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

這天下午,李延慶訓練剛結束,便見張顯滿臉焦急地站在校場邊向他揮手,李延慶快步走了上去,笑道:“有什麼事?”

張顯上前急道:“今天下午有州學郭教授的周禮講座,你忘了嗎?”

李延慶撓撓頭,“不是說明天嗎?”

“你糊塗了,講座是今天,明天是徐大嘴的課!”

李延慶現自己記錯時間,他也有點急了,相州大儒郭百頌是州學席教授,每年相州解試都是他主考,他的周禮講座很可能會泄露一點今年的考試範圍,非常重要。天籟 『 小說

尤其有種種傳聞,說今年的解試會有重大改革,李延慶心中更加擔心。

“現在去還來得及嗎?”李延慶急問道。

“已經開始一會兒了,我就是沒見到你才趕來找你。”

李延慶便將馬匹託給岳飛,跟着張顯匆匆向文思堂奔去。

文思堂是縣學最重要的講堂,一般只有大儒級別的教授纔有資格登上講壇,今天是州學席教授郭百頌來湯陰講學。

郭百頌是進士出身,一直在國子監爲官,曾擔任太學博士二十年,退仕後回到家鄉安陽縣,被聘爲州學席教授,最近幾屆解試都是由他擔任主考。

郭百頌雖年過七旬,白蒼蒼,但精神很足,聲音洪亮,他講課妙趣橫生,不時引來生員們一片笑聲。

數百生員濟濟一堂,連很多上了年紀的老生員也趕來聽課,不過大家的心思顯然不在聽課上,大家都關心今年的解試,傳聞會有重大改革,郭大儒今天極有可能會透露一點今年解試的改革內容。

郭百頌年事已高,講課時間不長,只講了半個時辰便結束了,下面是答疑時間,按照慣例,他會回答三到四個問題,大家都想知道的內容就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這時,一名坐在前排的老生員問道:“請問老前輩,今年解試會怎麼安排,聽說有重大改革,不知傳聞是否真實?”

所有生員的耳朵都豎了起來,大堂裡鴉雀無聲,大家都摒住呼吸,唯恐聽漏一句話便誤了前程。

郭百頌呵呵一笑,“我估計大家都是衝着這個問題來聽課的,若不給大家透露一點消息,估計我今天的晚飯都沒有着落了,好吧!給家簡單說兩句.....”

這時,有個生員忍不住咳嗽了幾聲,頓時所有人都向他怒目而視,嚇得他連忙捂住嘴,低下頭。

郭百頌又繼續道:“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科舉是恩科,去年太子病重,今年年初豁然痊癒,天子認爲是天意,所以便決定今年開恩科,解試各州的具體錄取名額禮部已配,還沒有送往各州,但我已得到一個很不幸的消息,今年相州只有十五個名額。”

這句話一出,堂下士子一片譁然,去年相州的名額是三十人,今年名額居然只剩一半了,那還考什麼啊!

郭百頌見大家情緒激動,便擺擺手道:“重頭戲在後面,如果還想聽,就請安靜下來。”

大堂內頓時鴉雀無聲,大家心中激動難耐,卻又要聽重頭戲,不得不強行忍住內心的焦慮。

郭百頌又繼續道:“這次名額被減,不僅僅是我們相州一地,北方各州的名額都被減了,一方面是南方各州鬧得很兇,象江寧府、常州、蘇州、湖州、宣州、越州、杭州等等,這幾個州的解試錄取比例已到了三百比一,而且最近幾十年的省試,絕大部分進士都被南方士子考走,南方實力遠過我們北方。

另一方面,也是天子對北方各州的辦學水平很不滿,今年借恩科的機會,朝廷決定對北方各州的解試進行三大改革,削減名額只是其中之一。”

衆人摒住了呼吸,心驚膽戰地聽郭百頌繼續說其他兩個改革,他們都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今年的改革恐怕凶多吉少。

“第二大改革,朝廷要求北方各州效仿南方,解試要進行兩場考試,第一場叫縣試,第二場叫州試,什麼意思呢?通俗點說,就是削減解試的參考人數,用縣試來淘汰一部分,這兩場考試都由州府負責,縣試定在九月,州試在十一月,具體時間很快就會定下來。”

大堂上的議論聲越來越響,生員們驚恐萬分,解試居然要實施淘汰制了,這就意味着今天大堂上至少一半的人都沒有機會參加最後的正式考試。

議論聲壓過了郭百頌的聲音,郭百頌索性停止說話,讓大家盡情議論,他這次並不是來湯陰講課,而是下來給各縣敲警鐘,提前把解試改革的消息告訴大家。

這時,一名縣學教授大吼一聲,“給我安靜下來!”

大堂內頓時靜了下來,郭百頌看了一眼衆人,這纔開始講第三大改革。

“第三大改革就是增加解試難度,增加公平性,從今年開始,各州解試改由朝廷出題,由朝廷派翰林學士去各州主考,同樣,第一場縣試也由州府出題,由州府派官員來各縣主考。

另外,我再告訴大家一個很讓人心焦的消息,從今年恩科開始,朝廷將廢除明法科和詩詞科,將這兩科的內容併入進士科中,所以今年的解試就要增加詩考和刑律,我覺得這纔是今年最大的難點,只剩下五個月了,沒辦法,大家都拼命努力吧!”

大堂內頓時一片譁然,所有生員都驚呆了,自從王安石變法後,進士科就廢除了詩考,幾十年沒有考過詩,所有人都在拼命研讀三經新義,詩基本上荒廢了,現在又要重新考,怎麼拾得起來?

還有刑律,那是明法科才考的內容,怎麼也加到進士科上來了,關鍵只有幾個月時間了,讓他們怎麼準備?

所有的生員都急得要跺腳罵娘了。

郭百頌已經講完課回去休息了,但兩百多名生員還遲遲不肯離去,這時,有人大喊一聲,“我們去給教諭說說吧!”

衆人紛紛響應,大家浩浩蕩蕩向學政院走去。

李延慶心中也一陣慌,五年來他把三經新義背滾瓜爛熟,卻從未做過一詩,現在居然要考詩了,臨時抱佛腳也來不及啊!

‘莫慌!莫慌!大不了再抄幾詩應對一下。’李延慶暗暗安慰自己。

他急着趕回去整理複習資料,卻被張顯拖住,也只得跟着大家一起去參加請願。

“老李,你的作詩水平好像不錯,問題不大,我可就慘了。”

張顯心中十分懊惱,他就是因爲科舉不考詩,所以他把寫詩放棄了,連寫詩的業餘愛好都沒有,沒想到解試居然也要考寫詩了,還要考刑律,他也從未看過,這下怎麼辦?

旁邊秦亮道:“現在距離解試還有五個月,臨時突擊一下寫詩,還是會有效果,刑律倒是大頭,我覺得要花時間去背,或許還有案例,我們根本就無從着手,縣學應該幫助我們。”

“但願時間還來得及,老李,你要教教我怎麼寫詩啊!”

李延慶心中苦笑一聲,他自己都不知道該找誰教他寫詩。

文思堂距離學政院不遠,兩百多生員很快就來到了學政院大門前,他們紛紛大喊:“請姚教諭出來說話。”

教諭也就是校長,一般都是由縣學正兼任,湯陰縣也不例外,縣學教諭便是湯陰學正姚萬年,他正在和幾名教授說話,忽然聽說大羣生員在大門請願,他嚇了一跳,連忙從房間裡出來。

院門外聚集了兩百餘名生員,他們最初只是想來詢問一個確切消息,但隨着情緒醞釀酵,大家心情便越來越激動,臉上充滿了焦慮,就彷彿他們的前途都要因此而斷絕。

姚萬年對衆人道:“大家先冷靜下來,告訴我生了什麼事情?”

一名生員便將郭百頌所說的話複述了一遍,姚萬年呆了一下,心中不由暗暗埋怨郭百頌,不是說好這件事暫時不泄露嗎?就算他忍不住要說,但至少應該先和自己溝通一下吧!結果給學生泄露了,卻讓自己來收拾爛攤子。

有助教搬來一張桌子,姚萬年便站在桌上,對兩百餘名生員高聲道:“大家安靜一下,聽我一言!”

姚萬年連喊了兩遍,衆人才漸漸安靜下來。

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 上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
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 上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