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延慶打了西夏一個時間差,此時西夏都城可能還沒有得到西平府淪陷的消息,從李乾順得到消息,再派軍隊南下,大概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李延慶就需要在兩天時間內掠奪走西平府的財富和人口,並釋放所有宋奴。【△網.】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李延慶很多事情便必須同步去做,比如宋軍攻佔靈州城後,王貴隨即率領三千騎兵趕往白銅山礦場,打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同時搶佔礦山下的銅銀倉庫。

白銅山位於靈州城西北三十里,是一座延綿數十里的山體,大山整體呈紅銅色,最早叫做赤巖山,大約在十年前,西夏終於發現這裡蘊藏在豐富的銅銀礦藏,便將赤巖山改名爲白銅山,其中白是指白銀之意,並從西夏各地遷移十萬宋奴和他們家眷充當礦奴,負責採礦冶煉,給西夏帶來了大量的財富。

李延慶抵達白銅山時,王貴已在三個時辰前殲滅了守衛礦山的一千西夏士兵,奪取了銅銀倉庫。

宋軍殺來的消息使白銅礦山沸騰了,十萬礦奴和他們的家眷爲之痛哭流涕,一些老人更是嚎啕大哭,流落異國他鄉十幾年甚至數十年,他們終於有機會返回自己的故鄉,數萬宋奴扶老攜幼,長跪在白銅山下,迎接宋軍的到來。

當李延慶率領五千軍隊趕到白銅山腳下,士兵們頓時被眼前的情形震驚萬分,只見山腳下搭建了數萬頂低矮破舊的小帳篷,被高高的營柵包圍,雖然帳篷數量巨大,佔地卻不廣闊,一方面是帳篷太小,每頂小帳篷最多佔地七八個平方,另一方面就是帳篷之間太密集,兩頂帳篷之間只容人側身走過。

狹窄的生活空間帶來的必然是環境極度骯髒,污水遍地,整座大營腥臭無比,疾病流行,婦女們容顏枯槁,穿着爛衣破裙,孩童更是赤着身子,在大營內奔跑打滾,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歡喜,不僅他們有了回鄉的希望,而且就在一個時辰前,他們終於吃到了多年來的第一頓飽飯,湯裡也有了一點油腥。

李延慶立馬在不遠處,心情沉重地注視着這座奴隸大營,這時,百餘名老者顫顫巍巍從大營內走出,一起跪在李延慶面前,還沒等開口,便忍不住伏地慟哭起來。

李延慶連忙翻身下馬,扶起爲首的一個老者,又讓親兵扶起其他老者。

李延慶問道:“老丈貴姓,流落西夏多少年了?”

老者流淚道:“小老兒姓楊,京兆府人,當年也曾是大宋邊軍的都頭,元佑二年,我們城堡被西夏軍擊破,所有弟兄都被抓到西夏爲奴,至今快四十年了,原以爲這輩子都回不了故鄉,沒想到終於迎來了宋軍,小老兒也能安葬在父母身旁了。”

說完,老者渾身顫抖,咧開嘴無聲地慟哭起來,李延慶將這個瘦小的老者緊緊抱住,他的淚水也忍不住流了下來,“是我們來晚了,讓大家受苦了這麼多年的苦!”

這時,從大營內出來千餘名大漢,都跪下道:“我們願從軍爲死去的親人報仇,請上將軍恩准!”

李延慶點點頭,高聲對衆人道:“大家若想從軍,我一定會滿足各位的要求,現在當務之急是大家收拾東西返回大宋,一旦西夏鐵鷂子殺來,恐怕大家就走不了。”

“我們沒有財產,只要給點糧食,我們隨時可以出發!”

“糧食會給大家,大家把帳篷帶走,沿途也可以遮風擋雨。”

衆人紛紛回去收拾自己的物品,帳篷開始一頂頂地消失了,這時,王貴帶着數十人縱馬奔來,在馬上抱拳道:“啓稟都統,倉庫已經佔領!”

李延慶大喜,連忙問道:“有多少銅銀?”

“多得難以計數,有司曹正在統計,請都統過去巡查。”

李延慶安排統領貢祖文率五千軍幫助宋奴準備南下事宜,他自己則調轉馬頭,帶領數百親兵跟隨王貴向遠處的倉庫奔去。

西夏軍的倉庫位於白銅山山腳,緊靠靈州水,是由而三十座大倉庫組成的倉庫羣,倉庫是用白色花崗岩大石修砌而成,十分堅固方正,四周修建有圍牆,大門兩邊還各有一座哨塔,看起來戒備十分森嚴,現在倉庫羣已經被宋軍控制,大門口站滿了宋軍崗哨。

李延慶進了倉庫圍牆,隨即翻身下馬,他打量一下倉庫笑道:“這麼多倉庫,應該不光是放置銅銀吧!”

王貴也笑道:“裡面什麼都有,有酒有肉,冰凍的牛羊肉就有滿滿的三大倉庫,今天上午剛剛分發了五萬只羊腿。”

“有兵甲嗎?”

“有一萬副皮甲和配套刀矛,卑職考慮從宋奴中招募一萬士兵。”

李延慶搖搖頭,“一萬名士兵太少,至少要招募三萬士兵,靈州城內有幾萬套兵甲,應該夠用了。”

“卑職明白了!”

兩人說着便來到了銅銀庫前,一共由八座倉庫組成,其中兩座倉庫是銀庫,其他六座倉庫是銅庫,這時,倉曹司士馬文孝上前躬身行禮,“卑職參見都統制!”

李延慶擺擺手,“不必多禮,可清點結束了?”

“大概清點結束了,有粗銅錠二十萬塊,每塊重五十斤,粗銅就有一千萬斤,銀錠三萬塊,每塊重二十斤,有六十萬斤粗銀錠。”

這個數量着實讓李延慶吃了一驚,六十萬斤白銀,相當於九百六十萬兩,就算精煉後也要有八百萬兩,這個數量着實嚇人。

李延慶有些不解地問道:“怎麼會有這麼多?”

“啓稟都統,這是三年開採冶煉的存貨,西夏一直沒有運走,所以積累了很多。”

說到運走,李延慶有點爲難了,這麼多銅銀存貨,怎麼運走?

馬文孝明白都統制的擔憂,便微微笑道:“倉庫修建在靈州水旁,當然是爲了走水路。”

靈州水便是著名的馬嶺河,發源於賀蘭山,一直流入關中,在邠州新平縣注入涇水,最後流入渭河,這條河谷也是大宋通往西夏的重要商業通道。

馬嶺河大峽谷在西夏境內原本有一萬人駐防,屬於夏州都司管轄,目前這一萬人已經和夏州軍一起被京兆軍全殲,如果有船的話,便可以走水路直接運往京兆府。

李延慶眉頭略皺道:“我知道可以走水路,但河邊沒有一艘船,怎麼運輸?”

“啓稟都統,西夏水路運輸一般不用船隻。”

李延慶頓時醒悟,連忙問道:“可有羊皮筏子?”

馬文孝笑着點點頭,“西夏人早想到了這一點,在五座倉庫內塞滿了放了氣的羊皮筏子,足以組成上千艘大型羊皮筏子運送物資。”

李延慶沉思片刻問道:“馬蓮水似乎水勢很急,會不會有危險?”

“啓稟都統,卑職對那裡的水文情況很瞭解,如果是春夏兩季,水流確實湍急,可現在已經入秋,水流已經平緩了很多,羊皮筏子運輸物質南下,完全沒有問題。”

李延慶大喜,這是他聽到的最令人興奮的消息,他立刻對王貴道:“爭取到明天天亮前把所有的羊皮筏子都吹足氣,另外把糧食和羊肉分給民衆,如果有多餘的羊皮筏子,則讓老弱婦孺乘坐,明天上午出發南下。”

王貴連忙躬身答應,“卑職遵令!”

安排好了運輸工具,八千宋軍開始全負荷的運轉起來,首先是在奴隸中招募了兩萬士兵,給他們裝備了盔甲和兵器,這支新兵由王貴和楊文藝統帥,李延慶隨即又將部分糧食和肉食發放給了近二十萬奴隸,保證每家每戶都能得到五斗糧食和十斤肉,其餘糧食在入關中後再發放給他們。

當天晚上,數萬名老弱婦孺便坐上羊皮筏子南下了,由貢祖文率五千士兵沿途護衛,第二天上午,宋軍將所有的銅銀粗錠以及糧食肉食等各種物資搬上了近千艘大型羊皮筏子,由王貴率領兩萬新兵護衛南下,李延慶則率領三千騎兵返回了靈州城。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亂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月初求月票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誠摯道歉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
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亂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月初求月票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誠摯道歉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