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

光陰似箭,一晃五年過去了,時間到了政和六年,李延慶已長成了一個十二歲的少年。『.m

李延慶在鹿山學堂已經度過了五年,今年春天,他和岳飛王貴等人將要參加縣學考試,準備去湯陰縣讀書。

但他們師父姚鼎卻有點煩惱起來,以李延慶積累的學識,直接去參加解試也足夠了,如果考中,李延慶將成爲相州有史以來最年少的舉人。

但姚鼎又覺得李延慶還應該再磨練幾年,過早考上舉人對他沒有好處。

一連想了幾天,姚鼎最終決定問一問李延慶本人的意見。

姚鼎的房間和從前一樣簡樸,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牆上依舊掛着當年李延慶寫給姚鼎的那幅讀書對聯,只是已經換了幾次新紙。

但姚鼎卻變老了,須全白,背略有點駝,他已經六十歲,精力也大不如以前,說話變得很慢,氣息也略顯微弱,只是目光還一如既往的嚴厲。

“我還是上次的意見,讓你再讀兩年縣學和一年州學,三年後再去參加解試,不過你父親卻希望你今年就參加解試,我覺得還是讓你自己決定。”

李延慶沉默片刻道:“就怕學生過早參加解試,縣裡不推薦。”

姚鼎呵呵一笑,眼角的魚尾紋更深了,蒼老的目光裡露出一絲少見的柔和。

“這個你不用擔心,以你在縣裡的名氣,縣裡怎會不推薦,再說現在這個知縣忙於武事,對科舉之類的事情不甚重視,若縣裡實在不肯推薦,我找幾個舉人聯名保你,一樣可以參加解試,資格不是問題,關鍵是你自己的意願。”

李延慶當然不想在縣學裡蹉跎歲月,眼靖康之亂只剩十年,他還什麼都沒有準備,他心中也有點着急,但離解試還有近一年的時間,他着急也沒有用。

李延慶想了想說:“解試要到年底才舉行,還有近一年的時間,學生索性去參加縣學考試,讀一年縣學,年底再參加解試,這樣縣學方面也交代得過去,師父覺得呢?”

姚鼎見李延慶態度很明確,雖然是在徵求自己的意見,但實際上已經決定了,他便不再勉強李延慶。

“這樣也好,其實我就是這個意思,在縣學呆上兩年再去考試,不過一年兩年也沒有什麼區別,就這麼定了吧!”

“學生明白了!”

姚鼎又隨手從桌上取過一本李延慶寫的《大聖伏妖記之天竺收玉兔》,笑問道:“最後一部應該寫出來了吧!能不能給老夫先睹爲快?”

這五年,李延慶已6續寫了二十九部《大聖伏妖記》,最後一部天竺取真經即將出爐,姚鼎是在兩年前一次家訪時,無意中在李延慶家中現了《大聖伏妖記》手稿,他這才知道名揚天下的鹿山瀟瀟子原來就是自己的愛徒。

姚鼎很生氣地訓斥李延慶一番後,便將他這幾年在學堂沒收的《大聖伏妖記》翻出來細讀,結果他也成了李延慶的忠實讀者,而且他利用師父的特權,總是把李延慶的手稿搶來先睹爲快。

李延慶連忙道:“已經寫好了,學生明天給師父送來。”

“明天太晚了,就今天吧!中午你回去一趟,把書稿取來。”姚鼎的眼睛閃爍頑童般狡黠的笑意。

李延慶無奈,只得答應了,姚鼎便揮揮手,“去吧!去吧!我要去上課了。”

李延慶起身行一禮,離開了師父房間。

他剛走到學房口,後腰便被人一把抱住了,李延慶知道除了王貴外沒有別人,他趁王貴慣性未消,用巧勁一甩,將王貴甩了出去,王貴一個趔趄,險些撲倒在地上,湯懷在一旁搖着摺扇大笑,“可惜老李力道小了一點,否則老貴就要啃屎了!”

王貴悻悻道:“是我沒有用全力好不好,從背後偷襲這種事我王貴會做嗎?”

“行了!行了!我承認王師無敵,這下滿意了吧!”李延慶笑眯眯道。

“不滿意,除非你答應中午和我比劍。”

李延慶撓撓頭,“中午我得回去一趟,師父要呢!”

王貴眼睛一亮,立刻舉手,“我排第二個!”

湯懷也急道:“老貴給我。”

王貴和湯懷當然也知道了李延慶的秘密,結果在這兩個小子的死纏爛打下,李延慶只得違心答應他們的無理要求,豬八戒在修煉成仙前是西岐國的驃騎大將軍,名叫王貴,而沙僧俗家姓湯,是流沙河湯家莊的少莊主湯懷。

甚至連師父姚鼎也暗示過李延慶,既然唐僧九世修行,那其中一世修行能不能姓姚。

弄得李延慶哭笑不得不,不得不專門在第十八部補寫了《《大聖伏妖記之前世今生》,專門寫唐僧八戒和沙僧轉世前的故事,結果王貴和湯懷也成了名人,只是他們堅守承諾,並沒有向其他人泄露李延慶的秘密。

當然,這裡面也有他們的一點私心,他們還想繼續在書中扮演其他角色,絕不能讓李二李三那些臭小子搶了。

正吵得不可開交,岳飛從學房裡快步走了出來,拉過李延慶急問道:“怎麼決定的?”

岳飛和湯懷王貴都是今年考縣學,他們當然希望李延慶也繼續和他們一起去縣學讀書,這時,王貴和湯懷也圍了上來,他們也想知道李延慶的決定。

李延慶道:“我和師父已經說好了,先去參加縣學考試,在縣學讀一年,年底去相州參加解試。”

岳飛沉吟一下道:“師父準備讓我走太學路線,索性我也在縣學只讀一年,年底我和你一起去相州,我去考州學,你去參加解試。”

王貴頓時急了,“那我和老湯怎麼辦?”

李延慶和岳飛對望一眼,眼中都露出了無奈之色,這兩個傢伙生性好武,尤其王貴沉溺於練武,學業相對較弱,依他們現在的水平,莫說考舉人,就連州學也考不上。

李延慶笑道:“反正還有一年時間,我們在年底再決定吧!說不定到時大家一起去。”

“一起去!一起去!”

王貴狠道:“從今天開始,我王貴要那個....頭懸樑,錐刺股,憤讀書,一年後去參加科舉,金榜高中!”

他話音剛落,旁邊傳來姚鼎冷冷的聲音,“你這番話,我至少聽了十遍了。”

四人嚇得一縮脖子,溜進了學房。

......

鹿山鎮學堂和從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就是學子人數猛增,鹿山學堂五年前在縣童子會奪冠,刺激了很多條件稍好的人家,他們紛紛把孩子送來學堂讀書,甚至鄰近的衛南鎮和張集鎮也有不少富裕人家把孩子送來鹿山學堂,拜姚鼎爲師。

正是人數猛增,使學堂又在操場北面蓋了幾間屋子當學房,同時又增加了兩名師父,一個姓周,鹿山鎮人,舉人出身,負責教中學房。

另一個便是李延慶的堂叔李大光,李文貴最終還是革去了他宗祠的職務,李文佑又將他安插到學堂教書,專門教小學堂,他雖然不是舉人,但考了十幾年州試,教六七歲的孩童認認字也綽綽有餘了。

其次的變化便是學風轉變,這也和新任知縣有關,三年前,知縣劉禎辦學有方,被提升爲磁州通判,新任知縣姓蔣,名叫蔣大道,綽號蔣大刀。

這位大刀知縣走的是太尉童貫的人情,他卻是個武官出身,用童貫的話說,湯陰乃北疆重縣,文弱已久,不如用武人事之,以振武風,抵禦遼番,一番大義之下,當今天子便特批了童貫的請求,蔣大刀脫去盔甲,穿上文官袍服走馬上任了。

蔣大刀人如其名,做事雷厲風行,上任第一天便將童子會由文試改爲武試,結果遭到所有學堂抵制,蔣大刀卻毫不妥協,索性取消了童子會。

蔣大刀雖然粗魯,卻並不傻,童子會是前任知縣的政績,他做得再好也和他無關,蔣大刀走得是武路,在縣學和各學堂強行推行武技課,每兩天就要抽一個下午來練武,導致湯陰縣武風鼎盛。

短短几年時間,湯陰縣淳樸的文風蕩然無存,學子們個個身強體健,刀法嫺熟,可去年的解試卻被抹了光頭,縣學士子一個都沒有考上舉人。

湯陰縣武風強勁,鹿山鎮學堂也受到了強烈衝擊,學子們人人佩刀戴劍來上學,姚鼎雖然抵制,怎奈縣學新規定,武技是必考項目,姚鼎爲了學子能進縣學讀書,只得服從大環境。

加上李大光一心討好知縣,鼓勵學子帶兵器上學,姚鼎年事已高,索性撒手不管了,一心培養他的幾個愛徒。

相比之下,李延慶四人卻是最收斂的,李延慶和岳飛從沒有帶兵器上學,只有酷愛練武的王貴不知從哪裡搞到一把極爲鋒利的短寶劍,從早到晚佩在身上,在學堂裡耀武揚威。

湯懷卻走新奇路線,他有一把親戚花了十貫錢從京城買來的日本國摺扇,他整天拿在手上,動不動就展開摺扇吟詩念詞,擺出一副風流文士的架勢,據說這種派頭在京城比較流行。

四人剛走進學房,李二便狂奔進來,大聲喊道:“最新消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要來了!”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誘餌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五十七章 神秘老人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聊聊新書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
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誘餌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五十七章 神秘老人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聊聊新書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