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

李延慶再沒有去找樑師成,既然樑師成已經把錢如數支付給了父親,那就表明他履行了承諾,他們之間達成了這個交易就算結束了。

很顯然,楊戩之死對於樑師成一樣敏感,在這個關鍵時刻,樑師成一定非常謹慎,不會希望自己上門去找他。

李延慶也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弓馬大賽的準備中去了。

三年一次的弓馬大賽最早起源於王安石推行的保甲法改革,那時,爲了檢驗保甲法的效果,朝廷每年令各州調挑選優秀保丁來京城舉行以射箭爲主的比武大賽。

王安石改革失敗後,比武大賽也隨之取消,直到趙佶登基後,王安石的新法再次復興,而此時,北方各地弓箭社蓬勃發展,趙佶便承接了當年的比武大賽,開始舉行一年一度的各州弓箭大賽,一連舉行了六次,最終因爲耗費太大而停辦。

直到三年前,在童貫的倡議下,弓箭大賽再次復甦,不過已經改頭換面,變成了軍隊內部的弓馬大賽,每三年舉辦一次。

參加人員只限於軍隊系統,再加上太學和國子學,包括禁軍、地方廂軍、鄉兵、各州武學、最高武學、太學和國子學,大賽包括步弓和騎弓兩項,各取前十名。

三年前的第一屆,太學和國子學只參加了步弓比賽,他們選不出能夠進行騎射的士子,就算步弓他們也名落孫山,沒有一人殺進百名以內,太學怎麼可能和禁軍、武學相比。

不過今年太學倒是選出了十三名太學生參加弓馬大賽,包括十名步射選手和三名騎射選手,除了李延慶外,其他十二名太學目前都在武學進行訓練,太學的射圃只有五十步距離,而弓馬大賽的距離最低也在八十步,太學暫時沒有這個條件進行訓練。

次日一早,李延慶來到了太學勤思院,勤思院是太學的行政中心,包括學正在內的一干太學學官都在這裡辦公,李延慶回太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銷假。

李延慶剛走到門口便遇到了學錄孫厲,學正一般由國子監官員兼任,並不主管具體事務,而太學的具體事務由兩名學錄負責。

學錄相當於副校長,一共有兩人,一人主管教學,另一人則負責日常事務,孫厲便是負責事務的學錄,李延慶得到童貫的名額進入太學上舍便是孫厲的安排。

孫厲當然知道李延慶有童貫爲後臺,因此他對李延慶格外關注,也格外關心,李延慶的很多事情他都是睜隻眼閉隻眼,雖然太學管理自由,允許學生外出遊學,但也不至於放任自流,它們也有一套規章制度。

象李延慶幾個月下江南是藉口去應天書院遊學一月,這種遊學首先要有名額或者對方的邀請書,然後打申請,申請通過後才能出行,遊學結束後拿着對方的遊學證明才能回太學註銷這次遊學。

但李延慶什麼邀請書都沒有,他就給孫厲寫了一份書面申請,孫厲便當即簽字同意了,回來後也沒有任何應天書院的遊學證明,這種嚴重的違規行爲,要換成別的普通太學生,早就遭到太學的嚴厲處罰了,但在有背景的太學生面前,太學的規章制度沒有任何約束力,孫厲也不過才從八品小官,他怎麼可能和李延慶的背景對抗?

況且李延慶去江南那次,嘉王還專門派人給孫厲打過招呼,李延慶回來後,孫厲哪裡還敢多問?

“延慶回來了?”孫厲呵呵笑道。

李延慶連忙躬身施禮,“這半個月不在,給學錄添麻煩了。”

孫厲擺擺手,“沒事!沒事!你去曲阜拜祭聖人嘛!”

李延慶這次去鄆州找的藉口是去曲阜拜祭聖人,這是每個太學必須要做的事情,一般是外舍生時就該做了,太學鼓勵太學生去曲阜拜祭聖人,但如果實在沒有經濟條件,在京城文廟也可以,李延慶直接跳入太學上舍,他就缺了這一環。

他這次的理由倒很充分,不過和上次一樣,他也沒有任何回執,無法證明他是否去了曲阜,孫厲顯然也不想問他要什麼回執,他將李延慶帶到官房內,笑眯眯在李延慶的申請書上蓋了章,填上回太學的日期,便算註銷了這次曲阜申請。

“怎麼樣,去曲阜感受很深吧?”孫厲笑問道。

“確實感受很深,我已決定參加後年的科舉,不知我的條件是否符合?”

孫厲捋須笑道:“我早就替你考慮過了,你的條件完全符合,你不說我也會建議你後年參加科舉,《三經新義》發解試和省試的難度一樣,但省試的量要多一倍,沒有時間給你準備草稿,所以這一塊必須要非常熟練,省試主要是策論要求極高,你以後要在策論上多下點功夫,這個主要靠積累,光憑運氣是遠遠不夠的。”

雖然這個孫厲爲人圓滑,做事不太講原則,但不可否認他眼光很準,李延慶目前最大的弱點就是策論積累不夠,如果說發解試的策論是高考作文,那省試的策論就是大學畢業論文了,這和學生自身人生觀的成熟有很大關係。

“多謝學錄的教誨!”

李延慶雖然有很深的背景,但他依舊錶現得很恭敬知禮,這一點讓孫厲很滿意,不像大胖子鄭榮泰居然派個家丁來請假銷假,着實讓孫厲敢怒不敢言。

孫厲又笑道:“十天後就是弓馬大賽,希望你這十天抓緊時間好好準備,聽說你的騎射不錯,在太學生中很罕見,或許這一次太學的希望就寄託在你身上了。”

“學錄過獎了,學生只是略略學過一點騎射皮毛,和禁軍中真正的騎射高手相差甚遠,不過學生一定會盡力而爲。”

“太學對這種比賽本身也沒有太高期望,本來我們也只是陪襯,別的事情都是我們壓着武學,好不容易武學壓我們一回,也無所謂了,你盡力而爲便可。”

李延慶消了假,便起身告辭而去

武學操練場上,數十名武學士子和太學士子正在緊張地進行步射訓練,武學請的教頭是禁軍金槍班首席教頭徐寧,徐寧不僅在槍法上獨步天下,他在箭法上也極爲高明,在禁軍衆多教頭中也僅次於周侗。

上一屆弓馬大賽,武學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步射和騎射均有人殺入前十,打破了禁軍的壟斷,當然,這也是武學在策略上應對得當,它們在三個月前便開始在各州武學進行選拔,以期挑出最優秀的參賽代表。

李延慶來到武學操練場,正好看見了坐在草地的牛皋,李延慶快步走過去,笑着在他身邊坐下,“怎麼樣?”

牛皋苦笑一聲道:“俺步射選上了,但騎射沒有選上。”

這也在李延慶的意料之中,牛皋騎射學得太晚,半個月才勉強能在五十步外射中目標,就算他在後來的十幾天內突飛猛進也來不及了,選拔已經結束。

牛皋嘆了口氣,“武學的選拔賽在十天前結束,數百人中選出步射和騎射各二十名,俺的步射突圍了,但騎射在第一輪就被淘汰,看看你們太學選出那兩個騎射士子,還不如俺呢?”

“別說這些廢話了,王貴怎麼樣?”

“他也是步射入選,不過俺很奇怪,這小子平時射箭也稀鬆平常,怎麼一到關鍵時刻就發揮出色,一輪比一輪射得好,最後居然拿第三名,俺纔拿到第十五名。”

“這個你就不知道了,這小子就是天生的臨場發揮好,越緊張、壓力越大的場所,他發揮得越出色,他平時在家從來都沒有超過十射五中,可縣考的時候他就能十射九中,你拿他有什麼辦法?”

“這樣說起來,說不定這次弓馬大賽王貴又要爆冷門了。”

李延慶點了點頭,其實他也是這樣想的。

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誘餌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
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誘餌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