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

這時,身後一陣環珮聲響,只見兩個麗人在一羣侍女的陪同下從側門走了進來。

“駙馬,後院太亂了,我過來坐坐!”

這是榮德帝姬來了,因爲侍衛在搬運行李箱子,她不方便呆在後宅,便過來找丈夫了。

榮德帝姬是趙佶的二女兒,名叫趙金奴,在李延慶娶曹蘊的前一個月下嫁給了曹晟,夫妻二人都喜歡遊山玩水,總是找各種藉口出去遊玩,這次他們藉口參加終南山道場,跑來京兆遊玩,本來去年就要來,但正好那段時間曹晟公務繁忙,一直拖到今年纔來。

李延慶是曹家之婿,和曹晟的私交也不錯,在駙馬府中見過幾次趙金奴,趙金奴性格開朗,喜歡開玩笑,也不算外人,李延慶便沒有迴避。

曹晟起身笑道:“金奴,延慶也在這裡。”

“李同知也在這裡嗎?”趙金奴笑着走了過來。

李延慶的笑容卻僵住了,在趙金奴的身後,他意外地看到了茂德帝姬趙福金,怎麼她也來了。

趙福金也沒有想到會在這裡遇到李延慶,她的腳步略略放慢,目光有些慌亂,現在再躲開似乎不太可能了,她只得低下頭跟着趙金奴身後。

旁邊趙構走上前笑道:“我忘記告訴你,茂德皇姊也來了。”

趙金奴也停住腳步,她想了想笑道:“李同知,你和我皇妹應該也認識吧!”

李延慶連忙躬身行禮,“李延慶參見兩位帝姬!”

趙金奴性格比較大大咧咧,她揮揮手笑道:“反正也不在京城,就不要那麼多禮節了,延慶,你可是地主,得好好招待我們!”

李延慶也笑道:“這是我份內之事,兩位來關中打算去哪裡遊玩?”

“我也不知道,反正先玩個十天半個月再說。”

趙構惦記着西夏之事,便道:“你們先坐下歇會兒,我有點事情稍微處理一下,馬上就過來。”

他讓宦官去搬幾張椅子,他自己匆匆向書房走去,片刻,宦官搬來五六把椅子,放在葡萄藤下,趙金奴拉妹妹坐下,李延慶也坐在石桌前,笑着問趙福金道:“茂德殿下是第一次來關中嗎?”

這時,趙福金臉上也恢復了自然,她淡淡笑道:“洛陽以西,我是第一次來。”

“來了就好好放鬆一下,不過最好就在關中游玩,北邊就別去了。”

“爲什麼?”

趙金奴的眼睛瞪圓了,“我還打算去延安府看看呢!”

李延慶吞吞吐吐道:“北邊最近形勢不太好,最好別去了。”

“什麼形勢不好,你把話說清楚!”

趙金奴見丈夫臉上有些不自然,便瞪了他一眼道:“駙馬,你告訴我實話,發生什麼事了?”

曹晟嘆了口氣,“延慶剛剛告訴我,西夏和金國恐怕要攻打宋朝了。”

“不會吧!西夏不是才和我們簽訂撤軍協議嗎?還有金國,不是和宋朝是盟國嗎?怎麼會打仗?”

趙金奴倒不擔心戰爭會對她怎麼樣,而是害怕戰爭爆發,父皇就要催他們回去,她的遊玩大計可就泡湯了。

這時,趙福金低聲問道:“請問李同知,這個消息確切嗎?”

李延慶點點頭,“消息確切,估計一個月之內,金國恐怕就要攻打燕山府了。”

“皇姊,要不我們早點回去吧!”趙福金有點不安地對二姐道。

趙福金心中着實不甘,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又遇到這種事情,她想了想道:“那就不去延安府了,我們就在京兆附近玩一玩。”

李延慶笑道:“京兆附近應該沒事,難得出來一趟,也不要那麼急着回去。”

“那李同知要率軍去邊境嗎?”趙福金又問道。

“我明天確實要率軍去邊境!”

“會不會和西夏開戰?”趙福金又關切地問道。

“這個......暫時還不清楚,但形勢肯定很緊張。”

趙金奴瞥了一眼皇妹,笑道:“福金這麼關心李同知,要不你跟他一起去吧!”

趙福金的俏臉頓時羞得通紅,悄悄掐了趙金奴一把,“二姐,你在胡說什麼?”

李延慶也着實有點尷尬,連忙起身道:“我還要去軍營點兵,你們慢慢聊,我先走一步。”

他拱拱手,轉身便快步離去,曹晟也連忙起身跟了出來,走出中庭,曹晟低聲對李延慶道:“德茂帝姬也是不幸,離出嫁還不到二十天,蔡家那小子居然死掉了,帝姬就這麼白白守瞭望門寡。”

那件事李延慶做得極爲隱秘,只有李延慶和趙構兩人知曉,連曹晟也瞞住了,曹晟還真以爲蔡京之子是被蛇咬死。

李延慶淡淡道:“既然沒有真正成婚,應該可以改嫁吧!”

“改嫁當然可以,但至少要等兩年,官家也覺得對不起女兒,特別答應她,準她自己挑選夫婿,就看誰被她挑中。”

兩人走出了大門,李延慶對曹晟道:“我擔心金兵會攻打太原,我建議你們要麼就暫時留在京兆,觀望一下形勢再說。”

曹晟搖搖頭,“這個由不得我們,如果形勢危急,官家肯定會召我們回京,這些天我們就不離開京兆城了。”

“那好吧!我先走一步。”

曹晟拍拍李延慶肩膀,“一路保重!”

李延慶快步離去了,曹晟一直望着李延慶走遠,這才返回府宅,侍衛們依舊在搬運行李,兩位帝姬坐在葡萄架下說着什麼。

“夫君,李同知說得是真的嗎?”趙金奴急問道。

“應該是真的,問題倒不是西夏,而是金國,如果戰爭爆發,大宋就有難了!”曹晟又嘆息一聲。

“那可怎麼辦?”趙金奴平時大大咧咧,可她畢竟是帝姬,聽說大宋有難,她心中也擔憂起來。

“皇姊,我們必須立刻回京!”

趙構大步從書房裡出來,他剛剛寫了一封鴿信讓人送走,但事關重大,他還是決定親自回京一趟。

“可是....我們剛來京兆。”

這時,趙金福走上前道:“二姐,皇弟說得對,我們應該回京,現在不是玩的時候。”

趙金奴雖然心中不甘,但她也知道現在不是任性之時,只得嘟囔一句,“再說吧!”

這時,門外一名侍衛來報,“李同知派人來彙報情況!”

趙構點點頭,“讓他過來!”

不多時,張鷹快步走上前,單膝跪下行禮,“

“參見殿下!”

“張將軍,有什麼重要情報?”趙構問道。

“啓稟殿下,我們剛剛得到延安府最新急報,西夏十萬大軍已抵達夏州城!”

夏州城是西夏邊境最大的城池,西夏十萬大軍抵達那裡,意味着西夏已經徹底撕毀了宋夏停戰撤軍協議,趙構恨得一咬牙,回頭令道:“傳我的命令,收拾行李,準備去京城!”

.........

四天後,李延慶率領一萬軍隊抵達了綏州,與此同時,韓世忠和湯懷率領五萬鄉軍攜帶一千多輛大車正緩緩向延安府方向行軍。

綏州就是今天的綏德縣,歷來是北宋和西夏的主戰場,李延慶第一次參加宋夏之戰便發生在綏州。

經過近百年的經營,宋朝已在綏州一線建立了大大小小數十個防禦寨,很像黑党項的山寨,依山築牆,並在山上挖窯洞爲軍營,常年有兩萬軍駐紮在這些山寨中。

不過一年多以前宋夏兩國簽訂了停戰撤軍協議,雙方大量削減邊境駐軍,綏州駐軍只剩下三千人,大量山寨廢棄了,不過李延慶出任延鄜路總管後,他又重新部署兵力,雖然總兵力受條約限制沒有增加,但至少每座軍寨中都有士兵駐紮,只要有人駐紮,就會有維護,軍寨不至於年久失修坍塌。

這天下午,李延慶率軍抵達了軍寨中最大的黑石寨,這裡距離當初的大峽谷約三十里,因寨中有塊巨大的黑石而得名,這塊黑石又叫飛來石,實際上是一塊隕石,重達萬斤,黑石寨原本有駐軍一千餘人,加上家眷,足有三千人之多,但兵力重新分配後,黑石寨只剩下三百人,但它卻管轄着附近的七八座軍寨。

李延慶率軍剛抵達山腳,黑石寨知寨王清便迎了出來,王清年約四十餘歲,是一名偏將,長大膀大腰圓,體格魁偉,他原本是劉法的部將,劉法陣亡後,剩下的軍隊都被童貫邊緣化,大多安排在條件艱苦的地方駐守。

王清快步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卑職王清參見統制!”

“王知寨請起!”

對這個已經戍衛了二十年邊疆的軍人,李延慶還是十分尊重,他翻身下馬,請王清起身,又問道:“西夏那邊有什麼動靜?”

峽谷內也是一分爲二,一半是宋朝領土,另一半則歸屬於西夏,王清在峽谷險要修築了兩座戍堡,部署五十名士兵駐守,這些士兵的職責主要是監視西夏軍動靜,若西夏軍大舉進攻,他們肯定是守不住的。

“前方哨探昨天送來最新情報,敵軍主力還在夏州城,但巡哨明顯增多,基本上都是百人一隊,目前共發現五支巡哨隊。”

李延慶心中暗暗思忖,從時間上算,西夏軍抵達夏州城已經有六天了,按照正常情況,休息兩天後就會着手部署,但現在六天過去,西夏軍隊還在夏州城,這就證明了樑安平說得不錯,西夏軍並不很情願開戰,至少不想在陝西路這個方向開戰。

其實李延慶也能理解,以現在西夏的國力還無法和大宋抗衡,對於陝西路這種宋朝的核心資產,西夏暫時還不敢妄動,但隴右河湟一帶屬於宋朝的邊緣資產,本身也是從西夏手中奪過去,西夏名份上不能違反金國的旨意,但在具體進攻方案,西夏還是決定從隴右河湟入手,以減少風險。

李延慶巡視綏州,更多是爲了求證樑安平的情報是否準確,但他真正關心的卻是燕山府,金國大舉攻宋,便是從燕山府開始。

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感謝大家支持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
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感謝大家支持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