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

入夜,樑師成的假子樑秋被蔡京之子蔡眥領到了父親書房前,“請衙內稍等片刻,我這就去稟報父親!”

蔡眥進了書房,不多時便出來道:“我父親請衙內入內!”

樑秋走進書房,跪下請安,“晚輩參見公相大人!”

蔡京正在燈下看書,他放下書笑眯眯道:“原來是賢侄,快快請起!”

“多謝世伯!”

蔡京心中着實厭惡閹人假子稱他世伯,他虛僞地笑問道:“你父親身體可好?”

“多謝世伯,父親身體很好,特讓我給世伯送一封信。”

說着,樑秋恭敬地將一張紙條遞上,蔡京接過紙條看了看,問道:“你父親還有什麼口信嗎?”

“我父親臨走時再帶個口信給公相,有範致虛在前面衝鋒,我們就不用費心,只要略略助些聲勢便可。”

蔡京點點頭,“我明白了,你回去告訴你父親,我會按照他的意思去做,請他放心!”

шшш◆TTKΛN◆co

“那侄兒告辭了。”

蔡京對兒子道:“你去送送他!”

樑秋被蔡眥送出去了,蔡京低頭沉思不語,就在十天前,範致虛向官家遞交了軍監所的監察報告,這件事卻沒有了下文,範致虛連續兩次上書要求嚴查樑方平,都沒有得到迴應。

就在今天的早朝上,範致虛公開反對北伐,理由就是河北軍備荒弛,北伐沒有必勝的把握,引起滿朝譁然,包括樞密使鄭居中和翰林學士趙野在內諸多大臣都支持範致虛,反對北伐,使朝會不歡而散。

蔡京當然想幹掉背叛自己的樑方平,不過當他聽說樑方平送給李彥一座京城美宅,他便知道李彥必然會力保樑方平,他也有點遲疑了。

顯然,從樑師成的意思來看,樑師成和自己一樣,也不想和王黼、李彥正面交鋒,既然有範致虛在前面反對北伐,他們確實也不急着衝上去。

就在這時,他兒子蔡眥進了書房,小聲道:“父親,有點小事。”

蔡京一擡頭,見兒子神情古怪,手中拿着一隻卷軸,他便問道:“出了什麼回事,你手上是什麼?”

“父親,孩兒送樑秋離去,在府門口又遇到了軍監所主簿秦檜,他說要把這隻卷軸交給父親。”

蔡京愣了一下,接過卷軸打開,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赫然正是軍監所監察報告,樑師成也曾從宮中抄了一部分出來,但殘缺不全,這卻是全本,蔡京頓時有興趣,立刻細細看了起來。

這時,蔡眥低聲道:“如果父親不想見秦檜,孩兒就把他打發走!”

蔡京停下卷軸想了想,便道:“你帶他來見我!”

這個秦檜是張邦昌的人,張邦昌暗中投靠了王黼,蔡京便立刻將秦檜調出了太學,太學是蔡京的傳統地盤,他可不允許王黼染指太學,不過想到秦檜是軍監所主薄,蔡京倒想見見他了。

不多時,秦檜戰戰兢兢跟隨蔡眥走進書房,他立刻跪下道:“學生秦檜拜見恩師!”

蔡京笑呵呵問道:“我沒記錯的話,你是政和五年狀元吧!”

“正是!那年是公相主考,所以是學生恩師。”

政和五年蔡京倒是掛了個主考的虛名,但他並沒有參與科舉,那一年還是餘深爲實際主考官,不過秦檜稱呼他爲恩師,他心中也並不牴觸,便笑着點點頭,指了指卷軸問道:“這是你親筆抄寫的嗎?”

“範相國說這是絕密報告,只能學生接觸。”

“這筆小楷寫得非常不錯,工整卻不失功力,看起來令人賞心悅目。”

“多謝恩師誇獎!”

蔡京又問道:“關於這份報告,你還能告訴我什麼?”

“回稟恩師,這份報告其實基本上是李延慶所寫,其他兩路監察基本上沒有收穫,絕大部分內容都是真定府監察結果,卑職看過了監察底稿,這份監察報告應該完全真實,非常觸目驚心,而且李延慶在半路上還居然遇到山匪襲擊。”

“還有這種事情?”

“據李延慶給範相公彙報,這些山匪是樑方平暗中指使,他們繳獲的盔甲就是真定府倉庫中的軍資。”

蔡京對此不敢興趣,又問道:“然後呢?”

秦檜想了想又道:“啓稟恩師,範相公和李延慶追查軍資之事只是藉口,他們的真正目的是反對北伐,這是範相公親口告訴我。”

“還有什麼消息嗎?”

“還有....就是樞密使鄭居中也強烈反對北伐,常常來軍監所和範致虛商議,有時候李延慶也會參加。”

“這個我知道,別的消息呢?”

“別的暫時....沒有了。”秦檜侷促不安道。

蔡京點點頭笑道:“你肯在關鍵時刻來向我彙報,足見你對我的忠誠,你繼續在軍監所積極做事,範致虛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及時向我彙報,我日後不會虧待你。”

秦檜鼻子一酸,又跪下哽咽道:“恩師對學生恩重於山,學生願粉身碎骨報答恩師的知遇之恩!”

蔡京只覺後背一陣肉麻,雞皮疙瘩都起了兩層,他揮揮手道:“去吧!有什麼事情,你和我的犬子聯繫。”

他指了指旁邊的蔡眥,秦檜連忙答應,他又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起身退下了,蔡京忽然覺得自己變成了泥菩薩,心中不由哼了一聲,背叛張邦昌,又背叛範致虛,這樣人有幾分值得相信?

蔡眥將秦檜送出府門,很快又趕了回來,這時他的妻兄韓木呂也在父親的書房內,韓木呂出身市井,但精通文墨,而且極爲能幹之人,一直被蔡京器重。

蔡京拿出秦檜的報告給他們二人,“你們拿去抄一些數據案例,然後在京城內公開,給我大力宣傳,最好鬧得滿城皆知,你們明白了嗎?”

“我們明白了,這就去做!”

這就是樑師成的意思,讓範致虛、鄭居中在前面衝鋒,他們在後面助一點風勢。

...........

自從上元節過後,李延慶便處於忙碌之中,範致虛反對北伐的態度漸漸明朗化,得到了樞密使鄭居中和翰林學士趙野的大力支持,他們三人很快便走到一起,開始聯絡朝臣反對北伐。

他們的呼籲不僅得到大量地方官的支持,也得到朝中不少正直官員的認可,李延慶也被拉進了這個反對北伐的小集團,他積極的出謀劃策,協助範致虛四處奔跑,贏得越來越多朝臣的理解。

這天上午,李延慶正在官房內寫一份報告,這時,莫俊走進房間道:“真是奇怪了。”

“什麼奇怪?”李延慶停住筆看了他一眼。

“京城到處都在議論我們那份報告的事情,我早上在茶館聽見一個老者說起行唐縣軍械倉庫的事情,居然說得一點不差,御史,我們的報告怎麼會泄露出去了?”

李延慶也愣住了,那份報告一直是絕密報告,怎麼會泄露出去,還鬧得滿城皆知。

“御史,你不覺得這是某個有心人故意泄露出去嗎?”

李延慶點點頭,“我也有這個感覺,可這會是誰泄露出去的?”

就在這時,慶哥兒跑到門口道:“李御史,範相公請你過去一趟。”

李延慶隨即對莫俊道:“這件事回來再說,我先去一趟。”

李延慶起身匆匆去了範致虛的官房,不多時,他走進房間,卻只見範致虛陰沉着臉,一臉的不高興,李延慶連忙上前躬身施禮,“卑職參見相國!”

“李御史,現在滿朝文武都在談論監察報告之事,你可知道這件事?”

李延慶連忙道:“卑職剛纔也聽說了,不僅是滿朝文武,連市井百姓也在談論,可以說整個京城都在談論此事。”

“那我想知道,是誰把報告的內容泄露出去了?”範致虛十分不滿地問道。

“卑職也是剛剛聽說此事,首先卑職可以保證,絕沒有泄露出去半個字。”

範致虛看了李延慶片刻,點點頭道:“我知道你是懂大局之人,如果你要泄露一定會先和我商量,既然你說和你無關,我也相信,另外,我剛纔也問過秦檜,他向我發誓絕沒有泄露出去,那你再想想看,還有誰知道這份報告的內容?”

“要麼就是鄭俅仁和汪藻了,他們都知道一些內容,還有三個主事參與實際盤查,他們也知道一點,不過我倒覺得有可能是從宮裡傳出去的,報告在御書房放了十幾天,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了。”

範致虛嘆了口氣,“這件事雖然是給我們助聲勢,我還是有點擔心會弄巧成拙!”

李延慶想了想道:“卑職倒覺得是給官家施的壓力不夠,只要有強大的輿論壓力,官家就不得不查處樑方平,一旦查處了樑方平,那就承認是備戰不足,在朝野強大的壓力下,天子必然會放棄北伐之念。”

範致虛沉思片刻道:“趙學士也和你的想法一樣,他建議動員太學生遊行,我和鄭公都比較贊成,只是我們不太好出面。”

李延慶笑了起來,“正好鬧得滿城皆知,太學生上街遊行很正常,這件事就交給卑職去做,卑職正好認識太學生領袖陳東!”

範致虛點點頭,“不過太學是蔡京的傳統地盤,你自己要當心。”

=======

【求月票推薦票!!】

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五百四十章 奸人本色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六百七十九章 緊急部署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
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五百四十章 奸人本色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六百七十九章 緊急部署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