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

莘縣只是一座中縣,但它距離黃河比較近,而且城牆高大寬厚,一直是梁山軍在大名府的後勤重地,這次梁山軍攻打大名城,莘縣只有不到一千人駐守。

百里外,清石寨點燃的烽火讓莘縣守將十分緊張,他下令緊閉城門,同時派人向正在圍攻大名城的主力求助。

夜色中,王貴和牛皋率領騎兵疾奔而至,他們不停向城頭射箭,用犀利的箭矢將城頭守軍壓制住,城頭守軍不停地大呼小叫,在城中的一座高塔上點燃了烽火,向數十里外的主力報警求救。

王貴和牛皋的任務並不是要奪取莘縣,他們首先要用圍魏救趙的辦法解大名城的危機,逼迫梁山軍從大名城撤軍。

王貴見報警烽火已燃燒多時,便對牛皋大喊一聲,“老牛,我們撤!”

騎兵們向西北方向迅速撤退,不多時,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城頭守將望着官兵騎兵西撤,不由有些擔心,急對一名手下道:“速去告訴關將軍,當心被敵軍騎兵伏擊!”

“遵令!”

城門開啓,一名騎兵疾奔而出,快馬加鞭向大名府方向奔去。

……….

數千梁山軍在關勝的率領下正沿着官道急速向東奔行,關勝也是禁軍出身,但因得罪高俅而屢被排擠,一直鬱鬱寡歡,三年前他跟隨高俅討伐梁山,結果軍隊大敗,他也不幸被俘,宋江對他極爲恩重,使他深受感動,便毅然加入了梁山陣營。

雖然首領宋江表現出了想接受朝廷招安的苗頭,但關勝並不反對,人各有志,如果宋江想歸降朝廷,那他也願意解甲歸田,回趙州家鄉做一名農民。

不過只要他在一天梁山軍,他就會盡心輔佐宋江一天,全力抵禦朝廷對梁山軍的圍剿。

“關將軍,莘縣有弟兄來報!”

關勝暗吃一驚,難道莘縣出事了嗎?

“人在哪裡?”

很快報信兵被領了上來,他向關勝抱拳行禮道:“啓稟將軍,莘縣外圍出現大隊敵軍騎兵,陳統領請將軍行軍務必小心,不要被敵軍伏擊。”

“敵軍有多少騎兵?”

“大約有千人左右,氣勢很強大。”

“沒有步兵嗎?”

“暫時沒有!”

關勝稍稍鬆了口氣,只要沒有步兵,那城池就無法攻下,不過對方居然有上千騎兵,這讓關勝感到十分吃驚,他出身禁軍,深知一千騎兵的出現意味着什麼?

這必然是朝廷要大舉進攻梁山軍了,他必須把這個消息立刻傳給宋寨主。

關勝衝上一處高地,搭手簾向四周探望,皎潔的月光下,只見數裡外的高處出現了無數的小黑點,他連忙喝令:“放慢行軍速度,結陣防禦!”

數千士兵的行軍速度立刻放慢,隊伍漸漸彙集在一起,外圍的千餘士兵手執弓弩,警惕地望着遠處的敵軍騎兵,但騎兵並沒有攻擊他們的跡象,梁山軍且防且走,漸漸地和騎兵拉開了距離。

玄武營騎兵就在三裡外,王貴冷冷地注視着正在行軍的梁山軍隊伍,旁邊牛皋忍不住低聲道:“阿貴,不如趁夜色幹它一仗!”

王貴跟隨李延慶時間已長,他深知李延慶在原則問題上絕不含糊,便搖搖頭道:“老李不讓我們攻擊梁山軍自有他的考慮,即使有再好的機會也不能出手,如果他允許我們出手攻擊,他一定會說讓我們全權處置,他既然沒有說這話,那我們就必須按照他的吩咐來做,不能擅自所爲。”

牛皋默默點頭,王貴又笑道:“跟了他那麼久,我算是瞭解他了,在軍隊裡他是上司,我們必須絕對服從,可出了軍隊,我們就算把他扔到河裡都行。”

“俺明白了!”

“走吧!既然攻城的梁山軍已經撤退,我們也可以回去了。”

王貴和牛皋調轉馬頭,率領一千騎兵繞道向南方奔去。

關勝在遠處望着消失的騎兵,他心中忽然變得沉甸甸地,這支騎兵居然沒有伏擊他們,對方主將顯然在控制節奏,他忽然意識到,他們這次將遇到勁敵了。

..........

時間已經到了次日中午,由於在天快亮時下起了小雨,燒了一夜的烈火在上午時分便漸漸熄滅了,一夜的大火將清石崗南麓燒掉了一半,。

李延慶見熱度已消退,便讓王平率五百士兵上山查看情況,大約半個時辰後,玄武營士兵開始陸陸續續將一些藏匿在山林中的匪徒押解下來,很快便被士兵拖去處決。

這時,王平下山向李延慶稟報道:“啓稟指揮使,山上只找到二十五名婦人屍首,沒有傷口,應該都是窒息而亡,其他匪徒已經沒有了。”

李延慶回頭問道:“殺死的屍首有多少?”

“有三百具左右!”

殺死的突圍敵軍已經不少了,估計其它也已喪身火海,李延慶隨即對王平道:“將死去的婦人安葬了,另外把匪徒屍體也一併挖深坑埋掉,以免發生疫病。”

“卑職遵令!”

王平停一下又道:“我們還發現了不少金銀物資,請問該怎麼處理?”

“金銀可集中起來交給楊亮,後面一併賞賜給弟兄們,物資能帶就帶,不能帶就一併埋掉!”

“遵令!”

軍隊又收拾了半個時辰,李延慶隨即命令軍隊集結,軍隊迅速向大名城方向出發。

距離大名城約有三十里,王貴和牛皋率領一千騎兵回來了,王貴和牛皋上前交令,“卑職已經完成將軍命令,成功將圍攻大名城的梁山軍引回了莘縣。”

“兩位辛苦了,有多少匪軍?”

“他們分爲兩批撤退,第一批約四千人左右,第二批只有兩千人。”

牛皋在旁邊忍不住道:“俺實在想打第二批的兩千人,保證可以一戰殲滅,但卑職最後還是忍住了,沒有指揮使的命令,我們不敢亂來。”

李延慶笑了笑,“不用遺憾,機會有的是,我們現在不僅要解除大名城的危機,還要穩住河北的匪軍,不讓他們倉促渡河難撤,所以不能急於求戰,我要將河北匪軍全部殲滅,打出玄武營的名聲來。”

牛皋心中慚愧萬分,連忙道:“卑職明白了!”

“你們表現得很好,走吧!我們去接受大名城的犒勞。”

步騎兵合兵一處,浩浩蕩蕩向大名城開去……

玄武營的到來受到了大名城官員和民衆的熱烈歡迎,府尹樑中書親自率領官員以及數千民衆出城迎接援軍的到來。

樑中書尤其激動,一旦城破,他必死無疑,援軍到來首先是救了他的性命,他上前向李延慶施禮道:“感謝李將軍來援,若不是將軍及時到來,大名城就要被攻破了,萬民塗炭,社稷蒙羞,下官真的無法向天子和朝廷交代了。”

李延慶翻身下馬,微微笑道:“樑府尹太擡舉卑職,關鍵還是樑府尹意志堅定,誓與城池共亡,大名城才能在亂匪的晝夜攻打之下魏然屹立,卑職只是盡份內之事,大功還應該歸於府尹。”

樑中書心中大喜,這個援軍主將真會說話,他的軍報中若能替自己美言,那自己也能功過相抵了。

他又小心翼翼問道:“請問李將軍是哪裡人?”

“在下相州湯陰縣人。”

“就在我們隔壁啊!”樑中書忽然想起一人,又問道:“不知李將軍是否熟悉相州李探花?”

李延慶呵呵一笑,“就是在下!”

“啊!原來將軍就是李探花,久仰!久仰了。”

樑中書心中感慨,居然是李探花親自帶兵,看來相州又要出名將了。

他連忙吩咐府丞安排軍隊入營休息,並拿出酒肉好好犒勞,他親自帶領李延慶入城。

其實樑中書心中還是有點不安,援軍實在太少了一點,居然只有兩千人,如果梁山軍反攻大名城,危險還沒有解除啊!

“李將軍覺得梁山軍還會回攻大名城嗎?”

“就看我怎麼部署軍隊了,如果我軍隊部署在城中,梁山軍一定會回攻,如果我的軍隊部署在外圍,在消滅我這支軍隊之前,他們不會攻打大名城。”

“原來如此,那將軍是準備部署在外圍吧?”樑中書試探着問道。

李延慶笑着點點頭,“那是當然!”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