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

种師道的命運最終沒有能挽回,十天後,隨着北征東路軍軍衙撤銷,大軍解散,軍隊各自回原來之處,大宋天子趙佶在三次拒絕後,還是‘被迫’接受了种師道的退仕請求,準他回鄉養老,同時重賞他黃金五千兩,京兆府大宅一棟,上田五千頃。

同時鑑於种師道再三不肯接受廣陽郡王之爵,趙佶也沒有再勉強,而轉而封他爲雍國公,大宋唯一一頂生前異姓王王冠就這麼又高懸起來,再次引來無數人對它的垂涎。

在批准种師道退仕請求後,天子趙佶心情大好,隨即批准了北伐東路軍的升賞功勞簿,這是東路軍八萬將士期盼已久之事,在升賞功勞簿沒有批下來之前,誰也沒有心思返回原籍。

所以當宣旨官公佈了升賞功勞簿被批准的消息後,整個軍營都沸騰了,大將升官,士兵領賞,他們拼命打仗不就是爲了這個嗎?

次日一早,當种師中在八萬人目光的注視下緩緩降下北伐軍旗之後,軍衙正式解散,衆人一一惜別,但更多人是三三兩兩來到京城開懷痛飲,或者是去妓館買春發泄。

清風酒樓的二樓,李延慶、岳飛、王貴、牛皋坐在靠窗的一張桌前飲酒話別,岳飛被封爲相州團練,明天就要回鄉上任,說起來也挺有趣,相州團練其實是王貴舊職,王貴辭職後便一直空缺。

之前宗澤徵求過岳飛的意見,岳飛一心想回鄉照顧父母,但相州適合他的職務就只有這一個,他就只能去上任了。

王貴和牛皋都將去河東軍中任職,王貴是正六品指揮使,牛皋則是正七品指揮副使,這還是李延慶說服种師道的結果,否則以种師道的謙讓,他的手下都得去任虛職。

李延慶可不幹,燕京城是他的右軍用命打下來的,最後好處給了別人,自己的手下卻喝風,這種事情擱誰身上都不行。

李延慶據理力爭,最後种師道只得讓步,李延慶手下所有偏將都出任指揮使或者副指揮使的實職,統領千人不等的軍隊。

“這次老湯慘了!”

王貴嘆口氣道:“我以前勸過他多次,不要跟童貫那種人走得太近,走得近也可以,但你自己得有後臺背景才行,或者你有錢也不錯,但老湯一樣都沒有,這下他知道厲害了,被童貫拋出來頂罪,一擼到底。”

李延慶也聽到傳聞了,褒獎完東路軍,現在朝廷開始追究西路軍全軍覆滅的責任,童貫只得了一個輕描淡寫的停職反省的處罰。

但全軍覆滅的罪責畢竟擺在那裡,上面的大魚不肯承擔,那隻能由下面的蝦米來承擔了,除了都統制辛興宗被免職充軍外,幾名副都統也同樣被免職,另外,童貫又提交了一份三十餘人的責任名單,統領湯懷就赫然在列,最後被撤掉一切官職,貶爲普通士卒,湯懷不得不黯然回鄉。

這時,一直沉默的牛皋忽然沉聲道:“能在十萬軍中逃得性命,已是上天眷顧了,有得必有失,否則他遲早會出大事。”

李延慶驚訝看了一眼牛皋,他沒想到這個平時沉默寡言的黑漢子居然能說出這番見解深刻的話。

“老李,有時間你去看看老湯吧!”王貴咬一下嘴脣,半晌才說出這句話。

李延慶微微一笑,他怎麼不明白王貴的意思,畢竟王貴娶了湯懷的妹妹,平時關係再不好,大舅子的親情卻是他抹不掉的。

“我知道了,有機會回湯陰,我去看看他。”

李延慶想了想,又對岳飛道:“我那邊有幾塊不錯的石頭,你回家時替我送給湯懷的父親,算是我做晚輩的一點心意。”

湯懷父親酷愛收集石頭,這是他們從小就知道的事情,李延慶在這個時候給湯懷父親送石,當然是在委婉地安慰湯懷,同時再給他一線希望,湯懷從小就是自己的好友,雖然功名利祿心重了一點,上了童貫的賊船,可當年自己不也差點上了童貫的賊船嗎?

岳飛點點頭,又問道:“延慶去哪裡定了嗎?”

李延慶搖了搖頭,說起來好笑,他是第一個封官的大將,但他卻又是最後一個不知自己去處的將領。

大宋爲官講究‘官職事一體’,官他已經有了,正四品正奉大夫,職也有了,也是正四品的保勝軍承宣使,但具體的差事還沒有,這纔是關鍵,他之前的差事是右軍統制,但北伐軍衙已經解散,右軍統制的差事也消失了,他只能想辦法另謀高就。

“那延慶打算留京還是去地方?”岳飛又繼續問道。

他知道以李延慶曹家女婿的背景,不可能沒有事情做,他想了解一下李延慶以後的打算。

這時,王貴和牛皋一起向他望來,這也是他們想知道的事情。

在幾個好友面前,李延慶不想隱瞞,便笑道:“我想去太原出任知府!”

如果是一年前他說這話,絕沒有任何人相信,那時他還是一個八品小縣令,現在他可是正四品高官,堂堂的三品湯陰縣侯,他已經完全有資格出任知府,當然,開封府尹還是差了一點火候,那可是從三品職務,但至少要正三品官階才能做的實官。

王貴和牛皋大喜,王貴跳起來道:“我們也在太原,那大家豈不是又可以出來喝酒了?”

李延慶用筷子在兩人頭上一人敲了一下,“你們別高興得太早,我只是說我想去太原,可不是一定就能去那裡!”

王貴嘿嘿一笑,“我們當然明白,曹家的女婿嘛!怎麼可能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說完,他又向岳飛和牛皋擠了擠眼睛,連岳飛這個老古板也忍不住心照不宣地笑了起來。

李延慶拿他們沒法子,只得舉杯笑道:“來!我們一起喝一杯,給三位兄弟踐行,同時也祝三位前程如錦,鵬程萬里!”

.........

和三位好友告別,李延慶也回到了自己家中,這是他出徵兩個月來第一次回家,曹蘊三人早已備置了一桌接風酒席,雖然李延慶下午已經喝了酒,但他卻不敢找藉口走開,只得再一次坐下和家人一起吃飯喝酒,席間其樂融融,笑聲不斷,一時間,李延慶便漸漸忘記了燕京的戰火和種帥離去了傷感。

晚上,他睡在思思房中,小別勝新婚,這一夜李延慶享盡了溫柔,思思自然也是久旱迎甘雨,效果也非常顯著,第二天,她變得明目皓齒,格外的豔麗,就彷彿一夜之間,所有的生機都煥發了。

但李延慶第二天並沒有休息,他一早便來到了樑師成的府邸,這是他和曹評事先商量好,對樑師成的表面功夫要做足,小人不能深交,但也不能得罪。

不過隨着李延慶在官場上的時間越長,他了解的事情也越多,比如曹晟說王鼎是樑師成最大的心腹,李延慶卻不以爲然,當初他以爲鄧雍是樑師都最大的心腹,結果又冒出一個開封府尹。

李延慶現在才明白,樑師成最大的心腹絕不會輕易露面,不到關鍵時刻,這個人是絕不會暴露身份。

他在樑府門前只等了片刻,大院便把他領進了府中,“李承宣運氣不錯,一般旬休老爺都在宮中,今天正好例外,李承宣就來了。”

李延慶心中苦笑一聲,這些管家的政治覺悟不是一般的高,居然知道自己已被封爲承宣使。

不多時,李延慶來到了樑師成書房前,他和平時一樣站住了,大院笑道:“老爺說,你可以直接進去,不用我通報了!”

李延慶也不奇怪,以前他是有這個特權的,後來因爲太子之事和樑師成冷淡後,這個特權就取消了,今天居然又回來了,估計是自己回家第二天就來拜望他的緣故。

李延慶直接走進了書房,見樑師成正站着桌前寫字,還不等行禮,樑師成便笑眯眯向他招手,“延慶快來看看我這幅字,是我今年寫得最好的一幅。”

“看來今天太傅手感很好啊!”

李延慶笑着走上前,卻發現他寫的不是蘇字,而是趙佶的瘦金體,而且寫得像模像樣,頗有幾分趙佶的神韻。

李延慶點點頭笑道:“寶妍齋的牌子有點舊了,我父親正發愁呢!這不,找到解決辦法了。”

李延慶這個露骨的吹捧說得樑師成舒爽之極,他呵呵大笑:“真的就是真的,我寫得再象也替代不了。”

他放下筆笑道:“坐下說話吧!”

李延慶覺得這筆交易倒不錯,一句吹捧換來自己不用行禮,他心中牴觸得很,實在不想給樑師成低頭行禮。

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上架感言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
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上架感言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