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

次日天剛亮,李延慶一行便乘坐三十輛牛車離開行唐縣,返回真定縣,今天他們要和轉運司官員會面,最遲明天就要啓程,在正月初十前返回京城把報告交給相國範致虛,然後三支監察使的報告合併後在二十號前提交給天子,時間非常緊促。

可以說到今天爲止他們的實地監察已經結束了,連續十天的高強度監察讓官員和士兵們都疲憊不堪,李延慶體恤士兵,特地租了三十輛牛車,讓士兵們也能坐上牛車休息。

牛車走得很慢,微微顛簸着,李延慶獨自坐在一輛牛車審覈監察副使汪藻寫的一部分初稿,大部分初稿由他來寫,但有一些倉庫是汪藻帶人去稽查,這部分初稿就由汪藻執筆。

如果審覈沒有問題,他就開始着手寫正式報告了。

這次監察報告光初稿就寫了厚厚五十幾頁,三萬五千餘字,他會稍微精簡到兩萬字,形成正式報告。

報告由無數的實際盤查數據組成,形成一個觸目驚心的事實,看完這份報告,李延慶便知道宣和三年開始的對遼國北伐爲何敗得如此之慘,不僅是士兵戰鬥力薄弱問題,真正的原因是後勤,根本就沒有準備好北伐就倉促出兵。

而後勤不力的深層次原因卻是宋朝國力下降導致,天子趙佶毫無節制的安樂享受使王安石變法以來積蓄的大財富被揮霍一空,而方臘造反又嚴重破壞了江南地區的稅賦來源,加上這幾年連續戰爭更是使軍器監積累的各種庫存兵器消耗殆盡,可以說,宋朝是在國力最薄弱之時決定北征,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這場戰役怎麼可能打得贏。

自己這份報告來得正是時候,他希望自己的報告能像一盆冷水,將朝野上下那些狂熱叫囂北伐的頭腦都澆涼下來,讓他們能恢復一點理智。

中午時分,牛車隊抵達了真定縣,士兵們紛紛下車,李延慶也下了牛車,這時,一羣官員從城內出來,爲首官員是真定知縣王筱,他老遠便拱手笑道:“歡迎李御史回來,各位御史監察辛苦了。”

李延慶也笑道:“這段時間實在麻煩王知縣了,今天最後打擾一天,明天上午我們就返程了。”

“沒問題,館驛我已經準備好,請各位跟我來吧!”

這時,王貴想帶兵去前面開路,李延慶卻拉住了他,笑着向他搖搖頭,這裡是真定府的核心城,沒必要再如臨大敵。

一行人跟隨知縣進了縣城,館驛就在城門不遠處,佔地很大,足以容納三百餘人,王筱還特地安排了二十幾人來服侍他們,監察御史就是地方官的剋星,真定府上下都膽戰心驚地盼着他們早點離去。

雖然宋人沒有吃午飯的習慣,但館驛還是安排了豐盛的酒菜給他們洗塵,就連普通士兵也可以大魚大肉吃個痛快,李延慶正在洗臉,這時,莫俊匆匆走來低聲道:“汪藻不見了!”

李延慶一怔,“進城時他不也在嗎?”

“進驛館時我還看見他,但現在卻不知去哪裡了?”

李延慶臉色有點難看,他今天上午出發時再三說過,到真定縣後不準擅自行動,這個汪藻還是不理睬自己的禁令。

莫俊遲疑又道:“所有的監察底稿都在他那裡,卑職擔心他會不會......”

監察底稿非常重要,可以說是原始證據,上面有監察人和倉庫人的簽字畫押,因爲汪藻是副使,按照慣例,底稿一般都會保存在他那裡。

李延慶也意識到可能會出事,他轉身便向汪藻所住的院子走去,走進院子便看見了汪藻的隨從,這是汪藻的家僕,負責旅途服侍主人,他見李延慶進來,臉上有些慌忙,連忙要躲開。

李延慶叫住他問道:“汪御史去哪裡了?”

“啓稟李御史,我家主人去探望親戚了。”

李延慶眉頭一皺,令道:“你立刻去把找回來!”

隨從連連擺手,“小人也不知道主人的親戚在哪裡?找不到他。”

李延慶哼了一聲,直接走進了房間,汪藻捆紮好的行李剛剛拆開,李延慶也不管,直接在他行李中翻找起來,隨從在旁邊低着頭,一聲不敢吭。

這時,李延慶發現了一個裝公文的皮袋子,他打開袋子,裡面正是厚厚一疊監察底稿,他翻了翻,所有底稿都在,頓時讓李延慶鬆了口氣,如果這底稿丟失,樑方平向朝廷指責他一派胡言,他也拿不出證據來。

這個汪藻的言行雖然令人惱火,但他也不敢做得過份。

“汪御史回來時你給他說一下,這些文書我有急用,我先拿走了!”

李延慶拿着黑皮袋子便揚長而去.......

真定縣一家十分有名的茶館單間內,汪藻正眯着眼享受美貌茶妓給他分茶,離開京城半個月,又經歷了磁州的山匪襲擊,汪藻早已厭倦了這次監察,無時無刻不再盼望着返回京城。

坐在他對面之人便是樑方平的心腹幕僚崔宓,他並不是第一次見汪藻,兩人都是河間府人,二十幾年兩人曾是府學的同窗,一起進京參加科舉,汪藻考中了進士,崔宓卻落榜回鄉。

正是憑藉這層特殊關係,使汪藻剛到真定府便收下了樑方平的五千貫錢,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所以汪藻剛剛返回真定縣就不得不違反李延慶的禁令前來面見崔宓。

崔宓很有耐心,一直等汪藻喝了茶,這才揮揮手讓茶妓下去。

“這次監察結果應該對樑都監很不利吧!”崔宓目光銳利地注視着汪藻。

“你們應該心知肚明纔對!”汪藻淡淡笑道。

“賬實不符肯定會多少有一點,這主要是百年積弊造成,哪個官員敢說自己完全清白?”崔宓輕描淡寫道。

“既然如此,賢弟就沒必要找我了。”

崔宓冷笑一聲,“就怕李延慶無中生有,憑空污衊我們,所以樑都監想了解實情。”

汪藻欠身道:“說這件事之前,我想知道磁州的山匪究竟是不是你們派出的?你給我說實話!”

“你想得太多了,堂堂的河北兩路都轉運使、朝廷二品高官怎麼可能和山匪有瓜葛,這種自降身份的事情傳出去不讓人笑話嗎?”

“可我們發現亂匪的皮甲就是來自於真定府軍倉,你又怎麼解釋?”

崔宓喝了口茶道:“或許下面人做了什麼名堂,肯定和樑都監無關,這件事我會回去反映,請都監好好查一查真相,但我可以向兄長保證,磁州遇襲之事和都監絕無關係。”

“好吧!這件事暫時放一放,你今天想要什麼?”

“我想要你們的監察底稿!”

汪藻嚇了一跳,連忙搖頭,“這個我辦不到,再說底稿在李延慶手中,他誰也不相信。”

“你是副使,按慣例,底稿應該在你手中才對!”崔宓依舊咄咄逼人地追問道,

汪藻臉色有點難看,半晌道:“如果沒有發生磁州遇襲案,或許底稿會在我手中,但發生了襲擊之事,李延慶懷疑我們有內鬼,他誰也不相信了,底稿就一直握在自己手中。”

“真不在你手中?”

汪藻也在官場上混了二十年,雖然他比較貪財,但並不糊塗,他知道李延慶背後是樑師成和蔡京在盯着此案,他不至於愚蠢到爲了幾千貫錢就毀掉自己的前途,所以監察底稿他是肯定不會給對方。

當然,這並不是汪藻心志有多堅定,只是因爲他不肯做虧本生意,如果對方肯拿十萬貫錢和他換,他很可能就答應了,纔給他五千貫錢就想要底稿,他汪藻沒那麼廉價。

“確實不在我手中,我沒必要隱瞞。”

崔宓臉上露出十分失望之色,他還指望能拿走底稿,給李延慶釜底抽薪,沒想到這個想法還是落空了。

“那你能給我什麼?”崔宓又問道。

汪藻從懷中取出一疊紙放在桌上,“這是李延慶報告中的一些重要內容,我想你們應該也需要。”

李延慶的監察報告屬於絕密報告,不會提供給地方官府,而是直接交給相國範致虛,這份報告的初稿是李延慶和汪藻各寫一部分,汪藻看不到李延慶寫的部分,他便把自己寫的部分抄了一份副本。

崔宓看了看,感覺內容有點偏少,才幾千字,他有些不滿地問道:“才這麼一點嗎?”

汪藻頓時不高興了,冷冷道:“把它給你們,我已經冒了很大的風險,這件事到此爲止,希望你們不要再找我了。”

說完,汪藻將杯中茶一飲而盡,起身走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感謝大家支持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
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感謝大家支持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