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五天後,金國派遣渤海人高居慶爲使者,抵達了東京汴梁,要求和大宋朝廷談判停戰撤軍事宜,這個消息傳到內宮,趙佶驚喜交加,急下旨任命相國王黼和蔡攸爲談判大使,令他們出城迎接金國使者的到來。

此時京城已經沒有最初的恐慌,金兵無法渡過黃河,使京城民衆恐慌情緒漸漸平復下來,太原城守軍英勇抗敵,金兵傷亡近五萬人的消息也傳到了京城,頓時讓京城百萬民衆歡欣鼓舞,使京城軍民又看到了一線希望,在河北兵敗如山倒後,太原守衛戰的勝利又給東京軍民帶來了一點點的帝國尊嚴。

這些天,京城的大街小巷到處在談論太原之戰,談論李延慶,李延慶無疑已經成了大宋的中流砥柱,甚至很多人跑去寶妍齋拜訪李大器,但李大器已在十天前便離開了京城,前往江夏,他的妻女和兒媳已經從巴蜀乘船抵達了江夏。

金國使者的到來使京城民衆的心情十分複雜,他們當然知道金國和談將會使大宋面臨屈辱,卻不知道大宋將要付出什麼樣的巨大代價,金兵纔會撤軍?

這天下午,太學北門外的三元酒樓,雖然中午是喝茶的時間,但這兩個月酒樓有點亂了套,每天從早到晚都坐滿了來這裡喝酒談論國事的太學生。

“金國南侵分明是人禍所致,奸佞當道,閹黨掌權,致使忠臣被貶,朝綱昏亂!”

幾名太學生慷慨陳詞,憤怒斥責朝廷黑暗,“這些年大家都看到了,上面權貴驕奢淫逸,下面州縣對百姓敲骨吸髓,一個花石綱將富庶的江南變得一片破敗,以至國庫空虛,民怨沸騰,各地造反此起彼伏,國力空虛若斯,武備荒弛,才使金人有機可趁,這纔是河北淪陷的根源,若不從根源改正,大宋將永遠在金人的鐵蹄下乞活!”

說這番話的太學生是太學上舍生賈觀,他也是太學生領袖之一,在太學生中具有極高的威望,他的一番話引得酒樓中百名太學生的熱烈鼓掌,這時,好友陳東拉他坐下,給他倒一杯酒笑道:“別激動了,先喝杯酒再說!”

賈觀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他心情鬱悶道:“只是金國使者來談判,讓心中壓抑啊!不知我們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讓金國同意撤軍,早知今天,何必當初聯金滅遼呢?”

陳東搖了搖頭,“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你說什麼沒有那麼簡單?”賈觀愕然問道。

“我是說金國派使者來談判,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此話怎麼說?”

“因爲現在黃河還沒有結冰,金兵無法過黃河,所以先賣給人情給大宋,狠狠敲詐一筆再撤軍,可一旦冬天來臨,黃河結冰了,你說金兵會不會再來?”

“不會吧!這是兩國之間的協議,怎麼可能當兒戲?”

陳東哼了一聲,“宋金盟約不是說撕就撕了嗎?你還指望金國遵守協議?隨便找一個藉口就廢了。”

“那怎麼辦?”

陳東搖搖頭,“相信朝廷也很清楚,他們會權衡的,這種事情我們無法插手。”

這時,一名太學生急匆匆跑了進來,找到陳東急聲道:“我得到消息,金國開出的撤軍條件是把李延慶送給金國處置!”

“什麼!”

賈觀一拍桌子怒道:“金人居然開出這種無恥的條件?”

陳東一把抓住這名太學生,“消息確切嗎?”

“消息確切,我父親作爲輔官也參加了今天上午的談判,就在剛纔他親口告訴我。【△網.】”

這時,幾名太學生首領一起圍住陳東,低聲問道:“怎麼辦?”

陳東一咬牙道:“這種事情絕不允許發生,我們必須向朝廷施壓!”

.........

當天下午,在御街上忽然出現了上萬名太學生,他們擡着聖人像,高舉標語橫幅,高聲喊着口號,聚集在宣德樓前示威,反對金國的無恥要求,強烈反對把李延慶交給金國,這個消息迅速傳開,使東京全城震驚,金國竟然要求把李延慶交出,全城民衆都憤怒了,超過二十萬京城民衆趕到御街,加入太學生的示威隊伍,一場聲勢浩大的示威在皇城前展開了。

御書房內,太子趙桓語氣激烈道:“李延慶在太原抗敵,使太原巍然不倒,挫敗了金國的計劃,迫使金國前來和談,若把李延慶交給金國,無疑是自毀長城,我們也無法向天下人交代,外面數十萬百姓的呼聲,難道我們聽不見嗎?”

御書房內一片寂靜,隱隱聽見外面的呼喊聲,御書房衆人臉色都不自然起來,這時,王黼道:“我也不想答應,怎奈金人態度強硬,不交李延慶,他們就堅決不撤軍,那談判就無法進行了,殿下說我該怎麼辦?”

“首先你態度就有問題!”

戰時軍議堂成立快兩個月了,各項戰備進展緩慢,很大程度上就是王黼在掣肘,這使趙桓極爲痛恨王黼,他怒視王黼道:“作爲大宋談判使者,當然是以大宋利益爲重,極力爭取自己的利益,就算不得不妥協,也要再三堅持,把損失降低到最低,你這纔是應有的態度,像你這樣未戰先降,奴顏婢膝,金人怎能不猖獗?”

王黼臉一陣紅一陣白,極力分辯道:“殿下冤枉微臣了,微臣怎麼可能不維護大宋利益,陛下交代再三,金兵必須要先從河北撤退,讓河北民衆能早日返回家園,這是我們談判的宗旨,但金人也態度強硬,堅持要爲老狼主報仇,必須把李延慶交出,否則他們絕不撤走,微臣左右爲難,無法完成陛下的重託啊!”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趙佶看了看蔡京,見蔡京如老僧入定,有些不悅道:“蔡老相公爲何沉默,不替朕分憂?”

蔡京連忙道:“老臣不敢,只是老臣覺得現在談把李延慶交給金國,毫無意義!”

趙佶目光凌厲的看了一眼蔡京,他忽然明白了蔡京的意思,現在李延慶在太原擁有重兵,把李延慶交出去,豈不是會逼反了李延慶,他不得不暗暗點頭,薑還是老的辣,還是蔡京看得透徹。

趙佶又連忙問道:“那依蔡老相公之見呢?”

“老臣愚見,什麼要爲老狼主報仇,把李延慶交給金國,其實都是金國攻不下太原,大失顏面的藉口,王相公沒有能看出這一點,若真的談判失敗,金人也不能接受,所以老臣認爲金人一定會讓步,關鍵是我們自己要堅持底線,絕不能把李延慶交出去,把這個底線堅持住,那談判就能儘快結束了。”

蔡京的話讓太子趙桓心中舒服了很多,他連忙道:“蔡老相公說得對,談判不能沒有底線,若喪失了底線,談判就沒有意義了,兒臣建議更換談判大使.......”

趙佶擺了擺手,十分不悅道:“王相公是執行朕的意圖,並沒有不當之處,不必更換大使,當務之急是要完成談判,讓金兵儘快撤軍,皇兒就不要再幹涉了。”

趙桓只得含恨低下頭,趙佶又道:“外面太學生鬧事太急,皇兒去安撫一下吧!讓他們立刻散去。”

“兒臣遵旨!”

趙桓匆匆去了,趙佶又看了一眼蔡京,蔡京會意,也起身告退了。

這時御書房內只剩下趙佶、王黼和蔡攸三人,蔡攸是蔡京長子,在一個月前取代張邦昌出任副相,雖然父子同爲相國,卻並不是佳話,蔡攸逢父必反,使知政堂出現了嚴重對立局面,偏偏蔡攸又深得趙佶寵幸,蔡京也只得一忍再忍。

不過剛纔蔡京的表態蔡攸卻沒有跳起來反對,他知道在官家面前不能表現得過份,會讓官家難堪,所以他一直保持沉默。

趙佶負手走了幾步道:“蔡老相公說得正確,金國只是攻不下太原才做出和解姿態,你們繼續和金使談判,李延慶在太原手握重兵,不可能把他交給金國,朕可以在別的方面適當讓步,朕要求三天內達成談判。”

“陛下,三天時間恐怕不夠,對方還要請示金國天子,至少要十天才行。”

“也罷!你們看着辦,朕的底線只有兩條,儘快從河北及河東撤軍,李延慶不能交給金國,其他條件皆可以答應。”

“臣遵旨!”

.........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
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