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李延慶又見到了闊別多年的老上司範致虛,在李延慶的官宦生涯中,範致虛對他影響極大,僅次於种師道,五年前他們強烈反對北伐,被王黼網羅了營私結黨的罪名,給他們扣上範黨的帽子,悉數貶職,範致虛被貶去巴蜀,李延慶則貶爲嘉魚縣令,在嘉魚縣度過了近兩年。

範致虛現在已經六十餘歲,不過他身體一向健朗,鶴髮童顏,顯得神采奕奕。

他拍了拍李延慶肩膀,笑眯眯道:“小老弟不簡單啊!短短五年時間便封爵國公,連老夫都自愧不如了。”

旁邊李綱笑道:“這就叫時勢造英雄,延慶抓住機會建功立業,不僅保住了大宋社稷,也爲自己打造了錦繡前程。”

李延慶笑着擺擺手,“兩位不要再捧殺我了,我自己幾斤幾兩心裡有數,雖然立下點功績,但資歷尚淺,還得請二位多多提攜!”

範致虛哈哈一笑,“這次我和李知府能隨康王進京,可是你在提攜我們啊!”

這時,李延慶意外看見了韓世忠,便笑了笑道:“有時間我們再細談,我先去看看老部下!”

шωш ☢ttκan ☢¢ 〇

“去吧!”

李延慶行一禮,匆匆走到韓世忠面前,韓世忠抱拳行禮,“卑職參見都統!”

“韓將軍不是在河東路嗎?”

韓世忠搖搖頭,“卑職率數千殘軍從太原南撤後,接到朝廷命令,讓我們撤回陝西路,河東路由老將軍姚古坐鎮,卑職和軍隊一起編入了陝西軍,目前出任陝西軍副都統,都統是王淵。”

“原來如此,那湯懷和你在一起吧!”

“在!他在卑職手下出任偏將,都統要見他嗎?”

“以後再見吧!今天事情太多,另外你們要做好瘟疫防護,千萬不可大意。”

“卑職明白,長葛也出現了瘟疫,聽說是中牟縣南撤的民衆在長葛縣發病,所以我們不敢在長葛縣停留。”

這時,劉錡和王貴走了上來,兩人向李延慶行禮,李延慶給兩人一人一拳笑道:“這次去河北沒有鬧大嘛!”

劉錡憋了一肚子火,搖搖頭道:“別提了,我們剛到相州,就遭遇了從大名府殺來的一萬女真騎兵,我們在湯陰縣迎戰,結果連敗三陣,損失四千餘人,我們被迫退到河內府山區,才擺脫金兵的追擊,後來金兵退回相州,但始終封住相州一線,我們無法再進入河北,只得重新渡河南下。”

李延慶眉頭一皺,“這件事我怎麼一點都不知?你們沒有發鴿信嗎?”

王貴嘆口氣道:“信鴿在激戰損失了,沒法發信給都統,我們在河北吃了敗仗,無顏來見都統!”

李延慶拍了拍兩人胳膊,安慰他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太放在心上,而且你們損失並不大,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兩人一起行禮,“多謝都統寬容!”

李延慶點點頭,“寬容是一回事,但我要詳細戰報,越詳細越好!”..

“遵令!”

.........

夜幕降臨,縣衙大堂內依舊燈火通明,李延慶向康王趙構以及範致虛、李綱等人詳細講述了京城的疫病情況,最後道:“最新情況是五槐的男童確實感染了疫病,他的父母也出現了病情,另外兩名男童也有了病情,目前他們家人都已被隔離,殿下,內城人口太多,居住太密集,爲了防止瘟疫爆發,臨時議政堂決定將五十萬人口向南方疏散。”

趙構微微嘆息一聲,“我們經過長葛縣時,聽說縣城內也爆發了瘟疫,據說源頭是從中牟縣過來。”

李延慶搖了搖頭,“殿下,瘟疫的源頭不是中牟縣,而是金兵屠殺了三萬宋軍後沒有打掃戰場,遍野無頭屍體,後來中牟縣派人去清理屍體時,很多清理屍體的百姓不幸被感染,說到底,還是金兵造的孽。”

趙構沉思良久,起身道:“我想去外面走走,李少保一起吧!”

李延慶點點頭,跟隨趙構走出大堂,兩人在縣衙內緩緩散步,趙構沉聲道:“這次瘟疫來勢洶洶,剛纔你說疏散五十萬人南下,我就在考慮,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遷都?”

遷都在趙佶時就已經提及了,爲此朝廷還特地改杭州爲南京,李延慶並沒有反對,他知道現在宋朝的軍事力量極爲羸弱,這次也是金兵遭遇瘟疫才被迫北撤,如果冬天金兵再度殺來,汴梁恐怕就保不住了,京城是王朝中樞,絕不能置於險地,事實上,東京的大部分財富都已隨權貴們南下,遷都已經勢在必行。

李延慶點點頭,“殿下先回京登基,然後再決定遷都之事。”

趙構見李延慶支持遷都,心中也歡喜起來,他又笑道:“臨時議政堂應該不是知政堂吧!”

李延慶也笑道:“那只是防止耿南仲等人立大寧郡王的必要措施,只是臨時由百官推選,等殿下任命新相國後,它就解散了。”

“原來如此,關於新相國人選,延慶有沒有什麼建議?”

李延慶想了想道:“關於左右相,我建議用蔡京和範致虛,蔡京雖然年邁,但他能穩住朝廷,他坐鎮朝廷,對現在的局勢極爲重要,但蔡京畢竟年邁,體力不支,他只能任虛職,由範致虛來負責具體相務。”

趙構沒有表態,又問道:“那四個副相呢?”

“四個副相我建議李綱算一個,他清廉正直,很有能力,在中下層官員中威望頗高,其次鄭望之請殿下考慮,他關係到鄭太后的態度,對殿下坐穩皇位很關鍵,再一個卑職推薦徐處仁,此人能力一般,但官場資歷很深,他爲副相,有利於平衡派系,最後一個卑職推薦高深,他是功勳世家的代表,有利於殿下獲得功勳世家的支持。”

趙構微微嘆了口氣,“延慶把自己遺漏了!”

李延慶笑了起來,“殿下,我還是打算留在北方抗金,如果北方沒有宋軍牽制,恐怕金兵鐵騎就會長驅直入,殺到南方去了。”

趙構點點頭,“好吧!延慶的推薦,我一定會好好考慮。”

.........

次日一早五萬大軍繼續北上,下午黃昏時分,大軍終於抵達了南薰門外,蔡京、徐處仁等大臣率領百官出城迎接康王歸來。

趙構在城外沐浴更衣,換上了皇帝大禮冕服,李延慶親率三千鐵甲騎兵護衛康王趙構入城,在大慶殿登基大統。

靖康元年五月,康王趙構正式登基爲帝,改元建炎,遙尊皇兄趙桓爲孝慈淵聖皇帝,冊封生母韋賢妃爲宣和皇太后,立嘉國夫人邢氏爲皇后。

同時任命蔡京爲太宰兼門下侍郎,範致虛爲少宰兼中書侍郎,兩人分別爲首相和次相,封中書門下平章事。

另外封徐處仁爲吏部尚書、鄭望之爲同樞密院事、李綱封尚書右僕射兼尚書左丞、高深爲禮部尚書兼尚書右丞,四人同時封參知政事爲副相國。

以上六人組成新知政堂,解散臨時議政堂。

李延慶功高至偉,特加爵安陽郡王,開府儀同三司,由太子少保升爲太尉,知樞密院事。

趙構登基當天下詔:因靖康大臣主張求和導致誤國,李邦彥貶爲建寧軍節度副使,潯州安置,吳敏被遷移柳州,耿南仲涉嫌假傳聖意,討好金人,被貶爲庶人,流放嶺南,其子孫永不錄用。

白時中、宇文虛中、李鄴等人因出使金朝請求割地,被貶往廣南各州並安置其地。

趙構隨即下旨嘉獎抗金軍民,並大赦天下。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
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