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

範致虛最後幾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了李延慶,王黼確實會使用一些卑鄙的手段,比如上次審潘岳的案子,王黼就動用開封府的人威脅寶妍齋,那麼這一次呢?

不光是王黼,還有樑方平,這次樑方平幾乎就是毀在自己手上,他會放過自己嗎?

李延慶認爲自己必須要有所預防,不多時,李延慶便回到了府中,他直接走進了後宅,迎面遇到了扈青兒,“大哥,出了什麼事?”扈青兒看出李延慶神情不太對。

“你思思大姐呢?”

“我在這裡!”郭思思從院子裡走了出去。

“思思,你最好去城外住一陣子,青兒和你一起去。”

“啊!出了什麼事?”

李延慶苦笑一聲道:“最近關於北伐的朝廷鬥爭非常激烈,我有點擔心。”

“可朝廷鬥爭不傷及家人,這是慣例.......”思思不解道。

“一般是這樣,可會總有一些卑鄙無恥的小人,我必須要有所防範。”

郭思思心裡明白,自己不能任性,那會拖累到丈夫,她點了點頭,“我聽夫君的安排!”

扈青兒遲疑一下問道:“可我們能去哪裡?難道是去寶妍齋?”

李延慶搖了搖頭,回頭對管家泰叔道:“泰叔,你城外的老宅還空關着嗎?”

泰叔就是京城鄉下人,他家在京城南面的赤倉鎮附近,距離京城約三十里,泰叔連忙道:“我前幾天剛回去過一次,房子很大,現在就只有我的老母和妻子住在那裡,還比較乾淨,完全可以住得下。”

“去收拾一下吧!城門還有一個多時辰才關,我們連夜出發,把張虎的妻子也帶上,張虎也跟去。”

思思點點頭,拉了扈青兒一把,“我們走吧!”

兩人回院子收拾去了,泰叔又對李延慶道:“可以乘船去,我們村子外面就是蔡河,乘船可以直通京城,我去租兩條大客船。”

“去吧!”

泰叔帶着一名小廝去租船了,李延慶又囑咐了張虎幾句,這才離開府宅,前往蔡京的府邸。

李延慶雖然和蔡京有些私人小恩怨,但總得來說,他還並不是很反感蔡京,歷史上蔡京獨攬大權,打擊異己,任人唯親,對北宋末期的政治黑暗負有重要責任,但北宋的衰敗卻又不能說是某一個人的責任,尤其王安石的變法失敗,就註定了北宋衰敗不可避免。

北宋末期越演越烈的‘三冗問題’只能說是大宋制度的弊端,而最後大宋朝廷的幾步昏棋,諸如方臘起義,宋金結盟,宋軍北伐,那是宋徽宗趙佶的責任,最後蔡京成爲六賊之首卻是替趙佶背了這個黑鍋。

李延慶在蔡京府前只等了片刻,蔡眥便從大門內迎了出來,老遠笑道:“李御史,稀客啊!”

李延慶行一禮,“很抱歉,來得倉促,打擾貴府,請問蔡公相可在?”

“我父親在,他聽說是李御史來訪,很高興,讓我請御史去書房會面,請吧!”

李延慶點點頭,跟隨蔡眥進了府宅,繞過幾條小巷,來得一座小院前,這裡便是蔡京的外書房,蔡眥稟報道:“父親,李御史來了。”

“請進!”

李延慶走進書房,只見蔡京穿了一件寬鬆的禪衣正燈下看書,身後兩名小婢正輕輕給他敲着後背,見李延慶進來,他放下書笑眯眯道:“李御史,好久不見了。”

李延慶連忙躬身行一禮,“卑職參見公相!”

“請坐!”

“多謝公相!”李延慶坐了下來。

蔡眥心中有點驚訝,父親居然請李延慶坐下,這可是很少見的,除非是相國一級官員,否則像李延慶這種低官居然請坐下,這還是第一次見到,蔡眥心中忽然有一種直覺,父親非常看重這個李延慶。

“我要先恭喜李御史了!”

蔡京笑眯眯道:“曹家很有眼光,居然把李御史搶到手了。”

李延慶欠身一笑,“多謝公相關愛!”

蔡京又微微笑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李御史已經把家人送走了吧!”

李延慶暗吃一驚,這個蔡京果然厲害,不出門便洞悉一切,他點了點頭,“來公相府之前,我已經把家人送走。”

“所以說李御史是非常之人,總有先見之明,當年李御史參加發解試時寫的策論我也看過,李御史說女真人一旦崛起,必成遼國大患,當時我以爲是謬論,現在看來都一一驗證了,不知李御史爲何認定女真人一定會南侵大宋?”

李延慶淡淡道:“女真和契丹本來就是一根藤蔓上的民族,只是契丹這個老葫蘆枯死了,又生出女真這個新葫蘆,但藤蔓依舊很茁壯,所以女真會直接繼承契丹的衣鉢,並不需要象很多人說的那樣,要消化幾十年才能徹底取代契丹,恰恰相反,它只是把契丹皇族斬草除根,然後全盤繼承,官僚還是原來的官僚,制度還是原來的制度,子民也是原來的子民,甚至軍隊也是原來的軍隊,但統治階層卻是全新的,這樣一頭青壯之虎,區區燕雲之地怎麼可能滿足它的胃口?”

“但大宋也是強大的帝國,女真人未必有這個膽量南侵!”

李延慶搖了搖頭,“公相忘記黔之驢了嗎?如果大宋不去北伐,或許女真人還不敢輕舉妄動,可大宋一旦北伐,就會把自己的大而羸弱的一面暴露出來了。”

“你這話很尖銳啊!”

“事關大宋千千萬萬黎民百姓,卑職已經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了。”

蔡京點點頭,“範致虛應該有信給我吧!”

李延慶取出了信呈給蔡京,“請公相過目。”

蔡京打開信看了一遍,眉頭不由一皺,自言自語道:“範致虛也是老官場了,怎麼想到用聯名上書的辦法,這不是在逼迫天子嗎?”

“童貫已經回京,後天將召開臨時大朝,估計就是決定北伐一事,範相國已沒有退路,只能孤注一擲。”

蔡京站起身負手走了幾步,半晌道:“李御史可知道童貫爲什麼堅決要求北伐?”

“或許和軍權有關!”

蔡京冷笑着搖搖頭,“那你太小看他的野心了,神宗皇帝曾有遺旨,收復燕雲者可封王爵,我大宋只會在死後追封王爵,這個童貫想在生前就封王,他的齷齪野心,我豈能不知?”

“希望蔡公相以大局爲重,支持我們反對北伐。”

蔡京精亮的目光迅速變得渾濁了,他淡淡道:“我只是一個被貶黜的老人,賦閒在家,就算有心,恐怕也幫不了多大的忙,李御史,我很抱歉!”

李延慶平靜道:”就算公相怕得罪天子,不想被我們牽連,但也應該考慮了一下自己的歷史評價,假如大宋被金人所侵,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後人在追究歷史責任時又會怎麼評價公相?”

蔡京臉色大變,半晌冷冷道:“我問心無愧!”

“既然如此,那卑職告辭了。”

李延慶行一禮,轉身便離開了書房,蔡眥在一旁有點不知所措,蔡京向他點點頭,讓他去送一下李延慶。

房間裡只剩下蔡京一人,他着實心亂如麻,李延慶最後一句話儼如一把利劍,直戳他的內心,把他這些年一直不敢觸碰的心病刺得鮮血淋漓。

蔡京已經快八十歲,到他這個年紀早已洞察世事,對生前已經沒有多少眷念了,他考慮更多是身後,他在史書上的地位,後人對他的評價。

他也明白自己不是中興之相,大宋他手中日益衰敗,如果真象李延慶說的那樣,大宋因爲北伐決策失誤而橫遭慘禍,後人在編寫宋史時,會不會把自己打入奸佞另冊,令他着實擔憂之極。

沉思了很久很久,他終於長長嘆口氣,他是該在北伐問題上明確表態以撇清自己的責任。

..........

李延慶趕回府中家人已經收拾好,張虎上前稟報:“啓稟御史,我們仔細觀察過,周圍沒有監視者。”

李延慶點點頭問他道:“你妻子身體可以嗎?”

“坐船沒有問題。”

李延慶又問管家泰叔,“船隻怎麼樣?”

“兩艘客船已經租好,就停在雲騎橋下面,東西我們已經送上船了。”

這時,郭思思和扈青兒也各拎一個小包出來,後面跟着幾個丫鬟,“夫君,我們也好了!”

“走吧!我們上船。”

李延慶當然要親自送他們去暫時藏身之地,這時,城門還沒有關閉,他又囑咐張豹、張鷹和楊光幾句,他們三人騎馬走陸路去赤倉鎮等候李延慶。

雲騎橋下面是漕河,是溝通京城內幾大河系的人工河,京城水系四通八達,蔡河向南直通蔡州,只要沿着漕河走一里便進入了蔡河,蔡河一直行三十里,就到泰叔的老家了。

岸邊已經停泊了兩艘大客船,李延慶帶着思思、扈青兒以及兩名侍女坐前面一艘船,其他人坐後面一艘船,船伕們撐開竹篙,搖起疆櫓,兩艘船沿着漕河向一里外的蔡河駛去,很快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就在李延慶帶領家人離開京城的半個時辰後,位於御街的寶妍齋外出現了幾名黑衣人,他們迅速翻進了圍牆,很快他們又逃離了寶妍齋,不多時,寶妍齋內開始冒起了濃煙,很快火光大作,左鄰右舍被驚動了,開始有人大喊起來,“走水了!快來人啊!”

..........

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感謝大家支持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六章 矛盾激化
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感謝大家支持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六章 矛盾激化