碗筷,在聽到林平常的話後,亦是不由得站在原地聽了起來。

林平常說的話是脆聲入耳,而今學得說書先生亦是惟妙惟肖,顯得表情到位地繼續道:“杭州一些黑心不法商人卻趁機擡高米價,當時一斗米價格是120錢,令到很多百姓可謂是雪上加霜。官府出面要求米商控制價格,只是這幫奸商卻是敷衍了事,然後是高價進行售米。眼看着價格還要繼續上漲,范仲淹想了個辦法,他索性先將米價提高到180錢一斗,並沿江張榜,向外地宣傳說杭州糧荒漲價!”

說到這裡,她突然是停了下來,眉目間帶着一絲戲謔地望向了小兔。

“小姐,那然後呢?”小兔聽得很是入神,卻是沒瞧到自家小姐眼睛的一絲戲謔,果然顯得異常着急地追問道。

沈妍看到小兔焦急的模樣,便是主動接下話道:“本地的糧商會爭分奪秒地售米,而外地的糧商會將米運到杭州。就像現在的柳州城,咱們說‘三兩一石’收購米糧,這城內的糧商到附近的州縣購米,但外地的米商聽到這個消息,恐怕亦會運送大米過來!”

“那米價呢?”小兔並不關心這些事情,而是直指核心問題地詢問道。

在她的觀念中,只有米價低了,這纔是真正的“勝利”。卻不僅是小兔對價格的事情好奇,旁邊的小狐和小豬同樣想知道,甚至鄰桌那位收拾碗筷的婦人亦是沒有離去。

沈妍跟林平常交換了一下眼神,便是微笑地迴應道:“本地的米商急着售糧,外地的糧商又紛紛攜糧而來,價格很快就降到了每鬥120錢!”

“只是每鬥120錢嗎?”小兔的眉頭微微蹙起,對這個結果似乎不是很滿意的樣子道。

沈妍伸手掐了一下小兔的鼻子,戲謔地說道:“當然不會就這樣了,范仲淹同時還用了一招,氣得那幫米商直跳腳呢!”

“是什麼?”小兔不計較沈妍捏她鼻子的事情,眼睛透着光芒地追問道。

沈妍看着小兔和旁邊人的好奇心被勾了出來,端起剩下的湯汁一飲而盡,這纔對着衆人道:“現在天機不可泄漏,過些天再告訴你!”

聽到這個答案,氣得小兔很想撥刀砍了這個女人。

林平常知道範仲淹後面怎麼做,但卻沒有透露出來的意思,便是讓小兔買單,準備領着大家朝着聯合酒樓而去。

中年婦人卻是不伸手接銀子,而是小心地對着林平常詢問道:“敢問你可是……巡按大人?”

事情亦是湊巧,她昨天聽到黃承勝被南洋巡按林平常教訓的事情,現在又聽到她們的這番論調,已然是猜到這位少女的身份。

“不錯,你可有冤情?”林平常沒想到這個婦人認出了她的身份,便是沒有隱瞞地道。

中年婦人卻是撲通在地,對着林平常發出訴求道:“民婦聽聞過你的事情,知道你跟你哥哥都是爲民請命的好官,還請救救柳州的百姓,我們是真的負擔不起這麼高的米價!”

說到了最後,似乎是觸碰到心酸之事,眼淚不爭氣地涌了出來。

林平常暗暗地嘆了一聲,伸手將她扶起來,並是一本正經地道:“我知道你們的生活很難!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幫你們度過這場難關,我跟她們從雷州趕過來就是要想辦法幫你們的,但還請給我一點時間!”

中年婦人得到答覆,心情已然是平復了不少,顯得戀戀不捨地望着林平常等人離開。

直到店裡又來了幾個客人,她這才前去招待。在聽到柳豐米行的米價漲到了五兩一石,她的心裡莫名地抽搐一下,卻是將目光又望向了林平常離開的方向。

第二天下午時分,又是一個令人生厭的豔陽天。夏糧顆粒無收成爲了既定的事實,但如此秋糧仍然無望,那麼當真是讓人看不見希望了。

錢掌櫃換了一套嶄新的綾羅綢緞,正是剔着牙從家裡走出來,回想着剛剛的肥鵝配燒酒的味道,不由得哼起了小曲。

只要一直這樣下去,不出半個月,他便能夠再置辦一處宅子和娶上一房美妾,成爲這個柳州城真正的人上之人。

想着自己以前笑臉相陪,只希望店裡能多賣一些“四錢一石”的大米的日子,他真覺得自己以前沒有出息。

他擡頭望着這刺眼的太陽,卻是希望它能夠一直這般下去,希望這柳州年年都是旱災,讓到他天天能夠日進斗金。

走在路上的時候,他不由想起昨天上午的那段精彩說辭:“諸位鄉老親家,不是我不願意多賣諸位一些,實在是爲了諸位着想!人家聯合酒樓前天都已經放出話來了,他要四兩一石買掉我手上的大米!只是我知道商人圖利,他聯合酒樓能四兩一石的大米買我的大米,那麼便會八兩一石賣給大家,所以還請體諒我的難處,今日還是限量限價!”

當時他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那個場面當真是瘋狂。那些人似乎是知道八兩一石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卻是爭先恐後地購買,甚至有人已經是大打出手了。

果然,在將價格提到五兩一石的時候,卻是沒有人提出異議。更多人反倒是跑過來巴結他,要求他多賣一些米給他們。

照着這種局面發展下去,以後米價六兩、七兩、八兩,乃至十兩,這幫窮酸的百姓還是得乖乖地掏錢,而且還得給自己陪着笑臉。

雖然聯合酒樓突然介入柳州的米市,但卻影響不了他的好心情。

不說他身後的人足可以擺平一切,這聯合酒樓花這麼大代價進來又是想要賺錢,頂多是多一個人分一杯羹而已。

“怎麼回事?”

錢掌櫃來到柳豐米行門前,他不由得揉了揉眼睛,一度以爲走錯了地方。這段日子以來的人滿爲患消失了,門前竟然一個人影都沒有。

“我們沒來錯地方啊!”

身後的小廝亦是看懵了,不由得困惑地道。

“阿四,敲門!”

錢掌櫃倒還算沉得住氣,當即下令指令道。

一個小廝直接小跑到店鋪敲門,很快賬房領着幾個夥記開門從裡面出來,錢掌櫃直接詢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賬房先生雖然一直呆在店內,但亦是聽到外面的一些動靜,指着聯合酒樓的方向道:“人先前都在這裡的,但不知怎麼的,他們好奇是一起到聯合酒樓那邊去了!”

“那幫窮貨連飯都吃上不,還有錢上酒樓?”錢掌櫃聽到那幫人跑去聯合酒樓,不由得當即鄙夷地道。

賬房先生卻是搖了搖頭,認真地進行解釋道:“不……不是,我隱隱聽到他們有人說,現在的聯合酒樓賣米了!”

“走,咱們過去瞧一瞧!”

錢掌櫃的眉頭微微蹙起,卻是大手一揮地道。雖然他知道對方會介入米市,但卻沒想到動作這麼快,更不明白他們用什麼手段拐走那幫窮酸。

一行人拐過前面的街口,他們便看到位於街中心的聯合酒樓,卻見這酒樓門前已經是人山人海,人數少說也有幾千人。

聯合酒樓的門面自然不是他小小的米鋪能比的,這裡的酒樓不僅氣派非凡,而且門前還很是寬敞,那個牌匾透着貴氣。

錢掌櫃一行人無法走近聯合酒樓,只能是在人羣外圍遠遠地瞧着那邊的情況。

聯合酒樓的陳掌櫃站在一張桌子上,站在太陽底下對着圍觀的衆人朗聲地道:“各位父老鄉父,聯合酒樓打今日起關門大吉,專做售米的買賣!我們現在手裡已經購進八十萬斤大米,聯合作坊已經從雷州陸續運來一千萬斤大米!只是現在是非常時期,所以只能先行限購,但雷州和柳州這條糧道只要打通了,那便不會再進行限購!”

錢掌櫃不由得微微蹙起眉頭,對方不僅大肆購入了大米,而且還從雷州運來上千萬斤的大米,已然是想要強勢地介入柳州府的米市。

不過聯合酒樓這個舉動顯得很是外行,貨物歷來都是物以稀爲貴,這米市更是如此。

你一下子調這麼多米到柳州城,百姓知道你手裡有這麼多米,反倒沒有那般着急搶購了。到了那個時候,不要說十兩一石,維持五兩一石都難,當真是豬隊友啊!

“整個柳州府都是顆粒無收,他們聯合酒樓上哪收的糧?”

“我已經聽說了,他們這三天花四兩一石的高價從其他糧商手裡買過來的!”

“如果他們四兩一石買的,那麼他賣給他們怕是要六石一兩了,我還是光顧那黑心的四大米行吧!”

……

圍觀的百姓保持着很高的警惕心,這時得知聯合酒樓米糧的來路,卻是已然打算腳底抹油離開這裡了。

第1791章 南京惴惴第450章 歸來第888章 老狐狸第546章 得意第1367章 且慢第777章 虎妞的不滿第532章 沮敗與收割第1336章 真相第260章 兄妹第1434章 多事之夏第738章 雷州血案第1695章 清官之殤第1333章 聖旨第1280章 聖旨第1636章 意外第1783章 漣漪第754章 公關汪柏第1129章 季德歸來第1053章 猛打第889章 虎妞的直覺第1073章 衝擊波2第423章 真相第665章 陰謀?第1229章 巧合?陰謀?第48章 小鬼當家第1650章 五月食日第1107章 嚴嵩的善第957章 這就是命第893章 赴京第535章 卑鄙第56章 幫主虎妞第1413章 揚州雨第310章 新的目標第836章 虎妞的好主意第386章 是煎是炸?第47章 報喜官差第903章 冬天裡的一場火第607章 香山知縣第99章 苟知縣第1317章 郭樸的困境第1294章 形勢第73章 閉門羹第464章 手段第832章 紅薯出土第482章 憤怒第1643章 又見彈劾第367章 又是秋閨時第475章 林雷公第31章 電白第382章 上任第808章 正義的使團第1663章 買糧第812章 高傲的何塞第1008章 落幕(盟主加更2/3)第881章 破綻第910章 天下烏鴉第1651章 平常之諾第1176章 徐階之危第561章 江夫人的小九九第1032章 順天公堂第374章 巡檢上門第1545章 北歸第1471章 幕後?第87章 小三元第166章 風暴來襲第311章 張居正的危機感第1410章 認捐第1415章 林算子之名第1705章 君臣失和?第1206章 最壞的打算第596章 誰是繼承人?第1417章 幕後之人第124章 廣州府第994章 孤家寡人第1654章 財大氣粗第84章 幸運與倒黴第1284章 新年第1782章 舌辯和口才第1150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1045章 官鬥第1523章 構想第1763章 最後一搏第1338章 喜與憂第1717章 暗鬥無處不在第564章 抓賊第59章 長林當興第1484章 話事人第1462章 風格第876章 新主考官第364章 像一棵海藻第1010章 旋渦中心第175章 危機第775章 天降第1313章 考語第1章 寒門書生第643章 大陰謀第1529章 瘋狂的舊引第1282章 離京第1085章 徐階的應對第1342章 都不簡單
第1791章 南京惴惴第450章 歸來第888章 老狐狸第546章 得意第1367章 且慢第777章 虎妞的不滿第532章 沮敗與收割第1336章 真相第260章 兄妹第1434章 多事之夏第738章 雷州血案第1695章 清官之殤第1333章 聖旨第1280章 聖旨第1636章 意外第1783章 漣漪第754章 公關汪柏第1129章 季德歸來第1053章 猛打第889章 虎妞的直覺第1073章 衝擊波2第423章 真相第665章 陰謀?第1229章 巧合?陰謀?第48章 小鬼當家第1650章 五月食日第1107章 嚴嵩的善第957章 這就是命第893章 赴京第535章 卑鄙第56章 幫主虎妞第1413章 揚州雨第310章 新的目標第836章 虎妞的好主意第386章 是煎是炸?第47章 報喜官差第903章 冬天裡的一場火第607章 香山知縣第99章 苟知縣第1317章 郭樸的困境第1294章 形勢第73章 閉門羹第464章 手段第832章 紅薯出土第482章 憤怒第1643章 又見彈劾第367章 又是秋閨時第475章 林雷公第31章 電白第382章 上任第808章 正義的使團第1663章 買糧第812章 高傲的何塞第1008章 落幕(盟主加更2/3)第881章 破綻第910章 天下烏鴉第1651章 平常之諾第1176章 徐階之危第561章 江夫人的小九九第1032章 順天公堂第374章 巡檢上門第1545章 北歸第1471章 幕後?第87章 小三元第166章 風暴來襲第311章 張居正的危機感第1410章 認捐第1415章 林算子之名第1705章 君臣失和?第1206章 最壞的打算第596章 誰是繼承人?第1417章 幕後之人第124章 廣州府第994章 孤家寡人第1654章 財大氣粗第84章 幸運與倒黴第1284章 新年第1782章 舌辯和口才第1150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1045章 官鬥第1523章 構想第1763章 最後一搏第1338章 喜與憂第1717章 暗鬥無處不在第564章 抓賊第59章 長林當興第1484章 話事人第1462章 風格第876章 新主考官第364章 像一棵海藻第1010章 旋渦中心第175章 危機第775章 天降第1313章 考語第1章 寒門書生第643章 大陰謀第1529章 瘋狂的舊引第1282章 離京第1085章 徐階的應對第1342章 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